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0)
2023(15061)
2022(12279)
2021(11389)
2020(9590)
2019(22072)
2018(21762)
2017(41493)
2016(22461)
2015(25471)
2014(25158)
2013(25201)
2012(23701)
2011(21577)
2010(22247)
2009(21255)
2008(21276)
2007(19255)
2006(17563)
2005(16382)
作者
(64800)
(54363)
(54100)
(50805)
(34365)
(26050)
(24491)
(21187)
(20538)
(19583)
(18390)
(18048)
(17593)
(17339)
(16804)
(16423)
(15805)
(15635)
(15582)
(15528)
(13750)
(13457)
(13259)
(12544)
(12210)
(12207)
(12158)
(12011)
(11034)
(10721)
学科
(110195)
经济(110070)
(92473)
(73575)
企业(73575)
管理(72178)
(48212)
方法(43755)
数学(35400)
数学方法(35004)
中国(33058)
业经(32723)
农业(31997)
(30427)
地方(23996)
(22933)
(22540)
贸易(22522)
(21960)
技术(19680)
(19500)
财务(19464)
财务管理(19426)
企业财务(18350)
(17778)
(17628)
银行(17616)
(17303)
(17143)
(16644)
机构
学院(331247)
大学(324029)
(148422)
经济(145694)
管理(131167)
研究(112465)
理学(111414)
理学院(110296)
管理学(108667)
管理学院(108045)
中国(91679)
(69633)
(68741)
(64340)
科学(63318)
(56764)
财经(53629)
(52628)
中心(51957)
研究所(50269)
农业(48906)
业大(48689)
(48535)
经济学(44370)
北京(43855)
(41737)
(41030)
师范(40701)
经济学院(40032)
(39432)
基金
项目(205629)
科学(163894)
研究(155797)
基金(149497)
(127925)
国家(126645)
科学基金(109749)
社会(102408)
社会科(96903)
社会科学(96878)
(82271)
基金项目(78001)
教育(69875)
自然(67195)
(66847)
自然科(65646)
自然科学(65633)
自然科学基金(64477)
编号(64035)
资助(61105)
成果(51356)
(49634)
(46332)
重点(45574)
(45042)
课题(43995)
(42538)
国家社会(42331)
创新(41388)
发展(40948)
期刊
(179279)
经济(179279)
研究(104274)
中国(72518)
(65656)
(54402)
管理(52102)
科学(44747)
学报(44676)
农业(44225)
(38798)
金融(38798)
大学(35745)
业经(34459)
学学(33716)
教育(33157)
技术(31830)
经济研究(27379)
财经(26881)
问题(24476)
(23472)
(23173)
(20163)
技术经济(20144)
世界(18062)
国际(17396)
统计(17240)
商业(16847)
现代(16185)
经济问题(16075)
共检索到530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文兴  
80年代,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1985年以后,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究其原因是8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选柽了一条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增加物质投入为主要手段,以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为中心的道路。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有两大主要目标,一是粮食产量在本世纪末登上5千亿公斤的新台阶,二是农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要完成这两项任务,并为下个世纪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发展必须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出路在于发展以提高农业综合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友华  李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九亿人口在农村,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农业是县域的主体产业,农业效益如何,关系到小康目标的实现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研究和发展效益型农业,通过农业效益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这里所指的效益是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农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效益型农业也相应的有狭义和广义的效益型农业,二者比较,我们更关心和注重广义的效益型农业。 一、效益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相海  
对我国农用物资投入的需要量预测已有过较多的研究,归纳起来有两种方法:①通过历史上社会发展对粮食的需要量,建立粮食与农用物资投入的回归模式,预测2000年农用物资的需要量;②依据历史上农用物资投入的增长速度,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预测农用物资的需要量。前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在预测模型中,用粮食增长对农用物资的需求代替农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建平  赵龙跃  
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模式转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变动现象。未来10年的农业发展将更多地取决于技术创新和要素组合的优化,因而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将成为制约90年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报告旨在分析农业发展与剩余农业劳动力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耀辉  
本文着重探讨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含义、特征和现实意义及其发展途径和保障措施。联系湖南的实际,提出了从六个方面来提高农业的效益,並强调要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增加投入、完善服务、强化领导作为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1992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与会者是海峡两岸知名农业经济学家、对中国农业颇有研究的海外学者和中国留学生。对会议上提供的论文,我们分门别类,加工整理,结集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一书,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今年7月可望问世。本书荟萃了会议上提供的64篇论文,70余万字。它适读面广,可供高等院校师生、经济科学研究人员、经济管理干部、政策研究者和决策者阅读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良恕  
90年代世界农村与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卢良恕(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190年代世界农业与农村发展新动向当今世界,国家和地区间农业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直接导致国家和地区间的贫富差距。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发展中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奇恩  张定一  
本文认为突出效益是发展“三高”农业的关键。针对山西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农业生产发展要求,提出了山西高产高效农业的途径:要重视高效粮食生产,发展旱作农业,建立高效立体农业技术体系,发展庭院经济等,同时,就建立高效持续农业技术体系提出了具体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雍忠诚  
建立效益型财政支农体系促进农业发展雍忠诚一、近年来江西农业发展的势头与成效农业是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江西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达32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0.1%,农业发展在江西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江西省财政积极贯彻落实中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和组织结构 90年代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往何处发展,在整体上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明确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80年代以来的长时间的摸索,在发展方向问题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健全,不断完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作了如下概述,即努力建设一个适合不同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俊飚  彭珂珊  
从现在起到21世纪,农业担负着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使命,完成一使命的唯一途径是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作者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农业所面临的许多不利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农业持续发展条件,优化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的可行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晓旭  
低碳农业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现代农业,发展低碳农业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要求。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诉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国际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必须建构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并对低碳农业发展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光豪  
我国农业从1985年开始的大滑坡以来,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就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困境。这一农业局势的形成,固然与我们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面前,头脑发热,过于盲目乐观地估计了农业的生产能力,认为农业生产已经过关,国家无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斌  
日本农业生产具有超小规模、兼业化、副业化的特点。日本政府通过完善和创新现代农业生产制度、经营制度、组织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等政策目标。建议我国要逐步把小农生产引入到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使用法律手段保障农业生产长期稳定、重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有效融合、循序渐进稳步推动实现农业政策目标、在农业政策各个环节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峰  吴瑞荣  
效益农业的实质是通过发育农产品市场体系,按照市场需求发展适销对路产品,依靠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立体开发深度,对农业实施精耕细作和集约化经营,同时对农产品辅之以深层次加工增值,从而达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效益的目的。效益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着如下一些显著特征:(1)以效益为前提。效益农业必须建立在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