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2)
2023(12069)
2022(10111)
2021(9356)
2020(7675)
2019(17837)
2018(17260)
2017(32968)
2016(17587)
2015(19866)
2014(19717)
2013(19906)
2012(19286)
2011(17999)
2010(18177)
2009(17049)
2008(16636)
2007(14774)
2006(13680)
2005(12778)
作者
(52661)
(43972)
(43764)
(42060)
(28268)
(21017)
(19740)
(17123)
(16950)
(15857)
(15461)
(14575)
(14446)
(14417)
(14360)
(13899)
(13211)
(12693)
(12672)
(12382)
(11384)
(10939)
(10846)
(10277)
(10014)
(10005)
(9663)
(9397)
(8999)
(8843)
学科
(99012)
经济(98940)
管理(46665)
(44364)
(34302)
企业(34302)
方法(34106)
数学(30476)
数学方法(30224)
中国(27459)
地方(23339)
(23074)
业经(18880)
(18880)
(18740)
(17858)
贸易(17849)
(17334)
(17036)
地方经济(15589)
农业(14984)
(14129)
金融(14129)
(13921)
银行(13890)
(13539)
产业(13424)
(12878)
环境(12870)
(12704)
机构
大学(265391)
学院(263379)
(130697)
经济(128530)
研究(105681)
管理(95874)
中国(81342)
理学(81156)
理学院(80175)
管理学(79052)
管理学院(78558)
科学(59693)
(57450)
(57199)
(54314)
研究所(49028)
中心(45791)
财经(44514)
(43978)
经济学(42704)
(40587)
(40114)
经济学院(38187)
(37579)
北京(37398)
业大(35061)
农业(34409)
(34036)
师范(33671)
财经大学(32902)
基金
项目(167147)
科学(132760)
基金(124128)
研究(121834)
(109104)
国家(108287)
科学基金(91262)
社会(81569)
社会科(77592)
社会科学(77578)
基金项目(63094)
(61741)
自然(56266)
自然科(54923)
自然科学(54903)
自然科学基金(54007)
教育(54002)
(53323)
资助(52895)
编号(45572)
(39475)
(38839)
重点(38610)
成果(38319)
国家社会(35380)
(34040)
中国(33610)
课题(33516)
教育部(33331)
发展(32694)
期刊
(153664)
经济(153664)
研究(90609)
中国(56092)
(41563)
(40571)
学报(40015)
科学(39161)
管理(38800)
大学(30731)
(29064)
金融(29064)
学学(28943)
农业(27735)
经济研究(26753)
财经(23937)
教育(23496)
技术(22015)
业经(21275)
(21060)
问题(20138)
(19099)
国际(17926)
世界(17401)
(15264)
技术经济(15226)
统计(13663)
经济问题(12510)
现代(12000)
(11848)
共检索到426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其林  
15年来,我国经济特区依据国际产业结构的趋势,选择了劳动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发展道路,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发展出口为主或加工出口为主的轻型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外向型、城市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最后几年,应通过实施以"产业倾斜"为中心的特区产业政策,推动目前的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粗加工型产业结构向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的精加工型产业结构的转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追求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争取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求得速度递增的经济增长。然而事实上,速度递增难以实现。因为首先从逻辑上讲,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越来越高,由于资源与资金的制约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必有一个上限。综观世界各国,至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季崇威  
90年代后期中国对外经贸战略季崇威一、9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本世纪内,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加快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提前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国民生产总值较1980年增加一倍),促使国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世隆  
中国经济时发展离不开有利的外部环境。90年代后期,新技术革命的纵深发展、国际经济组织宏观调控的加强、世界市场的形成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必能加快国内经济建设的步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春明  
在新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下,9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迎来了新的变革时期。这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两大变化趋势:一是以内需为主导,在国内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主导产业群;二是依据优势互补原则,在亚洲广设生产据点和销售网络,形成“国际分工型产业结构”。新产业结构的形成促进了亚洲国际分工正在由垂直型走向水平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和平  
90年代后期中西方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特征比较朱和平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重组和合并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竞争时期,以同一行业内几个企业合并成一个规模更大的企业即“横向合并”为主,例如烟酒业、制糖业、盐业等大公司的形成和发展就属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学工  
90年代中国的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孙学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我国的就业结构进入到了一个变动活跃期。1992年我国的农业劳动力首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这标志我国在从以剩余劳动为特征的发展中经济向以劳动短缺为特征的成熟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迈出了关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亚平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转换是工业化的客观规律,而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经济发展总体环境,则具体规定着产业结构转换的基本趋向,并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选择空间。90年代居民消费需求多元化,投资及行业发展重型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对外经济规模扩大化将是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向是: 第一,从经济增长方式看,重化工业突出发展,是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头产业。 90年代我国总体上处在由温饱阶段进入小康阶段的推进过程中。据测算,90年代初期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00美元左右,仍处在产业经济学所指出的结构变动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宪龄,阎国庆  
90年代后期仍然是我国利用外资事业发展时期,同时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调整时期。本文在对我国当前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着的一系列表层和深层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索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90年代中后期应在利用外资政策、利用外资来源、利用外资方式和鼓励外商投资措施等方面实现一系列战略重心的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昂  
90年代以来,特别是克林顿政府上台后,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实行了一条比较隐蔽而有成效的产业政策。同期,日本政府对其产业政策也进行了调整,但没有取得成效。本文通过对美、日两国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比较分析,探讨两国产业政策调整的异同,并对此做出评价。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曾智华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增长奇迹",中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经济特区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一些案例研究、专访、实地调研和大量的文献综述,简要概括中国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阶段特征、成功经验和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建国  
本报告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国民经济分成8个部门,运用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在对中国1952-1978年的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概括描述的基础上,对1979-1988年中国的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模拟,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这些结论不仅对中国90年代继续执行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有重要参考意义,对其它发展中国家也有借鉴作用。本报告共分为六大部分。即,1.1979-1988年中国产业发展政策与执行结果回顾;2.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设计;3.产业发展政策模拟分析;4.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分析;5.产业发展政策国际比较;6.若干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建国  
四、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是执行产业政策的重要于段。1979-1988年间,由于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主要仍以直接的指令性计划的形式实施。随着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逐步深入,1985年开始,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许多改革又需中央财政提供支持,因此,中央政府对经济的直接计划调控能力逐步减弱,而相应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又未建立起来。可以说1985-1988年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较为薄弱的时期。因此,本部分模拟的宏观政策仅为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部分。宏观经济政策模拟方案设计。为了较全面地模拟宏观经济政策支持产业政策、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