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7)
- 2023(11661)
- 2022(10141)
- 2021(9216)
- 2020(7633)
- 2019(17828)
- 2018(17380)
- 2017(32530)
- 2016(17710)
- 2015(20261)
- 2014(20679)
- 2013(20858)
- 2012(20165)
- 2011(18826)
- 2010(19202)
- 2009(18207)
- 2008(17938)
- 2007(16160)
- 2006(14482)
- 2005(13681)
- 学科
- 济(99347)
- 经济(99269)
- 管理(44788)
- 业(44084)
- 方法(34097)
- 企(32722)
- 企业(32722)
- 数学(29912)
- 数学方法(29699)
- 中国(27506)
- 地方(27044)
- 农(24315)
- 业经(19476)
- 学(18984)
- 财(17816)
- 农业(16657)
- 贸(16653)
- 贸易(16642)
- 地方经济(16349)
- 易(16009)
- 制(15330)
- 融(15272)
- 金融(15270)
- 银(14632)
- 银行(14598)
- 行(14183)
- 发(13452)
- 环境(13278)
- 和(12919)
- 理论(11057)
- 机构
- 学院(267300)
- 大学(267050)
- 济(122335)
- 经济(119845)
- 研究(103808)
- 管理(95521)
- 理学(80027)
- 中国(79003)
- 理学院(78965)
- 管理学(77748)
- 管理学院(77212)
- 科学(61802)
- 京(58309)
- 所(54725)
- 财(53759)
- 研究所(49287)
- 农(48625)
- 中心(45999)
- 江(42458)
- 财经(41540)
- 经济学(38539)
- 业大(38310)
- 农业(38027)
- 北京(37900)
- 经(37436)
- 范(37149)
- 师范(36803)
- 院(36348)
- 经济学院(34448)
- 州(33746)
- 基金
- 项目(165126)
- 科学(128342)
- 研究(121578)
- 基金(117145)
- 家(102148)
- 国家(101245)
- 科学基金(84559)
- 社会(77531)
- 社会科(73459)
- 社会科学(73439)
- 省(65264)
- 基金项目(61088)
- 划(54863)
- 教育(54620)
- 自然(51790)
- 自然科(50495)
- 自然科学(50478)
- 自然科学基金(49576)
- 编号(49296)
- 资助(48527)
- 发(42393)
- 成果(41286)
- 重点(38110)
- 部(36506)
- 课题(35248)
- 发展(34375)
- 展(33823)
- 创(33614)
- 国家社会(32077)
- 创新(31611)
- 期刊
- 济(149164)
- 经济(149164)
- 研究(88156)
- 中国(60200)
- 农(45813)
- 学报(41787)
- 财(41395)
- 科学(38510)
- 管理(35931)
- 农业(30975)
- 大学(30948)
- 融(29184)
- 金融(29184)
- 学学(28923)
- 教育(28892)
- 经济研究(24663)
- 技术(24249)
- 业经(23050)
- 财经(21441)
- 问题(19384)
- 经(18659)
- 业(16910)
- 贸(16534)
- 技术经济(15527)
- 国际(15301)
- 世界(15061)
- 统计(13459)
- 商业(13401)
- 图书(12887)
- 理论(12623)
共检索到434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雁斌
(一)稳步调整。在经济调整的过程中,日本、德国和美国 的经济复苏格外引人注目。日本采取了两项“硬措施”:(1)制 定灵活的贸易政策,加强对外贸易;(2)着手解决税收、物价等 长期悬而未决的经济难题。近年来,德国经济的发展后劲开始 显露,预计1996年其经济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加快。美国采取 了“适度增长”的发展战略,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增加出口。西 方国家在控制通货膨胀、削减赤字和增加就业方面均采取了一 些举措,并收到了效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储玉坤
90年代初,世界贸易发展缓慢,到1994年才转为高速发展,这种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还会持续到90年代后半期。在其高速发展中,市场竞争加剧,美国在竞争中仍处于领先地位;德国的出口前景喜人,使美国的领先地位受到挑战;日本在市场竞争中也是一个最富有活力的国家。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市场,美国、欧盟都急欲在亚洲扩大出口,它们的发展战略值得注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昌黎 周淑景 王玲
一、世界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80年代后半期,世界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按国际收支统计,1985-1989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33.1%,大大超过1980-1985年的5.9%。1990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9.0%,投资额达2355.29亿美元,再创历史最高纪录。然而,1991和1992年连续两年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7.1%和2.6%。1993年虽回升了9.7%,但1994年又下降了2.5%。从投资额看,1994年为2032.29亿美元,虽比1992年谷底的1900.30亿美元回升了6.9%,但仍只相当于1990年历史最高水平的86.3。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时学
进入90年代后,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以下显著特点:国民经济实现了复苏;国内市场越来越开放;私有化成为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手段;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外资流入量大大增加;宏观经济形势日趋稳定,通货膨胀得到遏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势不可挡;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邓利娟
90年代台湾岛内外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台湾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新特点,引起海峡两岸的共同关注。分析探讨这些特点,可以加深我们对台湾经济现状的认识,有助于了解台湾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总体经济呈稳定中速增长 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总体经济的增长率除1990年5.4%略低外,1991—1994年均大致维持在6—7%,各年分别为:7.6%、6.8%、6.3%、6.5%,1995年估计为6.4%,表现出稳定中速增长的特点。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台湾经济难以达到以往的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水平;另一方面则因台湾当局尚能在新的形势下调整经济发展策略,使经济维持中速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荣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规定了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现将有关我国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看法简要综述如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培育
一、增长与结构 (一)经济增长概况 中国经济自1991年开始出现回升,GDP增长从1990年3.9%的波底上升到8.0%。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经济增长迅速加快,全年GDP实际增长达13.2%。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进一步刺激了本已旺盛的投资热情,使来年的经济形势更趋高涨。1993年上半年,GDP的增长幅度高达14.1%。虽然下半年开始的金融整顿使经济增长势头趋缓,全年GDP增长仍高达13.4%。1994年,在财税、金融、外汇以及投资、价格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改革相继出台的同时,政府在财政、金融等宏观政策上采取主动和适度的调控,使经济增长速度在高水平上稍有回落。全年GD...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一、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历史由来与现状 1.建国以来至改革前我国二元结构矛盾的产生与发展。 1952年在全部国民收入中,农业所占份额高达57.7%,这标志着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处在以农业为主,向二元经济过渡的起步阶段。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我国工业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培育
四、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形势、特点及成因 90年代以来,在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问题也逐渐变得严重起来。199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年平均)较上年上升3.4%,1992年上升6.4%,1993年则达到了14.7%。尤其是1994年物价水平继续大幅攀高,使通货膨胀形势更趋严峻。与上一年平均水平相比,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24.1%,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21.7%,为改革十多年来首次增幅超过20%的年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汤明洁 朱彤
一、90年代以来新西兰经济发展特点自1984年实行大范围的经济改革以来,新西兰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经济增长步伐远远超过了大多数OECD国家。1993年《世界竞争力发展报告》(WorldCompeti-tivenessReport)把新西兰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兆德 虞孝感 谢红彬
长江流域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以统计数字为基础,分析了90年代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速度、上中下游发展的差别、产业结构转换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研究表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上升,但增长方式以粗放方式为主,一方面是依赖于大量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是依赖于消耗大量资源,并以牺牲部分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上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入世后产业发展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外向度水平仍然较低,区域差异明显。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态势分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西部发展》课题组
分析和展望90年代中国西部的发展,必须将90年代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格局、市场化改革进程、国家产业和区域政策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一、目前的状况 90年代初,治理整顿时期宣告结束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开放增长时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田华
按照区域专业化分工和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考虑到历史上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区域经济联系、资源与经济特点以及近年来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90年代,可将全国划分为下列8个经济区:(1)华北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2)东北经济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3)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