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643)
- 2022(2316)
- 2021(2505)
- 2020(2024)
- 2019(5227)
- 2018(4796)
- 2017(8464)
- 2016(4719)
- 2015(5659)
- 2014(5761)
- 2013(5827)
- 2012(5664)
- 2011(5252)
- 2010(5219)
- 2009(5023)
- 2008(5076)
- 2007(4023)
- 2006(3837)
- 2005(3815)
- 2004(3430)
- 学科
- 济(15551)
- 经济(15537)
- 银(14734)
- 银行(14589)
- 行(13399)
- 制(11228)
- 业务(8760)
- 度(8252)
- 制度(8247)
- 业(7776)
- 融(7772)
- 金融(7772)
- 管理(7688)
- 银行制(7616)
- 中国(6658)
- 方法(6630)
- 数学(6089)
- 数学方法(6045)
- 企(5729)
- 企业(5729)
- 农(3752)
- 贸(3715)
- 贸易(3706)
- 财(3684)
- 易(3625)
- 体(3451)
- 地方(3439)
- 学(3144)
- 体制(3046)
- 业经(2741)
- 机构
- 大学(62001)
- 学院(57421)
- 中国(27712)
- 济(26786)
- 研究(26601)
- 经济(26217)
- 管理(19737)
- 银(17398)
- 银行(16654)
- 理学(15432)
- 行(15380)
- 理学院(15140)
- 管理学(14969)
- 管理学院(14828)
- 京(14585)
- 所(14187)
- 财(14059)
- 科学(13796)
- 中心(12900)
- 研究所(12579)
- 农(11600)
- 财经(10241)
- 北京(10125)
- 融(9726)
- 江(9613)
- 金融(9600)
- 经(9512)
- 范(9501)
- 师范(9421)
- 农业(9277)
共检索到120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谭彬
90年代初美国银行业的四大特点谭彬80年代后期美国银行业经历了二战以来的一次较严重的危机。由于银行业国际化、多元化发展,使得美国国内银行之间、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1990年到1991年银行合并风潮再起。到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景学成
90年代初国际银行业危机加深,呈现出五大特点:(1)以国际银行业间相互拆借活动大幅度下降为主,贷款规模大幅度下降。(2)银行经营环境恶化,利润下降,倒闭者众多,国际银行不得不改变经营策略。(3)以美国为代表的大银行合并、收购活动频繁。(4)以国际商业信贷银行事件为代表的金融丑闻不断曝光。(5)各国金融管理当局和国际银行监管委员会继续探讨和实行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国际银行的管理。我们必须创造条件将中国的金融机构推向国际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9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衰退中,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也出现了衰退。1990年西方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进流出量分别达到1760亿和2220亿美元,1992年分别下降到1020亿和1620亿美元1993年虽略有回升,但也只达到1090亿和1810亿美元。在这期间,西欧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与日本的流出和美国的流入所发生的剧减相比,其流进流出的减少还是比较缓和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纽芬
一、什么是商人银行业务? “商人银行业务”这一术语最初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用以形容欧洲的银行集团或家族向当时迅速涌现的工业康采恩提供各种贸易融资和外汇贷款这种新型的银行业务。但在今天,英国的商人银行所从事的基本活动却是在美国被称为投资银行的活动,尽管其中有些仍然具有提供一般存贷款业务的资格。 在美国,长期以来,不管是州法还是联邦法律,都把提供存贷款业务的机构同允许有股权或向其客户承售证券的机构或实体严格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士明
进入90年代以来,香港英资汇丰、渣打银行,中资中银集团、嘉华和友联银行以及华资恒生、东亚和永隆银行业绩都很显著,外资银行也不断涌入香港。香港银行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经营的大前提,不断以高效、快捷、方便和周到的灵活服务来吸引客户,值得借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红霞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悦
一、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出现了自由化、国际化的大趋势。其主要表现是:对内放宽机构设置、利率、业务范围、市场参与等金融管制,金融工具大显创新,对外扩大国际金融业务,增加了服务品种,增设分支机构,同时按互惠原则放开国内金融市场,金融活动突破区域范围局限,金融市场趋于一体化,金融机构国际化趋势加强,各国放松了外国银行进入国内市场开展业务的限制,实行本国银行与外国银行公平竞争的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汤羡祥 李咏梅 高平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风起云涌,竞争十分激烈。国际银行业的结构性调整正在加速进行,其发展突飞猛进并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值得我们分析、总结和借鉴。 一、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1.并购风潮愈演愈烈 进入90年代,国际银行业并购事件层出不穷,仅1997年全球并购金额就达12023亿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戴建中
九十年代美国银行业的调整和复兴戴建中80和90年代是美国银行业发生急剧动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美国银行业经历了从衰落到重新崛起的过程。本文拟对美国银行业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为摆脱困境而采取的各项措施作一些分析,以从中得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一、9...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思正
80年代放宽管制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杨思正80年代,美国银行业经历了一次重大改革以适应改变了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是适应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15年来,一系列放宽管制的改革措施,使美国银行业在结构和竞争力方面都有所增强。由于金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段晓强
本文在借鉴西方消费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回归、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 ,分析了我国 1992 - 2 0 0 2年期间构造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函数模型。结果表明 ,我国居民家庭正处于消费能力升级转型前的储蓄准备时期 ,消费结构处于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逐渐转变的早期过程中 ,并从供求关系和再分配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函数 消费倾向 消费结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亚
90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业的变革──兼论银行规模与结构重组中国金融学院刘亚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改革全面铺开。这场改革的核心在于转换国有专业银行的内部经营机制。而与此同时,作为我国改革借鉴对象的西方商业银行业也展开了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国梁 顾伟国
《上海投资》1991年第7期刊载了何国梁同志的文章,题目是:《一花引来百花香——评介我国技改贷款早期孕育、发展的历程》文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为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而实行的一种融资形式——技术改造贷款,现在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回顾以往,从60年代初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以下简称上海建行)创办小型技措贷款,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它的孕育和发展并不是尽人皆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