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4)
- 2023(13154)
- 2022(10874)
- 2021(10351)
- 2020(8543)
- 2019(19368)
- 2018(18643)
- 2017(34787)
- 2016(18267)
- 2015(20391)
- 2014(19429)
- 2013(19149)
- 2012(18107)
- 2011(16480)
- 2010(16711)
- 2009(15799)
- 2008(14943)
- 2007(13195)
- 2006(11912)
- 2005(10972)
- 学科
- 济(71978)
- 经济(71912)
- 业(55054)
- 管理(53521)
- 企(45624)
- 企业(45624)
- 中国(31397)
- 融(27641)
- 金融(27641)
- 方法(27298)
- 银(26115)
- 银行(26104)
- 行(25405)
- 数学(23948)
- 数学方法(23712)
- 农(20955)
- 财(20706)
- 制(18521)
- 贸(17825)
- 贸易(17807)
- 技术(17740)
- 易(17478)
- 业经(17064)
- 地方(15379)
- 农业(13911)
- 策(13463)
- 学(13026)
- 技术管理(12644)
- 务(12064)
- 财务(12036)
- 机构
- 学院(246978)
- 大学(246945)
- 济(116769)
- 经济(114649)
- 管理(94868)
- 研究(92881)
- 理学(80246)
- 中国(80093)
- 理学院(79383)
- 管理学(78437)
- 管理学院(77936)
- 财(55069)
- 京(52243)
- 科学(49805)
- 所(45525)
- 中心(44337)
- 财经(42420)
- 研究所(40920)
- 经(38849)
- 经济学(37286)
- 江(37006)
- 农(34828)
- 北京(34107)
- 院(33645)
- 经济学院(33478)
- 财经大学(31733)
- 范(31658)
- 师范(31425)
- 州(29748)
- 业大(29137)
- 基金
- 项目(159819)
- 科学(129222)
- 研究(122295)
- 基金(119083)
- 家(102785)
- 国家(101956)
- 科学基金(88165)
- 社会(81307)
- 社会科(77365)
- 社会科学(77353)
- 基金项目(61572)
- 省(59634)
- 教育(55257)
- 自然(53572)
- 自然科(52421)
- 自然科学(52412)
- 自然科学基金(51562)
- 划(51108)
- 资助(48150)
- 编号(47599)
- 成果(39954)
- 创(39179)
- 部(37111)
- 重点(36826)
- 发(36111)
- 创新(35815)
- 国家社会(34896)
- 课题(34148)
- 教育部(32607)
- 中国(32045)
- 期刊
- 济(128873)
- 经济(128873)
- 研究(85699)
- 中国(56801)
- 融(42234)
- 金融(42234)
- 财(40697)
- 管理(39165)
- 科学(33030)
- 农(31891)
- 学报(30812)
- 教育(28586)
- 大学(24726)
- 学学(22908)
- 经济研究(22633)
- 财经(21519)
- 农业(21232)
- 技术(20848)
- 经(18766)
- 业经(18554)
- 贸(17086)
- 国际(16678)
- 问题(15936)
- 世界(15000)
- 技术经济(13041)
- 业(12907)
- 科技(12301)
- 理论(11924)
- 坛(11769)
- 论坛(11769)
共检索到403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Kennedy Mwenya 刘昱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清
放松管制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 ,使得金融创新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呈现了与过去不相同的特征。金融业竞争逐步加剧 ,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同时 ,创新不仅仅在产品方面 ,更表现为服务方式的创新。电子金融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金融机构 ,同时自身也历经了考验。新的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金融脱媒现象 ,并给监管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信息时代如何有效地保护金融业消费者的利益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脱媒 金融监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杰
国际资本流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跨越国家界限、超越制度规范、相互依存,向运行整体进发的重要纽带与巨大动力。本文研究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及其成因,不仅有助于认识当今国际投资格局的动态变化,更将有利于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证券化融资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将继续保持较大发展;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影响将有所提高;国际协调和国际多边机制越来越成为处理国际金融风险和国际债务危机的主导方式
关键词:
资本流动,特征,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伟军
自1985年“广场协议”联合干预,迫使日本提高日元汇率以来,日元就在步步攀升。进入90年代后,日元升值的势头更如脱疆野马,一发不可收。1995年4月10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兑美元的比价,曾一度上升至79.75日元兑1美元。在世界上第一次突破了80日元大关,也更新了战后最高值。以平均值计算,日元同美元的比率,1990年为144.79日元兑1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江小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些因素中,低工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技术水平、工业基础、需求规模和市场体系发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增强,并将起决定性的作用。《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趋势和我国对策建议》一文作者指出:中国要想在这种变化着的环境中继续吸收较多的国际直接投资,需要在上述方面形成、改善和强化我们的优势。否则,在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竞争中,我国将处于被动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天德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人们开始关注当代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研究当代金融危机的特点与趋势 ,思索应付当代金融危机的对策。本文拟从 90年代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分析入手 ,研究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为我国防范国际金融危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特点 趋势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曾国安 胡振国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但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 ,特别是城乡之间和行业之间。如何缩小这些差距 ,政府应该根据收入性质的不同对居民收入差距采取不同性质的调节政策 ,并同反垄断、反腐败、加强法制建设、深化改革和经济增长相结合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差距 变化趋势 调节手段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曾国安 胡振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城乡之间和行业之间。如何缩小这些差距,政府应该根据收入性质的不同对居民收入差距采取不同性质的调节政策,并同反垄断、反腐败、加强法制建设、深化改革和经济增长相结合。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差距 变化趋势 调节手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敏
本文主要以中国统计年鉴中《资金流量表》的数字为依据,对中国居民的消费变化和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特征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改善居民消费状况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特征 原因 措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夏江海
90年代世界经济的好转将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目前世界贸易发展出现的十大趋势标志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为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应采取大经贸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力发展海外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世界贸易,趋势,对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尊 刘志勇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改革的大趋势方尊,刘志勇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集团化、区域化、一体化的发展,对金融体制开放、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自8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国家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为了大力增强本国金融业的国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汤明洁 朱彤
一、90年代以来新西兰经济发展特点自1984年实行大范围的经济改革以来,新西兰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经济增长步伐远远超过了大多数OECD国家。1993年《世界竞争力发展报告》(WorldCompeti-tivenessReport)把新西兰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二力,苏荣挂
90年代初期中国的生育率确实达到了更替水平以下,这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20多年的结果。由于90年代初期较多的妇女推迟了婚、育,90年代中、后期的生育水平将有些回升;只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生育率还会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低生育水平的基础还很不稳固,且在婚、育“空档”之后潜伏着“堆积”的危险,因此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