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6)
2023(5764)
2022(4793)
2021(4685)
2020(3827)
2019(9083)
2018(8733)
2017(16184)
2016(8341)
2015(9959)
2014(9661)
2013(10036)
2012(9671)
2011(8979)
2010(8643)
2009(8150)
2008(8076)
2007(6631)
2006(5922)
2005(5548)
作者
(23159)
(19637)
(19450)
(18745)
(12385)
(9224)
(8881)
(7716)
(7538)
(6869)
(6817)
(6526)
(6423)
(6264)
(6162)
(6077)
(5817)
(5574)
(5444)
(5197)
(5069)
(4823)
(4612)
(4515)
(4404)
(4348)
(4253)
(4024)
(3915)
(3894)
学科
(47013)
经济(46982)
(20851)
管理(19433)
方法(18787)
数学(17055)
数学方法(16997)
中国(16119)
(15200)
企业(15200)
(11820)
(10886)
贸易(10880)
(10689)
业经(9502)
产业(9363)
地方(8644)
(7790)
农业(7563)
(7475)
(6715)
金融(6715)
(6685)
银行(6684)
(6583)
(6532)
技术(6427)
(6403)
(6330)
结构(6281)
机构
大学(127345)
学院(124481)
(69038)
经济(68331)
研究(52255)
管理(47190)
中国(40814)
理学(40548)
理学院(40096)
管理学(39794)
管理学院(39550)
(27672)
(27647)
科学(26863)
(25731)
研究所(23452)
经济学(23402)
中心(22416)
财经(22370)
经济学院(21073)
(20726)
北京(18389)
(18281)
(17731)
财经大学(16872)
科学院(16277)
(15924)
(15714)
师范(15611)
研究中心(15054)
基金
项目(82643)
科学(67078)
基金(63640)
研究(62206)
(55439)
国家(55089)
科学基金(46827)
社会(44070)
社会科(42111)
社会科学(42107)
基金项目(32645)
(28018)
自然(27056)
教育(26907)
资助(26531)
自然科(26427)
自然科学(26422)
自然科学基金(26022)
(24837)
编号(22231)
(20635)
中国(20407)
国家社会(20243)
(19851)
重点(19100)
成果(18255)
教育部(18175)
(17452)
发展(17153)
人文(17005)
期刊
(73608)
经济(73608)
研究(43889)
中国(25781)
(19360)
管理(18397)
科学(18141)
学报(16416)
(16410)
经济研究(13785)
大学(13190)
学学(12275)
(12131)
金融(12131)
财经(12040)
农业(11739)
(11502)
(10768)
国际(10625)
世界(10598)
问题(10385)
技术(9849)
业经(9838)
教育(9438)
(7408)
技术经济(7271)
经济问题(6360)
统计(6281)
现代(5493)
资源(5480)
共检索到196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坚  
一、问题的提出 90年代中国经济要实现较快增长,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形成能带动整个经济较快发展的主导产业。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考虑出发,我国已确定了一些重点产业,但并没有从如何在消费与生产之间形成新的经济循环的高度出发,明确能带动整个经济较快发展的主导产业。从1989年开始,市场疲软曾持续3年,3年间,国家曾通过向工业企业注入流动资金,向流通环节注入信贷资金和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措施来增加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辰  
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正确地选择主导产业,可以加速产业结构的成长,推动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目前已臻完备,但在我国的具体应用中,仍有相当多的难点。如何透析和化解这些难点,努力创造实施主导产业政策的配套条件,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利用社会核算矩阵乘数相关理论与方法,基于2007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本文探讨了引入资源约束条件下中国主导产业的解构。基于垂直联系视角,本文考察了非熟练劳动力、熟练劳动力以及土地等资源约束对主导产业界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无资源供给约束的情形相比,存在资源供给约束时修正后的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均较小。换句话说,资源供给约束的存在削弱了不同部门间的关联性,从而减弱了无资源约束下主导产业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同时,随着资源约束苛刻性的增加,主导产业的范围将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资源约束对各行业关联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即资源约束的类型也会影响主导产业的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晓峰  
本文从各产业的发展潜力与需求、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进出口的状况和资金技术密集状况五个方面,对新世纪我国主导产业的战略性选择进行了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一为  马琨  
一、生产力总体布局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甘肃处于沿黄经济带主轴线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二级轴线的复合部,又是同家19个综合开发重点地区之一——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将发展成为开发西部地带的重要基地。根据这一部署,结合甘肃目前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及其东西狭长的地理条件,我们提出实施“据点式”开发、“以点连线、由线联网、带动全面”的布局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炳才  
本文采集了中国90年代实绩较好的若干行业的贸易资料,按照竞争力指数公式进行计算,结果发现:中国迅速发展着的对外贸易基本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中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比较劣势产品大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状况相对稳定;若干行业在发展中呈现出比较优势强化(或比较劣势弱化)的趋势;中国对外贸易优势状况表明,中国不可能实施整体的出口导向战略,不可能也不应该按部就班地完成进口替代,而应该采用一种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和扩大内需并重的发展道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学工  
90年代中国的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孙学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我国的就业结构进入到了一个变动活跃期。1992年我国的农业劳动力首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这标志我国在从以剩余劳动为特征的发展中经济向以劳动短缺为特征的成熟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迈出了关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亚平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转换是工业化的客观规律,而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经济发展总体环境,则具体规定着产业结构转换的基本趋向,并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选择空间。90年代居民消费需求多元化,投资及行业发展重型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对外经济规模扩大化将是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向是: 第一,从经济增长方式看,重化工业突出发展,是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头产业。 90年代我国总体上处在由温饱阶段进入小康阶段的推进过程中。据测算,90年代初期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00美元左右,仍处在产业经济学所指出的结构变动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春明  
在新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下,9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迎来了新的变革时期。这次产业结构调整表现为两大变化趋势:一是以内需为主导,在国内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主导产业群;二是依据优势互补原则,在亚洲广设生产据点和销售网络,形成“国际分工型产业结构”。新产业结构的形成促进了亚洲国际分工正在由垂直型走向水平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庆华  
根据数据库市场规模、数据库的提供和数据库的利用情况 ,对日本数据库产业 90年代的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探讨日本数据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预测其未来。表 8。参考文献 1。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格吉勒图  
从蒙古国议会和政府纲领性文件的目标描述来看,蒙古国新政府将实施以资源加工出口为主、近中期轻度国内市场保护为辅的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并将在此战略基础上选择确立以下主导产业:1. 因产业贡献和比较优势,视矿山采掘冶炼业为目前唯一且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主导产业;2. 因经营方式转换的“推进效应”、技术投入乘数效应和市场准入原则,视生产绿色产品的畜产品二次加工业为恢复与培育的近中期主导产业;3. 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需要,视国际旅游业为优先方向上引导发展的远期主导产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康荣平  
我们在《新中国技术引进4O年》和《技术引进:国际比较及中国的战略》等论文中,对中国在50~80年代的技术引进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在上述文章基础上,对进入90年代以来的新变化进行初步分析。1990年前后技术引进的基本情况请见表1。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南忠吉  
一、严峻的人口形势 根据联合国1990年预测,世界人口将于下个世纪末达到110亿左右,顶峰值将达140亿。但就在6年之前的1984年,同是联合国的预测,世界人口将在下个世纪末达到顶峰值102亿左右。仅仅相隔6年,世界人口顶峰值的预测数据相差近40亿。这说明1984年的预测对当时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始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忠亮  
90年代中国消费市场的特点与问题张忠亮消费市场即最终产品市场,为资本品市场的对称、包括农产品、日用工业品、住宅和服务等市场。一、目前消费市场的特点1.市场日趋稳定改革开放把中国经济置于高速增长和市场急剧扩张的起点上。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几经“冷”“...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季崇威  
中国自1979年颁布第一个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法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至今,经过十多年来中国各级政府的努力,特别是通过加深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国的投资环境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政治和社会环境稳定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15年改革,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