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7)
2023(3650)
2022(3120)
2021(2840)
2020(2288)
2019(5199)
2018(4867)
2017(9520)
2016(5065)
2015(5478)
2014(5225)
2013(5250)
2012(4727)
2011(4381)
2010(4537)
2009(4139)
2008(3954)
2007(3514)
2006(3156)
2005(2823)
作者
(13483)
(11136)
(11123)
(10526)
(7222)
(5470)
(5037)
(4255)
(4008)
(3966)
(3845)
(3815)
(3684)
(3576)
(3440)
(3408)
(3382)
(3338)
(3270)
(3232)
(2710)
(2657)
(2599)
(2587)
(2563)
(2492)
(2451)
(2337)
(2279)
(2265)
学科
(20678)
经济(20665)
管理(12771)
(12521)
(11382)
贸易(11382)
(11259)
(10532)
(10508)
企业(10508)
方法(9805)
出口(7836)
出口贸易(7836)
(7836)
数学(7370)
数学方法(7333)
(6975)
(5616)
业经(5069)
中国(4564)
理论(4073)
农业(3941)
(3814)
财务(3804)
财务管理(3797)
地方(3753)
企业财务(3553)
(3481)
财政(3001)
(2931)
机构
学院(72900)
大学(70670)
(29092)
经济(28555)
管理(27018)
理学(23234)
理学院(22929)
管理学(22612)
管理学院(22455)
研究(22262)
中国(16784)
(14387)
(14367)
科学(13267)
(11899)
师范(11822)
财经(11652)
(11070)
(10587)
(10407)
(9992)
(9960)
中心(9957)
旅游(9824)
师范大学(9669)
经济学(9632)
研究所(9380)
北京(8952)
经济学院(8847)
(8824)
基金
项目(47578)
科学(38099)
研究(35884)
基金(35386)
(30180)
国家(29926)
科学基金(26009)
社会(24545)
社会科(23378)
社会科学(23374)
基金项目(19027)
(18618)
教育(16388)
自然(15868)
自然科(15446)
自然科学(15442)
自然科学基金(15196)
(15084)
资助(14938)
编号(13882)
(10963)
(10654)
成果(10566)
国家社会(10479)
重点(10383)
人文(9878)
课题(9657)
(9595)
教育部(9475)
(9157)
期刊
(33258)
经济(33258)
研究(19821)
中国(11406)
(11158)
科学(9357)
学报(9278)
管理(8536)
(8252)
(7392)
大学(7315)
(6920)
学学(6841)
教育(6692)
(6508)
旅游(6508)
(6508)
业经(6450)
农业(5842)
经济研究(5685)
国际(5618)
财经(5421)
(5279)
金融(5279)
学刊(5239)
旅游学(5235)
游学(5235)
问题(5069)
(4685)
技术(4424)
共检索到106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邢宁宁  杨双双  黄宇舟  李咪咪  汪京强  
作为具有独特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新世代群体的90后已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主力军。动机是指引起并促使人们产生某种特定行为以实现某一目标的需要,其被普遍认为是了解旅游者行为的基础。而现有对旅游动机的研究多将旅游者视为一个均一群体,缺乏对不同亚文化群体的旅游动机及其产生根源的深入探讨。因此,文章采用手段-目的链理论及软式阶梯访谈方法对中国大陆90后群体出境旅游动机及价值追寻进行研究。研究分析得出7个链条,其中最重要的是MEC1(住宿-社交交友-增进人际关系),充分体现了90后出境旅游动机及价值追寻的个性化世代特征,即他们更注重的是能够通过住宿与他人沟通交流,收获友谊、增长见识,最终满足他们人际交往的价值需求。该研究填补了价值对旅游动机的影响以及中国出境旅游领域世代群体研究的不足,并对境外国家或地区采取何种营销手段与方法吸引中国90后游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功星  张攀  程豹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的现象日趋普遍。截至目前,鲜有研究从消费者内在价值观转变的角度关注"出境旅游热"的动因问题。文章基于后物质主义理论,运用实证研究范式,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消费者世界主义影响消费者出境旅游意愿的内在机制。层级回归结果表明:消费者世界主义对消费者创新有促进作用,进而增强了人们的出境旅游意愿;消费者的享乐主义价值观不仅会强化消费者世界主义对消费者创新的正向影响,还会进一步强化消费者世界主义通过消费者创新对出境旅游意愿的间接影响。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消费者出境旅游行为研究的文献资料,而且能够在管理实践中对出境旅游企业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璧属  潘雪  
本文通过英国旅行社出境旅游产品的类别分析和价格差异对比,总结了出境旅游产品的 5 种基本特性,在产品差异原因分析时发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差异固然是旅游产品差异的主基石,但目的地接待服务水平高低反而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在休闲旅游阶段,其作用胜过旅游资源本身,甚至超过了资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云仙  吴晓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1997年,由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正式开始。2002年正式实施《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将出境旅游市场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与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发展相比,出境旅游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细嘉  周青  
建设旅游强国,是本世纪初我国确定的未来20年旅游业发展的奋斗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出境旅游的发展水平是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衡量标准。1.中国出境旅游与世界旅游强国的比较差距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学钢  万田户  孙晓东  黄和平  
旺季游客出游过强的集中性以及淡季资源的过分闲置,直接造成旅游业需求和供给的双重波动,导致旅游产业失衡。平衡旅游季节性的研究多从区域旅游目的地、景区和酒店等旅游供给部门的季节性角度出发,聚焦于缓解旅游淡季对其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旅游者的淡季旅游需求特征及其在平衡旅游季节性方面的作用却鲜有关注。因此,本文运用旅游动机与旅游限制理论,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对国内502位旅游者反季出游动机和限制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论如下:(1)因子分析识别了服务导向型、费用节省型、效率驱动型、深度体验型和相机抉择型五个旅游者反季出游动机维度,聚类分析后提炼出理想型、机会型、从容型和享受型四种反季旅游者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对出境旅游者的访谈和专家焦点小组法,分析出境旅游对旅游者、旅游输出国和旅游目的地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即其文化价值,得出文化因素是出境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出境旅游过程加强了文化的自我认同和文明之间的对话,出境旅游成为中国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等结论。由此提出,需要将出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应用于旅游政策制定、行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的实践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娄世娣  
旅游动机就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收入水平、休暇时间、生活环境和旅游欲望是产生旅游动机的基本条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旅游动机 ,但一般而言 ,旅游动机主要有寻求爱的动机、逃避现实动机、好奇探险动机、健康娱乐动机、社会交往动机、扩展和更新生活动机。激发旅游动机必须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优质服务、旅游促销宣传、旅游创新等方面入手 ,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爱民  
本文利用中国1993—2010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收入水平、实际汇率和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存在以出境旅游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收入水平和实际汇率为解释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国出境旅游规模的扩大,而实际汇率的提高将会减少中国出境旅游人数。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玉灵  秦岭南  
本文选择“出境旅游押金”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出境旅游押金”现象的成因,以对防范境外滞留不归的责任格局的分析作为切入点,指出现阶段“出境旅游押金”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合法性,并提出了完善“出境旅游押金”责任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健  
旅游人类学原理告诉我们,文化的差异性和人们对它的执著兴趣和追求,是构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以及旅游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旅游人类学原理也告诉我们,旅游中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碰撞所产生的创造力和毁灭力同时存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菲  
随着欧盟等国家对中国旅游市场的开放,我国出境旅游结构、出入境旅游结构乃至中国整体旅游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并进而影响我国外汇收支平衡;外资旅游企业在中国的落户也将分食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利润。因此我们应以开放出境旅游市场为契机,“走出去”,开拓出境旅游产业链,发挥旅游在国际收支平衡中的调节功能和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一翁  孙国辉  陶晓波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中国人对日本怀有负面情感,但中国游客赴日旅游却屡创新高。为什么出现这种矛盾现象?本文推测,日本卓越的目的地形象与国家形象使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心生正面情感,其影响力超过负面情感。消费者对某个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是如何形成的?现有研究分析不够透彻,缺乏理论基础;且很少有研究同时探索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对消费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的共同影响。基于ABC态度模型,本文构建国家形象、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敌意对出境旅游意向的影响模型。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处理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