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5)
2023(9259)
2022(8336)
2021(8034)
2020(6708)
2019(15677)
2018(15721)
2017(30209)
2016(16652)
2015(18639)
2014(18701)
2013(18534)
2012(16808)
2011(15079)
2010(14777)
2009(13277)
2008(12767)
2007(10797)
2006(9255)
2005(7823)
作者
(49425)
(40924)
(40649)
(38591)
(25976)
(19740)
(18435)
(16198)
(15649)
(14531)
(14155)
(13731)
(12911)
(12839)
(12591)
(12552)
(12535)
(12203)
(11596)
(11463)
(10367)
(9903)
(9896)
(9192)
(9167)
(9158)
(9146)
(8975)
(8280)
(8205)
学科
(60772)
经济(60703)
管理(45343)
(43087)
(36161)
企业(36161)
方法(30690)
数学(26443)
数学方法(26082)
(16931)
(16247)
中国(14651)
(14312)
业经(13665)
地方(12394)
理论(11183)
(11177)
农业(10979)
(10660)
贸易(10656)
(10326)
技术(10140)
环境(10055)
(9494)
(9491)
财务(9425)
财务管理(9410)
教育(9030)
企业财务(8895)
(8829)
机构
大学(233034)
学院(230628)
管理(93570)
(82938)
理学(82085)
理学院(81165)
经济(80958)
管理学(79584)
管理学院(79199)
研究(76739)
中国(53964)
科学(52893)
(50184)
(41876)
业大(40097)
(39514)
研究所(36740)
(36003)
中心(34048)
农业(33058)
(32069)
北京(31688)
(30556)
师范(30210)
财经(29858)
(28335)
(27188)
(26560)
技术(26099)
师范大学(24535)
基金
项目(168802)
科学(130218)
基金(120635)
研究(119055)
(107037)
国家(106166)
科学基金(89922)
社会(71287)
社会科(67370)
社会科学(67352)
(66723)
基金项目(65248)
自然(61742)
自然科(60254)
自然科学(60238)
自然科学基金(59128)
(56521)
教育(54194)
资助(50125)
编号(48632)
成果(38805)
重点(37707)
(35899)
(35270)
(34840)
课题(33244)
科研(33072)
创新(32458)
计划(32440)
大学(30854)
期刊
(86118)
经济(86118)
研究(63056)
学报(43937)
中国(38899)
科学(38486)
(37371)
管理(32879)
大学(32472)
学学(30753)
农业(26640)
教育(25458)
(25284)
技术(19628)
业经(14563)
(14512)
金融(14512)
图书(13845)
(13691)
财经(13344)
科技(13125)
经济研究(13113)
业大(12385)
林业(12235)
理论(12034)
(11727)
实践(11407)
(11407)
(11153)
问题(11152)
共检索到318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何春霞  姜良朋  李晓波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9种植物秸秆(花生、油菜、芦苇、大豆、红薯、芝麻、棉花、小麦、水稻秸秆)纤维理化特性的差异,以及其替代天然植物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对9种秸秆纤维进行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XRD)分析,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微观结构。[结果]9种秸秆纤维红外光谱曲线基本相似;芦苇、油菜和棉花秸秆峰值较高,结晶度较高;芝麻和油菜秸秆抗吸湿性能高于其他7种植物秸秆材料,而小麦和水稻秸秆抗湿性差;9种秸秆纤维微观结构差异较大,芦苇、水稻和小麦秸秆长径比较大。[结论]在9种秸秆纤维中,芦苇和油菜秸秆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小麦、水稻和芦苇秸秆具有较高的长径比以及较低的阻湿性,这些优异的理化特性都为秸秆纤维增强制备木塑复合材料提供了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峰  何春霞  朱碧华  张园园  常萧楠  刘丁宁  
[目的]为探讨4种植物壳纤维(花生壳、椰子壳、榛子壳、稻壳)成分和性能的差异,以及其替代木纤维作为木塑复合材料增强材料的可能性。[方法]对4种植物壳纤维进行成分分析和吸水性能测试,并对4种植物壳纤维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差示扫描联用法(TG-DSC)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4种植物壳内、外表面微观结构。[结果]4种植物壳纤维均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成分,稻壳纤维素含量最高,为44%;4种植物壳纤维热分解过程基本相似,在280365℃阶段,它们的失重均较大,稻壳剩余质量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凌蕾  史可  何春霞  
[目的]为比较不同植物纤维对其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选用稻壳、芦苇秸秆、竹3种性能较优的植物纤维和PLA制备高含量植物纤维复合材料(植物纤维含量为50%)。[方法]对植物纤维进行了成分分析,观察了植物纤维PLA复合材料的官能团、微观形貌,测定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水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竹纤维/PLA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弯曲强度为91.37 MPa,比稻壳、芦苇秸秆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分别高出17.18%、40.33%;冲击强度为5.06 kJ·m~(-2),比稻壳、芦苇秸秆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高出9.49%、53.56%。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断面微观结构最致密,纤维与PLA结合最好。高含量植物纤维填充会降低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而竹纤维/PLA复合材料能够保持较好的耐水性和耐热性。[结论]3种高含量植物纤维复合材料中,竹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为后续进一步拓宽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洪城  陈超  
主要对所研发的植物纤维多层复合板材进行了纤维含量对性能的影响的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纤维含量在30%时,各项指标性能均能达到较优,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环境学特性,达到室内家具使用要求,可代替普通人造板使用,同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可降解,符合绿色环保材料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佳闻  何春霞  郭航言  明丽  
[目的]亚甲基蓝广泛用于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和药物等领域并在印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染料废水并带来巨大的环境风险,为此探讨秸秆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方法]用限氧控温法在500℃下制备5种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花生秸秆、芦苇秸秆)生物炭,用电镜显微镜扫描、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对5种秸秆生物炭微观结构、官能团、元素进行表征,并用5种秸秆生物炭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性试验,对比和分析5种秸秆生物炭吸附亚甲基蓝的性能。[结果]水稻秸秆、小麦秸秆和芦苇秸秆具有圆孔型微孔结构;玉米秸秆和花生秸秆具有平行壁型微孔结构。5种秸秆生物炭的FTIR图谱均含有极性基团和芳香性结构。它们X射线衍射图谱的主峰值均出现在(2θ)介于20.8°~28.1°。pH以及投入量的增加会提高秸秆生物炭吸附能力。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小麦秸秆生物炭对亚甲基蓝吸附能力最大,最大理论吸附量为27.82 mg·g~(-1);水稻秸秆生物炭和芦苇秸秆生物炭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为27.28和22.72 mg·g~(-1);而花生秸秆和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亚甲基蓝吸附能力较差。[结论]在5种秸秆生物炭中,小麦秸秆具有良好的表面特征和吸附亚甲基蓝能力,为有机污染吸附的优选材料。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灵飞  韩红   马乃训  戴启惠  
对10属41种丛生竹材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1种竹材纤维长度为1.88~3.04mm,平均2.37mm;纤维宽度为12.4~20.8μm,平均16.6μm,长宽比为101~210之间,平均145;壁腔比为2.3~5.0,平均3.6;纤维组织比量13.87%~54,96%,平均44.35%(薄壁组织比量34.36%~75.11%,平均45.07%;输导组织比量6.82%~15.66%,平均10.58%);纤维素含量42.33%~52.08%,平均48.05%;基本密度0.440~0.817g/cm ̄3,平均0.680g/m ̄3。从纤维形态和纤维素含量来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灵飞  韩红  马乃训  
本文对9属26种散生竹材纤维形态、组织比量、纤维素含量和基本密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6种竹材纤维长为1.33~2.22mm,平均1.89mm;纤维宽为10.8~18.7μm,平均16.1μm;长宽比为87~153,平均121;壁腔比为1.79~6.42,平均4.16;纤维体积比量为24.16%~48.33%,平均38.61%;纤维素含量为35.86%~45.76%,平均41.80%;基本密度为0.491~0.905g/cm~3,平均0.679g/cm~3。同时,对基本密度与纤维形态、纤维体积比量和纤维素含量的关系作了探讨。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基本密度与纤维长具有显著相关性(r为0.62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斌  温远光  袁霞  梁宏温  刘世荣  
本文对广西英罗港自然保护区不同红树植物群落土壤主要性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英罗港不同红树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均存在明显差异 ,土壤粘粒粉粒含量和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及盐分含量为 :木榄群落 >红海榄群落 >秋茄群落 >桐花树群落 >白骨群落 ;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脲酶、酸性磷酸酶 4种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顺序为红海榄群落 >木榄群落 >秋茄群落 >桐花树群落 >白骨壤群落 ,多酚氧化酶则与此相反 ;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水解酶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随剖面深度而降低 ,过氧化氢酶则呈相反趋势。英罗港红树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素密切相关 ,各土壤酶活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史冬辉  刘洪波  杨小丰  张瑜  陈安良  张立钦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活体组织法对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精油对植物病原菌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离体抑菌实验表明:在500μL.L-1下黄山木兰精油对多种真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以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rum的抑制率较高,分别为95.23%和93.83%。筛选6种对黄山木兰精油较为敏感的病原真菌进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黄山木兰对6种真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147.94~223.73μL.L-1,其中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活性最强,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戈  余雁  曹双平  程海涛  陈红  
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短纤维力学性能测试仪(SF-I)研究毛竹、杉木、苎麻单根纤维纵向拉伸性能及水分对其影响,研究毛竹单根纤维循环加载的纵向拉伸变化。结果表明:所测纤维均表现出明显的线弹性行为;4年生毛竹平均断裂强度为1710MPa,平均弹性模量为27.1GPa,平均断裂伸长率为7.0%;毛竹、杉木、苎麻纤维的纵向拉伸性能对湿度变化都有一定的敏感性,其中,苎麻最敏感;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以及相同的载荷下对纤维进行多次反复加载,纤维发生的应变会逐渐减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雁  王戈  费本华  曹双平  黄艳辉  陈鲁鉄  
木纤维、竹纤维等植物短纤维由于长度短,力学性能难以测量。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最新开发的用于木纤维、竹纤维等植物短纤维力学性能测试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优势,并使用该设备对毛竹纤维、杉木管胞纵向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测试结果与已有研究得到的数据吻合得较好。该设备成功地解决了植物短纤维力学性能测试中纤维夹持、纤维取向调节这2个技术难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思慧  徐华  黄非  周功克  柴国华  董国清  
半纤维素是草本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应用于食品、材料、医药、化工等领域。半纤维素成分多样,主要包括木聚糖(xylan)、木葡聚糖(xyloglucan)、甘露聚糖(mannan)和它们的衍生物。这些糖在结构上不仅有长短不一的主链,还有结构特异的侧链,在不同物种甚至同一物种不同细胞类型之间差异都很大。本文结合最新进展详细评述了草本植物主要半纤维素成分的结构、生物合成过程以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全面、深入研究草本植物半纤维素奠定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金春  郝双红  江志利  陈安良  张兴  
 以反枝苋、野燕麦、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等4种杂(牧)草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筛选出的31种植物样品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有24种植物样品对至少1种供试杂(牧)草种子幼芽和幼根的生长有90%以上的抑制作用,其中锦葵科野葵、大戟科蓖麻和葫芦科苦瓜等3种植物样品对供试的4种杂(牧)草种子幼根和幼芽生长的抑制效果均大于8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文标  王伟龙  赵丽华  张宏  翁益民  李建春  
测试了机制炭(竹木材加工剩余物经粉碎、干燥、挤压、成型和热解而制得的产品)的理化性能,并同竹炭理化性能进行比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它们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炭和竹炭的精炼度、固定碳和热值等理化性能各不相同。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机制炭的微观结构完全不同于竹炭和木炭。从X射线衍射图谱中可以明显知道,机制炭和竹炭都未出现明显的石墨化结构的特征峰。图2表1参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高峰  张付斗  李天林  张云  张玉华  
用水作为溶剂对云南省薇甘菊发生地伴生的常见本地物种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外来物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L.)以及农粮作物红薯(Ipomoea batatas)地上部分进行提取,后将各提取液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对薇甘菊幼苗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均能抑制薇甘菊幼苗的生长,且彼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5种植物化感作用的综合抑制效应总体表现为: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三叶鬼针草,水蓼和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