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19)
- 2023(3696)
- 2022(3277)
- 2021(3004)
- 2020(2649)
- 2019(5895)
- 2018(5611)
- 2017(10194)
- 2016(5961)
- 2015(6822)
- 2014(6586)
- 2013(6742)
- 2012(6450)
- 2011(5970)
- 2010(5918)
- 2009(5458)
- 2008(5409)
- 2007(4933)
- 2006(4505)
- 2005(4153)
- 学科
- 济(20384)
- 经济(20352)
- 业(14100)
- 管理(14034)
- 企(11648)
- 企业(11648)
- 学(9609)
- 方法(9383)
- 数学(7800)
- 数学方法(7615)
- 农(6247)
- 中国(5712)
- 财(4908)
- 业经(4614)
- 理论(4324)
- 制(4093)
- 农业(3947)
- 技术(3932)
- 贸(3804)
- 贸易(3802)
- 易(3692)
- 和(3558)
- 地方(3354)
- 策(3177)
- 融(3098)
- 金融(3097)
- 及其(3090)
- 体(3059)
- 银(3021)
- 银行(2955)
- 机构
- 大学(91750)
- 学院(89213)
- 研究(40287)
- 科学(30584)
- 济(30075)
- 农(29542)
- 经济(29339)
- 中国(27642)
- 管理(27073)
- 所(24168)
- 农业(23742)
- 理学(22972)
- 理学院(22615)
- 研究所(22496)
- 业大(22343)
- 京(21962)
- 管理学(21739)
- 管理学院(21620)
- 中心(16602)
- 省(16091)
- 农业大学(15376)
- 江(15339)
- 院(15126)
- 室(14986)
- 北京(14136)
- 实验(13709)
- 财(13558)
- 实验室(13112)
- 业(13070)
- 技术(12888)
- 基金
- 项目(65536)
- 科学(48256)
- 基金(46054)
- 家(45801)
- 国家(45483)
- 研究(37787)
- 科学基金(35351)
- 自然(27228)
- 自然科(26592)
- 自然科学(26571)
- 省(26405)
- 自然科学基金(26096)
- 基金项目(23674)
- 划(23546)
- 社会(20970)
- 资助(20540)
- 社会科(19701)
- 社会科学(19695)
- 教育(17623)
- 计划(16727)
- 科技(16543)
- 重点(16101)
- 发(13825)
- 科研(13750)
- 部(13465)
- 创(13338)
- 专项(12876)
- 业(12622)
- 创新(12615)
- 编号(12535)
共检索到139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淇玮 龙瑜 余鑫 周时宇 朱泓静 余慧英 郑文辉
【目的】探讨9个树种凋落物之间及同一树种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之间的酸缓冲能力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酸雨背景下人工造林树种选择及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在模拟酸雨条件下,测定9个南方常见树种的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pH值、比叶面积、平均吸水速率和淋洗液盐基离子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树种凋落物酸缓冲能力及同一树种鲜叶凋落物与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不同树种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粉单竹、香樟及无患子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均较强。(2)不同树种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不同,鲜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凋落物pH值和比叶面积,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凋落物pH值、比叶面积、平均吸水速率和淋洗液K+、Mg2+含量。(3)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差异与树种有关;杉木、马尾松和木莲鲜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显著高于枯叶凋落物,而粉单竹、香樟、垂枝红千层和无患子鲜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显著低于枯叶凋落物;鲜叶凋落物与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的影响因素也与树种有关。【结论】9个树种的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都能对酸雨起到缓冲作用;不同树种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树种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的酸缓冲能力也存在差异;粉单竹、香樟、无患子等树种的鲜叶凋落物和枯叶凋落物酸缓冲能力均较强。
关键词:
酸雨 叶片性状 酸缓冲能力 非正常凋落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辉 朱敏 余再鹏 万晓华 傅彦榕 王思荣 邹秉章 黄志群
【目的】测定亚热带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凋落叶质量、凋落物量和周转期,揭示叶片性状对凋落物量和周转的影响,为杉木采伐后如何选择造林树种以改善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二代杉木林采伐迹地营造的17种亚热带树种,测定其在3年生未成林造林地的凋落物量和周转期,同时测定各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干物质含量、氮含量等)和凋落叶质量(碳氮比、单宁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建立叶片性状与凋落物量和周转期的回归关系。【结果】17种树种中,米老排凋落物量最高(6.67 t·hm~(-2)a~(-1)),杉木凋落物量最低(0 t·hm~(-2)a~(-1));江南桤木凋落叶周转期最短(0.09年);深山含笑凋落叶周转期最长(1.09年)。凋落物量随比叶面积增加而增加,随叶氮含量增加而降低;凋落叶周转期随凋落叶碳氮比和单宁含量增加而增加,随凋落叶最大持水率增加而降低。【结论】在亚热带未成林造林地中,凋落物量受比叶面积和叶氮含量的影响,凋落叶周转期受凋落叶碳氮比、单宁含量和最大持水率的影响;杉木在未成林造林地阶段的凋落物归还量极少。经营亚热带人工林时,要考虑种植比叶面积和凋落叶最大持水能力较高、凋落叶单宁含量和碳氮比较低的树种,以提高林地凋落物归还量和周转速率,改善退化人工林的土壤肥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先言 陈倩 黄琳曦 辛培尧 汪琼
通过盆栽实验,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025、0.1、0.2g·mL-1)的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凋落叶水浸提液分别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进行处理。研究两个树种凋落叶对黑麦草生理生长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旨在为黑麦草应用于乔-草配置中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2个树种凋落叶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其对黑麦草根长与苗高的影响呈现“低促高抑”的效应。与对照相比,黑麦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荷花玉兰、池杉凋落叶浸提液浓度为0.025g·mL-1时,MDA含量分别较CK上升了99.4%、51.5%。两个树种凋落叶浸提液处理均提高了黑麦草植株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使黑麦草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含量发生变化。GC-MS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黑麦草根系分泌物中有83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烷烃类、醇类和烯烃类物质。其中2,4-二叔丁基苯酚(2,4-DTBP)、棕榈酸甲酯(M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是不同处理组间差异化感物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荷花玉兰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MDA含量与2,4-DTB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黑麦草根长和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推测黑麦草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会通过调节其抗逆性来影响自身生长。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抗性生理 根系分泌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兆飞
采用网袋法研究木荷Schima superba叶凋落物分解及其养分动态。结果表明:木荷叶凋落物分解1 a后质量损失率为41.5%,分解率为0.001 6 d-1,完成50%分解以及完成95%分解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36和5.47 a。分解过程中,氮存在一定的富集现象,磷处于波动的富集状态,钾呈现单调下降的变化趋势,而碳氮比和碳质量分数都是前期少量上升而后期下降。各营养元素的年释放率大小顺序依次为钾(81.3%)>碳(54.8%)>氮(35.7%)>磷(28.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运红 李建亮 王利东 邹金龙 刘彦清 陆景星 赵婉凝 贾忠奎
【目的】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凋落物的分解及其伴随的养分释放和土壤有机物结构的变化是森林生态系统运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采取措施加快凋落物分解,对于加快养分归还、促进林木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方法】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中4种间伐强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布设凋落物,分别测定0(CK)、15%、20%、30%4种间伐强度下(以下分别简称为CK、15%、20%、30%)凋落物、有机质、全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的残留率等8项物理和化学养分指标,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养分动态变化。【结果】(1)间伐显著降低了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残留率,到2015年9月,残留率大小分别为:CK> 30%> 20%> 15%;(2)不同间伐强度下,华北落叶松凋落物分解速率大小依次为:15%> 30%> 20%> CK,其中,30%和20%间伐强度下分解速率差异不大。(3)间伐强度和时间发生对有机质、C、N、P残留率有交互作用,且影响极显著,而K残留率几乎不受间伐强度影响。华北落叶松凋落物中的N、P残留率与分解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凋落物 间伐 分解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勇 李国雷
2005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采用网袋法,比较21、29、36年生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分解速率、基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观测的14个月内,不同林龄油松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差异较小,均呈快—慢—快的规律,翌年5至7月份凋落物分解速率低于2005年同期的分解速率。21 a、29 a、36 a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分别为26.97%、26.10%和23.96%,半分解周期分别为2.21 a、2.29 a和2.54 a,周转期分别为9.54 a、9.91 a和10.94 a。凋落物分解速率、半周转期、周转期失重率仅在0.1水平上差异显著。林龄对叶凋落物N影响最大(P=0.004),对粗灰分(...
关键词:
油松 人工林 林龄 分解速率 基质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喆 刘延文 纪福利 刘晓兰 贾忠奎 马履一
采用凋落物袋法对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叶凋落物以不同比例混合(pB、pL、8L:2B、7L:3B、6L:4B、5L:5B),研究凋落物混合分解的分解速率及养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华北落叶松—白桦凋落物混合分解均表现出了前期分解迅速,后期分解缓慢的特点。单独分解时,纯白桦的分解速率要高于纯华北落叶松的分解速率,混合凋落物对凋落物的分解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6L:4B的凋落物残留量最小,分解最快。在分解前期,混合凋落物对分解速率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有显著混合效应。混合分解促进了华北落叶松凋落物中n、p的富集,且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俊强 郭瑞红 李东升 李东 李金功 朱保坤 韩士杰
氮沉降和降水减少耦合作用对我国北温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还知之甚少,通过常规的凋落物分解袋法进行了对照(CK)、施氮(N,50 Kg/(hm2·a))、降雨减少(RP,-30%)和降雨减少加施氮(RP+N)4个处理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叶凋落物分解和碳、氮元素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95%需要6.025~15.167年,椴树的分解速率最快,其次是蒙古栎,红松最慢,三者混合后分解率介于期间。分解系数结果显示:施氮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紫椴叶凋落物的分解;施氮对红松凋落物和混合凋落物分解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降雨减少对分解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干旱情况下施氮后4种凋落物的分解系数介乎氮沉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玉平 魏巍 翟文婷 初航 殷吉林 柏新富 卜庆梅
【目的】认识和了解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机制成为当前入侵生态学研究最为关注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本文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不同群落优势种对外来植物火炬树的化感抑制效应差异,探讨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的化感驱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凋落物水浸液种子发芽试验,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常见优势树种麻栎、刺槐、赤松、黑松凋落物对火炬树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差异;因土壤会影响许多化感物质的转化和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其活性,进一步设置土壤介质参与的凋落物覆盖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不同树种凋落物覆盖对火炬树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凋落物水浸液种子发芽试验显示,麻栎相比刺槐、赤松、黑松,显著抑制火炬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瑞恒 李国雷 刘勇 贾黎明 江萍 林娜
采用凋落袋法,研究2种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基质质量、分解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海拔与坡度是造成2种立地(地位级Ⅲ,Ⅳ)差异的主要因子,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季节失质量率均表现出双峰曲线,且在秋季失质量率最高。2种立地条件下,叶凋落物半衰期分别为2.57,2.67年,完全分解分别需要11.09,11.24年。叶凋落物年平均失质量率、分解速率及初始无机养分含量均表现出立地Ⅲ高于立地Ⅳ。与立地Ⅳ相比,在立地Ⅲ下,C/N均值、木质素含量均值更有利于凋落物分解。经t检验分析,2种立地条件下叶凋落物初始无机养分含量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性,而有机养分中木质素含量、有机碳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升 郑俊强 王秀秀 郑兴波 韩士杰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红松、蒙古栎、色木槭、水曲柳、紫椴的叶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定量模拟加水、加氮、凋落物量对凋落物分解和土壤碳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氮处理对凋落物分解没有显著影响;凋落物量增多使分解率下降;加水处理显著促进水曲柳凋落物的分解。培养结束后,凋落物的氮质量分数增加、碳质量分数和C/N降低,凋落物残体的δ15N值因凋落物种类、水氮处理的不同而不同,δ~(13)C值下降;土壤的碳、氮质量分数增加,δ~(15)N值无显著变化,δ~(13)C值和C/N下降。
关键词:
氮沉降 降水 凋落物分解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辉 刘圣恩 林开敏 蔡锰柯 石丽娜 陈梦瑶
采用盆栽模拟试验,对添加杉木、火力楠、乳源木莲、楠木、木荷5种不同树种凋落叶的盆栽杉木苗土壤的温度与含水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1与5 cm土层土壤温度在8时至14时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上升;16时1 cm土层土壤温度均降低,而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各异.从8时至16时,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1与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大小顺序分别为:CK>杉木>木荷>楠木>火力楠>乳源木莲、CK>杉木>楠木>木荷>火力楠>乳源木莲.不同树种凋落叶覆盖下1与5 cm土层土壤中,有添加凋落叶覆盖处理土壤的日温差均小于CK;添加凋落叶覆盖的处理中,杉木凋落叶覆盖处理的土壤日...
关键词:
凋落叶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杉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尤龙辉 叶功富 陈增鸿 罗美娟 高伟 游水生
研究东南沿海4个不同海岸带森林群落9个优势种[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鳝藤(Anodendron affine)、雀梅藤(Sageretia thea)、榕树(Ficus microcarpa)、簕竹(Bambusa blumeana)、朴树(Celtis sinensis)]凋落物初始化学组成及其与分解速率的关系,为海岸带防护林树种选择和合理搭配提供参考.采用网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1木麻黄和湿地松凋落物分解最慢,年...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海岸带防护林 初始养分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竹万宽 杜阿朋
【目的】了解雷州半岛不同品种桉树(Eucalyptus spp.)速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为其科学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雷州半岛赤桉(E.camaldulensis)、粗皮桉(E.pellida)、托里桉(E.torelliana)、尾叶桉(E.urophyll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湿加松(P.elliottii×P.oaribaea)人工林为对照,对各桉树人工林生活叶、凋落物及土壤(020cm)的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各桉树林分有机碳和全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游爱华 吴承祯 洪伟 范海兰 林晗 宋萍 程煜 林淑伟
起伏型时间序列法是一种新的时间序列分析法,运用该方法研究了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释放量变化规律.以闽楠、樟树、竹柏、池杉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分解过程中微量元素含量与释放量进行建模模拟,模拟精度达到99%以上,说明起伏型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可应用于林木凋落物营养元素变化的模拟与预测,从而丰富了林木凋落物营养元素变化的预测与预报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