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4)
2023(2797)
2022(2478)
2021(2225)
2020(1932)
2019(4617)
2018(4403)
2017(7984)
2016(4548)
2015(4954)
2014(4998)
2013(4980)
2012(4612)
2011(4273)
2010(4330)
2009(3849)
2008(3915)
2007(3407)
2006(3142)
2005(2751)
作者
(15291)
(12853)
(12806)
(12045)
(8036)
(6405)
(5782)
(5191)
(4926)
(4705)
(4378)
(4318)
(4176)
(4108)
(4092)
(4049)
(3900)
(3679)
(3613)
(3611)
(3305)
(3269)
(3198)
(3047)
(2962)
(2961)
(2912)
(2910)
(2759)
(2689)
学科
(18572)
经济(18554)
管理(11210)
(11065)
(9098)
企业(9098)
方法(8265)
数学(6994)
数学方法(6839)
(4881)
(4707)
中国(4603)
业经(4566)
地方(4379)
理论(3833)
(3642)
农业(3281)
(3229)
环境(3134)
(3040)
(2689)
(2588)
技术(2483)
(2470)
(2340)
贸易(2337)
(2240)
(2231)
财务(2210)
财务管理(2203)
机构
大学(65914)
学院(65432)
研究(25584)
管理(24113)
(23194)
经济(22606)
理学(20733)
理学院(20469)
管理学(19966)
管理学院(19851)
科学(18396)
中国(17430)
(17148)
(14845)
(14284)
农业(13579)
业大(13576)
研究所(13228)
中心(11293)
(10276)
(10231)
(9543)
北京(9357)
(9039)
(8829)
师范(8698)
农业大学(8691)
技术(8642)
科学院(8342)
(8026)
基金
项目(46829)
科学(35206)
基金(32028)
研究(30838)
(29891)
国家(29643)
科学基金(24057)
(20270)
社会(17980)
基金项目(17046)
社会科(17016)
(17006)
社会科学(17006)
自然(16681)
自然科(16279)
自然科学(16272)
自然科学基金(15917)
教育(14192)
资助(13396)
编号(11829)
重点(11137)
计划(10714)
科技(10403)
(10325)
(9692)
(9605)
成果(9339)
科研(9175)
创新(9092)
课题(9062)
期刊
(25783)
经济(25783)
研究(17216)
学报(15388)
(15291)
中国(15023)
科学(12388)
农业(10597)
大学(10586)
学学(10062)
管理(8907)
教育(7965)
(7930)
技术(6909)
(6457)
业大(4547)
科技(4231)
统计(4132)
(4068)
(3906)
业经(3883)
资源(3858)
农业大学(3783)
经济研究(3659)
技术经济(3651)
林业(3582)
决策(3507)
(3429)
金融(3429)
财经(3374)
共检索到97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振文  古碧  
木薯块根含有丰富的淀粉,是非洲和部分南美洲国家居民的主要食物能量来源,也是酒精加工的重要原料,用途广泛。由于不同木薯品种其加工利用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酒精加工过程的酒精产率。对9个木薯品种块根的淀粉和酒精加工特性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6个检测指标可以分为5个评价因子,根据F1和F22个因子将9个品种进行分类,且SC6、SC8和SC93个品种自成一类,并获得5个因子的评价得分,其中SC8在F2因子即淀粉加工特性因子中的得分最高,达到2.49,说明SC8的酒精加工特性主要受到块根淀粉加工特性影响,这为选育不同加工类型木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启平  
文章针对发酵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在实验基础上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确定了木薯酒精间歇发酵的工艺,采用基于镇江达森发酵设备有限公司的DS-Y型液体发酵罐搭建了木薯酒精发酵过程控制的实验平台,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的SIMATIC PLC-400及组态软件WinCC研制而成。用此优化工艺进行实验,采用模糊控制算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述尧  
酒厂酒精醪液外排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酒精醪液分离机分离醪液中的水与糟液的方法。分离后的糟渣可作为养猪的优质饲料,而水可全部加收利用。这种方法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企业效益,特别适于中小型白酒生产厂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泽群  姜波  
【目的】确定加工番茄品种多性状评价指标,建立加工番茄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鉴定、筛选其优良种质资源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通过2012年新疆某试验田的22种(系)加工番茄的品比试验,分析、测定22个加工番茄品种(系)的单果重(FW)、平均产量(AY)、番茄红素(L)、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TA)、总糖(TS)、糖酸比(SAR)、病毒病抗性(VDR)、纵径(VD)、横径(TD)、果形指数(FSI)、色差(CR)、单果耐压力(SFRP)、平均株距宽(ASW)、平均株高(APH)、平均分枝数(ANB)、生育期(GP)17项农艺性状,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PCA-CA)经Matl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云霞  王晓庆  黄洁  
以17份国内外木薯种质为材料,设0%和30%PEG-6000溶液2个处理,考察与抗旱性相关的4项生理指标,采用抗旱系数、主成分分析、抗旱性度量值(D值)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抗旱评价指标筛选。结果表明:POD活性、Pr含量的抗旱系数与D值极显著正相关;根据D值的聚类结果,将供试种质划分为4类,其中A类3份、B类3份、C类10份、D类1份,且4类木薯种质抗旱性强弱表现为D类>B类>C类>A类。本研究初步筛选出Gr024-8、F114、ZM99206、B81为苗期抗旱性较强的种质,并推荐POD活性、Pr含量作为木薯苗期抗旱性评价的适宜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冬波  朱建华  彭宏祥  黄凤珠  徐宁  黎光旺  陆贵锋  黎晓峰  
为了合理评价不同龙眼品种加工桂圆肉的质量,在广泛进行桂圆肉加工品种筛选的基础上,从色泽、香味、口感、颗粒形状、加工性和成品率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建立了桂圆肉加工品种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储良、石硖、大乌圆、白平和一个实生龙眼材料为例,应用此方法对其桂圆肉加工品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不仅可以对各龙眼品种作出定性比较,评价加工桂圆肉各因素的相对高低,而且可以对桂圆肉不同评价因素进行有效量化,通过权重反映各因素在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定量比较各品种的综合评价值,直接反映出各个评价单元的优劣程度,结论客观、合理,为桂圆肉加工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吴静  罗兴录  翟瑞宁  覃徐建  
为探明不同淀粉型木薯品种采后块根变质的生理特性,以淀粉含量较高的木薯品种‘辐选01’(RS01)和淀粉含量较低的木薯品种‘华南124’(SC124)为试材,测定采后贮藏0、5、10、15和20d的块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块根褐化程度逐渐加深,干物质含量和CAT酶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淀粉含量为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SOD酶活性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POD酶活性则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RS01贮藏过程中块根褐化程度较严重,贮藏第5天褐化面积达30%,而SC124贮藏第20天才开始出现褐化。淀粉含量较高的木薯品种块根干物质含量较高且变化大,失水速率较快,MDA含量较高,SOD、POD和CAT酶活性均较高。可见,块根采后抗变质能力与淀粉含量有密切关系,淀粉含量越高的木薯品种采后块根越容易发生变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慧菊  郭华春  
以马铃薯品种‘宣薯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对马铃薯幼苗离体叶片进行不同条件的低温胁迫。低温处理后的叶片,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评价马铃薯苗期耐寒性的关键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和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马铃薯幼苗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大;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POD活性和SOD活性总体上表现为先急剧升高后降低,再缓慢升高的变化;MDA含量呈先急剧增加,后下降的变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化。相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滕芝妍  崔雨同  应学兵  郑伟尉  臧运祥  朱祝军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资源的评价方法。【方法】以10个南瓜品种为试材,测定植株生长、果实、质地、种子、品质等相关的30个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南瓜品种间各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玩偶’‘Doll’的雌首花节位最高,‘红栗’‘Red Chestnut’和‘蜜本’‘NGMB’分枝性较强,‘日本黑’‘Black Japan’的叶柄直径、叶片显著大于其他9个品种,叶绿素SPAD值则最低,‘旭日’‘Rising Sun’和‘锦栗’‘Jin Li’的叶绿素SPAD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锦栗’的可溶性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均最高。‘红栗’果肉色度值最高,色度角最低,周长最大,单果质量最大。奶油系列和‘黄狼’‘Yellow Wolf’果肉较硬,‘奶油NL1’‘Cream NL1’‘奶油Y’‘Cream Y’和‘黄狼’的果皮韧性差异显著。‘旭日’种子数最多,‘奶油’南瓜系列种子数较少;‘红栗’种子质量最大,且其种子的纵径和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240%。【结论】以5个主成分及单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提取主成分特征值和的比例作为权重,构建了南瓜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最好的品种为‘红栗’,‘奶油NL1’最差。图1表6参25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剑秋  张洁  肖鑫辉  吴传毅  薛茂富  李开绵  
资源是育种的基础,对引进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是确定育种方向的前提,也是加快育种进度的关键.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1a)对引自哥伦比亚的54份木薯资源进行育种特性评价,通过对株高、块根直径、单薯鲜重、薯干率、鲜薯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确定54份资源的生产特性.结果表明:种质CM837、CM2399-4、哥伦比亚16P、19S、SG424-19、SM2300-1、SM2323-6、CMR34-11-3、CMR35-70-1和CMR35-70-1表现最好,是育种的优选材料;种质CM385-6、C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辉   郜战宁   杨永乾   薛正刚   王树杰  
为筛选出适合河南省农业主产区种植及青贮营养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的大麦品种,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从18 个大麦品种(系)的株高、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等方面开展系统分析,以综合生产性能和青贮营养品质的灰色关联法确定选择的品种,筛选适应于试验区的品种资源。结果表明:不同大麦参试材料的株高、有效分蘖数、干草产量差异显著 (P < 0.05)。其中Q8株高最高,其次是Q11,分别为102.31cm和100.10cm,显著高于其他参试材料株高。Q13株高最低,但其有效分蘖数表现最高,Q3有效分蘖数最低,干草产量较低;Q5的干草产量最高,达17.9 t/hm~(2),显著高于其他参试材料,其次是Q6。Q9干草产量最低,但粗蛋白含量表现最高;Q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可消化干物质、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表现最高。通过灰色关联统计分析进行综合评价,Q5和Q6综合性状优秀,较适宜试验区作为优良大麦青贮用品种推广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燕  张树航  李颖  张馨方  韩斌  王广鹏  杨阳  
以10个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品种休眠期一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各品种不同低温处理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REC)、冻害指数、总着色度和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枝条结构特征。将REC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枝条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LT_(50)极显著相关的理化、结构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求出各抗寒性相关指标平均隶属度,对供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抗寒性排序。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10个板栗品种枝条REC变化趋势呈近"S"型,基于相对电导率拟合的LT_(50)差异较大,为-26.64~-17.73℃;-20℃处理下枝条REC、冻害指数、总着色度、MDA含量,及枝条木栓层厚度和木栓层比率与其LT_(50)呈极显著相关,可作为板栗枝条抗寒性鉴定的理化和组织结构指标;以6个指标为基础参数的隶属函数法适用于板栗树种枝条的抗寒性准确评价。10个中国板栗主栽品种枝条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燕宽’>‘燕山早丰’>‘燕奎’>‘处暑红’>‘紫珀’>‘粘底板’>‘罗田1号’>‘红栗’>‘燕红’>‘杂3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温方  陶雅  孙启忠  
为筛选最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生长在呼和浩特地区的26个国内外优良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众多性状中株高对鲜草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单株重、单枝重、茎粗、分枝数、干鲜比,而茎长和根茎粗对苜蓿生产性能影响较小。评价筛选出牧野综合性状最好,生产性能优异,其次为射手2号、润布勒、金皇后、牧歌,可广泛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礼波  薛敏峰  史文琦  严双义  曾凡松  刘美玲  杨立军  龚双军  喻大昭  
为明确品种抗性、杀菌剂施药时期和防治次数相结合对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毒素含量和千粒重(Thousand-grain weight,TGW)的影响,2016—2018年连续2个年度使用6个不同抗性水平的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鄂麦006’‘鄂麦170’‘襄麦35’‘鄂麦DH16’‘宁麦13’),分别在扬花初期和扬花初期第6天喷施430g/L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对病情指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含量和千粒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抗性和杀菌剂对DI、DON毒素含量和TGW的影响极显著(P0.05);杀菌剂防治1次和2次对中抗品种的DI和DON毒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比较品种间DI和DON的防效,中抗品种对DI和DON毒素积累的防治效果要显著高于中感病品种(P<0.05)。因此,品种抗性与药剂相结合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和DON毒素积累的有效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姬卿  闵义  傅国华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马铃薯、甘薯、木薯)之一,起源于热带美洲,广泛栽培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是热带湿地低收入农户的主要粮食,全世界约有10亿人用木薯作食品,尤其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在我国,木薯于19世纪20年代引入,目前已广泛种植于我国广西、广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