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6)
- 2023(5576)
- 2022(4984)
- 2021(4570)
- 2020(4231)
- 2019(9898)
- 2018(9820)
- 2017(19005)
- 2016(10890)
- 2015(12555)
- 2014(12896)
- 2013(13108)
- 2012(12482)
- 2011(11410)
- 2010(11622)
- 2009(11021)
- 2008(11286)
- 2007(10398)
- 2006(8915)
- 2005(7918)
- 学科
- 济(46869)
- 经济(46829)
- 管理(29603)
- 业(27967)
- 方法(24346)
- 数学(21805)
- 数学方法(21617)
- 企(21539)
- 企业(21539)
- 农(13197)
- 学(11547)
- 中国(11132)
- 财(11039)
- 地方(9655)
- 农业(8682)
- 和(8678)
- 贸(8658)
- 贸易(8656)
- 业经(8453)
- 易(8374)
- 制(8025)
- 环境(7261)
- 资源(7095)
- 务(6806)
- 财务(6787)
- 财务管理(6765)
- 理论(6659)
- 企业财务(6344)
- 银(6328)
- 银行(6296)
- 机构
- 大学(167403)
- 学院(166209)
- 济(65596)
- 经济(64092)
- 管理(61104)
- 研究(58756)
- 理学(52545)
- 理学院(51902)
- 管理学(50862)
- 管理学院(50544)
- 中国(43045)
- 科学(40340)
- 农(37995)
- 京(36391)
- 所(32813)
- 农业(30595)
- 业大(30308)
- 研究所(30213)
- 财(28878)
- 中心(26939)
- 江(26012)
- 财经(23295)
- 北京(22569)
- 范(21679)
- 师范(21396)
- 经(20987)
- 州(20514)
- 院(20145)
- 经济学(20135)
- 农业大学(19897)
- 基金
- 项目(110911)
- 科学(84479)
- 基金(78612)
- 研究(76048)
- 家(70494)
- 国家(69952)
- 科学基金(57590)
- 社会(45690)
- 省(44640)
- 社会科(43212)
- 社会科学(43193)
- 基金项目(42002)
- 自然(39027)
- 自然科(37958)
- 自然科学(37937)
- 划(37571)
- 自然科学基金(37239)
- 教育(34920)
- 资助(33006)
- 编号(31465)
- 成果(25632)
- 重点(25550)
- 部(24428)
- 发(24386)
- 计划(22453)
- 创(22340)
- 科研(21944)
- 课题(21510)
- 创新(21010)
- 科技(20553)
共检索到240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章辉 赵丽芬 赵彦坤 眭书祥 张艳丽 王虎 李增书 李爱国 朱青竹
早熟棉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早熟棉遗传改良的基础,对培育早熟棉新品种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早熟棉品种的早熟性,为早熟棉育种的亲本组配提供依据,利用35对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不同地区的83份早熟抗虫棉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2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30条多态性条带。NTSYS-pc2.11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83份材料的相似系数变化为0.73~0.98,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3时,将83份棉花早熟材料分为两大类。第Ⅰ类群包含59个材料,第Ⅱ类群包含24个材料。表明我国早熟棉遗传基础比较狭窄,今后育种中要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作为杂交亲本,创制新的早熟棉种质资源。
关键词:
早熟棉 种质资源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芬 董章辉 赵国忠 马峙英 王虎 眭书祥 李增书 张艳丽 朱青竹
为研究当前主推早熟棉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选育优质棉花品种提供亲本来源。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试验田和辛集市马兰农场棉花天然病圃内,对来自我国不同研究单位的103份主要早熟抗虫棉花品种(系),进行8个农艺性状指标,5项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系)生育期较早,株高适中,节位较低,体现了早熟棉的典型特性。霜前籽棉、霜前皮棉、籽棉总产和皮棉总产变异系数分别为30.15%,32.35%,24.28%,29.11%,遗传变异较大,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果枝数与单株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烂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枝节位与果枝数、单株铃数和烂铃数都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早熟棉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四元 陈金湘 刘爱玉 李瑞莲 严跃文 唐海明
以97014,BR-S-10和sGK321等14份不同类型的抗虫棉花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些棉花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126对SSR引物筛选出的22对引物均能在14份抗虫棉品种(系)中产生明显的扩增差异带,共检测出97个等位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69个,多态性比率达71.1%.引物等位位点数在2~7个,平均每对引物为4.4个.利用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计算了14份抗虫棉品种(系)的SSR数据的距离矩阵,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发现14个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在0.035~1.056.聚类分析表明,14份棉花品种(系)可分为2大类4亚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朝亮 姜勇 宋春满 钟昌珍 罗晨
在大田罩笼接虫条件下,考查了52 个棉花种质对棉红铃虫的抗性。通过灰关联聚类分析,在r=0.95 时,52 个供试棉花种质可分为4 类及4 个独立种质。根据4 类种质抗性鉴定指标数据的平均值,给出了各类种质的抗性特点。对具有一定抗性的2 类和一独立种质逐一进行抗性评价,结果有5 个种质属于抗性种质,7个种质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棉花种质 棉红铃虫 抗虫性 灰关联聚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进 蔡立旺 宋锦花 施庆华 陈建平 王永慧
早熟棉品种遗传改良是实现麦棉两熟棉区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江苏省2013-2014年14个早熟棉花区试品种的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共1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早熟性状以霜前花率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性状以总铃数最大,纤维品质性状以马克隆值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8.998%,已反映所列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通过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将14个品种分为6大类,同时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判别分析,聚类正确率高达92.9%;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类品种的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并对各类品种的综合评价与性状改良方向进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兆晓 刘素恩 刘存敬 陈素省 郭宝生 张香云 崔瑞敏 耿军义
冀优768是利用携带有外源抗棉铃虫Bt基因的326作母本,以具有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遗传基础的322系作父本,其后代在黄枯萎混生重病地、不防治棉铃虫的高压胁迫下,经过连续定向选择育成。其突出表现早熟、抗棉铃虫、高产、抗病。2003-2004年在河北省冀东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DP99B分别增产40.6%和39.2%;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DP99B增产14.1%,29.0%和38.5%,籽皮棉产量均居第1位;纤维长度29.7 mm,整齐度84.9%,比强度28.7 cN/tex,伸长率6.4%,麦克隆值5.0。2006年4月通过河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仙 刘倩 严炜 宋记明 段春芳 沈绍斌 张林辉 娄予强 刘光华
利用形态标记对来自菲律宾、云南、海南等6个地方的50份木薯种质资源进行形态多样性及形态标记聚类分析,为木薯育种选配亲本提供参考,同时促进云南木薯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和种质创新。形态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木薯种质资源在云南的形态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脉色,达85.5%;其次是结薯集中度,为75.76%;最小的是中间裂叶长度,为9.33%;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中间裂叶长度,为5.64;最小的是烂根情况,为2.58,平均为5.34;总体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遗传距离为0~1.22,平均为0.80,试验材料之间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差异大,并在欧氏距离1.00处可将50份木薯种质资源划分为6大类:第Ⅰ类包括33份材料,此类筛选出淀粉含量较高的有9份,鲜薯产量较高的8份,其中淀粉含量最高的是SC11,达36.7%,且叶片较特殊;第Ⅱ类包括12份材料,此类淀粉含量较低,鲜薯产量较高的有3份;第Ⅲ类包括2份材料,以鲜薯产量较高为主;第Ⅳ类材料F876,淀粉含量相对高,鲜薯产量最高,分别是29.78%和238.5t/hm2;第Ⅴ类材料GR024-7,鲜薯产量相对较高,达145.5t/hm2;第Ⅵ类材料为H502;亲缘关系最近的为S4和E361,其次是F556和F821,与其他种质亲缘关系较远的是F876、GR024-7和H502,且后两者间亲缘关系较近,性状相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静丛 王冲 王国琴 王鹏文
为了明确110份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更好地利用和改良玉米自交系,以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4个标准测验种(丹340、黄早4、Mo17、K12)与106份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28对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25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为4.46个,变异为2~10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为0.85,变化范围为0.75~0.94。利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10份普通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SSR 杂交优势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宗福 赵逢涛 王景会 王宗文 申贵芳 孔凡金 李汝忠 张军
利用28对SSR核心引物构建了25个鲁棉研系列抗虫棉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8对核心引物的SSR位点分属21条染色体,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4.39个;PIC值为0.63~0.93,平均0.84。数字指纹图谱显示,最少采用BNL1421、BNL1513、BNL1231、NAU2026和BNL2646这5对引物组合可以将25份供试材料区分开。对其中14个常规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其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5~0.87,平均为0.57。此结果可为现阶段鲁棉研系列种质资源的杂交选育提供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彬 郑伟 范建新 李兴忠 邓仁菊 蔡永强
为评价早熟枇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用RAPD标记对贵州省内收集的16份和省外引进的3份早熟枇杷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6条稳定扩增的引物,共扩增出8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67条,多态性比例为78.82%。聚类分析,结果为19份早熟枇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距离在0.10~0.54;当GD=0.32时,19份早熟枇杷种质资源可以分为5类。结论:聚类结果与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为早熟枇杷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枇杷 早熟 RAPD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春秀 李全胜 李有忠 庄振刚 谢宗铭
为弄清新疆早熟陆地棉的遗传背景、群体结构及为进一步进行关联分析提供理论支持,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1份新疆北疆地区近50年来选育及推广的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检测到5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33个,多态性比率为66%;PIC(多态信息含量)变幅为0.5680~0.7846,平均值为0.646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1份新陆早品种在遗传距离为0.42时可划分为3类,多数品种属于第3大类群。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4时,△K值最大,表明可将41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每一个品种均属于4个类群,而不明显属于某一类群。新陆早系列在选育过程中,亲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娟 陶永焕 宋尚伟
借助SSRs软件查找葡萄属含有SSR的EST序列,从葡萄属EST-SSR数据库中开发新型的EST-SSR标记,进行可利用性筛选,并设计引物。共开发出28对引物,从中筛选到16对多态性引物对62份葡萄材料进行PCR扩增。计算相似系数并构建聚类树状图,通过聚类分析研究葡萄属不同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一步验证EST-SSR在葡萄种质分类鉴定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大于0.74,62份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0.658处可分为4个类群,大多数亲缘关系较近的种质资源都聚集在一起,相似系数种内较种间大,与传统分类情况基本一致。
关键词:
葡萄 EST-SSR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一伊 向秋燕 阎文昭 蒲志刚 邢小军 刘东阳 冯俊彦
本研究以国内外83份主栽烟草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TRAP分子标记技术扫描,对其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2对TRAP引物组合在83份烟草种质中共扩增出271条清晰、稳定条带,其中155条条带具有明显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为57.2%。每对引物可扩增产生2~12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7条,平均每对引物可产生多态性条带3.69条。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83个烟草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处于0.412到0.904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相似度(GS)为0.68时,可将83份烟草品种分为4大类。本研究结果表明,TRAP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发现供试烟草材料的DNA遗传多态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倩 王楠楠 李金花 苏光灿
[目的]利用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对我国油橄榄品种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有利于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对了解油橄榄品种的组成结构及未来的引种和育种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甘肃省陇南市17个油橄榄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表型上15个数量性状、18个质量性状和8个SSR荧光标记分别进行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各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表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介于1.579 2.089和0.3621.091,8个SSR位点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6.375个,利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可以将17个品种完全区分开。[结论]17个油橄榄品种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和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金雄 郭庆元 张秀荣 赵应忠 冯祥运 陈和兴 伍晓明
应用离差平方和法对已编目的4251份中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从中挑选出884份(约占20%)资源作为中国芝麻中心资源的诗选品。中选资源不仅与全部资源相应性状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基本相等,变幅的吻合率除种子蛋白质含量为98%外,其余均为100%;且包含有全部资源中各种类型的多个性状值特殊的材料。中选资源基本代表了全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芝麻 中心资源 聚类分析 挑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