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7)
- 2023(11544)
- 2022(9897)
- 2021(9112)
- 2020(7236)
- 2019(16618)
- 2018(16385)
- 2017(29546)
- 2016(16376)
- 2015(18742)
- 2014(19050)
- 2013(18974)
- 2012(18579)
- 2011(17323)
- 2010(17792)
- 2009(16274)
- 2008(16029)
- 2007(14480)
- 2006(13515)
- 2005(12811)
- 学科
- 济(86916)
- 经济(86842)
- 管理(40430)
- 业(37261)
- 企(27667)
- 企业(27667)
- 地方(27512)
- 中国(26641)
- 方法(23988)
- 农(21513)
- 数学(20182)
- 数学方法(19988)
- 学(18927)
- 业经(18190)
- 地方经济(16329)
- 财(15507)
- 农业(14886)
- 制(14734)
- 融(14504)
- 金融(14503)
- 银(13946)
- 银行(13909)
- 行(13538)
- 贸(13486)
- 贸易(13472)
- 发(12908)
- 易(12877)
- 环境(12183)
- 和(11379)
- 理论(11366)
- 机构
- 学院(238705)
- 大学(236702)
- 济(103272)
- 经济(100969)
- 研究(97561)
- 管理(79029)
- 中国(75438)
- 理学(64617)
- 理学院(63649)
- 管理学(62439)
- 管理学院(61991)
- 科学(59296)
- 京(54066)
- 所(52354)
- 财(47805)
- 研究所(46707)
- 江(45441)
- 农(45238)
- 中心(43335)
- 财经(35486)
- 院(35260)
- 农业(35144)
- 范(34799)
- 北京(34691)
- 业大(34448)
- 师范(34348)
- 省(33546)
- 州(33090)
- 经济学(31891)
- 经(31861)
- 基金
- 项目(144379)
- 科学(110893)
- 研究(106476)
- 基金(99909)
- 家(88479)
- 国家(87629)
- 科学基金(71974)
- 社会(65871)
- 社会科(62192)
- 社会科学(62178)
- 省(59123)
- 基金项目(51376)
- 划(49012)
- 教育(48391)
- 自然(44788)
- 自然科(43582)
- 自然科学(43565)
- 编号(43266)
- 自然科学基金(42778)
- 资助(42059)
- 发(38342)
- 成果(36853)
- 重点(34400)
- 课题(33296)
- 部(30886)
- 发展(30663)
- 展(30149)
- 创(29199)
- 创新(27429)
- 性(27343)
- 期刊
- 济(137156)
- 经济(137156)
- 研究(83676)
- 中国(63992)
- 农(42651)
- 学报(40238)
- 财(37525)
- 科学(36207)
- 管理(33934)
- 教育(33126)
- 大学(29786)
- 农业(28856)
- 融(28559)
- 金融(28559)
- 学学(27622)
- 技术(22906)
- 经济研究(22186)
- 业经(21156)
- 财经(18482)
- 问题(16930)
- 经(16195)
- 业(15710)
- 贸(14588)
- 国际(14054)
- 世界(13587)
- 图书(13155)
- 技术经济(12724)
- 资源(11733)
- 坛(11594)
- 论坛(11594)
共检索到415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竞华
1980年到1989年10年中,江苏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两个绝然不同的阶段,即持续稳定增长的前五年,驼峰起伏运行的后五年。这一运行轨迹,可由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率的升降显示出来。 从江苏经济自转运行轨迹来看,在波动幅度上存在“四小”、“四大”的特征:(1)前期波幅小,后期波幅大。前五年为6.4%,后五年为18.3%。(2)消费波幅小,积累波幅大。在后四年中(暂缺1989年的数字)的国民收入使用额中,消费基金波幅为42.9%,积累基金波幅为58.9%。(3)农业波幅小,工业波幅大。在后五年的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波幅为6.8%,工业总产值波幅为38.0%。(4)轻工业波幅小,重工业波幅大。在后五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波幅为34.8%,重工业产值波幅为40.6%。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日东
一、两种发展:起飞的发展和准备起飞的发展现代经济学把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归结为两个互相联结的过程:一是经济增长;二是工业化。现代化经济学还把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1) 初始积累阶段,它是“为起飞创造先决条件”的阶段,社会的经济增长以“外延——粗放”为主导,集中指向生产的广度扩散,形成生产的初级后劲,积累起飞的基础力量;(2) 优化要素——结构阶段,它是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加速进行的阶段,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敏华
自70年代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中国的人口控制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十几年来生育政策的社会经济背景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种大变动中,中国的计划生育能够持续执行,并取得显著成效,是值得思考的。本文着重考察在政治经济大变动背景下,80年代中国生育政策的变迁和发展,以求更好地贯彻执行现行的人口政策。 一、生育政策转变的背景 进入7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问题日趋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向好,投资保持稳定运行,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恢复好于预期。基于目前政策和环境的判断,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保持在两位数。但是,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发生改变,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也未减少。2010年,在避免经济增长再次出现下滑的同时,如何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应该是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 趋势 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兆德,谢红彬,范宇
分析了 90年代江苏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差异 ,探讨了空间极化与空间扩散趋势。研究表明 ,90年代以来 ,江苏省在极化作用持续加强 ,区域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 ,扩散效应已开始显现 ,从而使核心—边缘结构进入了新的阶段。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空间极化 江苏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泊溪
1998年对世界和中国都是特殊的年份,东南亚、东亚的金融危机向世界经济提出了挑战。中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如何选择宏观经济政策,有怎样的经济增长业绩是举世瞩目的事。 1.中国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达到8%(GDP) 从1997年3、4季度的经济发展态势看,今年GDP8%的增长速度是不容易的,按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清勇 鲁宁 夏浩
研究目的: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字资料和访谈记录,全面、细致地描述和总结20世纪80年代中国土地经济学复苏、发展与繁荣的过程与成就。研究方法:资料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经济学术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复苏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繁荣期,主要表现在:各高校陆续开设土地经济学课程,一大批学者专门从事土地经济学研究,相关论文出现在各大期刊上,专门的土地经济学研究机构、地区性及全国性土地经济研究会陆续创设,一批土地经济学教材正式出版,专门的土地经济期刊开始刊行,并翻译、影印出版了国外土地经济学名著。研究结论:20世纪80年代土地经济学者的开拓和探索奠定了土地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坚实基础,新一代研究者应继承前辈的创新精神,在完善研究机构、振兴学术团体、打造学术期刊交流平台、编写高水平教材等方面多做努力,续写土地经济研究的新篇章。
关键词:
土地经济学 学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志海
200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年增长率31.5%,创出改革开放以来最好成绩。其中,出口总额2492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2251亿美元,同比增长35.8%。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41亿美元。我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一心
科技体制改革给上海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必须而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已影响着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近10年来科技体制改革,无论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上,还是在科技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效益上都有新的发展,形成了上海科技发展进程中新的轨迹。本文拟对80年代上海科技发展的轨迹和运行状态作一简要回顾;对90年代上海科技发展的前景作些描述,以期对今后上海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些探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苏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与启示农业部调查组最近几年,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依然是粮食问题。而粮食问题主要发生在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稻谷持续减产,不但影响区域平衡,还波及到全国的总量平衡。但江苏这几年在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花...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红运
20世纪30年代,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华的商品倾销,水旱灾害的打击,土地分配不合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苛捐杂税的压力,引起了江苏农村经济的衰败。其主要表现是农作物收成暗淡,农村副业的衰落,农民离村人口增加,耕地大量荒芜,农村金融枯竭。农村经济的衰败加深了农村贫困化的趋势,加剧了农民与政府的隔膜,引起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也促使江苏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干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伟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十三大精神为指针,回顾1987年工作,研究确定农村金融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今年深化农金改革,控制信贷总量,调整贷款结构,提高职工素质等主要工作做出安排。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1987年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新成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泰
继1991年国民经济的全面回升,今年一季度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同时,投资与消费增长的势头也是很猛。这似乎预示着一轮新的过热已经开始。经过测算和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了很大转变,投资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消费仍是平稳回升,在本年内不会出现生产物资的全面紧张和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时期首先表现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急剧上涨,进而导致生产物资的全而紧张和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今年一季度的生产,投资需求增长很快,并且诱发了整个工业的高速发展。因此,经济会否出现过热,关键要看消费需求的增长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