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5)
- 2023(10569)
- 2022(9013)
- 2021(8200)
- 2020(6386)
- 2019(14593)
- 2018(14037)
- 2017(25742)
- 2016(13588)
- 2015(15356)
- 2014(15519)
- 2013(15459)
- 2012(15009)
- 2011(14179)
- 2010(14482)
- 2009(13474)
- 2008(13232)
- 2007(11762)
- 2006(10936)
- 2005(10428)
- 学科
- 济(83595)
- 经济(83540)
- 管理(36784)
- 业(35336)
- 地方(26838)
- 企(26824)
- 企业(26824)
- 中国(24901)
- 方法(22558)
- 数学(19261)
- 数学方法(19110)
- 农(18926)
- 业经(17447)
- 地方经济(16699)
- 学(14699)
- 农业(13482)
- 融(12849)
- 金融(12848)
- 发(12833)
- 贸(12363)
- 贸易(12351)
- 银(12090)
- 银行(12080)
- 制(12037)
- 环境(11948)
- 行(11884)
- 易(11797)
- 财(11235)
- 和(10585)
- 策(9763)
- 机构
- 学院(205269)
- 大学(203298)
- 济(96281)
- 经济(94359)
- 研究(82553)
- 管理(73808)
- 中国(63455)
- 理学(61516)
- 理学院(60647)
- 管理学(59760)
- 管理学院(59317)
- 科学(47076)
- 京(44721)
- 所(42343)
- 财(41236)
- 研究所(37892)
- 中心(36066)
- 江(32816)
- 财经(31579)
- 农(30830)
- 范(30502)
- 师范(30253)
- 经济学(29918)
- 院(29600)
- 北京(29451)
- 经(28445)
- 州(26513)
- 经济学院(26392)
- 科学院(25101)
- 业大(24734)
- 基金
- 项目(126036)
- 科学(100025)
- 研究(95612)
- 基金(89980)
- 家(77754)
- 国家(77062)
- 科学基金(65353)
- 社会(62879)
- 社会科(59654)
- 社会科学(59643)
- 省(49470)
- 基金项目(46266)
- 教育(42592)
- 划(41777)
- 自然(38678)
- 编号(38478)
- 自然科(37689)
- 自然科学(37684)
- 自然科学基金(37004)
- 资助(36476)
- 发(34843)
- 成果(31898)
- 重点(29465)
- 发展(28876)
- 展(28408)
- 课题(28401)
- 部(27450)
- 国家社会(26153)
- 创(25920)
- 创新(24253)
- 期刊
- 济(124579)
- 经济(124579)
- 研究(71763)
- 中国(49918)
- 管理(31604)
- 农(29869)
- 财(29734)
- 科学(28296)
- 学报(27367)
- 教育(25035)
- 融(23615)
- 金融(23615)
- 大学(20989)
- 经济研究(20664)
- 农业(20629)
- 业经(19561)
- 技术(19531)
- 学学(19410)
- 财经(16438)
- 问题(15363)
- 经(14417)
- 贸(13403)
- 国际(12735)
- 世界(12345)
- 技术经济(11918)
- 业(11092)
- 商业(10981)
- 资源(10623)
- 坛(10313)
- 论坛(10313)
共检索到347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山,安宇,戴先杰
从经济区划、区域差异、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战略组织、外商投资、区域文化等10个方面对1980年代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瞻望21世纪前期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的前沿: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经济一体化研究、统筹区域发展与区域性机构建设、新产业区、区域空间秩序、区域环境创新、区域经济新格局、江苏与中西部经济的联动发展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研究 回顾 前瞻 江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战略 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全国分工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从交通运输量看,我国省际经济交流占近三分之一。从美日区域结构模式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可以采取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和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平原面积更少,只能采取"都市圈"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即在国内的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厚悦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是一种优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艺术。研究和掌握这门艺术对于我国尤为重要。因为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世界上占第三位,而且各个地区差别又比较大;同时,我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位。如何使我国众多的人口在既定的地域平台上,摆脱目前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创造出尽可能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财富,改善民生、走向现代化,就迫切需要运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局的和长远的战略谋划。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李成勋研究员撰写的首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今年出版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王建与80年代比较,我国经济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折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随储蓄率的持续上升,重工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到12%,比整个80年代提高了3个百分点,出现了加快发展趋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友树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张友树一、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投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设施,在整个三线地区,基本建成了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能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荣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规定了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现将有关我国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看法简要综述如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培育
一、增长与结构 (一)经济增长概况 中国经济自1991年开始出现回升,GDP增长从1990年3.9%的波底上升到8.0%。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经济增长迅速加快,全年GDP实际增长达13.2%。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进一步刺激了本已旺盛的投资热情,使来年的经济形势更趋高涨。1993年上半年,GDP的增长幅度高达14.1%。虽然下半年开始的金融整顿使经济增长势头趋缓,全年GDP增长仍高达13.4%。1994年,在财税、金融、外汇以及投资、价格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改革相继出台的同时,政府在财政、金融等宏观政策上采取主动和适度的调控,使经济增长速度在高水平上稍有回落。全年GD...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培育
四、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形势、特点及成因 90年代以来,在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问题也逐渐变得严重起来。199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年平均)较上年上升3.4%,1992年上升6.4%,1993年则达到了14.7%。尤其是1994年物价水平继续大幅攀高,使通货膨胀形势更趋严峻。与上一年平均水平相比,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24.1%,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21.7%,为改革十多年来首次增幅超过20%的年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兵生
区域经济中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山西省人民政府张兵生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其总和构成中国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发展的如何,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关系着广大农村能否如期实现小康,关系着我国的现代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深溪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先后选择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毛泽东的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江泽民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尽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但只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战略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三代领导核心 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振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战略、21世纪初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当前区域协调发展四个阶段,走出了一条区域发展的中国之路。本文以史实资料为依据,梳理新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区域格局、区域战略及政策的变迁过程,总结区域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中国70年 区域战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建华 姜照华
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有影响的几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条件,然后从区域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这两个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出发,在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应采取“再造战略”;河南等“中部”区域,应采取“对接战略”;对于落后的西部地区则应选择“融合战略”。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投资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白洁
在近二十年的农业开发实践中,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区逐步出现了庄园经济。调查表明,这一经济形态存在三种运营模式,即合作开发经营模式、大户承包经营模式和农户分散承包经营模式。大户承包经营的庄园经济模式,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在加快山区土地(山场)资源流转的同时,还为山区"四荒"开发治理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