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5)
- 2023(11303)
- 2022(9973)
- 2021(9504)
- 2020(8005)
- 2019(18589)
- 2018(18469)
- 2017(35122)
- 2016(19618)
- 2015(22065)
- 2014(22025)
- 2013(21752)
- 2012(20133)
- 2011(18238)
- 2010(18087)
- 2009(16328)
- 2008(16031)
- 2007(13813)
- 2006(11932)
- 2005(10392)
- 学科
- 济(72547)
- 经济(72466)
- 管理(50737)
- 业(48138)
- 企(40172)
- 企业(40172)
- 方法(34531)
- 数学(29390)
- 数学方法(28952)
- 学(24838)
- 农(19037)
- 中国(17692)
- 财(16763)
- 业经(15866)
- 地方(14140)
- 理论(13985)
- 和(13048)
- 农业(12840)
- 贸(12320)
- 贸易(12314)
- 易(11885)
- 环境(11596)
- 制(11544)
- 技术(11304)
- 教育(10972)
- 务(10777)
- 财务(10716)
- 财务管理(10697)
- 企业财务(10140)
- 划(9952)
- 机构
- 大学(283505)
- 学院(278366)
- 管理(107210)
- 济(99273)
- 研究(98293)
- 经济(96889)
- 理学(93383)
- 理学院(92200)
- 管理学(90194)
- 管理学院(89719)
- 中国(68820)
- 科学(68241)
- 京(61634)
- 农(53609)
- 所(52073)
- 业大(48776)
- 研究所(48504)
- 财(44358)
- 中心(42961)
- 农业(42550)
- 江(40379)
- 范(39398)
- 师范(38955)
- 北京(38930)
- 财经(36499)
- 院(35900)
- 经(33188)
- 州(32799)
- 师范大学(31904)
- 技术(31287)
- 基金
- 项目(200327)
- 科学(154653)
- 基金(143559)
- 研究(139397)
- 家(128837)
- 国家(127829)
- 科学基金(106974)
- 社会(83345)
- 社会科(78613)
- 社会科学(78590)
- 省(78524)
- 基金项目(77095)
- 自然(73842)
- 自然科(72038)
- 自然科学(72014)
- 自然科学基金(70714)
- 划(67633)
- 教育(63816)
- 资助(59463)
- 编号(56207)
- 成果(46276)
- 重点(45780)
- 部(42859)
- 发(41942)
- 创(40809)
- 计划(39519)
- 科研(39442)
- 课题(39279)
- 创新(38135)
- 大学(36290)
共检索到392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馨 林辰壹
【目的】比较8种野生葱属植物的叶形态特征,为其分类学研究和生态适应性机制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新疆不同生境的8种野生葱属植物齿丝山韭、实葶葱、新疆蒜、健蒜、多籽蒜、奇台蒜、喀纳斯蒜和乌鲁木齐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观测和树胶制片法,测定其叶片数量、长度、宽度等指标,观察其解剖结构异同;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叶片表皮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性状的分类学意义。【结果】8种葱属植物的叶形态和微形态存在差异,实葶葱和齿丝山韭叶直立,其余呈不同程度倒伏;实葶葱叶圆柱形,其余叶均为条形;实葶葱叶表面被蜡粉,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继文 麻文俊 王军辉 张金凤 张守攻 张建国 赵鲲
梓属(Catalpa),紫葳科(Bignoniaceae),乔木,全世界约13种,分布于美洲及亚洲东部。我国包括引入种共5种及1变型(中国植物志编委会,2005),包括楸树(Catalpa bungei)、灰楸(Catalpa fargesii)、滇楸(Catalpa fargesii f.duclouxii)、藏楸(Catalpa tibetica)、黄金树(Catalpa speciosa)、梓树(Catalpa ovata),其中黄金树是引入种,滇楸是灰楸的变型。从形态构造、亲缘关系和开花结果规律分析,可将5个种分为楸树组和梓树组2个组,楸树、灰楸和滇楸属于楸树组,藏楸、梓树和黄金树属于...
关键词:
梓属 花粉形态 四合花粉 分类学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兰英 王永清 张丽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四川西南山区的26种野生杜鹃花粉进行观察和比较研究,其中21种为首次报道。26种杜鹃分属杜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杜鹃组(10种),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常绿杜鹃组(14种),糙叶杜鹃亚属(Subgen.Pseudorhodorastrum)(2种)。本属花粉均为四合体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单粒花粉球形或近球形,具三孔沟,极少数为四孔沟,表面粘丝多少不等。花粉粒外壁呈现大小颗粒、裂纹等不同纹饰,沟界区和极区与其他部位的纹饰并无明显差异。外壁纹饰和萌发孔长宽不宜作为亚属划分的依据,四合体直径可作为划分亚属的参考指标。在同一...
关键词:
杜鹃属 电镜扫描 花粉形态 分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新春 俞志雄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木兰科Magndiaceae7属16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木兰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呈不同程度的波状弯曲;气孔器分布于下表皮,其长轴取向不规则,除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为平列型与无规则型并存外,均为平列型;不同属种的上下表皮细胞大小、细胞垂周壁的波状弯曲程度和气孔器密度均存在差异,可为属种的划分提供实验证据。图3表1参10
关键词:
植物学 木兰科 叶表皮 显微构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 仲轶 卓丽环 杨传平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鸢尾属17种植物叶片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并作了分类上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叶表皮的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及表皮上的乳突在种间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鸢尾属植物表皮细胞多为菱形,表皮细胞短菱形的为原始类型;气孔器为不规则形;气孔及垂周壁存在下陷或隆起2种;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或弓形;下陷气孔周边的表皮空隙口形状为椭圆形、方形或菱形;有些种表皮上具有乳突,并存在多态性;这些性状与鸢尾属植物生境不存在直接联系。本文还依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探讨了属内亚属间及一些近缘种间的分类关系。
关键词:
鸢尾属 叶表皮 微形态特征 分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民 李丽 邢艳秋 吕贵娥 陈雅君
以18种(品种)绣线菊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法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系统观察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中8种绣线菊的花粉形态为首次研究报道,以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与分类学关系。结果表明:18种绣线菊花粉形状为长球形及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和近圆形,赤道面观有长圆形、椭圆形和梭形,花粉大小为(12.5~20.7)μm×(10.58~18.3)μm,极轴与赤道轴之比(P/E)在1.01~1.94之间,属于小类型花粉,具三孔沟,部分种的内孔外突;外壁纹饰类型为条纹和条网状纹饰,纹饰特征种间存在差异,具备分类意义。首次发现美丽绣线菊(Spiraea elegansPojark)萌发沟内具有特殊脑纹状结构。...
关键词:
绣线菊 花粉特征 电镜扫描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张跃进 陈铁山
为探讨绢蒿属S eriph id ium(B ess)Po ljak.植物的系统分类学问题,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12种绢蒿属植物的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2种绢蒿属植物种子形态多样,分别呈卵形、长卵形、棒状、矩圆形和肾形;表面纹饰以纵条纹为主;在系级水平上,种子微形态特征虽表现出相似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种子形态、大小((0.78~2.86)mm×(0.31~1.03)mm)、千粒重(0.286~0.512 g)、表面纹饰类型等特征为绢蒿属植物系统分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关键词:
绢蒿属 种子微形态特征 系统学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继吾 姜波 吴波 钟云 程春振 母红娜 甘廉生 彭成绩 钟广炎 易干军
【目的】广东省龙门县境内南昆山主峰天堂顶海拔1 000 m处有当地称之为‘龙门香橙’的野生柑橘,论文拟从形态学和DNA分子证据上探讨其与已知柑橘资源的异同,为合理利用该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实地调查‘龙门香橙’的生长环境,观察记录叶、花、果实的形态特征。分析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显微特征。对比分析包括‘龙门香橙’在内的24个柑橘资源的AFLP图谱以及10个资源的8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克隆、测序分析‘龙门香橙’的β-胡萝卜素羟化酶(β-carotene hydroxylase,CHX)基因的2个等位基因,并与其他柑橘材料的CHX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申亚梅 钱超 范义荣 童再康
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和描述了12种(包括3品种)木兰属Magnolia植物(望春玉兰M.biondii,武当木兰M.sprengeri,青皮木兰M.viridula,白玉兰M.denudata,玉灯玉兰M.denudata‘Lamp’,星花木兰M.stellata,景新玉兰M.×soulangeana‘Jingxin’,美丽紫玉兰M.concinna,腋花玉兰M.axilliflora,长花玉兰M.×soulangeana‘Changhua’,紫玉兰M.liliflora,多瓣紫玉兰M.polytepala)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12种(包括3品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均为舟形,具远极单沟,左右对称...
关键词:
植物学 木兰属 花粉形态 聚类分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雨 刘潘莲 曹翠兰 杨文权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中分布于陕西省的14种小檗属(Berberis)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小檗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有多边形和无规则形两种;垂周壁式样有平直-弓形、浅波形和深波形3种。叶表皮外均有不同程度加厚的角质层。气孔器只分布在所有研究的14种小檗属植物的下表皮,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宽椭圆形;气孔器类型大多为无规则型。这些特征与它们具有的耐旱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气孔指数、气孔密度、气孔长宽比的数据分析表明:陕西14种小檗属植物的气孔指数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气孔密度在特定几种植物间的差异较明显,可作为部分种的分类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山宝琴 贺学礼
为了进一步研究蒿属植物系统分类及植物适应极旱生环境的机理,运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毛乌素沙地12种蒿属植物叶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2种蒿属植物的叶片分等面叶和异面叶两种类型,叶表皮细胞形状为长条形和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浅波状和深波状;气孔器以不规则型为主,仅有1种为环列型,保卫细胞椭圆形或圆形,隆起,气孔排列方式为平列型和散乱型,气孔指数差异较大。12种蒿属植物叶片具有明显的强旱生植物结构特征,如叶面积显著缩小,表皮毛发达,角质膜厚,栅栏组织极为发达并具环栅结构,维管束多且具维管束鞘,气孔器密集,均生于表皮细胞水平下面,孔下室较大等。12种蒿属植物的叶解剖特征表现出...
关键词:
蒿属植物 叶解剖特征 毛乌素沙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浩华 贺晓鹏 彭小松 傅军如 刘宜柏 吴强 华育坚 徐伯刚 王象坤
【目的】为了明确于1999年在江西省宜黄县发现的“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分类学地位。【方法】对“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分属、分种检索,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外稃乳突结构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和颗粒野生稻(O.granulata)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分属检索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不属稻属(OryzaL.)、水禾属(HygroryzaNees)和山涧草属(ChikusichloaKoidz.),而属假稻属(LeersiaSoland.ExSwartz.)植物;分种检索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不是...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崔敏
柳树是我国优良的经济树种之一。柳树种质资源丰富,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形态美。柳树既可生产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城市景观,是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优质树种。虽然大多数柳树可以通过扦插进行繁殖,但仍存在一些扦插不易成活的种类;一些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柳属植物枝条少,扦插数量有限,扦插方式难以达到生产需求。而植物微体快繁技术具有繁殖系数高、繁殖周期短、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对柳属植物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且组培苗移栽不受季节的限制,有利于其规模化生产。近年来,对
关键词:
柳属植物 微体快繁 灭菌 培养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文君 郭成龙 秦新生 刘创会 郑明轩
利用数码体视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对9种鹅绒藤属(Cynanchum Linn.)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种子形状、大小及表皮纹饰在各个种间存在差异,催吐白前组(C.Sect.Vincetoxicum)中种子外观、种子大小及种皮纹饰等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牛皮消组(C.Sect.Endotropis)种皮纹饰特征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于牛皮消(C.auriculatum)表面凹陷呈嚼烂状,网孔不规则,而峨眉牛皮消(C.giraldii)表面凹陷呈网状,网孔较规则。本文研究结果支持《中国植物志(第63卷)》中对催吐白前组的分组处理。
关键词:
鹅绒藤属 种子 微形态 分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钟玉婷 张瑛 赵冰
【目的】筛选滞尘能力较强的丁香属Syringa植物,促进丁香在城市绿化中生态功能的发挥。【方法】以6种丁香属植物为研究材料,在满叶期通过3级滤膜过滤法测定植物经过不同孔径的滤膜后滞留的各直径颗粒物,并对丁香属植物叶表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探究叶片微观结构对植物滞尘效应的影响。【结果】丁香属植物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尘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沟槽的深度可能是影响植物滞尘的原因之一,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时,什锦丁香可作为优良的园林滞尘灌木树种,在工业聚集区、校园、道路等场所广泛应用。图2表3参2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