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9)
- 2023(11272)
- 2022(9891)
- 2021(9279)
- 2020(7616)
- 2019(17641)
- 2018(17786)
- 2017(33983)
- 2016(18797)
- 2015(21085)
- 2014(21391)
- 2013(20814)
- 2012(19045)
- 2011(17072)
- 2010(16825)
- 2009(15291)
- 2008(14589)
- 2007(12677)
- 2006(10914)
- 2005(9407)
- 学科
- 济(69111)
- 经济(69026)
- 管理(53968)
- 业(48042)
- 企(40379)
- 企业(40379)
- 方法(32618)
- 数学(27949)
- 数学方法(27581)
- 学(18791)
- 农(18775)
- 中国(18129)
- 财(17075)
- 业经(15426)
- 地方(14591)
- 环境(14148)
- 理论(13394)
- 制(13245)
- 和(12384)
- 农业(12252)
- 技术(11531)
- 划(11461)
- 贸(11347)
- 贸易(11343)
- 易(10973)
- 教育(10855)
- 务(10776)
- 财务(10704)
- 财务管理(10684)
- 银(10658)
- 机构
- 大学(261796)
- 学院(260508)
- 管理(104145)
- 济(95471)
- 经济(93135)
- 理学(90615)
- 理学院(89589)
- 管理学(87881)
- 研究(87780)
- 管理学院(87428)
- 中国(62841)
- 科学(58133)
- 京(56424)
- 农(46192)
- 所(44800)
- 财(43113)
- 业大(43085)
- 研究所(41343)
- 中心(39278)
- 江(37667)
- 农业(36384)
- 北京(35512)
- 范(34940)
- 财经(34919)
- 师范(34542)
- 院(32550)
- 经(31710)
- 州(30712)
- 技术(30003)
- 师范大学(27820)
- 基金
- 项目(186345)
- 科学(144680)
- 研究(134442)
- 基金(133032)
- 家(117065)
- 国家(116080)
- 科学基金(98778)
- 社会(81487)
- 社会科(76998)
- 社会科学(76975)
- 省(74377)
- 基金项目(71346)
- 自然(66059)
- 自然科(64481)
- 自然科学(64465)
- 自然科学基金(63244)
- 划(62365)
- 教育(61352)
- 编号(55219)
- 资助(54842)
- 成果(44765)
- 重点(41421)
- 部(39800)
- 发(39253)
- 创(38694)
- 课题(38400)
- 创新(36069)
- 科研(36059)
- 计划(34705)
- 项目编号(34162)
共检索到370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张若蕙 黄少甫 赵治芬
以根尖和茎尖细胞对8种蜡梅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全部种类的染色体基数都是11,染色体绝对长度7.02~3.22μm。其核型公式有3种:美国蜡梅为2n=22=22m,西南蜡梅为2n=22=20m(2sat)+2sm,西美蜡梅、夏蜡梅、蜡梅、突托蜡梅、山蜡梅和柳叶蜡梅均为2n=22=20m+2sm。比较组型的对称性,夏蜡梅属比蜡梅属更原始,而在两属中又以美国蜡梅和柳叶蜡梅分别为属内最原始的种。
关键词:
蜡梅科 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 系统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盛华 褚孟嫄
为了研究梅染色体,鉴定梅品种资源的倍数性,为梅分类起源和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该文采用“去壁低渗法”对我国9个省区梅5个变种,2个变型,108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首次发现原产我国的云南杏梅是二倍体2n=2x=16,但有9.5%的四倍体2n=4x=32细胞.江苏南京的‘迟红’梅品种是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嵌合体,2n=2x=16,2n=4x=32.其余供试材料均为二倍体2n=2x=16.
关键词:
梅,变种,品种,染色体,数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燕文 包满珠 沈清宇 钟林爱 左卫东 王芳
该文对野梅、果梅和花梅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进行了研究,共试材料110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6.对具代表性的种类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洱源野梅、小(果)梅、果梅一号、‘日寒红’及‘小宫粉’均为对称或原始的1A核型;‘老人美大红’、‘送春’为较对称或较原始的2A核型;‘残雪’、‘美人’梅为较不对称或较进化的1B核型;‘长蕊变绿萼’、‘三轮玉蝶’、‘水朱砂’及‘黄山黄香’均为不对称或进化的2B核型.结果表明:梅是由野梅→果梅→花梅的演化趋势,在花梅中是以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的顺序先后出现的,这与前人研究推断的相一致.但是在真梅系中归纳的品种类型繁多,变化也较大,出现了相当不对称的或进...
关键词:
野梅 果梅 花梅 染色体数目 核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润刚 张雅林 袁锋 魏永平
研究了蟪蛄(为重新研究)(Platypleurakaempferi(Fabricius)),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和东北山蝉(LeptopsaltaadmirabilisKato)3种蝉的染色体。结果表明,3种蝉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O。蝉科的减数分裂过程类似于角蝉科、沫蝉科和叶蝉科,与蜡蝉科显著不同的是其减数分裂前期无弥散期。蝉科已知核型的种类较少,其核型特征较为保守。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剑光 张林 张晨捷 张涛 彭士明
为保护银鲳(Pampus argenteus)种质资源、探究该物种起源、进化地位及指导遗传育种生产提供参考,以采自东海水产研究所福鼎基地人工繁殖的1龄银鲳为材料,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对银鲳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鲳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核型公式为2N=2M+6SM+10ST+30T,染色体臂数(NF)为56。在银鲳的SM组中,有一对相对本组其它染色体明显较大的染色体,除此之外,各相邻两对染色体之间无明显差异。4组染色体均未发现带有特殊标志性特征如随体、次缢痕的染色
关键词:
银鲳 PHA 染色体 核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蒋俊 庄平 宋超 赵峰 周丽青 耿智 郝长杰 张涛
为了解凤鲚(Coilia mystus)染色体数量和核型结构,以上海市临港近岸的1~2龄性成熟凤鲚为材料,采用鳃丝细胞进行短期离体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凤鲚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凤鲚雌雄染色体数量存在差异,雌性染色体数目为2n=47,雄性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47 t,2n(♂)=48 t;雌性染色体臂数(NF)=47,雄性NF=48。雄性凤鲚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2.66±0.27)~(5.54±0.25),雌性凤鲚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2.83±0.32)~(5.70±0.38),雌雄凤鲚的染色体相对长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相邻两对染色体之间相对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凤鲚的染色体中,最长的一对染色体上存在随体,次缢痕。凤鲚存在性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类型为ZO/ZZ型。
关键词:
凤鲚 染色体 核型 性染色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殷爱华 金辉 韩正敏 韩素芬
对18种豆科树种的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豆科树种的染色体数目与其结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结瘤的10种树种除望江南染色体数是26条外,其余9种树种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n=2x=28,都能被7整除,其中包括苏木亚科的槐叶决明、伞房决明、双荚决明、毛决明、黄槐决明、铁刀木、任豆、皂荚和蝶形花亚科中的国槐;而结瘤的8种树种,其中含羞草亚科的合欢、银荆、肯氏相思、马占相思,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6;蝶形花亚科的马蹄针为2n=2x=18,紫穗槐为2n=2x=40,刺槐、木豆均为2n=2x=22,它们的染色体数目都不是7的倍数。
关键词:
豆科 染色体数目 结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忠松 官春云 陈社员 莫鉴国 TomOsborn
为给克隆无蜡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减少无蜡粉基因分子标记的工作量 ,对用白菜型油菜有蜡粉材料 C1 -33与甘蓝型油菜无蜡粉材料 1 0 47种间杂交获得的 F1 ,自交所得 F2 ,以及与 C1 - 33回交获得的 BC1 ,BC2 代的蜡粉性状分离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1 0 47中显性无蜡粉基因位于甘蓝型油菜的 A染色体组上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种间杂交 基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健鹏 王铜毅 骆轩 游伟伟 柯才焕 蔡明夷
为了研究皱纹盘鲍、西氏鲍、绿鲍和杂色鲍等4种鲍的核型特征,实验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比较定位了上述4种鲍的45S rDNA位点。皱纹盘鲍中约83%的中期细胞均检出2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13号和16号染色体的长臂端部。西氏鲍中约75%的中期细胞均检出3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端部、14号和17号染色体长臂端部。绿鲍中约85%的中期细胞均检出3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4号、6号和8号染色体长臂的端部。杂色鲍中约65%的中期细胞均检出3对45S r DNA,位点,分别位于3号、4号和12号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此外,4种鲍均有少数中期相的45S rDNA位点数高于众数,这提示,除了明确的45S rDNA位点外,4种鲍可能均有若干个不稳定的45S rDNA位点。实验结果丰富了鲍细胞遗传学研究资料,同时为鲍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涛 张友德 张君芝 秦天才
黄姜(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 H.Wright)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因其含有较高的薯蓣皂甙元,而成为我国生产薯蓣皂素的主要原料。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逐渐枯竭,不少地区已开始人工栽培。以前对黄姜的研究,侧重于工业利用、组织培养和人
关键词:
黄姜 染色体数目 变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曾现艳 王华田 王延平 魏娟
采用常规压片法,以发芽期嫩芽为试材,观察了14个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ochotomum种源的核型特征。结果表明:海州常山染色体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核型可以分为5种类型:2n=2x=36 m+16 sm,2n=2x=40 m+12 sm,2n=2x=44 m+8 sm,2n=2x=46 m+6 sm,2n=2x=48 m+4 sm,没有发现随体。各种源染色体绝对长度为1.18~1.59μm,平均值为1.45μm,属小染色体。14个种源中,除021号属于2A型外,其余种源都属于2B型,种源间核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图2表3参2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邬国民 马进 胡红 罗建仁 陈焜慈
本文报道纹鳢和巨鳢的染色体组型。其结果是:纹鳢,2n=44,核型公式为,4m+2sm+16st十22t,NF=50;巨鳢,2n=44,核型公式为,2m十42t,NF=46。本文还讨论了这两种鱼的进化地位问题。
关键词:
纹鳢,巨鳢,染色体组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毛连菊 张从尧 赵文
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整体浸泡 ,KCl低渗 ,卡诺固定液固定 ,空气干燥 ,Giemsa染色等方法对挪威小毛猛水蚤(MicrosetellanorvegicaBoeck)和硬鳞暴猛水蚤 (ClytemnestrascutellateDana)染色体的数目和组型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挪威小毛猛水蚤染色体数目为 2n =2 0 ,全部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总臂数NF =4 0 ;硬鳞暴猛水蚤染色体的数目为 2n =2 0 ,其中 6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4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总臂数NF =4 0。本研究旨为解决分类学中的某些疑难问题提供证据 ,并为饵料生物的引种与驯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李凤兰
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和不同处理方式对白杨杂种毛新杨的雄花芽进行处理,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大花粉粒(直径大于37μm).试验结果表明,当浓度为0.1%~0.5%时注射处理的效果最佳.同时,发现在低温条件(10℃左右)下处理的效果比温室常温条件下处理的效果好.此外,还对温度处理的效果进行了实验和分析讨论.
关键词:
毛新杨 秋水仙碱 花粉 染色体加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恩让 程智慧 周新民
5个大蒜品种经愈伤组织途径诱导再生植株形成体细胞无性系,对该无性系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表明,通过愈伤组织培养诱导再分化形成的再生植株,其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5个品种的体细胞无性系二倍体率分别为52%,64%,58%,54%和62%,其余为多倍体、超倍体和亚倍体细胞。用苍山蒜和改良蒜的蒜基、蒜瓣和蒜叶分别作外植体培养形成的体细胞无性系二倍体率在46%~60%。检查还发现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关键词:
大蒜 体细胞无性系 染色体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