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1)
- 2023(4075)
- 2022(3530)
- 2021(3274)
- 2020(2853)
- 2019(6416)
- 2018(6321)
- 2017(12072)
- 2016(6961)
- 2015(7304)
- 2014(7468)
- 2013(7327)
- 2012(6922)
- 2011(6252)
- 2010(6074)
- 2009(5564)
- 2008(5573)
- 2007(5066)
- 2006(4173)
- 2005(3821)
- 学科
- 济(23462)
- 经济(23437)
- 管理(17661)
- 业(17127)
- 企(13848)
- 企业(13848)
- 方法(12767)
- 数学(11362)
- 数学方法(11154)
- 学(8151)
- 农(6386)
- 财(6337)
- 中国(5142)
- 业经(4563)
- 制(4450)
- 务(4413)
- 财务(4404)
- 财务管理(4391)
- 贸(4307)
- 贸易(4307)
- 农业(4304)
- 技术(4302)
- 企业财务(4221)
- 易(4218)
- 地方(3992)
- 银(3902)
- 理论(3881)
- 银行(3881)
- 融(3757)
- 金融(3754)
- 机构
- 大学(98309)
- 学院(97638)
- 研究(38344)
- 管理(33981)
- 济(33747)
- 经济(32946)
- 理学(29548)
- 理学院(29150)
- 农(28676)
- 科学(28655)
- 管理学(28276)
- 管理学院(28119)
- 中国(26431)
- 农业(23373)
- 所(22369)
- 业大(22325)
- 京(21726)
- 研究所(20970)
- 中心(16825)
- 财(15450)
- 江(15316)
- 农业大学(15110)
- 省(14596)
- 院(13746)
- 室(13133)
- 业(13059)
- 北京(12954)
- 科学院(12784)
- 财经(12629)
- 技术(12305)
- 基金
- 项目(73106)
- 科学(55240)
- 基金(52136)
- 家(49612)
- 国家(49282)
- 研究(44886)
- 科学基金(39813)
- 省(30144)
- 自然(28909)
- 自然科(28295)
- 自然科学(28280)
- 自然科学基金(27759)
- 基金项目(27517)
- 社会(26853)
- 划(25699)
- 社会科(25509)
- 社会科学(25499)
- 资助(22187)
- 教育(20384)
- 重点(17416)
- 计划(17299)
- 科技(16423)
- 编号(15882)
- 部(15294)
- 科研(15014)
- 发(14981)
- 创(14672)
- 创新(13920)
- 业(13566)
- 专项(13000)
共检索到137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玺 贾京京 张一帆 周钦 高聪芬
为明确吡蚜酮等水稻田常用杀虫剂对水稻田天敌蜘蛛的安全性,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其对水稻田优势蜘蛛草间钻头蛛和八斑鞘腹蛛的毒性,并以安全系数(RQ)为标准进行室内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吡蚜酮、噻嗪酮、噻虫嗪、异丙威和氯虫苯甲酰胺对2种蜘蛛的RQ大于5.00,为低风险性农药;甲维盐对草间钻头蛛和八斑鞘腹蛛的RQ分别为0.14和0.08,为高风险性农药;毒死蜱对草间钻头蛛和八斑鞘腹蛛的RQ分别为0.07和0.88,为中等到高风险性农药;阿维菌素对草间钻头蛛和八斑鞘腹蛛的RQ分别为0.19和0.01,为高到极高风险性农药。此外,还对稻田用药策略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柯胜兵 周夏芝 毕守东 邹运鼎 徐劲峰 施晓丽 禹坤 党凤花 赵学娟
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法、生态位分析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标分析方法,分析了茶园3种鳞翅目主要害虫与蜘蛛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Prout)的主要天敌是八点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斑管巢蛛(Clubiona reichini)、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鞍型花蟹蛛(Xysticus ephippiatus)和茶色新圆蛛(Neosconatheisi),茶叶斑蛾(Eterusia aedeaL.)的主要天敌是斑管巢蛛、鞍型花蟹蛛、八点球腹蛛、茶色新圆珠和三突花蟹蛛(Misu...
关键词:
茶园 害虫 蜘蛛 种群动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定炜 苏建亚 沈晋良 徐建陶
【目的】评估7类14种杀虫剂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重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Cyrtohinus lividipennis(Reuter)成虫、若虫和卵的安全性。【方法】在室内条件下,用药膜法、稻株喷雾法及稻茎浸渍法测定杀虫剂对黑肩绿盲蝽的安全性。【结果】药膜法测定结果表明氟虫腈、噻虫嗪和异丙威3种杀虫剂对成虫不安全(Ⅳ级),LC50值为0.20~0.74mga.i.·L-1;氟硅菊酯、醚菊酯对成虫安全(Ⅰ级),LC50值>160.0mga.i.·L-1。稻株喷雾法测定结果表明噻嗪酮在药后1d对成虫安全(Ⅰ级),死亡率为1.7%;在药后4~10d,丁硫克百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洋 王鹏 王浩杰 舒金平
Wirewor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il pests that damage bamboo shoots,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ontrol.In order to find the pesticides with high efficiency against bamboo shoot wireworm and low toxicity to the environment,the toxicities of 8 pesticides against wireworm were tested.Results sh...
关键词:
杀虫剂 金针虫 LC50 室内毒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胜 陈李林 尤民生 杨广 刘丰静
为探明蜘蛛功能团结构及多样性对多作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响应,于2006年早稻期,在福建省武夷山试验基地,采用吸虫器法,系统调查了多作和单作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结构与组成;通过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了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动态;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相似性分析检验(ANOSIM)和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分析了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的相似性及主要特征物种.结果表明:2类稻田蜘蛛功能团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基本一致,球蛛科(Theridiidae)待定种和肖蛸科(Tetragnathidae)待定种是2类稻田的主要优势种类;个体丰盛度(N)、物种丰富度(S)、Sh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爱芝 李素娟 武予清 李世功 白怀瑾
评价了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对麦田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 ,应用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可引起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药剂处理后 5~ 10d ,齐螨素、抗蚜威、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处理区捕食性天敌分别减少了 19 6 9% ,4 1 77% ,4 5 75 %和 82 6 9%。抗蚜威和吡虫啉处理区瓢蚜比有较长时间的降低 ,药后 5~ 2 0d其瓢蚜比分别为 1∶31~ 14 9和 1∶34~ 85 ;而氧化乐果处理区瓢蚜比仅短期降低 ,药后 5~ 10d其瓢蚜比为 1∶0~ 2 8,15d后即达到 1∶2 6 5 ;齐螨素处理区瓢蚜比受影响较小。所有参试药剂对蚜茧蜂的寄生率无明显影响。并提出了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敏 王飞鹏 黄响珠 黄恩炯
以野外采集的尖喙库蠓成虫为试验对象,通过滤纸接触法,测定了毒死蜱、敌敌畏、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氯·甲维盐等5种常用杀虫剂对尖喙库蠓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蠓的毒性差异显著,毒力大小依次为溴氰菊酯>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高氯·甲维盐>敌敌畏,试虫接触药剂1 h的LC50分别为0.060、0.588、1.741、99.670和600.496 mg·L-1;试虫经药剂处理1 h后在恢复筒观察24 h,其在各种药剂不同处理浓度下增加的死亡数不同;以溴氰菊酯为标准药剂,其相对毒力指数最大.
关键词:
尖喙库蠓 杀虫剂 毒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维红 谷希树 刘佰明 胡学雄 白义川 李洪安
为明确田间用于防治粉虱及其他目标害虫的杀虫剂对丽蚜小蜂的影响,测定了9种常用杀虫、杀螨剂对丽蚜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致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以及同类杀虫剂对不同发育阶段丽蚜小蜂的存活情况均有所差异。其中,菊酯类和有机磷类药剂对丽蚜小蜂的杀伤力最大,生长调节剂灭蝇胺杀伤力最小。在丽蚜小蜂的各发育阶段,成虫和卵期对药剂最为敏感,蛹期有蛹壳包被,药剂对其影响最小。
关键词:
杀虫剂 天敌 丽蚜小蜂 致死效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琼梅 林胜 尤民生 郑云开 姚凤銮
采用吸虫器和陷阱法,以单作稻田为对照,调查研究了烟稻邻作系统对稻田蜘蛛功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田生境的变化,烟田蜘蛛大量向稻田迁进,这对稻田蜘蛛功能团的重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邻作稻田蜘蛛功能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性指数(E)较单作稻田高,而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C)则较低,表明烟稻邻作系统较单作稻田具有相对稳定的蜘蛛功能团结构.
关键词:
生境调控 捕食性天敌 迁移 生物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冉隆贵 谢震宇 肖斌 秦道正
在茶园树冠上方悬挂不同高度诱虫黄板,研究其对陕西茶区主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的诱杀作用,以及对天敌蜘蛛的影响,为陕西茶区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茶叶树冠上方30 cm处黄板诱捕的小贯小绿叶蝉成虫显著多于其他高度处黄板诱捕的成虫数量(P
关键词:
小贯小绿叶蝉 茶园 诱虫黄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灿 杨林仙 罗茜艳 陆静 崔凯 赵亚梅 尹定云 李向永 刘莹 赵雪晴 谌爱东 尹艳琼
【目的】明确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7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白背飞虱主要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安全性评价,为田间防治白背飞虱的药剂选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稻茎浸渍法开展白背飞虱对7种杀虫剂的室内抗药性监测,测定室内毒力LC50和抗性倍数RR;采用植保无人机的施药方式对7种杀虫剂开展防治白背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分析药后3 d和7 d白背飞虱的百株虫量和校正防效,以及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百株虫量和校正虫口减退率。【结果】抗药性监测:与敏感种群比较,10%三氟苯嘧啶SC、25%吡蚜酮SC、60%烯啶虫胺SP、22%氟啶虫胺腈SC、25%噻虫嗪WG、25%吡虫啉SP和25%呋虫胺OD对滇西南白背飞虱种群的LC50分别为0.18、1.31、0.84、2.40、0.66、0.96和6.43 mg/L,抗性倍数RR分别为0.42、2.74、3.07、4.83、6.87、8.81和31.99倍。该种群对呋虫胺为中等抗性,对吡虫啉和噻虫嗪为低抗性,对其余药剂敏感。田间药效试验:7种杀虫剂药后7 d对白背飞虱的校正防效为85.35%~95.91%,其中氟啶虫胺腈的防效相对较差,其余药剂间防效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天敌安全性评价:药后7 d白背飞虱的主要天敌蜘蛛类和黑肩绿盲蝽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30.37%~51.10%和43.90%~86.10%,7种药剂对蜘蛛类和黑肩绿盲蝽均会产生药害,其中对蜘蛛相对较安全,对黑肩绿盲蝽相对欠安全。【结论】7种杀虫剂田间防治滇西南白背飞虱种群效果良好,推荐作为常用田间防治药剂使用。其中吡蚜酮和三氟苯嘧啶防效更佳,对天敌安全性较好。呋虫胺应注意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飞飞 柯胜兵 王建盼 毕守东 周夏芝 邹运鼎 党凤花 徐劲峰 禹坤 赵学娟
【目的】分析天敌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及抽样样方的大小,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和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扩散系数法和ρ指数法,对潜山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其8种蜘蛛类天敌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种群聚集的原因和个体种群聚集时占据的最小面积进行分析。【结果】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八点球腹蛛、三突花蟹蛛和斑管巢蛛,其关联度值分别为0.812 0,0.768 1和0.757 2,跟随关系较不密切的天敌是鞍形花蟹蛛,二者的关联度值为0.645 9。在聚块内有1~8个基本样方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格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宇 韩召军 王荫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振环 吴梅香 肖锦钰 郭莹 刘长明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2种常用杀虫剂对桉小卷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桉小卷蛾的毒力最大,其LC50为0.040 mg·L-1;氰氟虫腙对桉小卷蛾的毒力最小,LC50为469.307 mg·L-1.12种杀虫剂对桉小卷蛾的毒力表现为阿维菌素>氯虫·噻虫啉>毒死蜱>乙基多杀菌素>顺式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吡虫啉>氟虫双酰胺>杀虫双>虫螨腈>氰氟虫腙.以氰氟虫腙为标准药剂,桉小卷蛾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高,相对毒力指数为11732.675;氯虫·噻虫啉、毒死蜱、乙基多杀菌素、顺式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次之,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1130.860、717.595、619.956、...
关键词:
杀虫剂 桉小卷蛾 毒力测定 相对毒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