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0)
- 2023(3585)
- 2022(3201)
- 2021(2929)
- 2020(2680)
- 2019(6006)
- 2018(5876)
- 2017(10960)
- 2016(6664)
- 2015(7532)
- 2014(7316)
- 2013(7480)
- 2012(7422)
- 2011(6913)
- 2010(6910)
- 2009(6398)
- 2008(6544)
- 2007(6067)
- 2006(5500)
- 2005(5253)
- 学科
- 济(22318)
- 经济(22281)
- 管理(13996)
- 业(13845)
- 企(10092)
- 企业(10092)
- 学(9580)
- 方法(9459)
- 数学(7784)
- 数学方法(7610)
- 农(7536)
- 中国(6488)
- 财(5591)
- 贸(5048)
- 贸易(5046)
- 制(4982)
- 农业(4966)
- 易(4856)
- 地方(4616)
- 业经(4601)
- 理论(4171)
- 融(4144)
- 金融(4142)
- 和(3854)
- 银(3838)
- 教育(3811)
- 银行(3784)
- 行(3664)
- 体(3389)
- 及其(3115)
- 机构
- 大学(101935)
- 学院(98378)
- 研究(46357)
- 济(34711)
- 农(33975)
- 经济(33810)
- 科学(33534)
- 中国(31460)
- 管理(29327)
- 所(28256)
- 农业(27694)
- 研究所(26145)
- 京(24505)
- 理学(24373)
- 理学院(23950)
- 业大(23763)
- 管理学(23199)
- 管理学院(23041)
- 中心(19638)
- 省(18217)
- 农业大学(17386)
- 江(17224)
- 院(16389)
- 北京(15870)
- 业(15847)
- 财(15826)
- 室(15551)
- 科学院(15164)
- 实验(13927)
- 技术(13745)
- 基金
- 项目(68543)
- 科学(49346)
- 家(46743)
- 基金(46712)
- 国家(46366)
- 研究(41205)
- 科学基金(34765)
- 省(27683)
- 自然(25901)
- 自然科(25280)
- 自然科学(25259)
- 划(25178)
- 自然科学基金(24812)
- 基金项目(23790)
- 社会(22476)
- 资助(21320)
- 社会科(20999)
- 社会科学(20991)
- 教育(18701)
- 计划(17650)
- 科技(17458)
- 重点(17042)
- 发(15422)
- 农(14783)
- 编号(14733)
- 部(14533)
- 业(14262)
- 科研(14209)
- 创(13938)
- 专项(13839)
共检索到158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明灼 陈德根 彭方仁 梁有旺 李群 赵军 袁觉 王昆荣 朱卫红
对8个种源香椿Toona sinensis种子的物理性状、发芽率、芽苗菜产量及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长度、宽度、千粒质量存在P<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含水量和发芽率存在P<0.01水平上的极显著差异;芽苗菜的长度、产率、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存在P<0.01水平上的极显著差异,单株鲜质量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也存在P<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②种子发芽率对芽苗菜产率和芽苗菜维生素C质量分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种子千粒质量与芽苗菜氨基酸质量分数、芽苗菜长度、芽苗菜鲜质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芽苗菜的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明灼 李群 彭方仁 申鹭鹭 梁有旺 韩明慧 王昆荣
以2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截干高度对香椿芽菜的产量、感官品质、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①0,20,40,60,80 cm截干处理下,顶芽的感官品质差异不显著,侧芽的感官品质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顶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顶芽的产量、维生素C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侧芽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侧芽的产量及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万萍 刘仁杰 江燕 万常蕾
以绿豆芽、赤豆芽、松柳芽、葵花芽为材料,从浸种时间、催芽温度和栽培温湿度几方面探索了最佳环境条件对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24 h,最适催芽温度为20~25℃,绿豆芽苗菜最佳栽培环境为28℃和70%~90%的空气相对湿度;赤豆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30 h,最适催芽温度为20℃,赤豆芽苗菜的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90%;松柳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8 h,最适催芽温度为30℃,松柳芽苗菜适合在28℃和70%的空气相对湿度下栽培;向日葵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8 h,最适催芽温度为25℃,温度为25℃及空气相对湿度为90%时最适合向日葵芽苗菜生长。最...
关键词:
芽苗菜 环境因子 产量 营养品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汉 郑成忠 邱勇斌 汪清华 华克达 缪强 范艳如 姜景民 韦一 刘军
【目的】通过分析10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生长与形质性状的种源变异,揭示不同性状在地理种源上的变异规律,并进行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方法】以浙江开化县林场的10年生香椿种源林为试材,测定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材积、树干圆满度和树冠圆满度,获取各种源生态环境因子,进行方差、主成分、相关性和聚类等分析,计算广义遗传力、综合选择指数和遗传增益,阐明生长和形质性状地理变异模式及与产地生态因子关系。【结果】树高、胸径、树干圆满度和材积存在极显著(P<0.01)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和材积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种源胸径与冠幅、枝下高和材积之间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胸径与产地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和最干燥季节日平均气温等显著(P<0.05)正相关。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香椿划分为南部和北部2个种源区,并筛选出3个优良种源,分别为元谋、恩施和太和。【结论】10年生香椿种源间差异显著,并且树高、胸径、材积等性状存在从南向北逐渐减小的变异规律,对其进行选择时胸径是主要的遗传改良性状,可为材用型香椿良种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图3表6参25
关键词:
香椿 遗传变异 纬度变异 温度 种源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余洋 胡全凌 李汉霞
研究了浸种时间、栽培温度、播种密度和采收时间等因素对豌豆和萝卜芽苗菜的生长、产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萝卜和豌豆发芽率、苗长、产量、维生素C及纤维素含量发现:豌豆芽苗菜在播种密度为2.4kg/m2、浸种24h、温度20~25℃左右、培养8d后采收的经济产率和品质最佳;萝卜芽苗菜在播种密度为0.5kg/m2、浸种6h、温度25℃左右、培养7d后采收的经济产率和品质较为理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鸿有 王鹏飞 方炳法 祝云祥 丰炳才
对两片种源试验林9 a调查资料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香椿种源的地理变异基本上是与纬度相平行的南北倾斜的连续变异型式。在试验地区,参试的27个种源以浙江丽水,湖南邵阳、永顺、加禾、桃江,福建建阳种源生长最好,安徽太和、无为,湖北红安,陕西勉县等种源生长最差。选择优良种源,在8~9年生时,树高可获遗传增益16.3%~26.8%,胸径18.9%~40.0%,材积44.7%~99.1%.香椿种源的早期选择一般可从4年生开始。通过树高、胸径、冠长对材积进行相关选择,选择效率可达90.0%~99.0%以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泽南 张丹 李薇 张欢 章丽丽 崔瑾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调制光谱能量分布,以荧光灯作为对照,研究光质对油葵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光照强度23μmol.m-2.s-1、光周期14 h.d-1和温度(25±2)℃的条件下,红光处理显著提高子叶面积、下胚轴直径、淀粉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其他光质处理相比,红光下油葵芽苗菜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蓝光显著提高芽苗菜干物质、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CAT活性;黄光对根长有抑制效果,而对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有促进作用;UV-B显著提高下胚轴长度和SOD、CAT的活性。综上所述,红光照射有利于油葵芽苗菜...
关键词:
油葵 芽苗菜 LED 光质 生长 品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锋 李吉跃 邢尚军 郗金标 宋玉民
流苏和香椿都是重要的造林及园林绿化树种 .为了探讨种子的耐盐能力 ,分两种盐分NaCl和NaCl+KCl(1∶1mol浓度 ) 5个处理 0 ,0 2 %、0 4 %、0 6 %、1 0 % ,进行了种子发芽试验 .结果表明 ,两种盐分对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 ,发芽率逐渐下降 ,幼苗生长状况也呈同一趋势 .两个树种都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 ,在 0 4 %盐分条件下 ,发芽率均在 80 %以上 .与复合盐分相比 ,单一盐分对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 ,说明K+ 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 的危害 .为了能够比较不同树种在不同盐分条件下的...
关键词:
盐分胁迫 种子 发芽 耐盐系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雅晖 虞慧彬 徐晓东 武永军 杨振超
为选出品质较好,特别是左旋多巴产量较高的蚕豆以及最适的芽苗菜采收期,选择‘临蚕二号’、‘启豆一号’、‘海门大青皮’、‘北斗七星’、‘黑蚕豆’和‘红香蕉’共6个供试品种进行试验,设置4个采收期(萌发后第3、6、9和12天),分别对芽苗菜的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蚕豆芽苗菜苗高和可食鲜重均增加,于第12天采收时达最大值,此时左旋多巴产量也达到最高。‘黑蚕豆’在第12天采收时可食鲜重最大,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最佳,且左旋多巴产量最高,为1 392.48mg/10株,‘海门大青皮’和‘启豆一号’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综合来看,适宜左旋多巴提取的最佳蚕豆品种为‘黑蚕豆’,最适采收期为第12天。本研究为后续蚕豆芽苗菜药用成分的规模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蚕豆 芽苗菜 品种比较 采收期 左旋多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珍 张云霞 彭方仁
以南京、广元、洞口、随州、西峡、安康6个种源香椿苗木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香椿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6种源香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皆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规律不一致。随着胁迫的持续进行,Pn下降幅度减小,抗性较弱的洞口种源的下降幅度最大,复水后恢复能力也较弱;不同种源Gs的变化与Pn类似;在两种胁迫水平下,南京、广元、西峡和安康4种源Gs和Ci随着胁迫的加重而降低,其光合能力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而洞口和随州2种源在胁迫末期Gs继续降低但Ci却升高,光合能力的下降同时受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恢复供水其功能也不能很快...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凌申坤
由浙江林学院、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香椿地理变异与优良种源选择”是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1981年下达的科研课题。该项目经过课题组近10年的努力已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并于1991年12月8日在淳安县姥山林场通过了浙江省林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以著名林木遗传育种专家洪菊生、张培杲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仔细评审后形成的鉴定意见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燕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福建邵武进行来自14个省区29个种源香椿的造林试验,通过对4年生香椿种源试验林生长性状的调查,开展香椿种源生长差异性分析及早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29个香椿种源在生长适应性上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差异,平均树高在1.665.15 m之间,平均胸径在1.524.42 cm之间,平均单株材积在0.000 380.007 01 m3之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和无霜期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纬度较低、降水量较多、气温较高和无霜期较长的种源在福
关键词:
香椿 种源 生长差异性 早期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苌淑敏 陈茗 赵天瑶 庞肖杰 康玉凡
为确定适宜蚕豆芽苗菜生产的浸种和光照时间,以小蚕豆品种‘监利’为材料,设置不同浸种时间(12、16、20、24和28 h)和光照时间(8、9、10、11和12 h/d),分析对蚕豆芽苗菜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浸种时间增加,蚕豆芽苗菜苗长、茎鲜重和可食率均增加;浸种16 h时,蚕豆芽苗菜的生长指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12 h;除16 h外,其他浸种时间的左旋多巴含量均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叶 湛欣 邓小梅 陈晓阳 曾昭佳 鲁好君
为揭示红椿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地理变异规律,对产自31个不同地区红椿种子的6个种子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成熟期及色泽在不同种源间存在多样性;种长、翅1长、翅2长、翅1宽、翅2宽、千粒重这6个种子性状在种源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经、纬度是影响种子性状的主要因素,种子长度、宽度、千粒重呈现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的规律,除千粒重外其它种子性状均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无霜期呈显著负相关,除翅2宽外其它种子性状均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6个种子性状数据,对红椿31个种源进行聚类,基本可划分为3大类群。
关键词:
红椿 种子性状 地理变异 种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小华 涂炳坤 王茂丽 何丹
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来源不同的29个香椿样本进行了性状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选优指标主要为质量指标,初步确定选优的形质指标为芽鳞颜色、芽鳞茸毛、初出嫩叶颜色、小叶形态、小叶光泽油亮程度情况、复叶柄颜色、小叶柄颜色、小叶排列紧密状况,在此基础上,选出了16个优良单株,并进行无性系繁殖,为香椿的性状评价、优株选择和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
香椿 性状评价 优株选择 主成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