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0)
2023(5467)
2022(4731)
2021(4256)
2020(3640)
2019(7995)
2018(8040)
2017(14960)
2016(8552)
2015(9588)
2014(9554)
2013(9328)
2012(8795)
2011(8069)
2010(8299)
2009(8033)
2008(8238)
2007(7510)
2006(6761)
2005(6350)
作者
(26956)
(22617)
(22545)
(21538)
(14601)
(10934)
(10131)
(8692)
(8593)
(8348)
(8071)
(7626)
(7538)
(7522)
(7386)
(7000)
(6775)
(6737)
(6649)
(6620)
(5913)
(5741)
(5623)
(5342)
(5256)
(5135)
(5073)
(5050)
(4663)
(4596)
学科
(29768)
管理(29705)
经济(29692)
(25587)
(22282)
企业(22282)
(12023)
(11927)
方法(11102)
数学(9065)
数学方法(8916)
(8697)
(8362)
业经(7959)
中国(7945)
(7931)
(7201)
财务(7184)
财务管理(7164)
体制(7144)
企业财务(6819)
(6512)
银行(6487)
(6194)
(6191)
金融(6191)
(6039)
环境(5859)
(5669)
税收(5606)
机构
大学(130887)
学院(128674)
(49931)
经济(48814)
研究(47258)
管理(44819)
理学(38342)
理学院(37819)
管理学(37023)
管理学院(36787)
中国(34754)
科学(30019)
(27966)
(27549)
(26920)
(25372)
研究所(22899)
农业(21532)
业大(21479)
(20993)
财经(20892)
中心(20536)
(18825)
北京(17244)
(16707)
(16522)
师范(16248)
(16077)
(15824)
经济学(15805)
基金
项目(85145)
科学(66415)
基金(62345)
研究(59451)
(56223)
国家(55803)
科学基金(46281)
社会(38012)
社会科(35926)
社会科学(35915)
(33172)
基金项目(32686)
自然(30404)
自然科(29692)
自然科学(29679)
自然科学基金(29173)
(28761)
教育(27585)
资助(25078)
编号(22715)
(20940)
成果(20299)
重点(20169)
(19365)
(18063)
(17876)
创新(17119)
课题(16856)
计划(16728)
科研(16506)
期刊
(58451)
经济(58451)
研究(38843)
中国(28633)
学报(26041)
(25601)
(23127)
科学(22177)
大学(19327)
学学(18456)
管理(17959)
农业(16978)
教育(13233)
(12311)
金融(12311)
财经(11062)
技术(9492)
(9440)
经济研究(8564)
(8557)
业经(8426)
(8127)
问题(7627)
业大(7584)
农业大学(6582)
科技(6354)
(6101)
财会(5827)
世界(5779)
(5755)
共检索到198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恒科  蓝月  南灿  胡月  饶萍  田亚  严伟  钱坤  何林  
【目的】农药复配可扩大防治谱、降低单剂用药量和生产成本,延长药剂使用寿命。开发能耗低、稳定性好的纳米乳剂,使农药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剂型加工更好地发挥其生物效果,提高药效。【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两种杀虫杀螨剂甲氰菊酯、丁氟螨酯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毒力,采用共毒因子法评价两个药剂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法进行复配农药最佳配比筛选,最后对配比与共毒系数进行数学模型方程拟合对最佳配比进行筛选;并在获得最佳配比的基础上采用低能乳化法加工成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纳米乳剂特性及基本要求,进行8%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纳米乳剂质量控制指标检测;并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刚  张正群  马超  慕卫  刘峰  
【目的】探讨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柴油作为替代溶剂在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制备中的应用性能,为生物柴油在农药绿色制剂加工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相转移法,制备生物柴油、环己酮和0#柴油3种不同溶剂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比较3种不同溶剂微乳剂的相行为、对棉蚜和菜青虫幼虫毒力以及对棉苗安全性的差异。【结果】生物柴油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25℃为326g·L-1;以生物柴油为溶剂制备的微乳剂外观均一透明、低温贮存稳定,热贮稳定,原药分解率仅为2.0%;3种不同溶剂的微乳剂对棉蚜和菜青虫3龄幼虫LC50值无显著差别,对棉苗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基本无影响。【结论】以生物柴油为溶剂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林  赵志模  曹小芳  邓新平  王进军  
从保留的室内相对敏感品系分出一个亚品系开始培育朱砂叶螨的甲氰菊酯抗药性品系。连续用药40 代,抗性增长68.5 倍。以此抗性品系(R)和相对敏感品系(S)杂交、回交,研究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遗传形式。正交(SR)和反交(RS)F1代的LC-P 线介于S 与R 之间且偏向S 方,显性度DSR和DRS分别为-0.83 和-0.29,表明抗性由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两D 值(DRS和DSR)95%置信限没有重叠,表明两个D 值(DSR和DRS)存在显著差异,也表明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遗传可能存在母体影响或核外效应;对F1 杂合子与亲本的回交(SR♀×S♂和RS♀×R♂)F2代测定表明抗性由单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凌文政   曹海潮   余佳敏   宗浩   王凯   冯超   陈丹  
【目的】根结线虫病已成为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以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危害最为严重,目前我国杀线虫剂类型较少,为实现新剂型创制,本研究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氟吡菌酰胺纳米纤维剂,评价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以丰富作物根结线虫病高效防治药剂剂型类别,拓展纳米纤维剂应用场景。【方法】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以不同生物可降解材料为壳材,以溶剂化氟吡菌酰胺为芯材,制备两种氟吡菌酰胺纳米纤维剂(Flu@NF)。利用SEM、EDS、TEM、FTIR、TGA等,表征Flu@NF的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官能组分与热稳定性能;以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评价Flu@NF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J2)与卵的生物活性。【结果】在高压+15 kV,芯-壳溶液流速比1﹕4,与接收器边距24 cm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以聚乙二醇(PEG)/聚己内酯(PCL)与醋酸纤维素(CA)为壳材的PEG/PCL-Flu@NF与CA-Flu@NF,平均直径分别为316与440 nm,且两种载药纤维符合芯-壳的内外微观结构,壳层厚度分别为71.15和24.84 nm,载药量分别为15.32%与20.37%,经壳材包覆后,氟吡菌酰胺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相较于氟吡菌酰胺悬浮剂,载药纤维的缓释性能显著提高,在不同浓度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线虫死亡率显著提高,于高浓度(25 mg·L-1)处理24 h后,两种纤维剂对2龄幼虫的致死率均高于98%,于低浓度(4 mg·L-1)处理24 h后,两种纤维剂对2龄幼虫的致死率分别为91.4%和79.6%;PEG/PCL-Flu@NF与CA-Flu@NF对线虫卵孵化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于高浓度(25 mg·L-1)下处理3 d后卵未孵化率分别为71.8%和89.2%,于低浓度(4 mg·L-1)下处理3 d后卵未孵化率分别为59.4%和76.2%。【结论】基于同轴静电纺丝技术,以PEG/PCL与CA分别为壳材制备的纳米纤维对氟吡菌酰胺具有优异的包覆效果,纤维剂通过缓释作用保护作物根系,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其在防控根结线虫病的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林杰  范福玉  荆玉谱  黄彬彬  黄珍珠  吴祖建  吴刚  
以水乳剂粒径、表面张力、分散性、热贮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等为质量指标,采用高剪切制乳法研究了不同溶剂、乳化剂、共乳化剂、增稠剂、防冻剂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影响.最终确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最佳配方为0.01 g.m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粉、体积比为9∶1的二甲苯和甲苯(体积分数为9%)、1%(体积分数)正丁醇、4.2%(体积分数)EL-60、1.8%(体积分数)ZS1640、1%(体积分数)十二烷醇、0.05%(体积分数)黄原胶和2%(体积分数)乙二醇.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经54℃热储2周后,对小菜蛾的毒力与1%甲维盐乳油的相当.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作洋  林瑞娜  范庆秀  赖金娇  吴祖建  吴刚  
根据微乳剂形成的机理,选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出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微乳剂.其配方为1%甲维盐原药+10%二甲基甲酰胺(溶剂)+5%环己酮;表面活性剂OP-10、601#、500#以3∶1∶1的比例进行复配,用量15%;助表面活性剂为正戊醇2%,水补足100%.试样各项质量技术指标均合格.对小菜蛾幼虫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LC50毒力略高于1%甲维盐EC.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辨非  
甲氰菊酯是一种广谱、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驱避作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棉花、苹果、甘蓝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尽管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但仍然会对环境和生态构成危害。本文用甲氰菊酯对泥鳅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以找出其安全浓度,为保护渔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福林  向建国  
以常温静水实验法用甲氰菊酯对鳗鲡 (体长 4 1~ 5 0cm)进行急性攻毒试验 ,结果表明 :甲氰菊酯对鳗鲡的半致死浓度 (96hLC50 )为 6 5 5 μg/L ,安全浓度 (SC)为 0 6 6 μg/L。甲氰菊酯对鳗鲡有剧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发昊  欧阳五庆  王艳萍  董红宾  
以肉豆蔻酸异丙脂、聚氧乙烯醚-40氢化蓖麻油(Cremorphor RH40)、苦参碱和蒸馏水为原料,研制苦参碱纳米乳,检测其基本性质(形态、粒径分布、苦参碱含量及稳定性),并探讨了其对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苦参碱纳米乳为O/W型澄清透明液体,透射电镜下为球形液滴,平均粒径为70 nm,稳定性良好,苦参碱含量为110.12 mg/mL;苦参碱纳米乳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组织的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苦参碱纳米乳质量稳定,能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海潮  刘庆顺  白海秀  韩君  杨士玲  薛明  刘峰  
【目的】评价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生长的安全性及防治花生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应用潜力。【方法】制备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并测定其pH、黏度、悬浮率及冷热贮稳定性与冷热贮前后的药剂粒度分布变化。在室内,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温室盆栽安全性试验,统计各处理组的出苗时间及播种后14 d花生幼苗的株高、根长、茎叶鲜重、根鲜重与植株干重等生长指标,评价药剂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在田间,设置100、200、400 g a.i./100 kg种子3个剂量进行花生种子包衣,以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迈舒平)为对照药剂,进行两年三地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达到GB/T17768—1999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温室盆栽试验中,该药剂以200、400、800 g a.i./100 kg种子对花生出苗及幼苗生长安全。2016年以100、200、400 g a.i./100kg种子3个剂量进行田间试验,药剂对花生冠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16%、97.98%、98.79%,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7%、92.26%、92.90%,对花生蚜(Aphis medicaginis)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74%、92.48%、94.13%,且防治效果表现为随药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药剂可以提高花生出苗率10.25%—13.21%,增加花生产量683.75—1 234.12 kg·hm-2。由此确定200 g a.i./100 kg种子为田间推荐剂量。2017年使用该剂量,对山东新泰和泰安两地花生冠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1.12%与95.83%,对花生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74%与92.93%,对地老虎(新泰)与花生茎腐病(泰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3.33%与87.29%。与空白对照相比,在新泰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4.23%,产量提高了1 146.45 kg·hm-2;在泰安试验中,出苗率提高了10.75%,产量提高了1 715.70kg·hm-2。【结论】研发的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茎腐病及花生蚜、地老虎均有一定的兼治效果,对花生出苗和生长安全并增加花生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啟良  李干佐  张文吉  折东梅  李凤敏  张春华  卜小莉  
目的评价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在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化形成与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研究了不同高效氯氰菊酯油-水-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相行为和最大增溶量。结果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农乳500#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农乳400#以1/1、1/2、1/3复配,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拟三元相图中单相区和可对水无限稀释区面积均比表面活性剂单用明显增加,复合体系的最大增溶量也显著提高;与农乳400#单用相比,当二者以最佳比例1/2复配使用时,实现相同高效氯氰菊酯与油相质量分数的微乳化,配方中所需最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由52.5%下降到11.5%。结论采用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适当比例复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树鹏  郝艳霜  欧阳五庆  
【目的】筛选制备W/O型黄芪多糖(APS)、紫锥菊提取物(EM)纳米乳佐剂的最佳配方,并考察该纳米乳佐剂的免疫效应。【方法】根据伪三元相图中纳米乳区面积的大小并结合肉眼观察,筛选制备黄芪多糖与紫锥菊提取物纳米乳佐剂的配方,观测制剂的形态、粒径分布、pH、黏度及稳定性;以卵清白蛋白(OVA)为模式抗原,用含不同质量黄芪多糖与紫锥菊提取物的纳米乳佐剂免疫小鼠后,测定并比较血清OVA诱导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制备黄芪多糖与紫锥菊提取物纳米乳的配方中,Tween 80、Span 80、石蜡油、乙醇、水的体积比为3∶1∶1.5∶0.5∶1;所得纳米乳为淡黄色透明液体,透射电镜下呈圆球形,平均粒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贤进  陈永明  孙以文  王荫长  
采用滤纸药膜残留法测定了甲胺磷和溴氰菊酯联合应用对玉米螟三龄幼虫的触杀活性。LC50和LC90剂量水平的活性联合作用分析均显示,该组合具显著联合增效作用。蜚蠊中枢神经自发性复合突触后电位(sEPSPs)记录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联合处理后突触电位排放显著增强,说明这两种药物神经毒理的协同效应可能是生物活性增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小利  欧阳五庆  汤佳莘  
【目的】研究复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以伪三元相图乳区面积大小为评定标准,确定复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纳米乳体系中各组分,考察阿莫西林与舒巴坦钠质量比不同时,所制备的复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纳米乳对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抑菌效果,确定阿莫西林与舒巴坦钠的最佳质量比。最后对最佳配方下制备的复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纳米乳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筛选出复方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纳米乳配方是:阿莫西林1%,舒巴坦纳0.5%,肉桂醛2.5%,PEG400为6.25%,RH-40为18.75%,蒸馏水为71%(以上均为质量分数)。阿莫西林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可锁  张雪燕  代雪芳  毛佳  浦恩堂  
为评价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不同生态环境苹果园的降解行为。在昆明、北京和太原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苹果及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消解模式,苹果中降解半衰期为17.8~24.0 d,土壤中半衰期为12.1~15.8 d。苹果和土壤中最终残留量分别是0.015~0.051 mg/kg,﹤0.01~0.027 mg/kg,低于我国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MRL值)0.2 mg/kg。三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理化性质有差异,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基本一致。在不同环境苹果园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其残留对苹果的安全质量不会造成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