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0)
2023(15864)
2022(13666)
2021(13112)
2020(10791)
2019(25105)
2018(24800)
2017(46607)
2016(25394)
2015(28806)
2014(29052)
2013(29000)
2012(27037)
2011(24266)
2010(24347)
2009(22282)
2008(22559)
2007(19249)
2006(16955)
2005(15427)
作者
(72222)
(59845)
(59315)
(56546)
(38302)
(28498)
(27115)
(23535)
(22797)
(21565)
(20389)
(20322)
(19149)
(18879)
(18600)
(18221)
(17743)
(17452)
(16980)
(16899)
(14951)
(14806)
(14288)
(13588)
(13410)
(13368)
(13289)
(13218)
(11994)
(11808)
学科
(105863)
经济(105758)
管理(74174)
(69620)
(56865)
企业(56865)
方法(43179)
(37601)
数学(37252)
数学方法(36921)
中国(34671)
(28496)
地方(26622)
业经(23142)
(22133)
(21040)
财务(20972)
财务管理(20909)
(20844)
贸易(20828)
(20626)
(20226)
企业财务(19784)
农业(18844)
(18132)
银行(18092)
(17069)
(16919)
金融(16918)
环境(16628)
机构
大学(354974)
学院(353548)
(147871)
经济(144851)
管理(137069)
研究(127057)
理学(117306)
理学院(115958)
管理学(114256)
管理学院(113625)
中国(98724)
(77852)
科学(76217)
(75935)
(65131)
研究所(58277)
中心(56737)
财经(56145)
(54858)
(52192)
(50992)
北京(50610)
业大(48897)
(47371)
师范(46964)
(46044)
经济学(44469)
农业(42477)
(42228)
财经大学(41364)
基金
项目(233193)
科学(183020)
研究(173661)
基金(168839)
(146614)
国家(145368)
科学基金(124160)
社会(109533)
社会科(103840)
社会科学(103815)
基金项目(89224)
(88756)
自然(78728)
教育(78596)
自然科(76880)
自然科学(76864)
自然科学基金(75479)
(75285)
编号(70792)
资助(69948)
成果(58898)
(52937)
重点(52376)
(52272)
课题(49136)
(47975)
国家社会(45293)
教育部(44957)
创新(44817)
科研(44239)
期刊
(167827)
经济(167827)
研究(114998)
中国(75714)
(64062)
学报(53551)
管理(50915)
科学(50195)
(50171)
大学(40741)
教育(40470)
学学(37914)
农业(35465)
(33785)
金融(33785)
技术(29436)
经济研究(27845)
财经(27794)
业经(25983)
(23700)
问题(21557)
会计(20043)
图书(19294)
(19031)
(18446)
理论(17482)
世界(17185)
技术经济(17043)
财会(17029)
国际(16512)
共检索到552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晖  王攀  李玉敏  
纵观70年来中国财务会计研究的发展历程,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财务会计研究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特点。它经历了从引进苏联模式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到转向借鉴具有国际视野的财务会计研究体系,于摸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创新,不断寻求符合企业实践需要和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发展之路曲折,但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与辛勤探索下,中国的财务会计研究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一方面,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数据可用性的增强,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为解释商业活动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另一方面,财务会计研究广泛地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特色,多学科互动频繁,研究课题趋于多元化。当前,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革新火热进行,理念、技术开拓创新,驱动着财务会计研究的持续创新;宏观经济政策面临调整升级,财税、金融等体制亟待革新,国企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为财务会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产业结构与生产力更新变革,资本市场、公司治理在实践中不断催生新的范式。这些都将为财务会计研究提供新的素材,使得财务会计的研究话题更加新颖,研究视野不断拓宽,进而促进具有中国特色、把握时代潮流和顺应国际趋势的财务会计研究体系不断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明理  丁冉  
通过发展来实现国强民富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念想,"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构成了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前者构成了评价发展的道德维度,后者则构成了评价发展的科学维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进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发展的科学标准与道德标准由自发到自觉曲折统一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的发展观是人道精神优先、科学精神阙如;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发展观是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双重变奏再到科学发展观确立;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的科学标准和道德标准的自觉融合与共生。这一过程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敏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完善,是国家财政落实党的大政方针的具体体现,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70年来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发展历经初步建立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进一步修改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四个阶段;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具有统一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制度的优势,是有效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提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应根据新时代新经济新技术新发展的要求,围绕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新时代新技术发展以及推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五个目标进一步加以完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斌  刘杨程  马绍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从规模效益、生产总值、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六个角度分析70年来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指出我国工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工业企业产能过剩,市场结构不匹配,资源配置效率低;工业高端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质量档次低;工业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再利用率低,生产环保程度低。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推动供给侧改革,深化融合发展,打造"高端工业";培养高精尖人才,实行智能制造,打造"智慧工业";提倡生态化生产,改善生产流程,打造"绿色工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树洁  王洁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过去4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巨变,创造了世界近代史上经济发展和减贫奇迹。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总结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区域发展非均衡和城乡发展不平等为切入点,探讨我国经济发展非均衡存在的根源及现状,并基于这一视角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扶贫开发政策及制度安排,勾勒出我国贫困治理的历史轮廓,阐述我国各个阶段贫困治理的路径及特征。进一步,从贫困和不平等的测算、"两不愁、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治理行政管理机制、"扶志"和"扶智"等视角着重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的科学性和创新性。通过分析我们进一步得出,经济增长、发展不平衡和贫困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三角关系。经济增长在促进贫困减少的同时,也会因资源配置差异、收入分配不均造成区域、城乡非均衡发展,而日益加剧的区域、城乡不平等又会抵消经济增长对减少贫困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认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无疑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最科学的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康  
政府行为与中国经济增长密不可分,这一点已经取得广泛共识。新中国70年来,央地间"条块结合"的基本架构虽未发生大的变动,但其间的权力配置格局和具体的实施类型却始终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央高度集权和央地之间频繁的"放权"和"收权"循环,到改革开放后中央向地方和企业分权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再到新时代条件下央地之间权责划分的制度化和法治化。这一历史演进过程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放生产力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经济发展模式紧密相连的。本文在秉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遵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规律,以及把握事物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央地关系的历史演进及逻辑内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韩瑜茜  
农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功能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创建期、转型期、提升期和深化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价值诉求、办学形式、组织形式、教育内容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历史演进的分析与反思,提出我国未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是以服务"三农"为本,完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加强资源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三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助推社会化推展;四是推进立法建设,提供制度化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兴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职业教育发生了很多变化,大致可分为大力发展、基本停滞、恢复建设、充实提高、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六个阶段。70年来,北京职业教育取得了诸多成就,呈现出资源从总量不足到结构性缺失、重点投放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和引进国际先进资源的突出特点,形成了职业教育功能和结构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改革需要强有力和可持续的领导力量作为基本保障、高标准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并加以工程项目制管理的基本经验。未来,北京职业教育要找准定位,坚持服务首都大局和城市发展战略;制定战略,努力形成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的格局;优化发展方式,组合好政府和市场资源;探索评价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和专业活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祥敏  马秀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由于所处历史时期不同,因而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通过追寻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演进轨迹,厘清其发展脉络,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成人教育的概念差异,进而展现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历史寻迹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成人教育的概念经历了从初露端倪、强势回归到如今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我国成人教育事业亦展现了别样的发展路径,如今正书写着立竿见影的青春篇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中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营经济主要经历了曲折探索和全面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营经济发展道路。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发现中国在探索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突破了意识形态局限,对民营经济正名立法,保障了民营经济的平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全面实现了调整手段、调整内容、调整目的和调整对象的转换,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启发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面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务、市场和舆论环境,进而在混合所有制引导下,不断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晋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演变构成了理解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维度,呈现出了我国践行"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目标"的壮阔图景,其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前后连续、相互贯通的三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变革生产关系,重工业发展与基本民生保障并驾齐驱,呈现出"经济与民生平行"的外在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提高生产力,先行发展经济,为民生水平提高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呈现出"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的外在表现形式;新时代,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呈现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外在表现形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乃庆  郑智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具体表现为:从21世纪开始办学规模迅猛扩大,呈超常规发展态势;教师总量逐年递增,师资结构趋于合理;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强化制度建设保障,职教体系初步成形;就业率持续提升,服务社会成效显著,探索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发展新路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我国高职应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特色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搭建职教"立交桥"体系,健全职前职后培养制度;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深化产教融合,铸就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打造中国特色高职品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真  
新时代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区域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区域格局逐步优化,这对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与支撑。文章就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历程进行阐述回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进行探究,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协同推进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孔祥利  
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四个时期,即:1949—1958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1958—1978年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探索时期,1978—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改革开放时期,2012年至今习近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时期。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懈探索和与实践成就,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正确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上;必须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是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巨大贡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欣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也为财务会计的应用与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于财务会计的应用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首先,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其次,网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也为财务会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网络新媒体、创新科技应用于了财务会计专业教育中,这不仅改变了财务会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