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1)
2023(4658)
2022(4235)
2021(3856)
2020(3577)
2019(8615)
2018(8516)
2017(16763)
2016(9479)
2015(10981)
2014(11408)
2013(11559)
2012(11113)
2011(10158)
2010(10288)
2009(9760)
2008(9994)
2007(9306)
2006(7793)
2005(6999)
作者
(31251)
(26500)
(26339)
(25199)
(16793)
(12888)
(12147)
(10401)
(9786)
(9413)
(9014)
(8821)
(8600)
(8505)
(8495)
(8374)
(8292)
(7796)
(7635)
(7626)
(6862)
(6590)
(6546)
(6061)
(6027)
(5942)
(5940)
(5850)
(5536)
(5520)
学科
(41599)
经济(41562)
(24400)
管理(24058)
方法(22644)
数学(20423)
数学方法(20234)
(18797)
企业(18797)
(11768)
(11210)
(10339)
中国(9292)
(8297)
贸易(8297)
(8041)
地方(7943)
农业(7665)
业经(7275)
(7070)
(6650)
(6379)
财务(6365)
财务管理(6343)
企业财务(5940)
(5796)
银行(5766)
理论(5619)
(5540)
环境(5538)
机构
大学(147519)
学院(145925)
(58068)
经济(56778)
管理(52856)
研究(51756)
理学(45469)
理学院(44918)
管理学(43974)
管理学院(43713)
中国(37815)
科学(35422)
(33513)
(31558)
(28844)
业大(27003)
农业(26898)
研究所(26555)
(25926)
中心(23882)
(22898)
财经(20857)
北京(19888)
(18798)
(18765)
师范(18530)
经济学(18173)
(18136)
(18084)
农业大学(17667)
基金
项目(96579)
科学(73017)
基金(68036)
研究(65888)
(61092)
国家(60618)
科学基金(49503)
社会(39146)
(38648)
社会科(36981)
社会科学(36965)
基金项目(36319)
自然(33643)
(32874)
自然科(32791)
自然科学(32772)
自然科学基金(32164)
教育(30524)
资助(28997)
编号(26858)
重点(22301)
成果(22230)
(21244)
(20888)
计划(19905)
科研(19425)
(19350)
课题(18810)
科技(18423)
创新(18209)
期刊
(61279)
经济(61279)
研究(38714)
学报(29997)
(29479)
中国(25659)
科学(25382)
大学(21369)
(20935)
学学(20399)
农业(19587)
管理(16321)
教育(12611)
技术(12291)
(11340)
(11298)
金融(11298)
财经(10332)
业经(10075)
经济研究(9836)
问题(8836)
(8826)
(8713)
业大(7964)
技术经济(7918)
统计(7770)
理论(7309)
(7058)
商业(6876)
科技(6859)
共检索到209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琪  张家培  赵艺璇  孙浩男  刘冬云  
为了研究鼠尾草属(Salvia)植物的染色体特性及进化程度,选用彩苞鼠尾草‘牛津蓝’(S. horminum) Oxford Blue’、龙胆鼠尾草(S. patens)‘露台Patio’、食用鼠尾草(S. officinalis)、土耳其鼠尾草(S. sclarea var. turkentanica)、蓝花鼠尾草(S. farinacea)‘鸵鸟Rhea Blue’、蓝花鼠尾草‘维多利亚Victoria White’和蓝花鼠尾草‘艳后Fairy Queen’的根尖细胞进行核型分析。试验结果显示,7个样本植物的核型公式依次为K (2n)=14=6m+1sm,K(2n)=18=6m+3sm,K(2n)=14=3m+4sm,K(2n)=20=8m+2sm,K(2n)=16=5m+1sm+2st,K(2n)=18=2m+4sm+3st,K(2n)=18=4m+5sm;不对称系数(AS.K%)分别为56.04%、61.20%、61.52%、60.90%、62.55%、73.11%、66.8%;核型分类标准分别属于"1A"型、"2B"型、"2A"型、"2B"型、"2B"型、"3B"型、"2B"型。根据数据推断,在7个样本中,不对称系数为73.11%,核型分类属于"3B"型的蓝花鼠尾草‘维多利亚’白色进化程度最高,彩苞鼠尾草‘牛津蓝’进化程度最低。核型分类同属于"2B"型的4种样本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涛   辛建攀   黄艳波   肖汉文   卫晨昱   田如男  
为探讨鼠尾草属(Salvia)植物对土壤中镉(Cd)的修复潜力,以3种鼠尾草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质量浓度Cd2+单一胁迫对甘西鼠尾草(S. przewalskii)、佛光草(S. substolonifera)、荔枝草(S. plebei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3种鼠尾草属植物种子耐重金属Cd胁迫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5~20 mg·L-1 Cd2+胁迫下,甘西鼠尾草各项萌发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 0.05),在50 mg·L-1 Cd2+胁迫下仅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P < 0.05),但依然高达63.33%。在5~20 mg·L-1 Cd2+胁迫下,佛光草加快了萌发进程,发芽势显著提高;当Cd2+浓度达到50 mg·L-1时,佛光草种子刚萌发便丧失活力。在5 mg·L-1 Cd2+胁迫下,荔枝草发芽率达到98.33%;在10 mg·L-1 Cd2+胁迫下,荔枝草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下降至65.00%;当Cd2+浓度达到20 mg·L-1时,荔枝草种子未萌发。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3种鼠尾草属植物种子对Cd的耐受性强弱为甘西鼠尾草>佛光草>荔枝草。甘西鼠尾草Cd耐性较强,具有作为Cd污染严重地区土壤修复植物的潜力;荔枝草和佛光草Cd耐性较弱,但生长速度快,地区适应性好,可应用在Cd污染较低的地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方筱   张燕婷   郭荣   曾盛琪   闫晓慧   胡世俊  
为了解入侵种椴叶鼠尾草(Salvia tiliifolia)和归化种朱唇(S. coccinea)防御策略的差异,探讨椴叶鼠尾草入侵机制,对两种植物进行剪叶并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来模拟昆虫取食,检测其防御反应。结果显示:1)较对照,轻度模拟取食时,椴叶鼠尾草单宁、黄酮含量比对照显著降低,朱唇黄酮、总酚含量显著升高;两种植物的茎干重、花数显著增加。2)较轻度模拟取食,重度模拟取食时,椴叶鼠尾草防御物质含量下降,花数,茎、叶、花生物量增加;朱唇防御物质含量升高,生长、繁殖指标降低,但花数仍显著高于对照。椴叶鼠尾草在生长繁殖上比朱唇具更强的补偿能力,但在防御策略上与朱唇相反,被取食后,椴叶鼠尾草在生长、繁殖上超补偿而降低防御,增加叶、花数量,产生大量的子代,有助于入侵;而朱唇则加强生长、繁殖和防御,其防御策略有助于归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航  陈晓鸣  冯颖  杨子祥  石雷  
运用核型近似系数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胶蚧属7种紫胶虫的亲缘关系与系统演化。结果显示:田紫胶虫与云南紫胶虫核型似近系数为0.968 8,核型同源性最大,亲缘关系最近;信德紫胶虫与紫胶蚧核型似近系数为0.953 3,亲缘关系较紧密,聚在一起形成姐妹群;尼泊尔紫胶虫与普萨紫胶虫的核型似近系数为0.944 1,也构成姐妹群;而中华紫胶虫的核型较为特殊,与其它6种差异较大,未能与其它种形成姐妹群关系。从核型进化上看,尼泊尔紫胶虫和普萨紫胶虫与其它5种紫胶虫的核型似近系数均小于0.762 6,因此与它们亲缘关系较远,从群体中分化出来较早,属最原始的种类;信德紫胶虫与紫胶蚧出现分化的时间也较早,也属较原始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绿春  于恒隽  余娜  瞿素萍  张艺萍  解玮佳  李世峰  丁鲲  
为探明铁线莲核型特征与种间的亲缘关系,以10种(品种)铁线莲组培苗幼嫩根尖为材料,应用常规压片法分析染色体特征,并进行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核型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1个栽培种‘杰克曼’的染色体数为14外,其余9个种的染色体数2n=16,染色体基数为8;10种铁线莲核型特征参数种间存在的差异,可作为铁线莲属植物分类和亲缘关系判定的依据。以核型似近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在核型似近系数为0.818 1时,10种铁线莲聚为3类;在核型似近系数为0.893 9时,10种铁线莲聚为4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齐彩霞  张幼敏  吴佩连  黄畛  李茵明  
本文报道了鲈形目太阳鱼科3种鱼的染色体组型,蓝鳃太阳鱼及绿色太阳鱼的染色体二倍数均为2n=48、NF=48,红耳太阳鱼的染色体二倍数为2n=72、NF=72,类似于一个三倍体核型。三种鱼核型中的共同特征是染色体组全部由单一的具端着丝粒染色体(单臂染色体)组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佳  丁晓六  于超  罗乐  潘会堂  张启翔  
【目的】对7个月季和5个玫瑰品种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为玫瑰和月季种间杂交育种研究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对7个现代月季品种和5个玫瑰品种的倍性及核型进行研究。【结果】7个现代月季品种中除"霍尔恩"是三倍体(2n=3x=21)外,其余均为四倍体(2n=4x=28),5个玫瑰品种均为二倍体(2n=2x=14)。7个月季品种的核型包括1A、2A和1B3种,5个玫瑰品种则包括1B和2B2种核型。月季品种"霍尔恩"染色体相对长度为10.33%~20.67%,其余品种染色体相对长度均在4.63%~10.97%。玫瑰品种染色体的相对长度为7.62%~24.07%,与月季品种相比明显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磊  董晴  张文利  胡晓龙  王洪刚  王玉海  
【目的】建立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分析明确不同来源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特点,比较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及其与普通小麦的FISH核型差异。【方法】以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为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分析pTa535和pSc119.2在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四倍体小麦和普通小麦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分布特点;以禾本科植物着丝粒专化寡核苷酸Oligo-CCS1为探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龙  吴毅  张斌  曹基武  彭继庆  李琪  江良为  李杰  
为了解7种北美橡树的光合差异,选择3年生北美橡树幼林为研究对象,运用Li-6400P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幼树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和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7种北美橡树的光合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柳栎、娜塔栎、舒玛栎、沼生栎、南方红栎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不存在明显“午休”现象,而猩红栎和无柄栎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北美橡树净光合速率日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柳栎、娜塔栎、沼生栎、舒玛栎、无柄栎、南方红栎、猩红栎。通过相关性系数分析,发现柳栎、娜塔栎的净光合速率(Pn)均与光合有效辐射(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洋  李全超  肖瑶宇  李琳  何炎森  陈晓静  
采用常规压片方法,对5种国外引进的水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水仙材料中有二倍体1种,三倍体和四倍体各2种,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28=8m+16sm+4st(‘苏娅’)、2n=3x=30=7m+17sm+5st+1t(‘小燕子’)、2n=3x=21=4m+13sm+4st(‘普韦布洛’)、2n=4x=28=8m+15sm+4st+1t(‘胡德山’)和2n=2x=17=1m+9sm+7st(SAT)(‘温斯特丘吉尔’).5种水仙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不仅可以为其分类提供细胞学依据,同时也为利用这些品种资源选育新品种提供指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诗钰  周兰英  熊海燕  蒲光兰  刘焕  蔡利娟  
【目的】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Linn.f.)D.Don)、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和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对它们的种间亲缘关系和进化趋势进行探讨,旨在为该科植物进化及分类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运用AI细胞遗传工作系统对5种杉科植物的染色体及核型进行研究。【结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齐建  李晓燕  王曙光  孙黛珍  
为创制六倍体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tmack)-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异染色体体系,将六倍体小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以六倍体小黑麦品种Presto为母本、普通小麦品种晋农190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对双亲及其杂种F2种子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察,确定其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双亲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2,父本晋农190的核型公式为2n=42=36m(2SAT)+6sm,核型类型为1A;母本Presto的核型公式为2n=42=26m(4SAT)+4M+12sm,核型类型为2A。杂种F2中F2-3为双单体附加系,其核型公式为2n=4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甫  赵治芬  
四种药用植物的核型分析黄少甫赵治芬关键词豪猪刺接骨木芫荽箭舌豌豆染色体数目核型豪猪刺(BerberisjulianaeSchneid.)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Berberis)植物,灌木。分布于贵州、湖北、四川等省海拔10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如宏  张庆勤  
中国春(Chinesespring2n=6x=42)与光稃野燕麦(AvenafatuaL.2n=6x=42)杂交成功。中国春穗较小,无芒,叶片较窄,而中国春与光稃野燕麦的杂种稳形较大,有短芒,籽粒饱满,且叶片宽大近似于野燕麦,表现优势很强。进行根尖细胞核型分析,发现大部分为单体(2n=20Ⅱ+1Ⅰ=41),在其中仅看到极少数二体和缺体,比例不到1%。杂种中有2对普通小麦所没有的近端着丝点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证明了中国春与光稃野燕麦杂种的真实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艳梅  易自力  邓果特  杜凤  项伟  郑铖  刘清波  刘福来  肖亮  
以芒、五节芒、荻和南荻4种芒属植物共36份种质为材料,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压片法对倍性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芒属植物中,南荻的荧光值最大,其次为芒,荻的荧光值最小,但不同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南荻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大(37.73%),五节芒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小(4.41%),说明南荻的倍性最丰富,而五节芒的倍性最稳定;芒属植物染色体基数为19(x=19),36份种质中有33份材料属二倍体(2n=2x=38)型、2份材料属三倍体(2n=3x=57)型、1份材料属四倍体(2n=4x=64)型,表明自然界中芒属植物主要以二倍体存在,偶见三倍体和四倍体;不同种之间的核型参数有差异,但都是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且芒和五节芒的核型都为"2B"型,而荻和南荻大部分为"2C"型,说明芒和五节芒亲缘关系近,而荻和南荻亲缘关系近。对核型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份芒属植物材料分为3类:第Ⅰ类为芒类群,主要为芒和五节芒;第Ⅱ类为荻类群,主要包括荻和南荻;第Ⅲ类则为多倍体类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