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8)
- 2023(2466)
- 2022(2092)
- 2021(1932)
- 2020(1692)
- 2019(3797)
- 2018(3792)
- 2017(7316)
- 2016(4133)
- 2015(4250)
- 2014(4252)
- 2013(4258)
- 2012(4020)
- 2011(3670)
- 2010(3745)
- 2009(3272)
- 2008(3311)
- 2007(2925)
- 2006(2572)
- 2005(2403)
- 学科
- 济(15677)
- 经济(15669)
- 业(8848)
- 管理(8206)
- 企(7345)
- 企业(7345)
- 方法(6865)
- 学(6719)
- 数学(6112)
- 数学方法(6021)
- 结构(4912)
- 财(4540)
- 中国(4033)
- 产业(3939)
- 农(3902)
- 制(3902)
- 地方(3371)
- 税(3320)
- 体(3125)
- 税收(3125)
- 收(3091)
- 业经(2985)
- 务(2914)
- 财务(2913)
- 产业结构(2912)
- 财务管理(2909)
- 企业财务(2826)
- 体制(2761)
- 贸(2621)
- 贸易(2619)
- 机构
- 大学(59115)
- 学院(58100)
- 研究(25025)
- 济(21328)
- 经济(20868)
- 科学(18691)
- 管理(18466)
- 中国(17945)
- 理学(16053)
- 理学院(15766)
- 管理学(15257)
- 农(15190)
- 管理学院(15154)
- 所(14421)
- 研究所(13607)
- 京(13083)
- 农业(12162)
- 业大(12036)
- 中心(10703)
- 财(10098)
- 院(9755)
- 江(9530)
- 省(8964)
- 室(8948)
- 实验(8443)
- 北京(8153)
- 范(8129)
- 研究院(8126)
- 财经(8115)
- 实验室(8085)
- 基金
- 项目(43308)
- 科学(33272)
- 基金(31677)
- 家(30367)
- 国家(30178)
- 研究(26186)
- 科学基金(24366)
- 自然(17847)
- 自然科(17414)
- 自然科学(17408)
- 自然科学基金(17109)
- 基金项目(16953)
- 省(16924)
- 社会(15787)
- 划(15095)
- 社会科(15015)
- 社会科学(15012)
- 资助(13385)
- 教育(11722)
- 重点(10946)
- 计划(10258)
- 科技(9829)
- 发(9461)
- 部(9206)
- 科研(9116)
- 编号(9002)
- 创(8441)
- 专项(8272)
- 创新(8091)
- 业(7349)
共检索到84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魁 闫艳霞 慈龙骏 王保平 崔令军 杨超伟
对从北美洲引进的7种滨藜3年生叶片的解剖结构观察、δ13C值测定及光合特征分析表明:7种滨藜均具有花环结构,其叶肉细胞呈栅栏状,与维管束鞘细胞相连;在干旱沙漠环境(甘肃民勤)和相对湿润条件下(河南原阳)生长,δ13C值均在-13‰~-16‰之间;植物生长季节,7种滨藜的光饱和点为1603~2185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0.0495~0.0718molCO2.mol-1photons。证明引进的7种滨藜均为C4植物,其光合作用途径没有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关键词:
滨藜 解剖结构 C_4植物 光合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英 林叶春 许和水 曾昭海 任长忠 郭来春 王春龙 胡跃高
为探明同为C4植物的玉米和高粱抽雄期叶片光合生理的差异,对两种植物不同叶位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生育期,玉米上部叶位叶片SPAD值显著(P0.05);玉米不同叶位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等光合参数显著高于高粱,不同叶位上玉米表现较强的光响应能力,玉米不同叶位羧化速率(CE)和CO2饱和点(Cisat)分别比高粱高13.29%和29.33%;对比不同叶位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qP),玉米显著高于高粱,但初始光能转化效率(Fv/Fm)差...
关键词:
玉米 高粱 叶位 光合 叶绿素荧光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莉民 仇明 王朋 王志琴 杨建昌
目的探明C4转基因水稻高光效的生物学结构基础。方法以已导入玉米C4光合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NADP-苹果酸酶(NADP-ME)和PEPC+PPDK的转基因水稻为材料,以其受体品种Kitaake(WT)为对照,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秧苗叶片气孔与叶鞘维管束结构,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结果与对照品种相比,转C4单基因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增大,PPDK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都居各转基因品系之首;转C4双聚合基因(PEPC+PPDK)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减小;C4转基因水稻各品系叶片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基粒堆密集,有些基粒类囊体沿长轴方向排列整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友德 张君芝 秦天才 周大明 胡德林
研究了龙须草的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龙须草光合速率日均值(CO2)为37.18mg·dm-2·h-1,最高值(CO2)达59.90mg·dm-2·h-1。6月中旬至8月中旬光合速率最高,9月以后明显减弱;光合速率日变化为一不明显的双峰曲线,CO2补偿点低,其值(CO2)为1.2~4.2μl·L-1空气,光呼吸(CO2)强度只有0~1.81mg·dm-2·h-1,叶绿素a/b值为3.69±0.50。龙须草叶片宽0.34~0.40cm,叶脉密集,大小维管束总数63±9个,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多而大,呈弧状离心排列。结果证明龙须草是典型的C4植物。
关键词:
龙须草,光合特性,C_4植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晓东 李霞 郭士伟 陈平波
为探讨转C4光合基因水稻在生育后期剑叶PSⅡ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性,采用转pepc(PC)、ppdk(PK)、pepc+ppdk(CK)和未转基因的Kitaake(WT)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氮素条件下(0.7 mmol/L(1/4N)、3 mmol/L(1N)、6mmol/L(2N))不同品种剑叶SPAD值和形态学指标的变化,并运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测定了各个品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4N处理能增加各品种的根长,减小剑叶面积、株高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2N能使剑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转C4光合基因品种叶绿素含量在1/4N氮条件下具有显著优势,PC在1/4N条件下...
关键词:
氮素 C4光合基因 叶绿素荧光 光系统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林 林荣芳 于贵瑞 房全孝 姜德锋 齐华 王秋凤 李举华 刘兆丽
气孔控制着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两个相互耦合的过程,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的耦合关系是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基础。利用LI-6400光合仪控制光强和CO2浓度变化,分析了C3和C4作物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耦合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即使CO2浓度变化条件下,Ball-Berry模型也能很好地模拟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二者的耦合关系。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耦合系数体现了不同作物之间水-碳交换比例的差异,反映了气孔限制和内部生理生化过程限制在不同作物上所占的比例。由于该系数在C3作物和C4作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3作物中,陆生C3作物和水生C3作物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作物的生态功能类型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莲芳 黎章矩 钱永涛 高洪
雀梅藤属植物是优良的药用和观赏植物。本文总结报道了浙江省4种雀梅植物的分布、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根系的解剖结构和果实的生长发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伟 邹长明 张晓红 何涛
以7种豆科绿肥作物(绿豆、小豆、乌豇豆、大猪屎豆、合萌、望江南、决明)为材料,采用大田种植和盆栽种植法,记载7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征,测定其根瘤量、产量和干物质积累效率,测定各作物在盛花期的光合特征参数和氮、磷、钾、铁、锌养分含量,筛选适宜安徽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高产高效良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属半灌木状草本,茎秆直立,呈圆形、多棱角或纵向小沟纹;根属直根系,主根不发达;合萌为偶数羽状复叶,望江南为偶数长椭圆形叶,大猪屎豆和决明为倒披针状叶,其他为披针状叶;大猪屎豆叶互生,其他叶对生;总状花序,浅黄色蝶形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玉婷 李霞 陆巍 魏晓东
为揭示高表达转玉米C4-PEPC基因水稻在低氮条件下的光合表现,采用高表达转玉米C4-PEPC基因水稻(PC)与原种Kitaake(WT)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分别测定不同的氮素条件下(中氮300 kg/hm2,低氮65 kg/hm2),开花后不同天数的SPAD值,光合参数以及碳氮关键酶活性。并在开花后50 d收获植株,记录产量因子。结果表明:低氮处理下的PC相对于WT来说,在开花后14,28 d,其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3.10%(P<0.05)和29.29%(P<0.05);硝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边江 凌丽俐 陈全战 华春 焦德茂
为了分析ATP是否是转PEPC+PPDK基因水稻或转PEPC+PPDK+ME基因水稻CO2浓缩过程的限制因素,以原种和不同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为材料,测定了C4光合酶活性、光合速率以及活性氧代谢有关指标,结果表明:原种中具有全套的C4光合酶,但活性很低,而不同转C4光合酶基因水稻高表达了相应的C4酶活性。在高光条件下,与原种相比较,转PPDK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未增加;转ME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降低了6.1%;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与转PEPC基因水稻相近。ATP和ATP激活剂NaHSO3处理后,可显著提高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和转PEPC+PPDK+ME基因水稻的光合放氧速率,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苗芳 张嵩午 周春菊 冯佰俐 冯治国 康健
采用临时制片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冷、暖型小麦叶表皮气孔及穗下节间、倒二节间中维管束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 ,冷、暖型小麦叶表皮气孔器的长度和宽度、气孔密度、穗下节间中维管束面积均无显著差异 ;冷型小麦倒二节间中维管束面积明显小于暖型小麦 ;冷、暖型小麦穗下节间、倒二节间单位横截面积中维管束数目、维管束总面积占茎横截面积的百分率均有显著差异。最后 ,讨论了冷型小麦蒸腾速率高、冠层温度低的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淑勇 周泽福 张光灿 夏江宝
Three-year old shrub species of Rosa xanthina, Caragana korshinskii, Prunus davidiana and Prunus sibirica in a semi-arid loess hilly reg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for comparing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hotosynthesis, transpir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etc. T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木巴热克·阿尤普 伊丽米努尔 荆卫民
本研究借助木质部导水率及栓塞测量系统,分别对多枝柽柳、刚毛柽柳和紫杆柽柳扦插幼株的木质部水力特性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的响应进行分析。以光学、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各柽柳幼株茎和根(2.5 m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艳丽 熊欢 彭小博 邹锋 袁德义
【目的】以2年生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比较分析2种苗木在叶片生长状况、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锥栗的良种苗木繁育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和石蜡切片法。【结果】①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现量子效率(AQY)及叶绿素(a+b)含量(C_c)等光合指标的差异显著(P实生苗(2.43±0.48)mg·dm~(-2),P_(max)为(6.77±0.01)μmol·m~(-2 )·s~(-1)>实生苗(5.13±0.002)μmol·m~(-2 )·s~(-1)。②叶片的生长指标,嫁接苗的叶面积和叶干物质量较高、比叶面积较低,嫁接苗叶面积为(44.23±5.78)cm~2是实生苗(24.55±4.57 cm~2)的1.80倍。③与实生苗相比,嫁接苗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气孔密度以及叶脉密度等结构指标均较高。其中,嫁接苗的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及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高出实生苗35%、38%和50%。【结论】锥栗苗木的光合能力与叶片结构特征关系密切,嫁接苗叶片的生长状况优于实生苗,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利用能力强于实生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