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65)
- 2023(5108)
- 2022(4628)
- 2021(4242)
- 2020(3926)
- 2019(9328)
- 2018(9329)
- 2017(17868)
- 2016(10279)
- 2015(11858)
- 2014(12236)
- 2013(12366)
- 2012(11826)
- 2011(10902)
- 2010(10995)
- 2009(10322)
- 2008(10566)
- 2007(9854)
- 2006(8251)
- 2005(7379)
- 学科
- 济(43049)
- 经济(43010)
- 业(25281)
- 管理(24657)
- 方法(22981)
- 数学(20626)
- 数学方法(20432)
- 企(19164)
- 企业(19164)
- 学(13388)
- 农(12497)
- 财(10491)
- 中国(9722)
- 贸(8698)
- 贸易(8697)
- 易(8415)
- 农业(8259)
- 地方(8043)
- 业经(7676)
- 和(7515)
- 制(7226)
- 务(6435)
- 财务(6420)
- 财务管理(6398)
- 企业财务(5988)
- 理论(5932)
- 银(5885)
- 环境(5845)
- 银行(5835)
- 融(5624)
- 机构
- 大学(158482)
- 学院(156790)
- 济(60494)
- 经济(59125)
- 研究(57011)
- 管理(54659)
- 理学(46955)
- 理学院(46348)
- 管理学(45330)
- 管理学院(45059)
- 中国(41389)
- 科学(40588)
- 农(39258)
- 京(34424)
- 所(32379)
- 农业(31585)
- 业大(30875)
- 研究所(29948)
- 财(26719)
- 中心(25995)
- 江(24686)
- 北京(21707)
- 财经(21540)
- 农业大学(20645)
- 范(20117)
- 师范(19808)
- 院(19806)
- 经(19437)
- 省(19176)
- 州(19159)
- 基金
- 项目(105145)
- 科学(79216)
- 基金(74128)
- 研究(69666)
- 家(67542)
- 国家(67032)
- 科学基金(54241)
- 省(42299)
- 社会(40855)
- 基金项目(39527)
- 社会科(38508)
- 社会科学(38492)
- 自然(37762)
- 自然科(36827)
- 自然科学(36810)
- 划(36225)
- 自然科学基金(36124)
- 教育(32119)
- 资助(31371)
- 编号(27915)
- 重点(24504)
- 成果(23073)
- 计划(22734)
- 发(22730)
- 部(22699)
- 科研(21364)
- 科技(21102)
- 创(21003)
- 创新(19811)
- 课题(19723)
共检索到224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田 蓝增全
为获得通用的适用于植物花瓣ACO基因克隆与检测的引物,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双子叶木本植物的ACO基因序列,设计1对简并引物,并用其对随机选择的7种植物(紫罗兰、多头菊、冬樱、迎春、云南杜鹃、垂丝海棠、山茶)的花瓣的R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从7种植物花瓣中都能扩增出约800 bp的特异片段,登录Genbank发现均未被注册,将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获得7种植物花瓣ACO基因的登录号(JX503067、JX503068、JX503069、JX503070、KC112390、KC112392、KC112393);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发现所克隆的7个ACO基因均与其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田 蓝增全
分析已发表的植物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成酶(ACS)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在随机选择的非洲菊、月季、桂花、茶梅和山茶等5种植物花瓣cDNA中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在5种植物花瓣中都能扩增出约800 bp的特异片段,登录GenBank发现均未被注册,因此将序列提交到GenBank并获得了序列号.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发现所克隆的5个ACS基因均与其他植物花瓣的ACS基因有一定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4%,最低为80%.将5个ACS基因的片段进行多序列比较分析,发现茶梅ACS基因与山茶ACS基因的序列差异最小,序列相似性达99%.本试验设计的ACS基因简并引物在植物...
关键词:
ACS基因 简并引物 基因克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符秀梅 朱红林 周秀 李小靖 陈银华
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CC氧化酶是乙烯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通过反义基因工程调控ACC氧化酶基因的表达,进而起到调控乙烯的生成是乙烯研究的主要途径。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获得番茄ACC氧化酶基因cDNA序列1 018 bp,构建该基因的正义、反义、RNA i表达载体,通过电转化法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
关键词:
番茄 ACO基因 cDNA 表达载体构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欢 崔彦农 吴凡 张乐 许香玉 包爱科
在研究植物功能基因表达模式中肌动蛋白(Actin)编码基因是最常用的内参基因之一。本研究根据藜科植物Actin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以盐生植物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4周龄幼苗叶片的总RNA为模板,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方法扩增出Actin基因片段并连接到pMD19-T载体上,所得阳性克隆经PCR检测后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长度为598bp,编码198个氨基酸;该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晓霞 周兴文 刘雪琴 刘欣 符慧文 吴有栋 赵仕花
【目的】分析8种黄色花植物花瓣的解剖结构、色素含量和有色体分布情况,探寻黄色花花瓣的呈色规律,为黄花观赏植物花色的呈色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8种黄色花植物花瓣的表皮细胞、栅栏组织及其色素分布情况,分析表皮细胞形态特征及有色体分布特征;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花瓣中的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主要呈色色素的分布规律,探究黄色花花瓣的呈色机理。【结果】在8种黄色花植物花瓣细胞中,除黄槿和黄花菜外,其余6种植物花瓣中均观察到有色体分布。花瓣中的花色素和有色体主要分布在上、下表皮和栅栏组织,有色体的形状多为球状和结晶状。花瓣表皮细胞的形状表现为不规则形和多边形(包括长多边形),垂周壁样式有浅波形、深波形、平直形或弓形;上表皮细胞大多呈不规则凸起,下表皮细胞凸起幅度小。崇左金花茶、黄槐、黄花夹竹桃、蟛蜞菊和黄蝉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而黄槿、黄花菜和黄花美人蕉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较低。其中,黄花夹竹桃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黄槿、黄花菜和黄花美人蕉(P<0.05,下同),黄槿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黄花夹竹桃、崇左金花茶、黄槐、蟛蜞菊和黄蝉;黄槐的类黄酮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黄花菜、黄蝉、黄花夹竹桃、黄花美人蕉和黄槿;而黄蝉和黄花菜的类黄酮含量较低,显著低于崇左金花茶、黄槐、黄花夹竹桃、蟛蜞菊和黄槿。【结论】黄色花植物花瓣中色素种类、有色体的分布及花瓣表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均影响其花色形成和呈色。其中,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越高,有色体在花瓣表皮细胞中的分布越集中,花瓣颜色就越深,呈色效果就越明显。因此,在开展黄色花呈色机理研究过程中需着重分析色素种类、含量及有色体分布和表皮细胞的形态特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梅 翟明普 马天晓 黄武刚 程丽莉
为了研究榛属(Corylus)植物种间及与虎榛(Ostryopsis davidiana Decne)间的同源性,利用Sanger末端终止法测序原理,在Beckman2000测序仪上,对榛属7种植物及虎榛的PCR产物进行了直接测序,并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欧榛微卫星在榛属植物种间及虎榛属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1个种已开发的微卫星引物可用于近缘种研究,榛属微卫星跨种(属)的转移为SSR分子标记的引物开发设计及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根据已知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与目前所认知的榛属亲缘关系基本一致,从分子水平上为榛属植物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榛属植物 虎榛 测序 同源性 微卫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影 黄锐之 钟新民 侯喜林 吴学龙 王五宏 李必元 刘智宏
采用PCR克隆技术,根据已报道的拟南芥的AtHSP22基因全长及其他物种同源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在十字花科植物大白菜、普通白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花椰菜、芥菜、荠菜、萝卜3个属10个物种中成功克隆得到耐热相关基因HSP22的同源序列10条。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这些同源序列的相似性达89.3%以上,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2.1%以上。由进化树可直观地看出,芸薹属与荠属亲缘关系最近,首先聚为一类;其次与萝卜属、拟南芥属聚为一类。由氨基酸序列预测的高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且无规则卷曲最多,α-螺旋均在30%以上,因而属于α结构蛋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小云 陈再刚 杨俊年 胡廷章
利用RT-PCR技术,通过同源克隆从辣椒中分离到CaCOI1.2基因,采用生物学软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分析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克隆到的CaCOI1.2基因长度为2041 bp,推测其读码框大小为1812 bp,编码603个氨基酸。在CaCOI1.2蛋白质N-端有一个F-box结构域,C-端有6个富含亮氨酸结构域。CaCOI1.2蛋白的氨基酸与已知其他植物COI1蛋白序列有53.03%~93.37%的一致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aCOI1.2与番茄、烟草和葡萄等双子叶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和水稻、玉米、高粱等单子叶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CaCOI1.2在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小蕾 刘丽芳 陈秀 何自福 李华平
通过分析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RIPs的氨基酸序列,据其保守区域设计1对植物通用简并引物P1、P2,对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分别从海芋Araceae macrorrhiza、烟草Nicotiana tobaccum、剑麻Agavaccae aga-ve、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那坡指天蕉Musaspp.(BB)、邻水野蕉Musaspp.(AA)中获得1个基因片段。BLAST分析表明:它们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只与多种不同来源的RIPs有相似性。其中,与葫芦科2个代表RIP相应区段的相似性最高,与-βluffin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7.2%、98.5%、97.9%、89.4%、97....
关键词:
核糖体失活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德灼 林伟彬 谭芳林 陈伟
以秋茄(Kandelia candel)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的方法获得秋茄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KcCHS,GenBank登录号为KX673194.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KcCHS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1170bp,编码389个氨基酸,属于CHS超家族.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秋茄与其他物种的CHS基因核苷酸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平均达到80%以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KcCHS基因与余甘子CHS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
关键词:
秋茄 查尔酮合酶基因 克隆 盐胁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露 苑雪琪 李俊 杨雪梅 魏云洁 许永华
[目的]克隆白屈菜CmTLP基因并进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为进一步研究CmTLP基因的功能及探索耐寒抗寒药用植物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白屈菜转录组数据,分析得到白屈菜TLP基因开放阅读框,以18S RNA为内参基因,采用qRT-PCR法检测CmTLP基因在不同温度(20(CK),10,0,-7,-20℃)下白屈菜植株中的相对表达量。用RT-PCR法克隆该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电击法转化根癌农杆菌。[结果]qRT-PCR结果表明,CmTLP基因在-7℃、12 h时,相对表达量最高;-7℃、24 h时,相对表达量最低。克隆白屈菜TLP基因,命名为CmTLP。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96 bp,编码由23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分子质量为24.66 ku,为酸性蛋白。系统发育树表明,CmTLP基因与博落回、月季、胡桃的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RI201-AN-CmTLP,并成功转化根癌农杆菌。[结论]克隆了白屈菜CmTLP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RI201-AN-CmTLP,并成功转化根癌农杆菌。
关键词:
白屈菜 植物表达载体 抗寒机理 类甜蛋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俞志华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一定座位的遗传单位,是DNA分子中一定长度的核苷酸序列。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多种代谢和生理过程基础上所发生的基因在时空上表达的综合现象,开发和分离潜在的各种有价值的基因并深入研究其表达机理,对作物品种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植物基因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琪司 陈敬祥 林同
【目的】本文探究了松墨天牛核受体共激活因子7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方式。【方法】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获得了松墨天牛NCOA7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MaNCOA7(GenBank登录号:KU240004);通过RT-qPCR分析得出松墨天牛MaNCOA7基因在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幼虫脂肪体等6个组织和成虫鞘翅等10个部位的表达模式。【结果】MaNCOA7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334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2970 bp,编码989个氨基酸,由此推测的蛋白分子质量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珍珍 张正芳 马晓兰 王文颖 邱庆辉 王小梅 周华坤 殷恒霞
异黄酮是豆科植物中一类典型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多样性对于植物生长发育及抵御环境胁迫具有重要功能。本研究以高寒地区豆科牧草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为研究材料,根据转录组测序数据,从红豆草叶片中克隆获得一个异黄酮7-O-糖基转移酶(Isoflavone 7-O-glucosyltransferase,OvIF7GT)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和干旱胁迫下表达水平的分析。结果显示:(1)本研究克隆得到的OvIF7GT大小为1512 bp,编码503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56774.36 Da;其编码蛋白是一种亲水性蛋白,具有两个跨膜结构域,62个磷酸化结合位点,理论等电点为5.51;(2)保守结构域分析推测,OvIF7GT蛋白属于异黄酮糖基转移酶家族,主要由α-螺旋(41.75%)和无规则卷曲(35.79%)构成;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分析表明该蛋白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和鹰嘴豆(Cicer arietinum)中的IF7GT亲缘关系较近;此外,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OvIF7GT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分布;(3)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72 h后,红豆草幼苗中OvIF7GT显著受到干旱胁迫的诱导表达,且在叶中比根中的表达量更高。该研究结果表明,OvIF7GT参与了红豆草干旱胁迫的响应,可能在红豆草的抗旱中具有潜在功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学高 赵爱国 谢冬冬 黄晓华
【目的】克隆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Stokes) F. A. Barkl.)叶片中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并分析其结构特征,明确该基因编码蛋白的酶活性及该基因的抗逆性,为其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已有的漆树叶片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克隆漆树GST基因,应用生物学网站对其所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和三维结构模型;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和Ni-NTA亲和层析技术表达、纯化漆树GST重组蛋白,并利用不同底物测定重组蛋白的酶活性;将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验证该基因对低温、高温、高盐、高渗透压等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获得了漆树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TvGST7(GenBank登录号为MK956145)的完整编码序列,开放阅读框为711 bp,编码23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27.17 ku,理论等电点为5.25;进化树分析和三维结构模拟表明,TvGST7蛋白属于Lambda(L)亚家族。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重组蛋白TvGST7具有巯基转移酶活性;胁迫试验表明,TvGST7的表达能增强大肠杆菌对低温、高温、高盐、高渗透压等非生物胁迫的抗性。【结论】根据TvGST7重组蛋白具有巯基转移酶活性及TvGST7的表达提高了大肠杆菌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推测TvGST7基因在漆树中的表达对于维持漆树体内的正常代谢和清除非生物胁迫产生的氧化损伤起着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