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2)
- 2023(11678)
- 2022(10324)
- 2021(9915)
- 2020(8486)
- 2019(19862)
- 2018(20101)
- 2017(38644)
- 2016(21626)
- 2015(24526)
- 2014(24706)
- 2013(24636)
- 2012(22921)
- 2011(20763)
- 2010(20927)
- 2009(19196)
- 2008(19124)
- 2007(16881)
- 2006(14916)
- 2005(13189)
- 学科
- 济(81289)
- 经济(81193)
- 管理(58883)
- 业(55702)
- 企(45995)
- 企业(45995)
- 方法(39924)
- 数学(34287)
- 数学方法(33789)
- 中国(22594)
- 学(22145)
- 农(21789)
- 财(20182)
- 业经(17688)
- 制(15855)
- 贸(15825)
- 贸易(15813)
- 易(15375)
- 地方(15222)
- 理论(14647)
- 农业(14249)
- 和(14115)
- 银(13612)
- 银行(13553)
- 环境(12996)
- 行(12875)
- 技术(12645)
- 务(12608)
- 财务(12543)
- 财务管理(12512)
- 机构
- 大学(317640)
- 学院(314201)
- 管理(120422)
- 济(116045)
- 经济(113279)
- 研究(108133)
- 理学(104145)
- 理学院(102888)
- 管理学(100786)
- 管理学院(100245)
- 中国(79091)
- 科学(72664)
- 京(69219)
- 农(57413)
- 所(57384)
- 财(54976)
- 研究所(52758)
- 业大(51660)
- 中心(47147)
- 江(45985)
- 农业(45578)
- 财经(44181)
- 北京(44169)
- 范(42333)
- 师范(41801)
- 经(39928)
- 院(39536)
- 州(37573)
- 技术(35008)
- 经济学(33863)
- 基金
- 项目(213732)
- 科学(164494)
- 基金(152236)
- 研究(151246)
- 家(135431)
- 国家(134335)
- 科学基金(112211)
- 社会(90072)
- 社会科(85119)
- 社会科学(85096)
- 省(84204)
- 基金项目(81398)
- 自然(76266)
- 自然科(74396)
- 自然科学(74373)
- 自然科学基金(72999)
- 划(72057)
- 教育(69275)
- 资助(63868)
- 编号(61970)
- 成果(51477)
- 重点(48199)
- 部(46126)
- 发(45116)
- 创(43772)
- 课题(43306)
- 科研(41873)
- 计划(41362)
- 创新(40893)
- 大学(38924)
- 期刊
- 济(127243)
- 经济(127243)
- 研究(90610)
- 学报(58904)
- 中国(56322)
- 科学(51672)
- 农(51259)
- 管理(44025)
- 大学(42610)
- 学学(40215)
- 财(39804)
- 农业(35731)
- 教育(35040)
- 技术(26461)
- 融(24921)
- 金融(24921)
- 业经(20875)
- 财经(20727)
- 经济研究(19807)
- 业(17985)
- 图书(17915)
- 经(17478)
- 问题(17192)
- 理论(16361)
- 科技(16144)
- 版(15804)
- 业大(15691)
- 实践(15170)
- 践(15170)
- 技术经济(15008)
共检索到455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豁然 郑勇奇 王维辉
木麻黄系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树种的总称,大约80种,乔木或灌木。木麻黄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太平洋群岛和澳大利亚,多数为澳大利亚特有种。现在,木麻黄已广泛地引种栽培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主要是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Forst.)、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 Miq.)和粗枝木麻黄(C.glauca Sieb.ex Spreng.)。澳大利亚植物学家L.A.S.Johnson将木麻黄科分成4个属;木麻黄属(Casuarina Adans.s.str.)、方枝木麻黄属(Gymnostoma L.Johnso...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明怀 陈建新 殷祚云 叶亲柏 王建民 黄俊悟
Growth data of 3yearold from introducted 5 species and 23 provenances among Casuarinaceae in Guangdong was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significant growth distinction between species, provenances in a species. Interaction between sites and species was significant. Evaluated with survival percent an...
关键词:
木麻黄 引种 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妮 仲崇禄 张勇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方法之 胡盼 朱德武
以海南2个试验点上各含17个无性系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等6个性状的方差分析,并估算出6个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遗传力及指数选择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地点的交互作用除了主干分叉习性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
关键词:
短枝木麻黄 无性系 遗传育种 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白嘉雨 张勇
木麻黄科有4个属96个种,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垂直分布于海平面潮线开始至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目前,我国引种木麻黄已有107a的历史,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系统地从事木麻黄种质资源引种工作,开展了木麻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优良种源、家系筛选,无性繁殖、共生菌等研究。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海南、广东、福建、浙江和广西等省区,引进了2个属(Casuarina,Allocasuarina)、23个木麻黄种、200多个种源和260多个家系,通过试验筛选出了一些适合不同立地的优良树种、种源或家系,其中短枝木麻黄和山地木麻黄为全分布区种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异木麻黄属...
关键词:
木麻黄 种质资源 引种 保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豁然 郑勇奇 阎洪
亮果桉[Eucalyptus nitens(Deane & Maiden)Maiden]在分类学上与蓝桉(E.glo-qulas Labill)和多枝桉(E.viminalis Labill)亲缘关系密切,同属于双蒴盖亚属(Sgm-phyomyrtus)蓝桉组。亮果桉是桉树属中高大乔木树种之一,是澳大利亚高大桉树林的重要组成树种。树高通常40-70m,偶见高达90m,胸径1-2m,树干饱满通直。亮果桉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典型的地理间断特征,种群之间彼此隔离,因此其形态特征,尤其是幼态叶的特征产生明显的种内地理变异。它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土和维多利亚4个相互隔离地区。水平分布的地理纬度范...
关键词:
亮果桉 引种 种源试验 适生范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木麻黄人工林中蛹虫草的发现及开发利用潜力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L.)Link)属子囊菌亚门虫草菌科虫草属,与冬虫夏草同属,也是重要的药用真菌。在我国贵州、安徽、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均有分布,一般出现在阔叶林和混交林林地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连金 惠刚盈 孙长忠 何楚林
利用海南文昌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木麻黄工业原料林样地资料,通过参数置换法,构建了以优势高模型为基础,以断面积预估为中心,将蓄积量作为目标变量的生长与收获模型系统。结果表明:组成模型系统的各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各模型的预估值与观测值差异不显著,适应性较好,能对木麻黄的优势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生长进行正确预估,可用于研究区木麻黄工业原料林的生长与收获预估。研究方法为一次性调查数据生长模型及类似模型的研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并为当前缺少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和大量解析木数据的森林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勇 仲崇禄 陈羽 陈珍 姜清彬 韩强 方发之
[目的]为了研究海南地区木麻黄无性系的生长过程,并确定其数量成熟龄和合理轮伐期。[方法]本研究利用海南岛3个试验点4个相同无性系10 a的生长数据分析了木麻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均呈"先快后慢"的生长模式,造林后16 a为快速生长期,6 a后进入缓慢生长期;材积生长则呈"慢—快—慢"的S型生长模式,造林后13 a为慢速生长期,47 a为快速生长期,8 a后进入缓速生长期。根据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点,各无性系材积生长的数量成熟龄处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尤龙辉 叶功富 陈增鸿 白永会 朱美琴
在福建省晋江市,采用样线法垂直晋江沿海大通道西侧布设3条相互平行的样线,对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及其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在样线上布设样点调查林内的光照强度、温湿度及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分析沿海公路建设对路域生态因子、木麻黄生长及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距公路距离的增加,光照强度、温湿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距公路100 m处是光照强度从剧烈到缓和的转折点,距公路50 m处是温湿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从剧烈到缓和的转折点。②栽植于路基附近的木麻黄的生长比未受路基建设干扰的木麻黄差,其中树高、胸径和冠幅在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功富 罗美娟 林金木
对设在福建省东山试验点的41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11个性状遗传分析表明,种源间在各个生长和形态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传力在039~088之间,表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选择潜力.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冠幅与树高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主干分叉习性与主干通直度间呈极显著相关.以用材林为培育目标,选择材积、胸径、树高为主要指标,同时考虑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等干形性状,从41个种源中筛选出7个优良种源,分别为18014(印度)、18154(菲律宾)、18157(马来西亚)、18153(巴布亚新几内亚)、18296(泰国)、18312(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妮 张勇 仲崇禄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胡盼 王仁开
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植物有4属96个种,天然分布于东南亚、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具有速生、抗风、固沙、耐盐碱和瘠薄等特点,其中,木麻黄属(Casuarina Adans.)中的短枝木麻黄(C.equisetifolia Forst.)、粗枝木麻黄(C.glauca Sieber.ex Spreng.)和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 Miq.)3
关键词:
粗枝木麻黄 种源试验 遗传变异 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益泰 孙海菁 王树凤 施翔
从美国东南部引进属于红栎组的纳塔栎、舒玛栎、水栎、柳叶栎和属于白栎组的弗栎,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多个地点和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进行造林研究。采用1~2年生裸根苗经长途运输后进行栽种,纳塔栎、舒玛栎和水栎成活率达94%以上,柳叶栎为76%81%,弗栎仅42%50%。不同树种之间,幼年阶段的根系发育、枝梢生长习性、秋冬叶色变化和虫害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在3 6个地点水稻土上建立的前4种栎树人工林,8~10a后在保留密度900~1 500株·hm-2条件下,其年均径生长量和年均高生长量达到0.96~1.76 cm和0.8~1.33 m。在山坡红黄壤地上栽种的纳塔栎、舒玛栎和柳叶栎,其年均径生长量和年...
关键词:
北美栎树 适应性 人工林 生长 结实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微 仲崇禄 张勇 魏永成 孟景祥
[目的]构建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鉴定体系,为今后短枝木麻黄的品种鉴定、品种权保护、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从71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12对引物,采用降落PCR和毛细管电泳的基因分型方法,以采集的9个短枝木麻黄标准无性系的基因分型结果为参照,对华南沿海地区采集的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鉴定,并结合引物组合法构建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鉴定体系。[结果]12对EST-SSR引物对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平均为4.2个,每对引物可区分2~5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根据鉴定结果,最终所有样品被划分为22个无性系,除已知的9个标准无性系外,另有13个无性系为不知名无性系,说明不同地区的无性系存在重复命名现象;利用引物组合法进一步优化后,发现只需7对引物就可将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完全区分,并依此建立了基于7对EST-SSR引物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每个无性系都获得了一个7位数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利用7对EST-SSR引物构建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别,研究表明,华南沿海地区部分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存在命名混乱、同物异名、无性系数量少的现象,新品种选育工作亟待开展和加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勇 陈羽 李国标 陈珍 仲崇禄
利用3个内生菌根菌(AMF)和6个外生菌根菌(ECMF)接种山地木麻黄苗,测定小苗的树高、根长、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和总生物量,并在干旱胁迫下测定小苗的保存率。结果表明:接种内、外生菌根菌后都能极显著地促进山地木麻黄苗期的生长;山地木麻黄对供试的AMF和ECMF菌根都属于中等强度或较弱的依赖性;山地木麻黄接种菌根菌后对地上部分(苗高、地径和地上干质量)生长的促进作用比地下部分(根长和地下干质量)要大;在供试的9个菌根菌种和菌株中,AMF比ECMF更能提高山地木麻黄的抗旱力;筛选出菌根效应较好的菌根菌有:苏格兰球囊霉90068、苏格兰球囊霉90036、地表球囊霉9004、黄硬皮马勃020...
关键词:
山地木麻黄 菌根菌 菌根依赖性 接种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功富 张清海 林益明 吴锡麟
对福建省东山县海岸带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与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各组分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及群落能量分布与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1 5 681 84g·m- 2 和 3 1 7795 3 1kJ·m- 2 ;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5 1 2 9 87g·m- 2 和 1 0 5 75 1 40kJ·m- 2 ;红壤性风积沙土的木麻黄群落各组分热值范围为 1 9 84~ 2 1 70kJ·g- 1 ,其中叶热值最高 ,根最低 ,各组分能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为 :干 ( 3 8 0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