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9)
- 2023(8528)
- 2022(7426)
- 2021(6905)
- 2020(6128)
- 2019(14084)
- 2018(14024)
- 2017(26529)
- 2016(15144)
- 2015(17350)
- 2014(17885)
- 2013(17738)
- 2012(17106)
- 2011(15555)
- 2010(15919)
- 2009(14974)
- 2008(15290)
- 2007(14315)
- 2006(12419)
- 2005(11195)
- 学科
- 济(68981)
- 经济(68922)
- 管理(39045)
- 业(36118)
- 方法(31607)
- 企(28140)
- 企业(28140)
- 数学(28068)
- 数学方法(27649)
- 地方(19562)
- 农(17882)
- 学(17155)
- 中国(16012)
- 财(14819)
- 业经(12055)
- 农业(11933)
- 贸(11636)
- 贸易(11632)
- 地方经济(11270)
- 易(11174)
- 制(11073)
- 和(10345)
- 环境(10031)
- 理论(9896)
- 融(9292)
- 金融(9287)
- 银(9081)
- 银行(9044)
- 务(8877)
- 财务(8849)
- 机构
- 大学(227333)
- 学院(226225)
- 济(87278)
- 经济(85191)
- 研究(81925)
- 管理(81136)
- 理学(69307)
- 理学院(68350)
- 管理学(66670)
- 管理学院(66247)
- 中国(60826)
- 科学(55418)
- 京(50242)
- 农(46198)
- 所(44790)
- 江(41181)
- 研究所(41014)
- 财(39234)
- 业大(38526)
- 中心(38114)
- 农业(36826)
- 范(31867)
- 师范(31489)
- 财经(31120)
- 北京(31056)
- 院(29656)
- 州(29538)
- 省(28076)
- 经(27870)
- 经济学(26537)
- 基金
- 项目(149968)
- 科学(114968)
- 基金(105125)
- 研究(104852)
- 家(93783)
- 国家(93021)
- 科学基金(77059)
- 社会(63011)
- 省(61355)
- 社会科(59514)
- 社会科学(59492)
- 基金项目(55598)
- 自然(51512)
- 划(51489)
- 自然科(50209)
- 自然科学(50187)
- 自然科学基金(49232)
- 教育(48429)
- 资助(44771)
- 编号(42784)
- 成果(35664)
- 重点(35035)
- 发(33287)
- 部(32433)
- 课题(30960)
- 创(29774)
- 计划(29662)
- 科研(29538)
- 创新(28073)
- 大学(26975)
共检索到339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占明 陈子燊 黄强 曹深西
本文基于Pa、MI、SPI、ZI、SPEI干旱评估指标,对广东北江流域干旱等级进行评估,统计出各指标干旱等级不一致的情况,然后通过各指标间的等级不一致率及等级差值来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异同,同时根据CI、AWTP指标的定义,统计出季节尺度的干旱持续时间CI-N(多年均值为CI-L)及与之对应的一次等价连续干旱期AWTP-N(多年均值为AWTP-L)并进行对比分析。在Pa、MI、SPI、ZI、SPEI指标的对比中发现,Pa与MI评估的干旱等级较接近,ZI、SPI、SPEI评估的干旱等级较相似,但Pa、MI与ZI、SPI、SPEI评估的干旱等级存在较大差别。这些差别主要原因是各指标计算方法不同造成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占明 陈子燊 路剑飞 黄强
论文选取广东省北江流域18站1965—2007年月降水数据,应用REOF方法将月降水量场划分为4个子区域,利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趋势检验,并采用滑动t检验方法进行变点分析,结果表明:流域东南部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西北部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增加变点出现在1992、1993年。选取REOF各分区最大特征向量载荷的站作为基准站,采用Morlet小波、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分析其周期特征及其与Nio 3区SST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站月降水量周期变化均与Nio 3区SST相关显著;时滞相关分析表明,南雄、佛冈、连南三站月降水量变化与Nio 3区SST相关性在滞后3、4个月时最强,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磊 周建中 曾小凡 张海荣 卢鹏 孙新德
基于嘉陵江流域1962~2010年实测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数据,利用不同时间尺度(3、6、9、12个月)的SPI和SPEI指数分析了近50a来流域干旱趋势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不同时间尺度的SPI及SPEI指数分析表明,1962~2010年嘉陵江流域整体呈干旱增加趋势,特别是流域西部和北部呈现出明显的干旱增加趋势,而流域东部的干旱增加趋势并不明显,个别站点附近还呈现出微弱的干旱减少趋势。SPI及SPEI指数的变化还表明,嘉陵江流域在大时间尺度上的干旱增加趋势更为明显,大时间尺度的干旱事件主要由降雨量决定,而气温变化对干旱趋势的影响则在小时间尺度上更为显著。此外,对于相同的时间尺度,SPEI指数相较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艳 陈晓宏 张鹏飞
水文特征变异研究是水文学研究中的重点之一。水文特征变异不仅包括时间、空间上的概念,还包括属性上的概念。研究水文序列在属性、时间及空间上的变异,才能够全面地反映水文序列的变异情况。论文探讨了水文特征变异的内涵,提出水文特征变异是研究对象或现象在属性、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量度。以北江流域径流量及降雨量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属性范畴下及时空范畴下北江流域水文序列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992—2006年的径流量序列和1973—2006年的径流量序列相对于1956—1972年的径流量序列都发生了变异;从重心移动方向来看,北江流域在1959、1967、1975和1983年移动方向发生了转折,从重心移动的距...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艳 陈晓宏 王兆礼
以北江流域45年(1956—2000年)内降雨量及主要控制性水文站石角站水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流域内降雨径流的变化特征,发现降雨系列基本没有变化,而径流系列呈缓慢上升趋势。对径流系数系列进行分析显示,1973年前后径流系数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将1956—1972年做为基准期,利用降雨-径流关系,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径流演变的作用,发现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是造成径流增加的原因。最后分析了流域内近20年来的水土流失和植被变化情况,进一步说明了流域内下垫面状况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水文 人类活动 北江流域 径流 下垫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长青 陈晓宏 张家鸣 张丽娟
选用8种概率分布函数,系统分析北江上游犁市和下游石角2站的水文极值流量。以极大似然法估计函数参数,采用K-S、A-D、ABS和AIC拟合优度方法选出变化环境前后最优分布函数。并对水文极值流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作了有益探讨。结果表明:1991年后流域下垫面植被减少是造成年最大流量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犁市站极值流量厚尾分布拟合最好,石角站薄尾分布拟合最优,变化环境前后洪水频率最优分布线型基本一致,但流量增大造成分布参数改变已导致分布线型高水尾部特性变陡,相应设计流量偏大。用水文情势发生变化前估计的洪水重现期往往不能很好地描述变化后洪水频率特征。北江上游及时修建防洪水利工程对减轻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尤为重...
关键词:
频率分析 概率分布函数 极值流量 重现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居祥 张燕 黄贤金
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市场最明显的表象特征。通过模糊聚类分析与层次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长江流域的房地产价格进行分类,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分为4个等级区:上海为一级区;江苏、浙江为二级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为三级区;贵州、青海为四级区,并根据不同等级区的特点提出了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魏娜 仇亚琴 甘泓 卢琼 刘佳嘉 甘永德 王春燕 刘妞
针对中国目前的水资源、水环境的现状以及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统计等特点,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DEG)提出的水风险评估指标做了本土化调整,建立了适应中国国情的流域水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5级5分制计算每个指标的评分值,对部分指标的权重和计算方法做了调整,并采用综合指数加权求和法计算综合评分值。选取长江流域及其所辖的7个二级分区进行了水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长江流域及其二级区的水风险评分值均在1.1~1.8分之间,风险等级为Ⅱ级,属低风险区;各二级区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太湖水系和汉江属Ⅱ级区中评分值较高的流域,嘉陵江的评分值最低;不同指标分类对流域水风...
关键词:
水风险 综合指数加权求和法 长江流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罗丹 黄安平
本文通过对西江流域四省(区)城乡居民的问卷调查,利用条件价值法对该区域水环境改善的非市场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估算了这一价值的规模。研究结果显示:①受访者对虚拟水环境改善项目目标能够成功实现的信心、受访者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活动的意愿以及当地水环境质量等因素对其水环境改善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受访者年龄、性别等个体特征对水环境改善支付意愿影响较小,而家庭月收入对该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估算,西江流域水环境改善的家庭月均支付意愿为132.6元,整个流域范围内水环境改善的价值总额约为43.1亿元/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杜丽永 蔡志坚 杨加猛 蒋瞻
条件价值法调查中会有相当比例的受访者不愿意支付费用,对这部分群体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价值评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南京市居民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为例,采用双边界两分式问卷调查获取1 403份有效样本。分析了忽略零响应问题的传统模型所造成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估算偏差,并采用Spike模型对WTP估算进行了校正。结果显示:若直接删除零响应样本,中位数WTP在359~396元/(户.a)之间;而将零响应的实际支付用接近零的正数进行替代,得到的中位数WTP在154~208元/(户.a)之间。根据Spike模型,将真实零响应样本纳入分析后,得到的WTP估算结果...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汪宇明 吕帅
旅游形象建设是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旅游形象绩效由认知绩效、市场绩效、传播绩效和管理绩效4部分组成,由此可建构起区域旅游形象绩效评估系统及相应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论。经长江流域12省区区域旅游形象绩效评估发现,各省区旅游形象绩效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浙江、上海、江苏、四川旅游形象绩效良好,西藏、云南旅游形象绩效较好,安徽旅游形象需要进一步凝练或修整,江西、湖南、贵州、重庆、湖北等省区旅游形象绩效较差,尤其是重庆与湖北,旅游形象模糊。忽视区域旅游形象管理尤其是形象保护,是区域旅游形象维系中存在的
关键词:
旅游形象绩效 绩效评估 形象绩效指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朝阳 方康 董芳 张蓥钰 吴金明 牟希东 张辉
为系统揭示长江流域天然水域外来鱼类现状和生态风险,本实验以“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2017—2021年在长江流域65个站位的调查为基础,结合进一步的文献调研,系统总结分析了长江流域天然水域外来鱼类的种类现状和分布格局,并采用外来水生生物风险筛选工具(Aquatic Species Invasiveness Screening Kit,AS–ISK)对其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长江流域天然水域现有外来鱼类38种,隶属于8目15科29属,其中鲤形目17种、鲇形目7种、鲈形目5种、鲟形目4种、脂鲤目2种、鳉形目、胡瓜鱼目和雀鳝目各1种,外来鱼类多来源于亚洲(17种),引入目的多为水产养殖(20种);(2)除沱沱河和横江外,研究区域内各水系和湖泊均有外来鱼类记录,其中三峡库区最多(22种);(3)AS–ISK评估结果显示,高、中、低风险鱼类分别为19种、6种、13种,风险最高的5种鱼类依次为食蚊鱼、下口鲇、尼罗罗非鱼、大口黑鲈、莫桑比克罗非鱼。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外来鱼类呈现种类数量多、分布格局复杂的现状,当前虽暂未发现有外来鱼类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但仍存在极高的潜在风险。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我国外来鱼类的防控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明炎 倪福全 邓玉 岳紫莹 江楠 康文东 向军
探究嘉陵江在未来气候下径流及水文干旱变化,可为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水旱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嘉陵江流域1980~2020年水文气象数据构建土水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模型,使用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 CMIP6)5个气候模式中的4个情景数据驱动SWAT模型,分析未来(2021~2100)气候变化下嘉陵江流域径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嘉陵江流域控制站北碚水文站月径流率定期和验证期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和纳什系数(Nash-Sutcliffe, NES)均大于0.8,偏差百分比(Percent Bias, PBIAS)小于±10,SWAT模型能够较好地适用于目标流域;(2)基于历史时期统计降尺度后的CMIP6数据能够提供可靠的径流及干旱预估;(3)加权多模式集合形式能较好地提高模拟精度,降低单个CMIP6气候模式的不确定性;(4)与历史时期(1980~2014)相比,未来嘉陵江流域最高、低气温、降水量、蒸散发均呈现增加趋势。(5)SSP1-2.6情景嘉陵江未来径流显著增长,SSP2-4.5和SSP5-8.5径流非显著增加,SSP3-7.0径流非显著减少;夏季径流减少幅度最大。(6)未来流域标准径流指数(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 SRI)呈增长趋势,流域表现出湿润化,干旱事件集中发生于秋、冬两季;由近期至远期,SSP1-2.6、SSP2-4.5和SSP3-7.0情景干旱发生在秋季频率减少,而冬季频率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林远 许莹莹 高红贵
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估,能够研判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而有效改善生态补偿机制。文章构建多层次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岳阳市、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与永州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熵权法定量评价水源地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效益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随着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进,2015—2018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逐年上升,仅在2018—2019年略有下降,其中社会效益得分与经济效益得分均高于综合效益得分,而生态效益得分则低于综合效益得分。(2)长沙市综合效益得分最高,永州市次之,湘潭市与岳阳市最低,长沙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3)2015—2019年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态势。(4)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政府企业与公众参与以及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是提升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平伟 郭萍 李立印 舒珺
以滇西南地区为研究区,计算出近53 a该区及周边44个气象站点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运用M-K突变检测和Morlet小波交换等方法,对滇西南地区两种指数对应下的4种类型季节连旱变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53 a中,两种指数判定的同一时间尺度下的干旱事件次数和发生时间基本统一,4种类型季节连旱事件为12~14次,多存在并发性;4个季节连旱时段上两种指数均存在3 a左右显著周期变化;同一时段上,两种指数在趋势变化格局空间分布和变化程度上均存在着较大差异,4个时段上的干湿变化趋势也表现出SPEI呈变干趋势,SPI则变干、变湿各为一半的明显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期间研究区显著增温加剧了"降水量-蒸散"的水分平衡;与SPI相比,SPEI考虑了热量因子对潜在蒸散发的贡献,能较好地对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区干旱进行刻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