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7)
- 2023(10304)
- 2022(9354)
- 2021(9087)
- 2020(7549)
- 2019(17958)
- 2018(17725)
- 2017(33101)
- 2016(18439)
- 2015(21052)
- 2014(21159)
- 2013(20970)
- 2012(19334)
- 2011(17390)
- 2010(17246)
- 2009(15695)
- 2008(15249)
- 2007(12868)
- 2006(11144)
- 2005(9754)
- 学科
- 济(69132)
- 经济(69057)
- 管理(51281)
- 业(48164)
- 企(40387)
- 企业(40387)
- 方法(32999)
- 数学(28463)
- 数学方法(28145)
- 中国(19320)
- 农(18716)
- 财(17249)
- 学(16505)
- 业经(15082)
- 地方(14389)
- 制(13361)
- 理论(12679)
- 贸(12343)
- 贸易(12338)
- 农业(12225)
- 和(12080)
- 易(11978)
- 技术(11138)
- 务(11083)
- 财务(11017)
- 财务管理(10996)
- 环境(10881)
- 银(10845)
- 教育(10818)
- 银行(10800)
- 机构
- 大学(255773)
- 学院(253320)
- 管理(102864)
- 济(96802)
- 经济(94420)
- 理学(89207)
- 理学院(88214)
- 研究(87047)
- 管理学(86655)
- 管理学院(86212)
- 中国(63910)
- 科学(55546)
- 京(55500)
- 所(44166)
- 财(43781)
- 农(41821)
- 研究所(40473)
- 中心(39476)
- 业大(39456)
- 江(35980)
- 北京(35435)
- 财经(35094)
- 范(34296)
- 师范(33983)
- 农业(32729)
- 院(32059)
- 经(31949)
- 州(29885)
- 技术(27909)
- 师范大学(27593)
- 基金
- 项目(178281)
- 科学(138876)
- 研究(130882)
- 基金(127382)
- 家(111330)
- 国家(110365)
- 科学基金(94072)
- 社会(79413)
- 社会科(75032)
- 社会科学(75013)
- 省(70122)
- 基金项目(68390)
- 自然(62319)
- 自然科(60803)
- 自然科学(60785)
- 教育(60517)
- 自然科学基金(59668)
- 划(59375)
- 编号(54428)
- 资助(52773)
- 成果(44480)
- 重点(39884)
- 部(39080)
- 课题(37870)
- 发(37451)
- 创(36972)
- 创新(34348)
- 科研(34063)
- 项目编号(33515)
- 教育部(33245)
- 期刊
- 济(105092)
- 经济(105092)
- 研究(75725)
- 中国(50382)
- 学报(42222)
- 科学(38536)
- 农(37345)
- 管理(36650)
- 教育(32519)
- 财(32275)
- 大学(31343)
- 学学(29148)
- 农业(26480)
- 技术(22644)
- 融(20287)
- 金融(20287)
- 业经(16615)
- 经济研究(16163)
- 财经(16078)
- 图书(15564)
- 理论(13985)
- 业(13907)
- 经(13551)
- 问题(13162)
- 实践(13067)
- 践(13067)
- 科技(12981)
- 技术经济(11870)
- 版(11590)
- 现代(11264)
共检索到371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妮 仲崇禄 张勇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方法之 胡盼 朱德武
以海南2个试验点上各含17个无性系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等6个性状的方差分析,并估算出6个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遗传力及指数选择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地点的交互作用除了主干分叉习性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
关键词:
短枝木麻黄 无性系 遗传育种 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微 仲崇禄 张勇 魏永成 孟景祥
[目的]构建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鉴定体系,为今后短枝木麻黄的品种鉴定、品种权保护、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从71对EST-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12对引物,采用降落PCR和毛细管电泳的基因分型方法,以采集的9个短枝木麻黄标准无性系的基因分型结果为参照,对华南沿海地区采集的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鉴定,并结合引物组合法构建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短枝木麻黄无性系鉴定体系。[结果]12对EST-SSR引物对109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单株进行PCR扩增,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平均为4.2个,每对引物可区分2~5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根据鉴定结果,最终所有样品被划分为22个无性系,除已知的9个标准无性系外,另有13个无性系为不知名无性系,说明不同地区的无性系存在重复命名现象;利用引物组合法进一步优化后,发现只需7对引物就可将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完全区分,并依此建立了基于7对EST-SSR引物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指纹图谱,每个无性系都获得了一个7位数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利用7对EST-SSR引物构建的22个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短枝木麻黄无性系的鉴别,研究表明,华南沿海地区部分短枝木麻黄无性系存在命名混乱、同物异名、无性系数量少的现象,新品种选育工作亟待开展和加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功富 罗美娟 林金木
对设在福建省东山试验点的41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11个性状遗传分析表明,种源间在各个生长和形态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传力在039~088之间,表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选择潜力.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冠幅与树高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主干分叉习性与主干通直度间呈极显著相关.以用材林为培育目标,选择材积、胸径、树高为主要指标,同时考虑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等干形性状,从41个种源中筛选出7个优良种源,分别为18014(印度)、18154(菲律宾)、18157(马来西亚)、18153(巴布亚新几内亚)、18296(泰国)、18312(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卓仁英 陈雨春 黄一青 彭柳青
从经过低温(-5-6℃)冻害的粗枝木麻黄林分中选出较耐寒的单株,经无性繁殖成无性系,然后再选择出耐寒无性系。采用-2℃至-11℃低温处理后,2个较耐寒粗枝木麻黄无性系和对照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生理指标均表现为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的趋势,2个较耐寒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则比对照高,它们可用作鉴定粗枝木麻黄无性系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慈36号无性系比慈24号无性系更耐寒。
关键词:
粗枝木麻黄 耐寒 无性系 生理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勇 仲崇禄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利用木麻黄小枝能水培生根的特性,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9个无性系木麻黄的生根水培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木麻黄水培苗在盐胁迫下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不同木麻黄无性系的抗盐能力。结果表明:极显著影响木麻黄水培苗生根的临界盐浓度为5~10 g.kg-1;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评价木麻黄水培苗抗盐的主要性状指标是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细胞膜透性)和POD活性;综合评价法筛选出3个抗盐性强的无性系是粤501、湛江01、闽701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勇 仲崇禄 陈羽 陈珍 姜清彬 韩强 方发之
[目的]为了研究海南地区木麻黄无性系的生长过程,并确定其数量成熟龄和合理轮伐期。[方法]本研究利用海南岛3个试验点4个相同无性系10 a的生长数据分析了木麻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均呈"先快后慢"的生长模式,造林后16 a为快速生长期,6 a后进入缓慢生长期;材积生长则呈"慢—快—慢"的S型生长模式,造林后13 a为慢速生长期,47 a为快速生长期,8 a后进入缓速生长期。根据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点,各无性系材积生长的数量成熟龄处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立华 林益明 叶功富
对养分和pH值对短枝木麻黄幼苗小枝单宁和其他有机物质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枝木麻黄幼苗小枝总酚(TP)、可溶性缩合单宁(ECT)和氮含量,以及ECT:N随着氮肥的施加而显著降低,支持碳氮平衡假说和生长分化平衡假说;施加磷肥对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总酚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淀粉、叶绿素a、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氮磷含量显著降低,因而TP:N和ECT:N水平均显著升高;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与营养物质的关系相反,表明不同类型的单宁存在不同的合成途径,但由于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均与氮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故不支持蛋白质竞争模型;...
关键词:
短枝木麻黄 氮肥 磷肥 pH值 单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楠 李贺鹏 江波 叶碧欢 陈友吾 李海波
以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耐寒无性系ZS7和不耐寒无性系HN1幼苗为供试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研究在-2,-5,-8,-11℃共4个温度梯度胁迫2 h以及-5℃持续胁迫1, 2, 5, 8, 16, 24,48, 72 h后2种无性系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耐寒性差异,探讨短枝木麻黄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低温梯度胁迫下,耐寒无性系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幅小于不耐寒无性系;叶绿素、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质量摩尔浓度的降幅均小于不耐寒无性系。耐寒无性系的GSH/GSSG比值呈上升的趋势,而不耐寒无性系的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5℃持续胁迫下, 2种无性系各生理指标呈现波动变化,增幅(降幅)与到达峰值时间不同。无论是在低温梯度胁迫还是在低温持续胁迫处理过程中,耐寒无性系的SOD, POD, CAT, APX和GR活性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Pro质量分数、 GSH质量摩尔浓度都显著高于不耐寒无性系。耐寒性不同的2种短枝木麻黄无性系耐寒的生理机制明显不同,耐寒性强的无性系通过在低温胁迫下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和Pro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非酶抗氧化剂水平,抑制叶绿素质量分数的下降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剧,进而提高抗寒性来抵御低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妮 张勇 仲崇禄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胡盼 王仁开
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植物有4属96个种,天然分布于东南亚、大洋洲和太平洋群岛,具有速生、抗风、固沙、耐盐碱和瘠薄等特点,其中,木麻黄属(Casuarina Adans.)中的短枝木麻黄(C.equisetifolia Forst.)、粗枝木麻黄(C.glauca Sieber.ex Spreng.)和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 Miq.)3
关键词:
粗枝木麻黄 种源试验 遗传变异 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 芬1 2 姜清彬2 马英姿1 仲崇禄2 张 勇2 陈 羽2 陈 珍2
摘 要:对 7 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离体小枝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梯度低温处理 ,在 25℃,5℃,0℃,-5℃和 -10℃温度下处理 24 h,重复 3 次,每个种源的每个处理采集 10 株苗的枝条,测定了渗透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 9 个耐寒指标。通过半致死温度评价了 7 个种源的耐寒能力,并通过耐寒指标的特征结合相关分析对耐寒指标进行筛选。运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耐寒指标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短枝木麻黄的半致死温度对 7 个种源进行排序,耐寒能力按种源号依次为 18402 > 18268> 18119 > 18267 > 18128 >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芬 姜清彬 马英姿 仲崇禄 张勇 陈羽 陈珍
对7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离体小枝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梯度低温处理,在25℃,5℃,0℃,-5℃和-10℃温度下处理24 h,重复3次,每个种源的每个处理采集10株苗的枝条,测定了渗透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9个耐寒指标。通过半致死温度评价了7个种源的耐寒能力,并通过耐寒指标的特征结合相关分析对耐寒指标进行筛选。运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耐寒指标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短枝木麻黄的半致死温度对7个种源进行排序,耐寒能力按种源号依次为18402>18268>18119>18267>18128>18015>18244。用逐步回归的方式建立短枝木麻黄的耐寒...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秀玉 王明怀 魏龙 徐斌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51个木麻黄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ISSR适用于木麻黄无性系遗传分析,22个ISSR引物在供试无性系中共扩增出199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54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74 1 0.389 1,Shannon信息指数为0.273 20.556 0,相似系数为0.467 3 0.995 0,平均为0.743 0,表明供试无性系的遗传基础已相对比较狭窄。ISSR聚类分析表明:参试无性系并不能按来源地各自单独聚为1类,无性系亲缘关系的远近与来源相关不大;在相似系数为0.678时,可将所有供试...
关键词:
木麻黄 无性系 I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水松 谭芳林 林武星 陈胜 李永林
从 2 0 0 0年 5月起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临海风口干旱沙地进行 3年试验研究 ,从 7个参试无性系中选择惠 1#、粤 70 1#、东 980 1#等 3个造林保存率达 6 1 9%~ 6 9 5 %的无性系 ,在此类特殊困难立地防护林植物材料选择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对风口沙地前沿高地和后沿低洼地 2种微地形条件木麻黄无性系造林效果的比较分析 ,后者造林保存率提高约 5 % ,且林木生长较快。 2种微地形条件林木根系生长状况 ,风口前沿高地林木根系分布深、数量多、结构密集、吸收根系网络发达 ,有助于逃避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并揭示根系分布深度、数量、密集程度、网络结构与土壤含水率大体呈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志真 谢一青 王志洁 杨宗武 陈启锋
对与福建、广州的细枝木麻黄、短枝木麻黄和粗枝木麻黄共生的 1 7株根瘤内生菌进行了形态培养、生理类群、营养源利用、代谢酶、宿主特异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 7株木麻黄根瘤内生菌具有分枝状菌丝、孢囊、泡囊等Frankia菌的特征性结构 ,FCc64、FCc92、FCe3 3等菌株还具有串珠状菌丝段。木麻黄内生菌有A、B、AB等 3种生理类群 ,其中B群内生菌多。菌株离体培养具有固氮酶活性 ,且差异显著。多数木麻黄内生菌能良好利用吐温 ,只有少数菌株可利用葡萄糖等糖类物质。内生菌不同生理类群在碳氮源利用、有机酸羧化和代谢酶产生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侵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什全 仲崇禄 白嘉雨
A provenance trial of Casuarina junghuhniana was established at Dianbai, Guangdong Province in southern China. All the 28 seedlots of seeds came from Australian Tree Seed Centre. A complete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as employed with 16 trees per plot and 4 replicates. From 1 to 5 years old, tree he...
关键词:
山地木麻黄 种源试验 遗传参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