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0)
2023(2131)
2022(1848)
2021(1612)
2020(1462)
2019(3325)
2018(3113)
2017(5802)
2016(3609)
2015(3911)
2014(3894)
2013(4022)
2012(3959)
2011(3661)
2010(3722)
2009(3276)
2008(3464)
2007(3012)
2006(2740)
2005(2452)
作者
(13934)
(11761)
(11686)
(10956)
(7614)
(5930)
(5195)
(4688)
(4512)
(4397)
(4153)
(4042)
(4000)
(3901)
(3884)
(3729)
(3712)
(3461)
(3433)
(3368)
(3264)
(3081)
(3020)
(2810)
(2732)
(2669)
(2647)
(2620)
(2615)
(2545)
学科
(12675)
经济(12651)
(6957)
管理(6787)
方法(5710)
(5344)
(5139)
企业(5139)
数学(4832)
数学方法(4751)
(3621)
中国(3329)
(3059)
地方(2724)
业经(2579)
农业(2523)
(2382)
贸易(2378)
(2346)
(2301)
(2243)
金融(2241)
理论(2002)
(1885)
教育(1879)
银行(1842)
(1828)
(1777)
技术(1640)
(1602)
机构
大学(55569)
学院(53578)
研究(25039)
(19509)
(18767)
科学(18696)
经济(18371)
中国(15869)
管理(15775)
农业(15720)
(15301)
研究所(14339)
业大(14243)
理学(13462)
理学院(13244)
管理学(12854)
(12771)
管理学院(12760)
(10319)
中心(10222)
农业大学(10212)
(8982)
(8946)
(8935)
(8646)
(8598)
实验(8346)
科学院(8325)
北京(8208)
实验室(7998)
基金
项目(40086)
科学(28548)
(28031)
国家(27835)
基金(27410)
研究(22851)
科学基金(20631)
(16448)
自然(15185)
自然科(14843)
自然科学(14832)
(14573)
自然科学基金(14533)
基金项目(14289)
社会(12992)
社会科(12218)
社会科学(12214)
资助(12005)
科技(10912)
计划(10529)
教育(10164)
重点(10070)
(9035)
(8717)
专项(8369)
科研(8302)
(8207)
(8192)
(8155)
创新(7741)
期刊
(19357)
经济(19357)
学报(19009)
(17654)
研究(14891)
科学(13815)
大学(12758)
学学(12354)
农业(11788)
中国(11209)
(7161)
(6294)
林业(6184)
业大(5987)
管理(5525)
教育(5031)
农业大学(4663)
(4250)
科技(4008)
(3721)
金融(3721)
财经(3367)
中国农业(3285)
自然(3217)
经济研究(3096)
技术(2990)
问题(2974)
(2926)
自然科(2916)
自然科学(2916)
共检索到81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骆耀平  潘根生  
在3种土壤水分(高湿、中湿和低湿)条件下,研究了新育成品种浙农121、苹云、龙井长叶、浙农113、菊花春、碧云及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等7个茶树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浙农121和浙农113两个品种在各种供水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3个参数数值大,光合特性优;高湿条件下,苹云和龙井长叶也表现较优;中湿条件下,苹云与碧云光合特性较优;低湿条件下,福鼎大白茶显示出较好的光合特性。②Tr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高湿与低湿条件下,Pn与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呈负相关;中湿条件下,Tr与Ci和Gs与Pn呈显著正相关,Ty与Pn和Gs与Ci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袁军  谭晓风  姜志娜  杨巧丽  李泽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3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新品种‘华硕’‘华金’‘华鑫’的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3个油茶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宽大的单峰型,不存在光合午休现象,9:00时达到最大值。②‘华硕’‘华金’‘华鑫’的光补偿点分别是43.81,58.49和54.24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是693.2,638.8和684.85μmol.m-2.s-1,对光强的适应范围大小为‘华硕’>‘华鑫’>‘华金’。③‘华硕’‘华金’‘华鑫’的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35,0.97和0.90 mg.g-1。净光合速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娄娜  汪婷  郭雅丹  曾艳  邓立强  唐茜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名山白毫、名山特早芽213和福选9号3个四川川西茶区主栽品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和光合日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呼吸速率,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均有较明显的差异,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福选9号、名山白毫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性能和生产潜力,光合特性优异。各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它们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25~50μmo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玫  王家金  包云秀  杨兴荣  李慧  谢瑾  孙雪梅  李友勇  刘本英  
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1978年以国家级良种云抗14号和福鼎大白茶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从杂交F1材料中单株选育。1997-2009年在保山和澜沧区试点完成区域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云茶春韵高香、优质、丰产、抗逆性强。栽培资料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氨基酸、低茶多酚,发芽早,优质等优良特性。云茶春韵是适制名优绿茶的新品种,可在云南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正武  刘红梅  王家伦  
利用无性系茶树品种黔湄419号种子,经Co60-γ射线处理并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法培育成高产、高效三倍体茶树新品种——黔辐4号。黔辐4号品种为大叶类,中偏晚生种,生长势极强,抗寒及抗病虫性强,主要生化成分与黔湄419相当,产量均超过对照黔湄419及福鼎大白茶,适制绿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凡  王云  李春华  苏光明  董光洪  李明雍  
本文以野生南江大叶茶树群体为选育材料,经优良单株系统选育,获得高品质高产型茶树特色新品种‘云顶早’。结果显示,该品种发芽特早,生育期长,芽头肥厚壮实,鲜叶每公顷产量比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高390.3 kg,增产幅度达19.32%,茶多酚含量比对照高12.03%,氨基酸含量比对照高37.18%,EGCG含量达到10.92%,高于10%,是一个适应性强、抗性好、既高产又优质的茶树新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渝嘉  钟渭基  彭萍  秦为杰  李廷元  魏芳华  胡启坤  
南江1号以南江大叶茶群体品种为原始材料,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历经10年的品比试验和6年的全国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南江1号为早生种,适制绿茶,品质、产量都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抗性强。2010年8月通过鉴定,成为新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罗凡  唐晓波  王小萍  张德勋  
茶树特色新品种——‘乌蒙早’是从乌蒙山野生大茶树群体品种中经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其品种性状突出,特色明显,与对照福鼎大白茶比较,具有发芽早,生长势强,产量高,发芽整齐,芽叶嫩绿肥壮,用其加工的扁形和毛峰形名优茶,其外形绿润显毫,香气栗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产品风格十分突出,是四川省近几年来新育成的早生、优质、高香和适制名优绿茶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华  王云  罗凡  王小萍  唐晓波  张厅  马伟伟  李刚  郑淑琴  
茶树新品种—‘宜早一号’是从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经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其品种性状突出,性状明显,与对照‘福鼎大白茶’相比,具有发芽特早,生长势强,叶色绿,叶片厚,持嫩性较强,芽肥大,年生长期长,其加工的的名优绿茶,具有条索紧细油润、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黄绿明亮等特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品武  盛忠雷  彭萍  王晓庆  林强  黄尚俊  胡翔  
通过田间鉴定法和室内接种法对15份茶树品种及新材料进行了茶云纹叶枯病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0310、0308、0302和乌牛早等4份供试材料,在田间自然感病与室内接种致病上均表现抗茶云纹叶枯病;同时采用田间鉴定法对茶跗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鉴定结果:0303、0304、0305、0306、0311、碧香早等6份材料抗茶跗线螨;但15份供试材料均表现出高感或易感假眼小绿叶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敏  侯渝嘉  黄尚俊  邬秀宏  胡翔  
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不同茶树品种(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与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供试的12个品种(系)中,0311(6)、0305(10)两个品系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光响应曲线以及对光强度响应的初始斜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这2个品系光能利用效率较强,具有较高潜在生物产量的生理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雅丹  汪婷  曾艳  唐茜  
通过对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川农黄芽早’独芽和1芽1叶为原料所制黄茶的主要品质成分、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进行研究,以了解‘川农黄芽早’的黄茶适制性。结果表明,‘川农黄芽早’独芽所制的黄芽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的含量分别比‘福选9号’独芽所制黄芽茶(CK1)高:4.11%,18.02%,9.17%,18.80%,8.65%,差异显著。1芽1叶制得的黄小茶与‘福选9号’1芽1叶所制黄小茶(CK2)相比,水浸出物高13.46%,氨基酸高25.47%,咖啡碱高10.06%,儿茶素高8.12%,而茶多酚含量低8.78%。香气成分含量比对照高5.61%,检出香气成分共31种,其中6种特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萍  李春华  马伟  王云  
本文分别采用14条RAPD引物和14条ISSR引物对福选9号,特早213、兰香早以及福鼎大白茶的DNA进行扩增,并对扩增谱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条引物共扩增出175条谱带,其中RAPD引物85条(75条多态性谱带,多态率88.24%),ISSR引物90条(74条多态性谱带,多态率82.22%)。茶树新品种特早213和福选9号能扩增出完全不同的谱带类型,从分子水平表明两者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包云秀  黄梅  杨兴荣  张俊  刘德和  唐一春  李友勇  张艳梅  
于1988年至2001年对茶树杂交新品种佛香1号、佛香2号和佛香3号在保山点、澜沧点开展区域适应性试验,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定植成活率、生长势、产量、品质、抗逆性方面都优于2个对照,可在云南大叶茶种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亮  唐茜  李慧  王馨语  
为研究茶树新品种川茶2号的主要生化成分及绿茶的适制性,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川茶2号茶树新品种进行了芽叶性状、营养芽物候期、主要生化成分以及绿茶品质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萌芽较早、茶芽匀齐直立等优良性状,适宜采制名茶原料。分析主要生化品质成分含量,其内含物较丰富,水浸出物含量为(47.89±0.04)%(49.42±0.03)%,氨基酸总量范围为(3.68±0.11)%(6.67±0.12)%,其中,2015年春茶茶氨酸比照福鼎大白高46.58%。茶多酚含量范围为(15.65±0.21)%(1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