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8)
2023(10499)
2022(9259)
2021(8694)
2020(7282)
2019(16881)
2018(16811)
2017(32090)
2016(17807)
2015(19853)
2014(19680)
2013(19648)
2012(17999)
2011(16164)
2010(15906)
2009(14501)
2008(13832)
2007(11826)
2006(10223)
2005(8814)
作者
(53490)
(44427)
(44066)
(41892)
(28244)
(21466)
(20020)
(17639)
(17056)
(15758)
(15224)
(14868)
(14043)
(13930)
(13695)
(13686)
(13566)
(13195)
(12662)
(12535)
(11310)
(10858)
(10762)
(10067)
(9907)
(9876)
(9786)
(9669)
(9035)
(8845)
学科
(67492)
经济(67424)
管理(48860)
(45203)
(38144)
企业(38144)
方法(32364)
数学(27739)
数学方法(27389)
(21396)
(17212)
中国(16650)
(15282)
业经(14671)
地方(13480)
环境(12850)
理论(12562)
(11779)
农业(11557)
技术(11077)
(10912)
贸易(10905)
(10546)
(10373)
(10317)
教育(10072)
(9837)
财务(9777)
财务管理(9761)
企业财务(9250)
机构
大学(252566)
学院(248782)
管理(98871)
(91448)
经济(89352)
理学(86513)
理学院(85471)
研究(84673)
管理学(83820)
管理学院(83388)
中国(58997)
科学(57765)
(53873)
(46854)
(43719)
业大(43682)
研究所(40575)
(39918)
中心(37364)
农业(37122)
(35108)
北京(33701)
(33101)
财经(32928)
师范(32686)
(30910)
(29973)
(28731)
技术(27857)
经济学(26718)
基金
项目(180053)
科学(139149)
基金(129310)
研究(126497)
(114985)
国家(114043)
科学基金(96348)
社会(76675)
社会科(72469)
社会科学(72447)
(71715)
基金项目(69726)
自然(65640)
自然科(64041)
自然科学(64021)
自然科学基金(62839)
(60607)
教育(57500)
资助(53164)
编号(50822)
成果(41063)
重点(40440)
(38128)
(38037)
(37653)
科研(35250)
课题(35179)
创新(35136)
计划(34942)
大学(32936)
期刊
(96593)
经济(96593)
研究(69527)
学报(49030)
中国(43237)
(42212)
科学(42195)
大学(35675)
管理(35059)
学学(33701)
农业(29674)
(28558)
教育(27709)
技术(20452)
(16420)
金融(16420)
业经(15648)
财经(15328)
图书(15226)
(15046)
经济研究(14769)
科技(14138)
业大(13679)
林业(12998)
(12884)
(12878)
理论(12648)
问题(12602)
实践(11872)
(11872)
共检索到348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银丙  周茂繁  
根据松色二孢菌7个菌株的菌落特征、子实体形态、致病力、营养生长及产孢条件,将其分为HZ型和HN型2类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来自湖南和湖北的HZ型菌株致病力强,来自广东的HN型菌株致病力弱,且差异显著(α=0.05)。在供试培养基、pH和15~32℃条件下,HN型菌株菌落生长速度大于HZ型菌株,气生菌丝更发达。HZ型菌株与HN型菌株对高温(36℃)和低温(10℃)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光照、营养和温度条件均能影响7个菌株产生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詹伟君  罗优波  张立斌  
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优良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Bxs的营养生长、产孢条件以及对松墨天牛毒力进行研究。试验表明:Bxs菌株营养生长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宜营养生长和产孢温度均为25℃,35℃下营养生长停止;适合菌株Bxs的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DPSA。毒力测定表明:不同松墨天牛虫龄和虫态间感病性差异较大(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山  李博强  许远  时越  谷祖敏  陈捷  
绿色木霉菌TR-8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研究发现TR-8菌株在PDA培养基、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最快,3种培养基对孢子产生影响不大。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30℃时菌丝生长最快,25℃时产孢量最大。TR-8菌株在pH值2~10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5~6时菌丝生长最快,pH值为7时孢子产生量最大。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天冬酰胺是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最佳氮源。不同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作用不同,烟酸对菌丝生长最有利。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有利于孢子产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灿琴  韦仕岩  吴圣进  陈雪凤  蓝桃菊  吴小建  
【目的】对5个野生云耳菌株TY041、TY071、TY081、TY026和YE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野生云耳品种筛选的栽培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当前主栽黑木耳品种916和HME2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温度、氮碳素营养、酸碱性、含水量等条件对各菌株的菌丝长速和长势的影响及其抗霉菌性能的表现。【结果】5个野生云耳菌株和对照品种的最佳氮、碳源分别为酵母膏和葡萄糖;最适合菌丝生长温度为30℃,但在偏低的温度条件下野生云耳菌株的生长优于黑木耳对照品种;最适含水量为65%~70%;最适酸碱度为pH 8~9; TY081、TY026抗青霉菌的性能最好,且优于对照。【结论】5个野生云耳菌株和广西当地主栽的黑木耳对照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均可作为广西本土云耳优良新品种的筛选材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志静  陈锡时  韩士杰  刘灵芝  
 从大连金州区海湾养虾池底分离获得光合细菌Rx菌株的初筛菌株,并对其纯培养物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DNA中G+C摩尔百分比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Rx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小为(0.5~0.7)μm×(1.0~1.2)μm,单极生鞭毛,光合内膜为泡囊状,繁殖方式为二分分裂生殖;Rx菌株的纯培养物含细菌叶绿素a和球状素型类胡萝卜素,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条件均能生长;Rx菌株生长盐度为5~100g/kg,生长pH为5.8~8.4;Rx菌株不能利用硫化物为电子供体,其生长受高浓度硫化物的抑制;能利用谷氨酸而不能利用柠檬酸钠、酒石酸为有机碳源或电子供体;盐酸硫胺素(t)、生物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茂山  关天舒  蔡大旺  蔡忠杰  
木霉菌T41菌株是一株分离于土壤中的具有生防潜力的木霉菌株,为进一步研究菌株的发酵培养及田间应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室内菌丝生长、产孢测定方法研究了T41菌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T41菌株在PDA、PSA、PMA、NA、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菌落直径达到81mm,产孢量达到2.6×1010个;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在10~40℃范围能够生长产孢,以30℃时菌丝生长最快,培养2d后菌落直径达到93mm,并且产孢量也高于其他培养温度;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光照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木糖、果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灿琴  韦仕岩  吴圣进  汪茜  覃晓娟  黄日保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倩  黄忠乾  李伟  李玉  何晓兰  
本文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寄主植物的两株野生侧耳属菌株1和菌株2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这2个野生菌株均为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通过选取不同碳源、氮源以及P H对2株菌株进行培养,最终结果表明菌株1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蔗糖、硝酸钾、P H 6;菌株2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为蔗糖、硫酸铵、P H 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月廉  陈爱珠  郭荣发  谭树明  温美英  
对洛巴伊口蘑(Tricholoma lobyense Heim)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适于洛巴伊口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pH 6.5,最佳温度为30℃;在黑暗状态下更适于生长。最佳自然基质为棉籽壳,最适宜的料水比为1:1.4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丽  朱红雨  杜明楠  于婷婷  罗兰燕  杨雪  杨美英  
为筛选优良秸秆降解菌株,解析不同菌株降解秸秆的生物学过程。本研究利用以秸秆为唯一碳源的筛选方法从土壤中获得3株具有秸秆降解能力的菌株yj1、yj2和yj3。根据8d的秸秆降解率确定菌株降解秸秆的最优温度和pH,并测定和比较参与秸秆降解的内切葡聚糖酶(EG)、β-葡萄糖苷酶(BG)、木聚糖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的活性。结果表明:1)筛选得到的yj1、yj2和yj3菌株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短杆菌属。2)3种菌株分别在最适温度37、30和37℃以及最适pH 8、8和7时培养8d后,秸秆降解率达到峰值,在偏碱性条件下菌株yj2的秸秆降解率为26.61%。3)菌株yj1和yj3无木聚糖酶的活性,但LiP、MnP和Lac酶活性较高。菌株yj2的6种酶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协同完成秸秆降解。因此,菌株yj2可以作为碱性土壤条件下秸秆降解的候选菌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春元  李玉  
【目的】研究来自不同地区的4株有害疣孢霉菌的生物学特性,为双孢蘑菇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采自山东、甘肃、河南、四川的双孢蘑菇湿泡病菌有害疣孢霉菌菌株SD2、GS36、HN15和SC7为供试材料,采用十字交叉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对4株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利用凹玻片法分析了温度、pH、光照和相对湿度对4株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4株有害疣孢霉菌菌丝分别在蘑菇提取液培养基、25℃、pH6.0条件下生长最好;菌株SD2和HN15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菌株SC7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菌株GS36的最适碳源为蔗糖;菌株HN15和GS36的最适氮源为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霞  严毓骅  王丽英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蜡蚧轮枝菌11个单孢分离菌株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以及对温室白粉虱2龄若虫致病性研究比较,结果表明:上述性状特别是产孢量,在11个菌株中均表现有显著差异,但孢子萌发率都较高,达94.01%~9897%(12h)。在同一菌株中这些性状有的表现出一致性,有的则不同。综合比较几种性状,筛选出B3/S1-SUb2和4号两个优良菌株,它们首先具有致病性高(对2龄粉虱若虫的致死率>95.76%,12d)、其次孢子萌发率高(94.24%和98.42%)、产孢量大(5.06和4.38×109抱子/皿)以及菌落生长速率快(3.13和3.00mm/d)的特性,具有实用价值,可为今后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秀华  宋瑞清  曹翠  崔磊  梁晓东  潘建中  朱元金  胡振宇  
从落叶松八齿小蠹各虫态体内外、坑道及木材蓝变部位获得3株与落叶松八齿小蠹伴生的真菌,该3株菌可导致木材变色,与蠹害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通过菌体的培养特性和形态观察、放线菌酮耐性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3菌株确认为Ceratocystis fujiensis,为国内新记录种。3个菌株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温度为25℃,光照为全黑暗条件,pH值为5.0;最佳营养条件:培养基为PDA+落叶松韧皮培养基,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粉。3个菌株均具有较强的高温和低温耐受性,能够适应北方较大的温差,树体内的黑暗和酸性条件也比较适合菌株的生长。3个菌株对寄主落叶松具有明显的营养选择性,可利用的碳源种类较多,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房琳琳  王颖  宋思丹  白立红  
收集不同的虫草菌株,对5个虫草菌株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人工栽培和分子鉴定等试验,研究了正常菌株和退化变异菌株间的差异,并从中筛选出最适合开发利用的优良菌种。结果表明:蛹虫草不同菌株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别属于种类差异。在人工栽培试验中,K17菌株的子实体长,颜色橘黄,出草整齐,子囊壳丰富,产量高,每瓶干重达4.67g。K17菌株是5个供试菌株中最适宜人工栽培和开发利用的菌种。5个虫草菌株的ITS序列长度为545~566bp,GC含量为56.11%~57.06%。经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性检索比对,均与蛹虫草有高度同源性,且5个菌株亲缘关系很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彤  何剑斌  李鹏  龙淼  张燚  郑伟萍  姜丽莹  杨淑华  
为获得鹿源肠道菌群中的芽孢杆菌并研究其益生作用,对梅花鹿肠道分泌物85℃水浴处理15min以筛选芽孢杆菌。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结果进行鉴定,通过抑菌试验、耐酸、耐胆盐试验及产纤维素酶试验等方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出4株芽孢杆菌,分别编号为XF-1、XF-2、XF-3、XF-4,对其中的两株进行鉴定,最终确定XF-1为地衣芽孢杆菌,XF-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两株芽孢杆菌对4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XF-1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