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6)
2023(7426)
2022(6576)
2021(5994)
2020(5391)
2019(12507)
2018(12624)
2017(23912)
2016(13753)
2015(15690)
2014(16268)
2013(15956)
2012(15227)
2011(13822)
2010(14050)
2009(13066)
2008(13224)
2007(12241)
2006(10477)
2005(9323)
作者
(43566)
(36487)
(36472)
(34667)
(22966)
(17649)
(16809)
(14579)
(13643)
(13084)
(12399)
(12232)
(11694)
(11673)
(11592)
(11560)
(11345)
(10729)
(10659)
(10362)
(9405)
(9167)
(8986)
(8398)
(8317)
(8271)
(8192)
(8108)
(7632)
(7566)
学科
(55190)
经济(55124)
管理(35619)
(33250)
方法(26747)
(25919)
企业(25919)
数学(23610)
数学方法(23402)
(16327)
中国(14547)
(14516)
(14407)
(12078)
地方(11458)
农业(10395)
业经(10361)
(10009)
贸易(10007)
(9670)
理论(9318)
(9106)
(9103)
银行(9057)
(8783)
(8770)
金融(8762)
(8645)
(8318)
财务(8289)
机构
大学(201971)
学院(201137)
(78484)
经济(76611)
研究(72486)
管理(71721)
理学(61122)
理学院(60380)
管理学(59144)
管理学院(58778)
中国(53259)
科学(47894)
(45121)
(43786)
(39327)
(36763)
农业(36083)
研究所(36010)
业大(35724)
中心(33420)
(32245)
财经(28845)
北京(27419)
(26767)
师范(26381)
(25993)
(25492)
(24960)
(24281)
经济学(24102)
基金
项目(133198)
科学(101469)
基金(93467)
研究(93325)
(84029)
国家(83343)
科学基金(68196)
社会(56102)
(53781)
社会科(52935)
社会科学(52914)
基金项目(49597)
(45784)
自然(45111)
自然科(44031)
自然科学(44011)
教育(43781)
自然科学基金(43184)
资助(38985)
编号(38584)
成果(32281)
重点(31044)
(29279)
(29012)
课题(27651)
(27107)
计划(26832)
科研(26172)
创新(25461)
科技(24305)
期刊
(86632)
经济(86632)
研究(56399)
中国(41489)
(40765)
学报(40572)
科学(33314)
(29852)
大学(28769)
学学(27268)
农业(26882)
管理(24041)
教育(22985)
技术(17512)
(16891)
金融(16891)
(14935)
财经(14470)
业经(14421)
经济研究(13856)
(12458)
问题(12038)
(11743)
业大(10510)
统计(10014)
技术经济(9964)
科技(9661)
图书(9659)
理论(9368)
(9306)
共检索到299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伟  陈立侨  顾志敏  彭士明  李云凯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三种多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7个不同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群体分为三支,南湾、兴凯湖、太湖和养殖群体之间的形态最为接近,首先聚为一支,梁子湖和三溪口群体聚为另一支,而浮桥河群体则相对独立为一支。三个分支中浮桥河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主成分分析显示,可量数据和框架数据等31项形态特征中头部和尾部的长度对各群体间的差异贡献率最大,其中,太湖、梁子湖和三溪口群体间的差异最为显著。以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对7个不同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90%。分析结果显示翘嘴红鲌7个不同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安丽  孟庆磊  张龙岗  董学飒  李娴  李宁  朱树人  
为研究翘嘴红鲌(Eryghroculter ilishaeformis)主要形态指标和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2016年3月采集了67尾翘嘴红鲌,对其全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宽/体长、尾柄长/体长、尾柄高/体长、眼间距/头长、头高/头长、头宽/头长、吻长/头长和丰满度10项标准化比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R-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了雌雄判别方程式。主成分分析和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翘嘴红鲌主要形态指标可分为肥瘦程度特征、躯干部特征、尾部特征和头部特征4个方面。散布图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在尾部形态上存在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伟  陈立侨  顾志敏  张伟  李二超  李睿  李自荣  
比较分析了中国六群体翘嘴红鲌(Culter alburnus)的肌肉生化组成。试验材料分别取自太湖、兴凯湖、梁子湖、浮桥河水库和南湾水库五个野生群体,以及由太湖野生群体经人工驯养、繁殖数代获得的养殖群体。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之间翘嘴红鲌肌肉的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养殖群体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五个野生群体(P浮桥河水库群体>兴凯湖群体>梁子湖群体>养殖群体>太湖群体。氨基酸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太湖群体>兴凯湖群体>南湾水库群体>梁子湖群体>浮桥河水库群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亮华   贾橙钰   许文雅   徐文婧   郑国栋   邹曙明  
鲂鲌[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 × Culter alburnus (♂)]三倍体因性腺不发育或败育而将更多能量用于生长,因为不育可以保持F_(1)代的杂种优势而避免继续繁殖造成的种质衰退,同时具备生态安全性,因此,鲂鲌三倍体具有优越的“生长优势”或“经济性状”。为了解鲂鲌三倍体的生长情况与形态特征,本研究运用静水压技术对团头鲂(♀)×翘嘴鲌(♂)杂交受精卵进行三倍体化诱导,获得了诱导成功的鲂鲌三倍体群体(hybrid-3n)与未诱导成功的鲂鲌二倍体群体(hybrid-2n),并构建团头鲂(MA)和翘嘴鲌(CA)两个自交群体,通过生长对比实验比较分析了4种鱼的生长性能及形态差异。结果显示,在210 d生长周期内,鲂鲌三倍体绝对增重率[(0.88±0.11) g/d]比二倍体提高8.64%,较MA提高20.55%,较CA提高120.00%。可数性状上,鲂鲌三倍体和二倍体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1.05和36.07,都略偏向于母本团头鲂。可量性状上,鲂鲌三倍体杂种指数平均值为36.73,略偏向于母本团头鲂;鲂鲌二倍体杂种指数平均值为57.57,略偏向于父本翘嘴鲌。聚类分析显示,鲂鲌三倍体首先和二倍体聚在一起归为一类,然后再与母本团头鲂聚为一支,最后再与父本翘嘴鲌聚在一起。判别分析显示,对鲂鲌三倍体的判别准确率为90%,对4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达95%。主成分分析共得到累计贡献率达75.10%的4个主成分,主要体现了鱼体高和躯干的形态变异。综合分析表明,鲂鲌三倍体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具备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基础条件;鲂鲌三倍体与二倍体体型均介于双亲之间,都略偏向于母本,主要体现了鱼体高和躯干的形态变异。研究结果对鲂鲌杂交后代种群鉴定、倍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戈贤平  俞菊华  吴婷婷  
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分离和克隆翘嘴红(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的全序列,得到2 564 bp[不含poly(A)]的全长cDNA,包括111 bp 5′非翻译区,1 911 bp阅读框以及含Poly(A)信号AATAAA的542 bp3’非翻译区[不包括Poly(A)]。阅读框共编码636个氨基酸,计算的分子量为69.65 kD。该序列含有PEPCK特有的结合草酰乙酯的结构域以及与GTP三磷酸链和Mg2+结合的激酶1和2基序。与其他鱼PEPCK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戈贤平  俞菊华  吴婷婷  
Glucokinase(GK;E.C.2.7.1.1),belonging to hexokinase family,is the liver enzyme that converts glucose into glucose-6-phosphate.It is an important first step in glycogenesis.Here we report a cDNA encoding 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GK using RT-PCR and RACE.The cDNA was 2 054 bp with 63 bp 5′UTR,563 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顾志敏  贾永义  叶金云  陈立侨  朱俊杰  黄鲜明  杨元杰  
2006-2007年,在浙江湖州,通过翘嘴红鲌(♀)和团头鲂(♂)间的属间杂交,成功获得了杂种F1,并通过对杂种F1及其父母本的形态、核型和基因组分析比较,探讨了杂种F1的性状变异和遗传组成情况。结果表明:(1)翘嘴红鲌(♀)和团头鲂(♂)间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其杂交受精率、孵化率均达到90%以上;(2)翘嘴红鲌(♀)×团头鲂(♂)杂种F1的多数可数可量性状表现为中间型。在10个可数性状中,鳃耙数、侧线鳞等3个性状介于父母本之间,其平均杂种指数为54.56,显示杂种F1的可数性状接近于中间值,略偏向于父本团头鲂;在17个常规可量性状中,有9个性状与父母本差异显著,其中有4个性状偏向于父本,有3个...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贾永义  顾志敏  叶金云  杨元杰  朱俊杰  黄鲜明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基于PCR技术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运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翘嘴红鲌(♀)×团头鲂(♂)杂种F1及其父母本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从24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到21个多态性引物组合,共得到136条清晰稳定的扩增位点,其中124个扩增位点具有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6.48个多态性条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比率。杂种F1的SRAP扩增条带均能在亲本中找到,未发现杂种F1特异性条带,直观显示杂种F1确为杂交种。翘嘴红鲌、团头鲂及其杂种F1的Nei’s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19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  朱文彬  董在杰  吕帆  公翠萍  刘念  袁新华  
通过测定中国台湾红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和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比较了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比分析了3个群体间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6个可数性状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在可数性状上无显著差异。在与出肉率有较高相关系数的比例性状上,中国台湾红罗非鱼群体与以色列红罗非鱼、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均存在显著差异。8个可量比例性状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和马来西亚红罗非鱼群体形态最接近,而与中国台湾红罗非鱼群体形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4.804...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吉哲慧  李清  蒋明  孙艳红  陆星  陈见  李佩  魏辉杰  李明光  王贵英  
为探究杂交鲌“先锋1号”(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消化系统特征并分析其食性及消化吸收特点,本研究采用生物学测量、电镜扫描、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方法对体质量为(192.04±40.45) g杂交鲌的外部形态特征、消化道、各部分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杂交鲌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管和肠3部分,无胃;肠道呈z字型盘旋,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胰腺组织在肝脏中成弥散性分布。(2)杂交鲌肠道系数为0.94±0.09,口咽腔长/头长比值为0.21±0.05,符合杂食性鱼类特征。(3)杂交鲌食道、前肠、中肠、后肠四者的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相互间都存在显著差异,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依次减小,其中食道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最长,分别为(522.59±34.06)μm和(3 489.5±114.38)μm;后肠最短分别为(163.94±4.76)μm和(1 937.37±64.32)μm。(4)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内呈不均匀分布,食道内粘液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肠道内粘液细胞的密度;食道中多为Ⅰ型粘液细胞,前肠内多为Ⅱ型粘液细胞。(5)杂交鲌食道及整个肠道均具有消化吸收功能,其中前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颜元杰  曹哲明  丁炜东  邴旭文  
利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江苏省5个内陆湖(太湖、滆湖、洪泽湖、高邮湖和骆马湖)和长江的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野生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江苏省不同水域翘嘴鳜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个水域的翘嘴鳜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长江翘嘴鳜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6. 524 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 92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 827 3,均高于其它5个翘嘴鳜群体,说明长江翘嘴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其它5湖的翘嘴鳜群体。哈迪温伯格平衡显示,只有2个位点上存在不平衡,其余都满足哈迪温伯格平衡。从6个水域翘嘴鳜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来看,太湖翘嘴鳜群体和滆湖翘嘴鳜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近,骆马湖翘嘴鳜群体和太湖翘嘴鳜群体的亲缘关系最远。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翘嘴鳜种质资源的保护、监测和遗传育种提供分子基础资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  朱新平  陈永乐  刘毅辉  谢刚  
运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分析法分析了斑鳜、翘嘴鳜及其杂种(翘嘴鳜×斑鳜)的形态差异。可数性状中,腹鳍棘数、腹鳍条数、臀鳍棘数在3种鳜中都一致,对其他可数性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斑鳜与杂交鳜只有在臀鳍条数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可数性状差异不显著,斑鳜与翘嘴鳜、翘嘴鳜与杂交鳜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对可数性状和框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欧氏距离,结果显示:杂交鳜在形态上较接近于其父本斑鳜,在头部和尾部继承了更多翘嘴鳜的特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崔学海   沙航   郜卫华   梁宏伟   罗相忠  
为探明湖北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不同养殖群体形态特征差异,本研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湖北省主养区7个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鄂州与江陵群体间的欧式距离最短。基于主成分分析,雌雄克氏原螯虾的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是86.10%和87.31%,7个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体重、头胸甲长、腹长、尾扇长以及第一腹节宽呈现显著性差异,是引起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判别分析显示,7个群体雌性群体判别准确率最高的是江陵群体(83.3%),最低的是石首群体(40.0%),雄性群体判别率最高的是监利群体(90.9%),最低的同样是石首群体(56.7%)。综上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地区克氏原螯虾在形态上有一定的分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浚键  孙成飞  田园园  曾庆凯  师红亚  卢迈新  叶星  
为了解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主要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以及雌雄形态性状的差异,本研究测量了同塘养殖的2837尾翘嘴鳜的7个生长相关性状,包括全长、体高、头长、眼径、尾柄全长和尾柄宽与体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并从中随机取雌雄个体各150尾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另随机取120尾进行雌雄判别验证。结果显示,在各形态性状中,全长、体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组并进行偏回归系数检验,发现头长和尾柄宽与体重的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浚键  孙成飞  田园园  曾庆凯  师红亚  卢迈新  叶星  
为了解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主要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以及雌雄形态性状的差异,本研究测量了同塘养殖的2837尾翘嘴鳜的7个生长相关性状,包括全长、体高、头长、眼径、尾柄全长和尾柄宽与体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关系,并从中随机取雌雄个体各150尾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另随机取120尾进行雌雄判别验证。结果显示,在各形态性状中,全长、体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组并进行偏回归系数检验,发现头长和尾柄宽与体重的相关性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