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20(1)
2018(1)
2016(2)
2015(1)
2014(1)
2013(1)
作者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谢东(1)
(1)
(1)
(1)
(1)
(1)
(1)
(1)
学科
(4)
(3)
人口(3)
农业(3)
农业人口(3)
农业劳动(3)
动力(3)
(3)
劳动(3)
劳动力(3)
职业(2)
业余(1)
业余教育(1)
(1)
农民(1)
(1)
发展(1)
城市(1)
城市经济(1)
城镇(1)
(1)
培训(1)
(1)
形成(1)
教育(1)
(1)
(1)
管理(1)
经济(1)
经济管理(1)
机构
学院(6)
大学(5)
(3)
理学(3)
理学院(3)
管理(3)
管理学(3)
管理学院(3)
经济(3)
(2)
(2)
技术(2)
技术学院(2)
研究(2)
经济管理(2)
职业(2)
职业技术(2)
西南(2)
(2)
业大(1)
中农(1)
中心(1)
京师(1)
信息(1)
兴文(1)
(1)
农业(1)
农业大学(1)
(1)
(1)
基金
科学(7)
项目(7)
基金(6)
研究(6)
社会(5)
社会科(5)
社会科学(5)
科学研究(5)
职业(5)
(4)
农民(4)
基于(4)
科学基金(4)
农民工(3)
(3)
培训(3)
教育(3)
教育部(3)
民工(3)
编号(3)
自然(3)
自然科(3)
自然科学(3)
自然科学基金(3)
(3)
(3)
重大(3)
11(2)
14(2)
yja(2)
期刊
世界(2)
(2)
教育(2)
职教(2)
论坛(2)
调研(2)
业大(1)
中农(1)
(1)
农业(1)
农业大学(1)
华中(1)
(1)
发展(1)
大学(1)
学学(1)
学报(1)
(1)
(1)
(1)
研究(1)
社会(1)
社会科(1)
社会科学(1)
科学(1)
经济(1)
(1)
西南(1)
金融(1)
共检索到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五月东风正怡人,春雨更润天地新!5月9日,美丽的川西南小城——中国大雅家园丹棱迎来县域金融史上的一件大喜事,丹棱农村商业银行正式开业了。丹棱农村信用社历经几代人数十年发展壮大,经过三年多筹备,终于改制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这是一场现代金融体制改革的华丽转变;这是一次丹棱人民专属银行的焕彩新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彦兵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跨越城乡的特殊阶层。这一阶层亦工亦农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该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地位。随着社会变迁,代际分化,农民工群体的主体逐渐被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取代。站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市民化是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必须具备在城市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实现自我成长,积极融入城市社会,最终完成市民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爱翔   李黎丹   陈文平  
职业技能开发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的基础。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以其职业成长为逻辑主线,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开发支持的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在职业技能开发的支持和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成长呈现跨越上升型、锯齿上升型和稳步上升型三种形态;(2)在职业成长的起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开发来源和技能类型具有强地域偏向性的特征;进入职业成长初期,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通过参与企业端技能培训开发获取经验技能;在职业成长过程中,聚焦于特定岗位方向的持续技能投入更有助于应对技能碎片化和去技能化的挑战;为获得职业进阶,提升就业质量,可利用多渠道进行职业技能的深度开发;为适应环境动态性挑战,应加大对新技能的识别、习得和迁移,以提升个体就业韧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东虹  
本文基于2015年北京市的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重点考察了工作时间、收入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时间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能积极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受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下降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有序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关注到工作时间的影响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石丹淅  田晓青  
基于2012年河南省4市的调研数据,文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文化程度高、精神享受高、维权意识高、工资低等特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中主要存在期望工资偏高、劳动关系和谐度低、参与就业培训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尝试推行政府、企业、工人、社会组织的四方联动机制,构建合理的培训体系及规范从业标准是应对上述问题的主要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晓赟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表述表明,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基本生存状态的关怀到文化生活需要的关心以及对他们社会地位的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对引导各级地方政府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指导,社会福利保障和精神文化需求有重要指导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内容也折射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地位的渐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静  武舜臣  
本文基于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将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分为5大类,使用明瑟方程估算了各类职业的教育回报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职业流动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间教育回报率存在差异,更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低教育回报率职业是导致该群体教育回报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向高教育回报率职业流动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打破低教育水平农民工只能从事低端职业,进而教育收益更低这一恶性循环,应建立一个职业流动无障碍的劳动力市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最终通过提升其教育水平来促进该群体的市民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仲坤  
住房是农民工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安身立命之所,而建设保障性住房(简称"保障房")是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关键举措之一。在此背景下,结合最新的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居住在保障房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仍然偏低,意味着针对农民工的保障房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第二,相比于租房,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加入其他解释变量后,结论保持一致。考虑到模型中潜在的选择性偏误,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加以纠正,并通过逆向概率加权法、逆向概率加权回归调整法、调整变量衡量方式等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第三,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相比于90后农民工,保障房对80后农民工的影响更明显。由此,提出要发挥保障房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作用,应当突出保障房建设的多样性与差异化、优先考虑就业居住超五年和80后农民工等方面实施更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制度改革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