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0)
- 2023(9867)
- 2022(8917)
- 2021(8823)
- 2020(7432)
- 2019(17700)
- 2018(17519)
- 2017(33233)
- 2016(18929)
- 2015(22220)
- 2014(22985)
- 2013(22190)
- 2012(21327)
- 2011(19641)
- 2010(20135)
- 2009(19102)
- 2008(19405)
- 2007(17678)
- 2006(15719)
- 2005(14532)
- 学科
- 济(73006)
- 经济(72930)
- 管理(51069)
- 业(48004)
- 企(37048)
- 企业(37048)
- 方法(32639)
- 数学(29092)
- 数学方法(28709)
- 中国(24526)
- 农(23114)
- 财(21209)
- 制(17055)
- 贸(16976)
- 贸易(16968)
- 易(16534)
- 学(14776)
- 农业(14565)
- 地方(14499)
- 业经(14470)
- 银(14230)
- 银行(14204)
- 行(13580)
- 教育(13143)
- 理论(12769)
- 融(12396)
- 金融(12394)
- 策(12321)
- 务(12052)
- 财务(12018)
- 机构
- 大学(274483)
- 学院(271816)
- 济(111470)
- 经济(108751)
- 管理(99089)
- 研究(94202)
- 理学(82945)
- 理学院(81926)
- 管理学(80372)
- 管理学院(79840)
- 中国(73473)
- 京(59508)
- 财(56257)
- 科学(55558)
- 所(48664)
- 农(44787)
- 江(44454)
- 中心(43640)
- 研究所(43251)
- 财经(42726)
- 范(39247)
- 师范(38932)
- 北京(38825)
- 经(38448)
- 业大(37411)
- 州(35592)
- 农业(35117)
- 经济学(33712)
- 院(33411)
- 财经大学(31053)
- 基金
- 项目(161638)
- 研究(125094)
- 科学(125056)
- 基金(112245)
- 家(95395)
- 国家(94478)
- 科学基金(79360)
- 社会(74685)
- 社会科(70486)
- 社会科学(70464)
- 省(64269)
- 教育(60854)
- 基金项目(58350)
- 编号(55177)
- 划(54482)
- 自然(49169)
- 成果(48366)
- 自然科(47882)
- 自然科学(47866)
- 资助(47857)
- 自然科学基金(46994)
- 课题(39306)
- 部(36891)
- 重点(36741)
- 发(35385)
- 性(32980)
- 创(32923)
- 大学(32884)
- 项目编号(32750)
- 年(32230)
- 期刊
- 济(130784)
- 经济(130784)
- 研究(91698)
- 中国(61517)
- 教育(45448)
- 财(44475)
- 农(40807)
- 学报(39286)
- 管理(35488)
- 科学(34743)
- 大学(30505)
- 融(30139)
- 金融(30139)
- 农业(27290)
- 学学(26693)
- 技术(25080)
- 业经(21857)
- 财经(21345)
- 经济研究(21258)
- 经(18407)
- 问题(17588)
- 图书(17495)
- 贸(16950)
- 理论(14743)
- 国际(14584)
- 业(14358)
- 技术经济(13645)
- 实践(13386)
- 践(13386)
- 商业(13253)
共检索到437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余秀兰
建国60年以来,政府对大学生的资助政策从"免费加人民助学金"到奖学金为主,再到政府为主的多元资助体系,表明对大学生的资助政策正在日益完善。在资助对象上,"贫困"的资格逐步明确,"准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资助内容上,一套多元的资助体系已经形成;在资助方式上,政府的投入逐渐加大,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等各方的责任分担也日益清晰。这些政策及其变化反映了国家政策在公平与效率间的权衡,也反映了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激励导向和对充足的追求。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政策 社会公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庆豪 沈红
本文回顾了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资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现今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目标定位不清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大学生资助政策优化重构的建议:基于贫困生的特点和院校特征,大学生资助政策要贯彻“一个原则”和“两个区分”,并实现资助信息共享。
关键词:
大学生资助 重复资助 优化与重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薛荣久
对建国50年来我国党和国家 领导人就对外贸易的论述,以及经贸学术界对外贸理论的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归结,旨在更加清晰认识我国50年来外贸理论的发展,以便更好地探索未来中国外贸理论发展的方向。 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述相比,中国经贸学术界研究的贸易理论范围较宽,研究的问题从改革开放前的4个主要问题(“对外贸易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牛长松
为建设创业文化,推动大学生创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政策,如启动创业项目、建立管理机构、提供资金保障、开展教学研究、服务大学生创业等。本文在政策综述的基础上,对此作出评析。
关键词:
英国 大学生创业教育 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兴
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急需完善,根据变化的资助对象和资助目标,有三类可能的发展策略:同质增量、结构嬗变和核心位移。同质增量基本不改变原有体系的属性,以结构和规模近似同比地扩张。结构嬗变强化附带非经济义务,尤其是专业课程学习成绩要求,是自我属性的合理进化。核心位移逐渐以专业课程学习支持为新核,把资助体系融入大学生综合支持体系中。上述策略各自包含三项具体的侧面或措施,其实施难度依次增加。完善策略选择应立足国情,虑及时势,对上述策略和措施加以优化组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民选
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张民选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高等教育规模庞大的国家。据美国《1995年高等教育年鉴》报道,1994年美国有人口2亿589万,人均收入20781美元;经认可的高等院校3632所,在校学生1449万人。美国又是一个阶级、种族矛盾深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薛荣久
建国50年来,中国经贸学术界 对中国外经贸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研究,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重点和研究内容却大不相同。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贸学术界的研究活动不活跃,研究的内容不多;改革开放使中国经贸学术界的研究活动空前活跃,研究内容大大拓宽,硕果累累,对中国外经贸政策制定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外经贸理论的回顾与思考可以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外经贸理论已开始形成。但下面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敬前 郑庆昌
农业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科技目标而设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文章首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发展的相关规划为主线,结合相关的国家文件,把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分成"奠定基础"、"消弱"、"恢复建设"、"改革创新"四个阶段,通过对这四个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演化的梳理,接着研究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农业科技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据显著地位;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就始终强调农业科技工作要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上世纪50年代中叶开始,我国就开始探索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生产结合的工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科技政策 科技创新 农业经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江
为保证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性,我国初步建立了以"奖、贷、勤、助、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而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要取得实质上的突破,必须转变资助理念,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出发,整合社会资助资源,促进资助基金的可再生增长,不断优化资助体系内部结构,促使大学生资助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
关键词:
资助体系 资助方式 资助观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鸿岭
我国对大学生的资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民助学金阶段(1952-1982),主要采取了单一的人民助学金资助方式。第二阶段为人民助学金和奖学金并存阶段(1983-1986年)。第三阶段为多种资助方式并存阶段(1987年至今),根据改革的需要,在保留助学金资助方式、奖学金资助方式的基础上,先后采取了学生贷款资助方式、勤工俭学资助方式、特困学生补助资助方式、减免学费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方式等。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奖学金资助方式为主、其他资助方式为辅的多种资助方式并存的资助政策体系。我国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单一的人民助学金制度,到目前多种资助方式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廉永杰 陈怀平 张华伟
我国的社会历史变迁导致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历程经历了6个阶段。这些阶段的变迁历程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交织、物质性与功利性一体、开放性与"拿来"性共在、自主性与自我性并存和多元性与主流性统一5个方面的特征,也呈现出价值观变化的基本规律。同时,大学生主体在信仰与理想、具体内容、联系与发展等方面表现出时代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建国以来 大学生 价值观念 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庆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玉香
在我国消费市场中,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文化、消费心理与行为有独特性,值得关注。本文着重实证探讨了大学生群体的面子消费决策行为特点。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群体消费者具有较强的面子意识;面子意识显著影响其消费决策制定方式和行为倾向,并在消费决策制定的多维度上表现出差异化特点。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消费引导和企业管理策略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面子意识 消费文化 消费行为 消费决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贵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录取人数快速增长。庞大的录取人数意味着毕业季庞大的就业人数,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人。大量的毕业生在为我国经济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就业压力。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从求速度向求质量转变,进一步压缩了劳动力市场需求,导致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短期内宏观就业环境难以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积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将在评述大学生就业研究优秀著作的基础上,分析其就业能力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能为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从事大学生学情研究十余年的经历使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学习问题不仅是一种基于生理和心理机能的生物行为,更是建构在特定文化传统和心智习惯上的社会行为。因此,研究大学生学习当然要了解具有普遍意义的学理基础,如剖析人类学习行为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还要研究学生学习得以产生的文化环境与土壤,认识影响其学习行为的民族文化认知和心智价值传统,这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和传承的不可缺少的文化基因。我国近年来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