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6)
- 2023(12369)
- 2022(10538)
- 2021(9633)
- 2020(7765)
- 2019(18011)
- 2018(17307)
- 2017(32052)
- 2016(16638)
- 2015(18574)
- 2014(18574)
- 2013(18512)
- 2012(17741)
- 2011(16437)
- 2010(16692)
- 2009(15510)
- 2008(15040)
- 2007(13241)
- 2006(12311)
- 2005(11514)
- 学科
- 济(92602)
- 经济(92530)
- 管理(44639)
- 业(43652)
- 企(33448)
- 企业(33448)
- 地方(28654)
- 中国(27397)
- 方法(25466)
- 农(23982)
- 数学(21180)
- 数学方法(20972)
- 业经(20437)
- 地方经济(16724)
- 农业(16645)
- 学(16364)
- 财(15334)
- 制(14763)
- 贸(14480)
- 贸易(14464)
- 融(14257)
- 金融(14257)
- 易(13871)
- 发(13579)
- 银(13551)
- 银行(13536)
- 行(13275)
- 环境(12877)
- 和(11916)
- 策(11382)
- 机构
- 学院(241800)
- 大学(239977)
- 济(111987)
- 经济(109766)
- 研究(94479)
- 管理(89280)
- 理学(74824)
- 理学院(73888)
- 管理学(72855)
- 管理学院(72364)
- 中国(71886)
- 科学(53370)
- 京(51804)
- 财(49681)
- 所(47687)
- 研究所(42554)
- 中心(42260)
- 农(39406)
- 江(39372)
- 财经(37855)
- 范(35435)
- 师范(35195)
- 经济学(34553)
- 经(34176)
- 院(33585)
- 北京(33285)
- 州(31409)
- 业大(31325)
- 经济学院(30574)
- 农业(30005)
- 基金
- 项目(151954)
- 科学(120907)
- 研究(116181)
- 基金(108930)
- 家(93729)
- 国家(92858)
- 科学基金(79522)
- 社会(76424)
- 社会科(72485)
- 社会科学(72465)
- 省(61686)
- 基金项目(56916)
- 教育(52059)
- 划(50177)
- 自然(47321)
- 编号(46891)
- 自然科(46196)
- 自然科学(46184)
- 自然科学基金(45327)
- 资助(43073)
- 发(39888)
- 成果(38826)
- 重点(35063)
- 课题(34093)
- 部(33449)
- 发展(33082)
- 展(32527)
- 创(31952)
- 国家社会(31630)
- 创新(29832)
- 期刊
- 济(141902)
- 经济(141902)
- 研究(84190)
- 中国(59513)
- 农(38300)
- 管理(37290)
- 财(36770)
- 科学(33257)
- 学报(33165)
- 教育(30575)
- 融(27149)
- 金融(27149)
- 农业(25986)
- 大学(25789)
- 学学(23760)
- 经济研究(23191)
- 业经(22963)
- 技术(22550)
- 财经(19454)
- 问题(17863)
- 经(17104)
- 贸(15539)
- 业(14451)
- 国际(14260)
- 世界(13986)
- 技术经济(13635)
- 商业(12041)
- 图书(11817)
- 现代(11625)
- 经济问题(11552)
共检索到406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时保国
60年来,甘肃省部署实施了若干经济发展战略,按时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质是在计划体制和国家宏观战略导向下,以经济体量扩张和高速增长为特征实现经济的外延式增长,这一时期奠定了甘肃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也确立了甘肃在全国交通布局中的枢纽地位,促进了甘肃大规模水土资源的开发。这一阶段的战略存在不遵循经济规律、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不符合省情等局限。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并趋向成熟的过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组织不力、战略实施不彻底等局限。在总结甘肃60年来经济发展战略演化,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本文认为...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演化 反思 开发开放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晔立
西部大开发是西部地区在新一轮改革开放条件下实现经济腾飞的千载良机。甘肃省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条件的实证分析,在确定发展战略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可选择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甘肃省 战略 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小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史轨迹,将为我们统筹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演变 基本经验 科学发展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积生
通过比较分析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研究理论,建立了考核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熵值理论纵向分析了2001—2010年甘肃省10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变迁,并横向对比分析了2010年甘肃省以及全国、中、东部与西部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指数。发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提高是实现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之上,提出了提高甘肃省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大晋
本文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甘肃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未来10年甘肃省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家和甘肃省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成就 问题 展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创琳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共计20个县(市)的317个乡镇,拥有41种民族杂居地区。民族地区土地总面积17.92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9.44%。少数民族经济是甘肃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族经济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近年来,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民族地区与全省经济发展的差距呈扩大化趋势。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地制定适合甘肃民族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便在整个国民经济变化中,适时有效地利用民族地区经济资源和优惠政策,缩短其与甘肃和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博文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甘肃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仍是甘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投资的主体结构来看,其他经济逐渐代替国有经济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来源;甘肃利用外资规模依旧很低,外商直接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占比仅有0.1%。通过对不同投资主体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验验证,发现非国有资产经济主体固定资产投资对甘肃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同时,由于甘肃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仍需要投资的持续拉动,因此必须加快构建多元主体投资结构,提升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投资主体 开放型经济 经济增长 甘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占魁
文章在分析甘肃省畜牧业现状、发展生态畜牧业优势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如何结合甘肃实际加快发展生态草食畜产业,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兴牧,进而将甘肃建成生态化畜牧大省。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态畜牧业 相对优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学定 范宪伟 高峰
首先从城市经济联系的首位度出发,通过分析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的中心职能强度,将14个城市划分为四类;其次进行了兰州和甘肃省毗邻的省会城市与省内部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经济之间的经济隶属度和可达性的比较、分析;最后指出,甘肃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除了以区域经济发展新战略为指导外,还应该加强与毗邻省份省会城市的经济联系,特别是与西安、西宁等省会城市的联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永昕 李体康
本文从资源产出和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构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从产业链、科技智力支撑、资金供给、政策法规和发展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制约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晔立
根据近30年甘肃省耕地与经济发展的数据库资料,建立回归模型揭示耕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1)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均与耕地面积变化呈显著负相关;(2)耕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增长、城市化、第一产业增加值、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与库兹涅茨曲线并非呈典型的倒"U"型环境库茨涅茨曲线;(3)经济结构演进与耕地利用变化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
关键词:
结构变动 经济发展 数学模型 甘肃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振东 潘从银 贾琼
论文通过对甘肃省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1986~2017年甘肃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收益趋势数据分析,找出甘肃省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探讨,最后从发展机制、规划引领、资源倾斜、村级班子建设、制度管理、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甘肃省 村集体经济 经济组织 区域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樊元 刘国平
甘肃省长期以资源消耗来带动经济增长,使得甘肃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甘肃一直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循环经济评价是对循环经济实施效果的评价,也是循环经济改进的重要依据,基于"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的原则,从资源效率、污染减排、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理想点法及OWA算子多属性组合赋权法对2003—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甘肃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甘肃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潘竟虎 郑凤娟 杨东
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建立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甘肃省1997年-2006年间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采用重心模型和ESDA分析了市域土地经济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以及二者的相关度。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甘肃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除1998年外,市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差距不断增大。从空间特征看,经济发展水平地域上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减状态,而土地经济集约利用则以兰州为中心向外递减。土地集约利用重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蔡文春 卢嘉鑫 张社平 孙凤茹
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文章将协调度的内涵界定为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以此为基础从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入手,选择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对1995—2008年时间段上甘肃省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整体上提升,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整体上在逐步改善。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 协调发展 甘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