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4)
- 2023(5285)
- 2022(4389)
- 2021(3923)
- 2020(3313)
- 2019(7111)
- 2018(6789)
- 2017(12569)
- 2016(6998)
- 2015(7346)
- 2014(6921)
- 2013(6660)
- 2012(5993)
- 2011(5335)
- 2010(5000)
- 2009(4519)
- 2008(4340)
- 2007(3614)
- 2006(2981)
- 2005(2359)
- 学科
- 济(23859)
- 经济(23829)
- 业(18555)
- 管理(18472)
- 企(14068)
- 企业(14068)
- 方法(11968)
- 数学(11025)
- 数学方法(10944)
- 贸(8283)
- 贸易(8283)
- 易(8087)
- 农(7582)
- 财(6722)
- 学(6461)
- 中国(5937)
- 业经(5554)
- 农业(5257)
- 技术(4643)
- 环境(4532)
- 务(4262)
- 财务(4260)
- 财务管理(4256)
- 企业财务(4032)
- 出(3967)
- 制(3843)
- 产业(3815)
- 地方(3802)
- 划(3606)
- 银(3468)
- 机构
- 大学(97296)
- 学院(96757)
- 济(37601)
- 经济(37068)
- 管理(35706)
- 研究(35203)
- 理学(32424)
- 理学院(32003)
- 管理学(31312)
- 管理学院(31162)
- 农(30496)
- 科学(26146)
- 农业(25153)
- 中国(24101)
- 业大(23623)
- 京(19722)
- 所(19673)
- 研究所(18717)
- 农业大学(17121)
- 中心(15750)
- 财(14775)
- 业(13406)
- 江(13382)
- 室(13293)
- 实验(12727)
- 省(12722)
- 财经(12624)
- 科学院(12242)
- 实验室(12223)
- 院(12022)
- 基金
- 项目(76870)
- 科学(59218)
- 基金(57330)
- 家(54667)
- 国家(54245)
- 研究(45202)
- 科学基金(44917)
- 自然(32780)
- 自然科(32095)
- 自然科学(32083)
- 自然科学基金(31554)
- 基金项目(31414)
- 省(30951)
- 社会(29902)
- 社会科(28476)
- 社会科学(28468)
- 划(26593)
- 资助(22135)
- 教育(20121)
- 计划(18278)
- 重点(17749)
- 创(16741)
- 科技(16646)
- 发(16066)
- 科研(16019)
- 业(15973)
- 部(15888)
- 创新(15744)
- 编号(15332)
- 农(14529)
共检索到126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抄抄 孔雷蕾 李妹娟 徐刚红 唐康桐 唐湘如
为探明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香稻香气特征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形成的影响,以常规香稻品种农香1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不同浓度6-BA处理(S0:喷施清水,对照;S1:喷施15 mg/L的6-BA溶液;S2:喷施30 mg/L的6-BA溶液),研究了6-BA对香稻2-AP含量、脯氨酸和脯氨酸氧化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6-BA溶液对籽粒2-AP含量的影响各异,高浓度的6-BA溶液对籽粒2-AP的积累产生抑制作用。喷施15 mg/L的6-BA能够显著提高农香18的籽粒2-AP含量(48.16 ng/g),较S0显著提高了28.84%。喷施15 mg/L的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莫钊文 范平珊 潘圣刚 王在满 田华 段美洋 唐湘如
为了探明肥料类型及施用方式对香稻香气2-乙酰-1-吡咯啉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的影响,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香稻品种玉香油占为研究材料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置深施肥和常规手撒施肥2种施肥方式处理,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处理和复合肥处理2种肥料类型处理,各肥料处理均含有等质量的氮磷钾养分。研究了香稻成熟期籽粒香气2AP的含量,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和成熟期香稻叶片的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和吡咯啉-5-羧酸含量。结果表明,肥料类型、肥料施用方式和两者互作均显著影响香稻籽粒香气2AP含量,其中常规手撒施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肥料处理利于香稻籽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洪 饶得花 任永浩 邱友媚 陈兴林 徐振江
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HS–SPME–GC)检测香稻香味特征化合物2–乙酰基–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2–AP)的方法。在合成2–AP标准物质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5 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该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4.0μg/g,相对标准偏差≤8.54%,回收率为96.3%~103.5%,检出限为0.045 5μg/g,定量限为0.152μg/g。利用该方法测定6种不同香稻大米2–AP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香米的2–AP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留生 韩碧文 何钟佩
以京冬6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BA)、乙烯利及其配合使用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有效改变了小麦蛋白质含量及组分、氨基酸组成、沉降值、面筋含量等品质指标和千粒重。开花期喷施 BA 50mg/L 和灌浆期喷施乙烯利50mg/L 的复合处理,籽重和品质指标同时显著提高,表明了化学控制手段在协调碳氮物质代谢,实现产量品质协同提高方面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品质 6-苄氨基嘌呤 乙烯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晓宇 王小燕 柳道明 杜厚江 苏荣瑞
于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开展小麦开花后渍水试验,研究开花后渍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渍水前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江汉平原小麦开花期至成熟期均有持续降水分布,其中2011年4~5月累计降雨量达194.1mm,2012年同期累计降雨量达285.5mm,表明江汉平原小麦生殖生长期有较大渍害风险。本试验研究表明,开花后渍水,小麦植株衰老进程加速,叶片严重早衰失绿,旗叶光合速率降低;渍水前喷施6-BA,可缓减叶片衰老趋势,缩小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幅度。开花后渍水亦导致根系活力降低,渍水前喷施6-BA可缓减根系...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小麦 灌浆期 渍害 6-B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静静 王绍华 李刚华 刘正辉 丁艳锋
以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生长锥伸长期外喷6-苄基腺嘌呤(6-BA)后,定期取样,测量穗部细胞分裂素(cytok in ins,CK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检测水稻穗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O sCKX2)的表达模式,考察水稻穗部性状。结果发现:6-BA处理促进水稻穗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每穗枝梗和颖花数,分化枝梗数和总颖花数分别为60和255.4,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和30.5%。穗部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刺激了更多颖花分化。6-BA处理的水稻穗部O sCKX2表达时间提前,但表达量下降。认为:水稻穗分化始期喷施6-BA可降低穗部O sCKX2的表达强度,提高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留生 韩碧文 何钟佩
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京冬6号为材料,研究了田间生长条件下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以及6-苄氨基嘌呤(BA)和乙烯利的调控作用,结果 BA 提高了衰老后期旗叶中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POD)活性,降低了超氧自由基含量,改善了活性氧代谢,延缓了旗叶衰老,表现在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膜脂过氧化程度(丙二醛含量)变化动态的改变。乙烯利作用相反,促进旗叶衰老。两者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叶片衰老进程,与籽粒发育更加协调。
关键词:
小麦 旗叶 衰老 6-苄氨基嘌呤 乙烯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留生 韩碧文 何钟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元祥
【目的】寻找具有除草活性及抑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2-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缩合、环化、选择性氮烷基化、氧取代4步反应合成了2-(2-(1-取代-1H-吡唑-3-基)苯氧基)-4,6-二甲氧基嘧啶类化合物,其结构运用1H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认,并分别测定了合成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及抑菌活性。【结果】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成功合成了5种新型的2-(2-(1-取代-1H-吡唑-3-基)苯氧基)-4,6-二甲氧基嘧啶类化合物。在150 g/hm2的剂量条件下,新合成化合物没有表现出除草活性;在200 mg/L的质量浓度条件下,化合物4,6-二甲氧基-2-(2-(1-丙基-1...
关键词:
4,6-二甲氧基嘧啶 有机合成 生物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一鸣 肖立中 潘圣刚 聂俊 李媛 唐湘如
为了探明钾肥对香稻香气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为香稻生产施用适宜钾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了4个钾肥水平,依次为施K2O 0 kg/hm2(K0)、37.5 kg/hm2(K1)、112.5 kg/hm2(K2)和187.5 kg/hm2(K3),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和"农香18"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对不同钾肥水平下香稻游离脯氨酸含量、脯氨酸脱氢酶活性、糙米香气2-AP含量、钾素积累总量和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钾处理K0比较,施钾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2-AP含量,增幅达10.70%~67.65%,这主要得益于施钾处理普通提高了香稻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
关键词:
钾肥 香稻 香气 稻米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忠林 唐湘如 王玉良 陈慕娇 赵正琨 段美洋 潘圣刚
【目的】探明增香栽培技术对香稻香气含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常规香稻品种桂香占、美香占2号、中香1号、饶平香为材料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设置香稻增香栽培技术与香稻常规栽培技术(对照)2个处理,测定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的生物学指标、糙米香气2-乙酰基-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增香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香稻糙米和精米的香气含量,齐穗后剑叶和籽粒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剑叶)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抽穗至成熟期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和群体光...
关键词:
香稻 增香栽培 香气 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朝 魏少鹏 姬志勤
【目的】研究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酰胺衍生物抑制真菌活性的构效关系,为病原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溴-2,3-二氨基吡啶为原料,经乙酰乙酸乙酯环化制得中间体化合物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再按照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合成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酰胺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以及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以嘧菌酯为对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艳红 唐湘如 潘圣刚 杨晓娟 陈抒婷 陈春桦 戴显红 梅俊豪 陈益培
为了探明分蘖期水氮管理对香稻香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籼型香稻品种农香18和Basmati 385以及粳型香稻品种云粳优14(Y-14)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分处理(保持水层4~6 cm(W1);间隙湿润灌溉,低限土壤水势为-10 kPa(W2)和轻度落干,低限土壤水势为-20 kPa(W3))和3个氮肥水平处理(分蘖肥纯氮0 kg/hm2(N1)、30 kg/hm2(N2)和60 kg/hm2(N3))。研究了水氮互作处理对香稻糙米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互作显著影响香稻糙米2-AP含量,适当的水分胁迫(W3)和...
关键词:
香稻 水氮互作 香气 产量 稻米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兆海 张政
本文合成并研究了4-MeO-TEMPO 及其溴化物对醇的氧化性能,结果表明,4-MeO-TEMPO 对NaClO 的氧化性能有较大的促进,是一个较好的 NaClO 氧化反应的助氧化剂;其溴化物本身是一个较好的限制性氧化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华 杨红
2-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通过与甲胺、甲氧基胺的盐酸盐、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和取代苯乙酮肟多步反应合成了11个含双肟醚结构的2-甲氧亚氨基-2-(2-(取代苯基)苯基)乙酰甲胺的衍生物(G1~G11)。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和GC-MS确认。用10μg.mL-1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离体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G4对油菜菌核病、蔬菜灰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有抑菌活性;G11对蔬菜灰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有抑菌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