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8)
- 2023(5970)
- 2022(5228)
- 2021(4717)
- 2020(4237)
- 2019(9895)
- 2018(9698)
- 2017(18926)
- 2016(10715)
- 2015(12196)
- 2014(12357)
- 2013(12521)
- 2012(11886)
- 2011(10778)
- 2010(10845)
- 2009(10256)
- 2008(10368)
- 2007(9616)
- 2006(8012)
- 2005(7079)
- 学科
- 济(47574)
- 经济(47530)
- 业(28475)
- 管理(28424)
- 方法(25432)
- 数学(23102)
- 数学方法(22931)
- 企(21969)
- 企业(21969)
- 农(13205)
- 财(12262)
- 中国(11037)
- 学(10523)
- 贸(9660)
- 贸易(9660)
- 易(9374)
- 地方(8904)
- 农业(8657)
- 业经(8618)
- 制(7829)
- 务(7454)
- 财务(7441)
- 财务管理(7420)
- 企业财务(7005)
- 和(6783)
- 环境(6781)
- 银(6717)
- 银行(6684)
- 融(6581)
- 金融(6577)
- 机构
- 大学(163386)
- 学院(161936)
- 济(67724)
- 经济(66390)
- 管理(60119)
- 研究(55484)
- 理学(52406)
- 理学院(51801)
- 管理学(50830)
- 管理学院(50538)
- 中国(40116)
- 科学(36546)
- 农(36027)
- 京(33959)
- 财(30114)
- 所(30088)
- 农业(29347)
- 业大(29013)
- 研究所(27700)
- 中心(25848)
- 江(24813)
- 财经(24623)
- 经(22365)
- 经济学(21913)
- 北京(20601)
- 经济学院(20214)
- 范(20089)
- 师范(19813)
- 农业大学(19353)
- 州(18943)
- 基金
- 项目(110017)
- 科学(85196)
- 基金(79998)
- 研究(75327)
- 家(71436)
- 国家(70899)
- 科学基金(59213)
- 社会(47437)
- 社会科(45028)
- 社会科学(45010)
- 省(43802)
- 基金项目(42674)
- 自然(39569)
- 自然科(38690)
- 自然科学(38676)
- 自然科学基金(38008)
- 划(37159)
- 教育(35049)
- 资助(33178)
- 编号(29979)
- 重点(25208)
- 部(24765)
- 成果(23961)
- 发(23797)
- 创(22563)
- 计划(22079)
- 科研(21954)
- 创新(21242)
- 教育部(20606)
- 课题(20493)
共检索到227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彩虹 唐秀英 李明心 李瑶 王萍 陈金 谢金水
以苗期杂交水稻威优916为试验材料,分别以蒸馏水和8 mg/L 6-苄基腺嘌呤溶液培养,通过对功能叶片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以揭示养分胁迫下6-苄基腺嘌呤延缓水稻衰亡的效应及其机理。叶片全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离,获得了22个响应6-苄基腺嘌呤处理的蛋白质,经质谱分析,其中15个功能得到鉴定,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激素代谢及逆境反应等多个代谢途径。分析结果显示,养分胁迫下,6-BA诱导了叶片中光合蛋白质、呼吸代谢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上调,减少衰亡发生密切相关蛋白质的积累,从而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促进呼吸,满足植株生长对物质及能量的需求,延缓植株衰亡。
关键词:
水稻 6-苄基腺嘌呤 衰亡 蛋白质组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安中 黄义德
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叶面喷施 6 苄基腺嘌呤 (6 BA)对旱作水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施 6 BA能显著提高旱作水稻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 ,降低丙二醛 (MDA)含量 ,对旱作水稻有很好的防早衰及增产效果 ,增产幅度最高达 15 2 % ;6 BA喷施浓度以 40~ 5 0mg·L-1为宜 ;喷施时期以始穗期最佳
关键词:
6-苄基腺嘌呤 旱作水稻 早衰 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静静 王绍华 李刚华 刘正辉 丁艳锋
以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生长锥伸长期外喷6-苄基腺嘌呤(6-BA)后,定期取样,测量穗部细胞分裂素(cytok in ins,CK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检测水稻穗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O sCKX2)的表达模式,考察水稻穗部性状。结果发现:6-BA处理促进水稻穗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每穗枝梗和颖花数,分化枝梗数和总颖花数分别为60和255.4,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和30.5%。穗部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刺激了更多颖花分化。6-BA处理的水稻穗部O sCKX2表达时间提前,但表达量下降。认为:水稻穗分化始期喷施6-BA可降低穗部O sCKX2的表达强度,提高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速松 刘友良
外施10-9mol/L6-苄基腺嘌呤(6-BA)可促进大麦种子的出苗并缓解盐胁迫对大麦生长的抑制。在200mmol/LNaCl胁迫下,耐盐性较强的鉴4根尖内源异戊烯基腺苷组(iPAs)含量较高,维持高含量的时间较长;而科品7号根尖iPAs含量则迅速下降。外源6-BA使两者iPAs含量增高。盐胁迫下鉴4叶片中腐胺(Put)含量比较稳定,而科品7号叶片中Put含量却明显上升。外源6-BA、ABA和Ca(NO3)2使科品7号中Put含量明显下降,使鉴4中精胺(Spm)含量上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彩虹 王萍 陈金 李瑶 刘光荣 谢金水 彭春瑞
为揭示不易早衰水稻耐养分胁迫机理,应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对养分胁迫下不易早衰水稻隆平001生育后期叶片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了研究。叶片蛋白质图谱经软件Imagemaster 2D Elite 5.0分析,有26个蛋白质发生差异表达,其中17个蛋白质功能经质谱分析(ESI-Q MS/MS)得到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分析显示,养分胁迫下,隆平001叶片中光合及养分再利用相关蛋白质表达量增强,从而满足养分胁迫下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其具有较强抗养分胁迫的内在机理,而参与活性氧清除及逆境保护相关蛋白质表达量增强,可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胁迫伤害,从而对养分胁迫有更强的耐性、不易发生早衰。
关键词:
水稻 不易早衰 养分胁迫 蛋白质组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力 孔小卫 张荣铣
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对2个不同基因型烟草品种(Nicotiana tabacumL.‘NC89’&‘JYH’)叶片光合功能衰退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显著提高两品种烟草叶片的瞬时光合速率(IAPS)、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全电子传递活性和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延长光合功能期,提高烟草叶片光合电子传递和碳同化的衰退比,延缓光合功能衰退;ABA处理,结果相反。品种JYH对这2种激素的反应较NC89敏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邵彩虹 王经源 林文雄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角度对杂交水稻汕优63苗期的叶片蛋白质组变化进行研究,以揭示水稻苗期叶片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方法】蛋白质点经双向电泳得到分离,并采用Imagemaster 2D Elite5.0软件对所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图谱分析共得到差异蛋白质点41个,其中三叶期后新增蛋白质点17个,包括9个仅在三叶期出现特异的特异蛋白质点,13个蛋白质点表达丰度先逐渐增强随后减弱或在消失,其它11个蛋白质点中,自二叶期开始表达丰度呈现下降的蛋白质点有3个,保持上升的有6个,不规律出现的有2个;其中的15个蛋白质点经质谱分析得到鉴定。【结论】蛋白质是细胞功能执行者,受细胞功能或细...
关键词:
水稻 分蘖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飞 张海宇 张战胜 陈永伟 康建宏 吴宏亮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氮素缓解花后高温导致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早衰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设春小麦花后高温前叶面喷氮(D20)和不喷氮(CK)2个处理,喷氮后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高温(35±2)℃处理,连续处理3 d,时间为9:00—17:00,高温结束后开始取样,测定高温处理后春小麦旗叶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并对春小麦旗叶进行转录组、蛋白组测序。【结果】高温处理后,D20处理春小麦旗叶的可溶性糖、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联合分析表明,与CK相比,D20处理春小麦旗叶中共鉴定出3441个差异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和150个差异蛋白(Differential expressed proteins,DEPs),其中相关联的差异因子23个,包括13个基因上调和10个基因下调及8个蛋白质上调和15个蛋白质下调。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有16个因子表达一致,包括7个上调因子和9个下调因子。GO和KEGG富集发现,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春小麦硫胺素代谢、蔗糖淀粉代谢和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均发生上调表达。春小麦的THI1和bglx基因上调表达,硫胺素含量、可溶性糖、香豆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抗逆性增强。对表达趋势一致的春小麦旗叶基因和蛋白的差异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结果与转录组分析一致,差异基因在两者中均表现为上调表达。【结论】春小麦花后高温处理前喷氮可调控硫胺素代谢、蔗糖淀粉代谢和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模式,从而缓解花后高温造成的早衰,提高春小麦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彩虹 李瑶 钱银飞 邱才飞 彭春瑞 刘光荣 谢金水
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对养分胁迫下杂交水稻威优916根系蛋白质组差异表达进行研究,以揭示养分胁迫对水稻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影响的分子机理。根系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析及差异检测,获得了23个发生差异表达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ESI-Q MS/MS),17个蛋白质功能得到鉴定,包括2个呼吸代谢相关蛋白质、7个根系生长发育相关蛋白质、6个逆境相关蛋白质及2个未知功能蛋白质。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最初的养分胁迫能够刺激根系的分化生长;但持续的养分胁迫诱导根系大量逆境应答蛋白质上调表达,呼吸代谢减弱,根系生长发育受阻,木质化程度增加,根系衰老加剧。
关键词:
水稻 养分胁迫 根系 衰老 蛋白质组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月英 黄广学 孟利前 肖海峻
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是禾本科冰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对干旱、寒冷及风沙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是干旱草原和荒漠地带的重要牧草。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技术即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是近年来最新开发的一种新的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技术,具有分离能力强、定量结果可靠、灵敏度高、可检测出低丰度蛋白等特点。以蒙古冰草为材料进行干旱处理12d后复水处理,分别在处理0,4,8,12,16d取样,利用iTRAQ技术分析蒙古冰草叶片在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下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情况下持续上调的蛋白15个,持续下调的蛋白6个,在干旱复水处理中发现有1个基因(Q40001)是在干旱处理中处于下调状态,但是在复水处理后处于上调状态,通过查询蛋白的注释信息发现,该蛋白是一种镁离子螯合酶,其含量的变化与叶绿素的变化趋势相符。
关键词:
蒙古冰草 蛋白组学 ITRAQ技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万柔 胡亚平 景文轩 胡博 郭起荣
【目的】倍体材料的发现及其育种基础研究一直是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天然银杏单倍体的发现打破了银杏只有二倍体的认识,银杏单倍体与二倍体的表型及生理差异的调控机制不清楚。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执行者,本研究通过分析单倍体银杏的蛋白质组学特征,以探究其单倍体的特殊性状和机制。【方法】以二倍体银杏为对照,在8月叶片性状、功能最强时采集材料,采用DIA(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蛋白质组学定量测序,开展蛋白鉴定、差异蛋白富集、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网络和GSEA分析,研究单倍体银杏的蛋白质组学差异。【结果】在银杏单倍体中鉴定到6 012个蛋白;获得686个表达差异蛋白,其中397个蛋白表达上调,289个蛋白表达下调。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叶绿素代谢过程和含卟啉化合物的代谢过程;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参与97个代谢通路,包括代谢途径、核糖体和单萜生物合成等。亚细胞定位发现,差异蛋白在叶绿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为37%。蛋白质网络互作的主要通路为核糖体途。GSEA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富集于代谢途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中。【结论】银杏单倍体差异蛋白主要在代谢、叶绿体和核糖体相关蛋白中起调控作用,可能与其单倍体代谢物质含量降低,光合能力、生长势弱的性状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红霞 赵鑫 毕阳 张增艳 陈佰鸿 安成才
【目的】为揭示豌豆的抗病反应机理,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豌豆上胚轴组织中应答GSH的抗病防御蛋白质种类和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50mmol·L-1还原性谷胱苷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作为抗病激发子,利用高通量2-DE和MALDI-TOFMS质谱技术大规模分离和鉴定豌豆白化苗中与抗病防御相关的差异蛋白质点。【结果】从GSH处理48h的豌豆白化苗上胚轴组织中共分离筛选得到4种蛋白质与豌豆的抗病防御反应密切相关,包括病程相关蛋白PR10(PI49)、脱落酸胁迫响应蛋白ABR17和ABR18及1个富含甘氨酸的RNA束缚蛋白(GRPs)。发现ABR17与PI49在GSH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士功 高吉寅 宋景芝
以小麦为材料,研究盐分胁迫条件下6苄基腺嘌呤对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幼苗Na+ 、K+ 、Cl- 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6苄基腺嘌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 的吸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运输的数量和速度;提高体内K+ 含量、向上运输效率,降低地上部分对Na+ 、K+ 的选择性(SNa+ 、K+) ,同时6苄基腺嘌呤还能够促进幼苗根系对Cl- 的吸收,并有效地将Cl- 限制在根部,阻滞Cl- 向上运输,相对降低地上部分的Cl- 含量。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提高小麦幼苗抗盐性和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涛 李耕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柏晗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研究早期发育阶段玉米上、中部籽粒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其功能,探明玉米粒位发育差异的分子机理。【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粒位效应显著的玉米品种登海661(DH661)为供试材料,90 000株/Hm~2密度下种植,在开花期人工饱和授粉后0、3、6、12 D取果穗上部与中部籽粒。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籽粒总蛋白,双向电泳分离后获得蛋白质图谱。分别以0、3、6、12 D中部籽粒的凝胶作为参考胶,将上部籽粒凝胶与其进行比对,利用ImAge mAsTer 2D 7.0软件分析籽粒早期发育不同阶段上、中粒位蛋白质表达的差异。通过mALDI-TOF/TOF ms质谱分析及NCB...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娜 徐庚全 王萌 王立斌 邱山桐 余震 余四九 潘阳阳
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娟犏牛奶与牦牛奶乳清和乳脂球膜(MFGM)相同蛋白进行分析,而娟犏牛产奶量高于牦牛,若娟犏牛奶的功能与牦牛奶相近,将提高当地牧民的经济水平。通过离心法分离乳清与乳脂,分别提取蛋白;通过串联质量标签(TMT)技术,进行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到相同蛋白;对相同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代谢通路、蛋白互作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娟犏牛奶与牦牛奶中共鉴定到651种乳清蛋白和990种MFGM蛋白,筛选出298种乳清相同蛋白,283种MFGM相同蛋白。GO注释分析发现,鉴定的娟犏牛奶与牦牛奶乳清相同蛋白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是内肽酶活性的负调控、免疫应答和免疫球蛋白产生,MFGM相同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是内肽酶活性的负调控和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乳清与MFGM相同蛋白定位的细胞成分主要是胞外间隙和胞外区,参与的分子功能主要是三磷酸鸟苷(GTP)酶活性、GTP结合。KEGG富集分析发现,娟犏牛奶与牦牛奶乳清与MFGM相同蛋白主要富集的途径包括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吞噬体和内质网中的蛋白加工。娟犏牛奶和牦牛奶中丰度较高的蛋白显示出其在免疫和促进营养吸收等方面表现优异,然而,娟犏牛产奶量高于牦牛,这将增加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也为人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高原奶制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