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9)
- 2023(3342)
- 2022(2684)
- 2021(2551)
- 2020(2062)
- 2019(4554)
- 2018(4419)
- 2017(8527)
- 2016(4596)
- 2015(4773)
- 2014(4824)
- 2013(4729)
- 2012(4370)
- 2011(3971)
- 2010(3887)
- 2009(3349)
- 2008(3431)
- 2007(3035)
- 2006(2419)
- 2005(2214)
- 学科
- 济(15946)
- 经济(15923)
- 业(13749)
- 管理(12980)
- 企(11380)
- 企业(11380)
- 方法(8148)
- 数学(7070)
- 数学方法(6987)
- 学(5275)
- 财(5212)
- 农(4060)
- 中国(3852)
- 技术(3742)
- 务(3655)
- 财务(3651)
- 财务管理(3644)
- 业经(3575)
- 企业财务(3570)
- 制(3550)
- 银(3256)
- 银行(3244)
- 融(3187)
- 金融(3187)
- 行(3096)
- 农业(2754)
- 理论(2745)
- 贸(2736)
- 贸易(2736)
- 易(2680)
- 机构
- 大学(67089)
- 学院(66712)
- 研究(24686)
- 济(24679)
- 经济(24156)
- 管理(23640)
- 理学(21157)
- 理学院(20840)
- 管理学(20380)
- 管理学院(20251)
- 科学(17819)
- 农(17706)
- 中国(17129)
- 农业(14405)
- 所(13775)
- 京(13740)
- 业大(13420)
- 研究所(12911)
- 财(11940)
- 中心(10814)
- 财经(9906)
- 江(9372)
- 经(9136)
- 农业大学(9126)
- 院(8609)
- 省(8471)
- 业(8379)
- 室(8284)
- 科学院(8249)
- 北京(8117)
- 基金
- 项目(50347)
- 科学(39756)
- 基金(38254)
- 家(36021)
- 国家(35757)
- 研究(31514)
- 科学基金(29733)
- 自然(21346)
- 自然科(20913)
- 自然科学(20905)
- 自然科学基金(20555)
- 社会(20487)
- 基金项目(20278)
- 省(19698)
- 社会科(19504)
- 社会科学(19496)
- 划(17435)
- 资助(15401)
- 教育(14395)
- 重点(11918)
- 计划(11399)
- 部(11023)
- 创(10923)
- 编号(10626)
- 发(10415)
- 科研(10305)
- 创新(10269)
- 业(10097)
- 科技(9847)
- 性(9773)
共检索到90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速松 刘友良
外施10-9mol/L6-苄基腺嘌呤(6-BA)可促进大麦种子的出苗并缓解盐胁迫对大麦生长的抑制。在200mmol/LNaCl胁迫下,耐盐性较强的鉴4根尖内源异戊烯基腺苷组(iPAs)含量较高,维持高含量的时间较长;而科品7号根尖iPAs含量则迅速下降。外源6-BA使两者iPAs含量增高。盐胁迫下鉴4叶片中腐胺(Put)含量比较稳定,而科品7号叶片中Put含量却明显上升。外源6-BA、ABA和Ca(NO3)2使科品7号中Put含量明显下降,使鉴4中精胺(Spm)含量上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静静 王绍华 李刚华 刘正辉 丁艳锋
以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生长锥伸长期外喷6-苄基腺嘌呤(6-BA)后,定期取样,测量穗部细胞分裂素(cytok in ins,CK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检测水稻穗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O sCKX2)的表达模式,考察水稻穗部性状。结果发现:6-BA处理促进水稻穗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每穗枝梗和颖花数,分化枝梗数和总颖花数分别为60和255.4,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和30.5%。穗部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刺激了更多颖花分化。6-BA处理的水稻穗部O sCKX2表达时间提前,但表达量下降。认为:水稻穗分化始期喷施6-BA可降低穗部O sCKX2的表达强度,提高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士功 高吉寅 宋景芝
以小麦为材料,研究盐分胁迫条件下6苄基腺嘌呤对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幼苗Na+ 、K+ 、Cl- 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6苄基腺嘌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苗对Na+ 的吸收,阻滞其向地上部分运输的数量和速度;提高体内K+ 含量、向上运输效率,降低地上部分对Na+ 、K+ 的选择性(SNa+ 、K+) ,同时6苄基腺嘌呤还能够促进幼苗根系对Cl- 的吸收,并有效地将Cl- 限制在根部,阻滞Cl- 向上运输,相对降低地上部分的Cl- 含量。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提高小麦幼苗抗盐性和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安中 黄义德
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叶面喷施 6 苄基腺嘌呤 (6 BA)对旱作水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施 6 BA能显著提高旱作水稻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 ,降低丙二醛 (MDA)含量 ,对旱作水稻有很好的防早衰及增产效果 ,增产幅度最高达 15 2 % ;6 BA喷施浓度以 40~ 5 0mg·L-1为宜 ;喷施时期以始穗期最佳
关键词:
6-苄基腺嘌呤 旱作水稻 早衰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彩虹 唐秀英 李明心 李瑶 王萍 陈金 谢金水
以苗期杂交水稻威优916为试验材料,分别以蒸馏水和8 mg/L 6-苄基腺嘌呤溶液培养,通过对功能叶片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以揭示养分胁迫下6-苄基腺嘌呤延缓水稻衰亡的效应及其机理。叶片全蛋白质经双向电泳分离,获得了22个响应6-苄基腺嘌呤处理的蛋白质,经质谱分析,其中15个功能得到鉴定,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激素代谢及逆境反应等多个代谢途径。分析结果显示,养分胁迫下,6-BA诱导了叶片中光合蛋白质、呼吸代谢相关蛋白质的表达量上调,减少衰亡发生密切相关蛋白质的积累,从而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促进呼吸,满足植株生长对物质及能量的需求,延缓植株衰亡。
关键词:
水稻 6-苄基腺嘌呤 衰亡 蛋白质组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力 孔小卫 张荣铣
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对2个不同基因型烟草品种(Nicotiana tabacumL.‘NC89’&‘JYH’)叶片光合功能衰退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显著提高两品种烟草叶片的瞬时光合速率(IAPS)、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全电子传递活性和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延长光合功能期,提高烟草叶片光合电子传递和碳同化的衰退比,延缓光合功能衰退;ABA处理,结果相反。品种JYH对这2种激素的反应较NC89敏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增茹 李长荣 张跃
研究了脱水法合成6-苄基氨基嘌呤(6-BA)的最佳反应条件。腺嘌呤、氢氧化钠水溶液和过量的苯甲醇混合后共热,不断蒸出水醇共沸物,反应结束后残留物加水溶解,用酸中和后得产品。该法合成的6-BA纯度高、产率高、成本低。
关键词:
6-苄基氨基嘌呤 细胞分裂素 脱水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增茹 李长荣
本文探讨了6-苄基氨基嘌呤的紫外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测定波长为275um,在0~9mg·kg-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变异系数为0.7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紫外法测定样品的可靠性加以确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晓宇 王小燕 柳道明 杜厚江 苏荣瑞
于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开展小麦开花后渍水试验,研究开花后渍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渍水前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江汉平原小麦开花期至成熟期均有持续降水分布,其中2011年4~5月累计降雨量达194.1mm,2012年同期累计降雨量达285.5mm,表明江汉平原小麦生殖生长期有较大渍害风险。本试验研究表明,开花后渍水,小麦植株衰老进程加速,叶片严重早衰失绿,旗叶光合速率降低;渍水前喷施6-BA,可缓减叶片衰老趋势,缩小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幅度。开花后渍水亦导致根系活力降低,渍水前喷施6-BA可缓减根系...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小麦 灌浆期 渍害 6-BA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留生 韩碧文 何钟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 张艳艳 章文华 刘友良
用0、50、100、200和300mmol·L-1NaCl对2个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鉴4(J4,耐盐性较强)和科品7号(KP7,耐盐性较弱)幼苗处理8d后,其干重均随着NaCl浓度增加而显著下降,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相应增加。与对照相比,J4干重的降低要小于KP7,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也比KP7低。在盐胁迫下,大麦幼苗根系的多胺含量和种类也有显著的变化,随NaCl浓度的增加,腐胺(Put)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亚精胺(Spd)含量的变化则相反,这种多胺含量变化的盐浓度阈值J4大于KP7。多胺合成抑制剂D-Arg、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和甲基乙二醛双(鸟嘌呤腙)(MGBG)可以显著降低...
关键词:
大麦 盐胁迫 多胺 抑制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文华 於丙军 刘友良 龚永胜
用研制的复配试剂(complexprescriptionreagent,简称CPR)对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滩引2号和科品7号进行10h浸种,能提高200mmol/LNaCl胁迫下大麦的出苗率、幼苗株高和株重,较用水浸种的对照分别提高20%-25%,10.4%-11.6%和44.7%-48.6%。对CPR的作用机理的分析表明,它能减少种子对Na的吸收,增加对K的吸收;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提高种子a-淀粉酶活性;减少植物体对Na的吸收,增加根系对K的吸收。
关键词:
大麦,幼苗,耐盐性,复配试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留生 韩碧文 何钟佩
以京冬6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BA)、乙烯利及其配合使用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有效改变了小麦蛋白质含量及组分、氨基酸组成、沉降值、面筋含量等品质指标和千粒重。开花期喷施 BA 50mg/L 和灌浆期喷施乙烯利50mg/L 的复合处理,籽重和品质指标同时显著提高,表明了化学控制手段在协调碳氮物质代谢,实现产量品质协同提高方面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品质 6-苄氨基嘌呤 乙烯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福庚 刘友良 章文华
在 0~ 30 0mmol·L-1NaCl浓度范围内 ,大麦叶片内催化脯氨酸 (Pro)合成的关键酶吡咯啉 5 羧酸合成酶 (P5CS)、精氨酸酶、鸟氨酸转氨酶 (OAT)和谷氨酸脱氢酶 (GDH)的活性均明显提高 ,脯氨酸脱氢酶 (ProDH)活性略有下降 ,与之相对应 ,叶片内Pro含量上升 4~ 11倍。 2 0 0mmol·L-1NaCl以下浓度处理 ,Pro合成主要是通过谷氨酸 (Glu)途径(关键酶为P5CS) ,2 0 0mmol·L-1以上NaCl胁迫下鸟氨酸 (Orn)途径 (关键酶为OAT)受激。ΔGR/ΔNaCl (每提高单位NaCl浓度时植株生长速率的下降值 )可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商振清 李爱丽 董永华 李广敏
干旱胁迫对抗旱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冀麦 38号和晋麦 33号的旗叶叶绿体Hill反应活力、光合磷酸化活力以及叶绿体偶联因子ATP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叶面喷施 6 -苄基氨基比林或激动素 ,对以上两种反应及Mg2 + -ATP酶、Ca2 + -ATP酶均起到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