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4)
2023(2529)
2022(2252)
2021(2022)
2020(1763)
2019(3957)
2018(3760)
2017(6970)
2016(4109)
2015(4528)
2014(4501)
2013(4320)
2012(4027)
2011(3748)
2010(3731)
2009(3296)
2008(3297)
2007(3046)
2006(2606)
2005(2278)
作者
(14663)
(12386)
(12264)
(11491)
(7825)
(6071)
(5448)
(4755)
(4673)
(4453)
(4210)
(4203)
(4139)
(4013)
(3985)
(3832)
(3759)
(3738)
(3604)
(3556)
(3234)
(3100)
(3009)
(2828)
(2787)
(2760)
(2736)
(2696)
(2626)
(2578)
学科
(14461)
经济(14452)
管理(10097)
(9802)
方法(8185)
(7753)
企业(7753)
数学(7345)
数学方法(7246)
(5568)
(4456)
中国(3068)
业经(3051)
农业(3051)
(2746)
(2561)
技术(2554)
理论(2453)
人事(2426)
人事管理(2426)
环境(2420)
(2360)
贸易(2360)
地方(2308)
(2275)
(2112)
(1970)
教育(1961)
水产(1899)
(1738)
机构
大学(61721)
学院(60616)
研究(23044)
(21063)
管理(20818)
经济(20615)
(19325)
理学(18524)
理学院(18246)
科学(17847)
管理学(17749)
管理学院(17644)
农业(15627)
业大(15361)
中国(15307)
(13456)
(13230)
研究所(12537)
农业大学(10944)
中心(9908)
(9785)
(9041)
(8578)
实验(8443)
(8423)
(8307)
技术(8194)
实验室(8110)
北京(7909)
(7764)
基金
项目(45855)
科学(35091)
基金(33237)
(31545)
国家(31304)
研究(27623)
科学基金(25662)
(19072)
自然(18827)
自然科(18429)
自然科学(18422)
自然科学基金(18128)
基金项目(17891)
社会(16745)
(16395)
社会科(15938)
社会科学(15933)
资助(13731)
教育(13294)
计划(11058)
重点(10850)
科技(10234)
编号(9728)
(9621)
(9571)
(9524)
科研(9445)
创新(8983)
(8770)
(8615)
期刊
(20007)
经济(20007)
学报(18120)
(16640)
科学(14138)
研究(14028)
大学(12892)
学学(12491)
中国(12400)
农业(11354)
管理(6931)
业大(6313)
(6041)
(6011)
教育(6001)
农业大学(5367)
技术(4556)
(4505)
林业(4269)
科技(3820)
中国农业(3728)
财经(3398)
统计(3290)
经济研究(3177)
自然(3151)
业经(3128)
(2964)
(2943)
自然科(2814)
自然科学(2814)
共检索到8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革锋  刘洋  姜旭阳  韩英  李想  牟振波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方法,选择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PP)、胃泌素(gastrin,GAS)和P物质(substance P,SP)6种特异性哺乳类胃肠激素抗血清,对不同年龄段(1龄、2龄和3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仅在食管、胃贲门、胃体和胃幽门检出有5-HT、SS和PP阳性细胞的分布(除1龄鱼食道),且这3种内分泌细胞均大量定位于胃部;在前肠、中肠、后肠和直肠中均未检测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志刚  翁幼竹  宋海霞  方永强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方法,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P物质(Substance P,SP)、胃泌素(Gastrin,GAS)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NPY)5种特异性哺乳类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稚鱼期的消化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5-HT-和Som-样免疫活性细胞定位在斜带石斑鱼稚鱼的胃各部,包括胃贲门部、胃体和胃幽门部;SP-、GAS-样免疫活性细胞则在胃和肠均存在,其中SP-样细胞定位在胃体部和胃幽门部以及整个肠道,GAS-样细胞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树根  吴德峰  王寿昆  
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peroxidase简称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抗5-羟色胺、生长抑素、胃泌素、β-内啡肽、胰高血糖素抗体对日本鳗鲡的胃肠胰内分泌细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鳗鲡胃肠道各段均存在5-HT和Som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Gas细胞分布于胃体部、幽门部和前肠、中肠;胃贲门部和后肠未检出Gas细胞。β-内啡肽、Glu细胞在胃肠道各段均未检出。在胰腺中均鉴别出Glu细胞和Som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树根  黄志坚  王寿昆  
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 (Streptavidin peroxidase简称S -P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用抗胰高血糖素、胃泌素、生长抑素、5 羟色胺抗体对中华鳖 (Trionyxsinensis)的胃、肠、胰内分泌细胞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5 HT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 ,以小肠密度最高 ,胃、大肠、直肠其次 ,食管最少。Som细胞在胃底部、幽门部和小肠各段密度较高 ,胃贲门部、大肠和直肠密度较低。Gas细胞分布于胃体部、幽门部和小肠各段 ;胃贲门部、大肠和直肠未检出Gas细胞。Glu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未检出 ,在胰腺中均鉴别出Glu细胞和Som细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之平  潘黔生  聂秀云  白雪梅  
使用4种哺乳动物抗血清;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on,Som)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Peroxidase,简称S-P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尼罗非鲫(Tilapianilotica,简称非鲫)和短盖巨脂鲤(Colosomabrachypomum,简称白鲳)的胃肠胰(Gastro-Entero-Pancreatic,GEP)内分泌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鱼的消化道和胰岛都不同程度地存在APUD(AminePr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永强  翁幼竹  胡晓霞  林君卓  
用7种哺乳类胃肠激素抗体对鲻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5-HT、SST、VIP、GAS和P物质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均存在于鲻鱼胃肠粘膜中,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则显免疫阴性反应。文中还描述了鲻鱼胃肠道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及在胃肠各部的分布密度,并对其可能的分泌方式和功能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泽红  陈晓武  柳金雄  陈秋生  
采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法,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胃肠道5-羟色胺(5-HT)细胞和胃泌素(Gas)细胞的分布和形态进行了观测,并比较了冬眠期和活跃期的分布差异。结果显示,5-HT细胞在胃和肠道各段均有分布,在胃分布于胃腺,在肠则分布于黏膜上皮。在胃的前部和中部,5-HT细胞位于胃腺各部,而在胃的后部,5-HT细胞则主要集中于胃腺的上部和胃小凹底部。在肠道中,由前向后5-HT细胞的分布呈递减趋势,且大部分细胞呈上窄下宽的锥体形、梨形等,顶端伸达肠腔,为开放型内分泌细胞,少数细胞为封闭型。前、中部胃腺中,Gas细胞的分布数量较多,且位于腺细胞之间,一般为开放型。后部胃腺中Ga...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杨金海  庄平  刘鉴毅  赵峰  田美平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长鳍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5-羟色胺(5-HT)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食道和胃中分布数量多,在幽门盲囊和肠道分布数量少;生长抑素(Som)细胞集中位于食道和胃部,数量多,幽门盲囊和肠道中未检出;神经肽Y(NPY)细胞在肠道有少量分布,其余各段均未检出;胃泌素(Gas)细胞在幽门盲囊和肠道有少量分布,食道和胃中均未检出。4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对其可能的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寿昆  李君秋  林建斌  林树根  
应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用抗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T)、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 lu)等4种抗哺乳动物血清对褐牙鲆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结果表明:5-HT免疫阳性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胃各部分布较多,食管和肠管分布较少;SST在胃贲门部和胃体部数量较多,胃幽门部较少,食管和肠管各段均未检出;Gas分布于胃幽门部和前肠、中肠、后肠,从胃幽门部到后肠呈递减分布趋势,食管、胃贲门部和胃体部均未检出;G lu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前肠和中肠,其余各段均未检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磊  张洪海  马建章  
为了解紫貂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类型和局部分布的特点,选取5只健康成年紫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对其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种内分泌细胞在紫貂的消化道中均可检出;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胃腺和肠腺上皮细胞间,以胃黏膜和小肠前段细胞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大肠各段仅检测到5-HT-IR细胞,食管无内分泌细胞检出;细胞形态多样,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回肠、盲肠和直肠的内分泌细胞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幽门腺区、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的内分泌细胞多呈楔形;在所测细胞中,5-HT-IR细胞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各段,其余6种细胞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紫貂消化道的大多数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志强  吴孝兵  
应用5种特异性哺乳动物胃肠激素抗血清,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鉴别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内分泌细胞呈楔形、梭形或烧瓶形,少数呈圆形或椭圆形。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分别以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胃体部为最高,在食道和空肠处最低。胰高血糖素和胃泌素细胞均在直肠处密度最高,但分布型不同。血管活性肠肽细胞在胃幽门部密度最高,回肠未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施志仪  陈晓武  顾一峰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体质量约0.5 kg,活体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鲆消化道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牙鲆消化道和高等脊椎动物类似,分为口咽腔、食道、胃、胃盲囊和肠。肠也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胃和前肠是消化吸收主要的部位,胃盲囊和前肠结构和功能非常类似。Serotonnin细胞和P Substance细胞在牙鲆胃前部的黏膜中零星分布,在胃体中较多见,平均每104μm2胃体黏膜上皮约各有2.2和2.0个阳性细胞。而Gastrin细胞分布在胃盲囊和前肠中,平均每104μm2黏膜上皮分别有0.98个和0.71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妙安  徐海圣  朱有法  沈元新  
在肠卷石蜡法切片上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显示消化管全长的生长抑素分泌细胞 (又称D细胞 ) ,结果只在胃体部显现 ,主要散在分布于胃腺中 ,个别出现在粘膜上皮。消化道内分泌细胞根据基部有否胞质突起 ,可分为 4种类型 ,在黄鳝胃中均有 ,其中Ⅲ型数量最多 ,Ⅰ、Ⅳ型次之 ,而Ⅱ型数量最少。由于产生生长抑素的D细胞在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中作用多并且类型复杂 ,故黄鳝胃还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应用透射电镜 ,对黄鳝的胃肠作超薄切片观察显示在胃腺上皮细胞内含大量的微管泡系和一定量的酶原颗粒 ,表明其兼有泌酸及产生酶原的功能 ,属泌酸胃酶细胞。在肠上皮细胞游离面 ,含有大量微绒毛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子怡  宇克莉  孙金生  
采用膜片钳技术之内面向外记录模式观察了中华绒螯蟹(河蟹)眼柄视神经节端髓X器官(MTXO)神经内分泌细胞对0~1 mmol/L ATP的反应,发现河蟹眼柄MTXO细胞表达ATP敏感钾通道(KATP)。电生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细胞膜内外两侧的K+浓度均为200mmol/L时,KATP呈弱的内向整流性,电导为68 pS,有翻转电位。灌流ATP对KATP通道的开放产生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当细胞外液中ATP浓度超过0.1 mmol/L后,去极化刺激不能诱发KATP电流,并且1 mmol/L ATP可明显阻断KATP开放活动。胆固醇等甾醇类物质对河蟹眼柄MTXO细胞KATP无明显的影响,但0.1 m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云章  杨红玲  马如龙  宋凯  
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幼鱼消化道分离到3株乳酸菌,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2株菌(MM1和MM4),经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MM1菌株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MM4菌株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进一步研究了MM1和MM4的体外生长特性,及其对不同pH值的人工胃液、含有不同浓度胆盐的人工肠液及高温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MM1和MM4均在培养6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对人工胃液的耐受能力相似,pH4.0和3.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存活的影响较小,而pH2.0的人工胃液对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