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3)
- 2023(9285)
- 2022(8483)
- 2021(8114)
- 2020(6845)
- 2019(15911)
- 2018(15951)
- 2017(30911)
- 2016(17001)
- 2015(19239)
- 2014(19433)
- 2013(19226)
- 2012(17459)
- 2011(15732)
- 2010(15479)
- 2009(14105)
- 2008(13498)
- 2007(11610)
- 2006(10001)
- 2005(8639)
- 学科
- 济(64005)
- 经济(63930)
- 管理(47750)
- 业(44877)
- 企(38080)
- 企业(38080)
- 方法(32422)
- 数学(27747)
- 数学方法(27378)
- 学(17806)
- 农(16265)
- 中国(15411)
- 财(15371)
- 业经(14066)
- 地方(13059)
- 理论(11882)
- 和(11378)
- 贸(11185)
- 贸易(11179)
- 农业(10970)
- 易(10834)
- 技术(10680)
- 环境(10583)
- 制(10308)
- 务(10058)
- 财务(9994)
- 财务管理(9976)
- 企业财务(9441)
- 教育(9423)
- 划(9181)
- 机构
- 大学(242658)
- 学院(239039)
- 管理(97644)
- 济(87418)
- 理学(85468)
- 经济(85319)
- 理学院(84522)
- 管理学(82883)
- 管理学院(82478)
- 研究(79700)
- 中国(56847)
- 科学(53837)
- 京(52337)
- 所(40938)
- 农(40904)
- 业大(39707)
- 财(38531)
- 研究所(37949)
- 中心(35738)
- 江(33699)
- 北京(33150)
- 农业(32476)
- 范(31782)
- 财经(31756)
- 师范(31369)
- 院(29491)
- 经(28845)
- 州(27816)
- 技术(26713)
- 师范大学(25567)
- 基金
- 项目(172445)
- 科学(133602)
- 基金(123723)
- 研究(122951)
- 家(109158)
- 国家(108270)
- 科学基金(92010)
- 社会(73904)
- 社会科(69872)
- 社会科学(69854)
- 省(67637)
- 基金项目(66561)
- 自然(62652)
- 自然科(61170)
- 自然科学(61156)
- 自然科学基金(60027)
- 划(57627)
- 教育(56070)
- 资助(51968)
- 编号(50104)
- 成果(40296)
- 重点(38514)
- 部(37278)
- 发(36026)
- 创(35579)
- 课题(34301)
- 科研(33636)
- 创新(33139)
- 计划(32605)
- 大学(31734)
共检索到333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黔生 郭广全 方之平 李占国
对6种淡水有胃真骨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比较解剖观测。描述了与摄食有关的齿、咽喉齿、舌和鳃耙的形态学特征;测量了体长、头长、吻长、口裂宽、口腔长。对几种鱼胃的形态、幽门盲囊、肝、胰脏、胆囊进行了描述;测量了食道长、胃长、胃直径、肠长、消化道长和腹腔长;并计算了有关比值。讨论了摄食习性与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有胃真骨鱼 消化系统 比较解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之平 潘黔生
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complex,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hormone,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 releasinghormonereceptor,GnRHR)2种抗血清对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和鲇(Silurusasotus)的食道、贲门、胃底、幽门、前肠、中肠、后肠和胰中的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在鲇的食道、胃、肠、肠固有膜、肠肌间神经丛、胰腺和胰岛中均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之平 潘黔生 聂秀云 白雪梅
使用4种哺乳动物抗血清;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on,Som)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Peroxidase,简称S-P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尼罗非鲫(Tilapianilotica,简称非鲫)和短盖巨脂鲤(Colosomabrachypomum,简称白鲳)的胃肠胰(Gastro-Entero-Pancreatic,GEP)内分泌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鱼的消化道和胰岛都不同程度地存在APUD(AminePre...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顾岩 孙中武 尹洪滨 尹家胜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野生与养殖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比较了两个群体哲罗鱼3种消化酶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野生与养殖哲罗鱼的消化系统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异。两个群体哲罗鱼在食道与胃酯酶相对含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肝脏与幽门盲囊酯酶相对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在肠道酯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极为显著(P0.05),在肝脏与肠道淀粉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在幽门盲囊淀粉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极为显...
关键词:
哲罗鱼 消化系统 消化酶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练青平 钟俊生 楼宝
利用石蜡包埋连续切片技术,通过对1-40日龄鮸鱼仔稚鱼消化系统组织学发育的观察,探讨了鮸鱼仔稚鱼期不同发育阶段的消化器官组织学结构变化及卵黄囊的吸收机制。在水温为17.3-24.9℃的条件下,初孵仔鱼消化管仅为一细长的线状管,位于卵黄囊上方。3日龄仔鱼消化管基本上贯通,变长,肝脏、胰脏出现。4日龄仔鱼卵黄囊完全被吸收,消化管完全贯通,开始摄食。消化管明显分化成食管、胃、肠,此时开始进入外源型营养阶段。9日龄仔鱼,粘膜层出现胃小凹及粘膜褶皱。25日龄仔鱼,胃腺出现,粘膜褶皱增多。28日龄仔鱼,消化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趋于完善。本文分析了鮸鱼仔稚鱼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特点与摄食、营养方式的关系,并比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露姣 施兆鸿 严莹
对出膜后1~12 d银鲳(Pampus argenteus)仔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在水温为22~24℃和盐度25~28情况下,初孵仔鱼具很大的卵黄囊,消化管为一简单的直形盲管,管腔狭窄,口和肛门尚未与外界接通。3 d仔鱼消化系统分化加快,在卵黄囊凹陷部位出现2~3个弯曲,已初步分化出食道、胃、肠和肝脏,肠管也变粗。4 d仔鱼消化系统各器官初步形成。5 d仔鱼出现侧囊,并见部分卵黄囊和油球。7 d卵黄囊和油球基本被完全吸收,仔鱼主动摄食轮虫和小球藻,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的过渡基本完成。12 d以后仔鱼肝脏明显分为两叶,体积增大;幽门盲囊指状分支已增加到几十根;食道、胃和肠的...
关键词:
银鲳 仔鱼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荣秀兰 邵明 李琦
棉蝗Chondracris rosea rosea(De Geer)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唾腺组成。消化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段。前肠由口、咽喉、食道、嗉囊和前胃组成。中肠为一简单的直管。后肠由回肠、结肠和直肠组成。前肠与中肠交界处外面着生胃盲囊,内有贲门瓣,中肠与后肠交界处外面着生有马氏管,内面有幽门瓣。前肠内壁通常具齿,在内壁不同部位,齿的排列方式和形状有所差异。直肠内具有直肠垫。唾腺形状似葡萄状,由许多分泌球体、短小分枝和两条唾管组成。两条唾管汇合成总管。唾管开口于舌基部唾窦中。
关键词:
棉蝗 消化道 唾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关海红 徐伟 匡友谊 赵春刚 尹家胜
采用形态学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放流前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和哲罗鱼(Hucho taimen)胚胎期(水温8~10℃)和胚后期(水温6~16℃)消化系统的发生发育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大麻哈鱼受精16 d,哲罗鱼受精11 d形成原始的消化管。大麻哈鱼受精16 d,哲罗鱼受精18 d出现致密的小肝细胞团。大麻哈鱼和哲罗鱼在受精18 d时胃及口裂雏型形成。大麻哈鱼受精25 d,哲罗鱼受精20 d消化道贯通。大麻哈鱼受精60 d鱼体破膜,哲罗鱼受精30 d鱼体破膜,口能自由闭合,上下颌及舌部出现早期齿,原始的胃腺细胞出现。大麻哈鱼破膜70 d,哲罗鱼破膜30 d卵黄...
关键词:
大麻哈鱼 哲罗鱼 消化系统 组织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金英 林浩然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60d的斜带石斑鱼各期仔鱼、稚鱼和幼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光镜观察,描述了其消化器官发育过程和组织学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实验水温为22.0~27.8℃时,孵化后第4天,上下颌形成,卵黄囊被吸收,消化系统明显分化成食道、胃、肠、直肠以及肝脏、胆囊和胰脏等,鱼体由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摄食营养,表明其消化系统的形态变化与食性的变化相适应。此后随着鱼体的生长,其消化系统从功能和结构上逐步完善成熟。胰脏在出膜后第4天出现,是和肝脏相互分开的一个独立的器官,但是发育到第35-60天,位于肠道后部的胰脏组织内出现许多大空泡。
关键词:
组织学 消化系统 胚后发育 斜带石斑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永泉 贾钟贺 刘奕 佟广香 尹家胜
采用解剖和显微技术对哲罗鱼(Hucho taimen)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哲罗鱼口咽腔内除分布有味蕾和粘液细胞外,还着生有丰富的齿结构;食道粗而短,内壁有9~15个舌状粘膜褶皱,在粘膜层扁平上皮细胞间分布有大量的粘液细胞和少量梭型细胞;胃呈V型在粘膜层形成丰富胃小凹,柱状上皮下有发达的胃腺;肠分前肠与直肠,纹状缘发达,粘膜层分布有3种粘液细胞和大量嗜伊红颗粒;数目在217~234的幽门盲囊开口于前肠,组织结构与前肠相似;肝脏和胰脏独立分布。结果表明,哲罗鱼消化系统具有典型肉食性鱼类特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任永丽 聂竹兰 杨志军 张升 魏杰
利用传统石蜡切片、HE染色等方法对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塔里木裂腹鱼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和肠(前肠、中肠、后肠、直肠)。口咽腔内具有发达的咽齿。无胃,肠与食道紧接,前肠膨大。消化道由腔面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但口咽腔只有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未发现有浆膜层。消化道4层中黏膜层差异最大:口咽腔黏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其间分布有味蕾和大量黏液细胞;食道粗而短,黏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黏膜褶两侧分布大量黏液细胞,且固有膜血管丰富;肠道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间分布有杯状细胞,其数量由前向后逐渐增加,而黏膜褶高度逐渐降低。消化腺由肝脏和胰脏组成,肝脏的肝小叶不明显,但明显可见肝血窦及中央静脉分布,肝门管区不典型。胰脏仅在肠系膜中出现,而未在其他组织中发现,胰小叶间中央静脉明显,中央静脉中可见大量椭圆形有核的红细胞。文章对塔里木裂腹鱼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其食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丰富塔里木裂腹鱼的生物学研究内容,为其食性分析及饵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塔里木裂腹鱼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蒲红宇 翟宝香 刘焕亮
通过石蜡包埋切片法对鲇(SilurusasotusL.)仔、稚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进行了较系统的组织切片观察。本研究描述了全长5.0~22.5mm的鲇摄食器官、消化器官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结构特征。观察发现,1~3日龄为内源性营养阶段,卵黄囊很大,2日龄消化道出现裂缝状腔隙,3日龄基本贯通但未开始摄食;4~6日龄为混合营养阶段,卵黄囊被逐步吸收,主要靠吞食轮虫、小型枝角类等为食;6日龄以后卵黄囊消失,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捕食能力增强。观察还发现,鲇前咽顶壁始终平直无粘膜皱褶;颌齿和咽齿为斜生尖锥状的同型齿,数量多、排列紧密,与相应的骨骼牢固地骨性固着;后咽、食道的粘膜上皮内粘液细胞极多,深层结缔组织...
关键词:
鲇 消化系统 胚后发育 组织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初庆柱 陈刚 张健东 潘传豪 周晖
用HE染色方法研究了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大刺鳅的食道短小,食道粘膜上皮中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胃壁较厚,胃壁内侧有较多的的粘膜褶。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膜中分布大量的胃腺。幽门部开口很小,有一层很厚的环肌。肠管上的粘膜上皮有致密的小肠绒毛,纹状缘发达。肝脏致密。胰脏弥散分布在肝脏周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凤祥 潘雷 胡发文 张少春 菅玉霞 王雪 郭文
观察并描述了大泷六线鱼的外部形态特征,详细测量了30个个体的大泷六线鱼外部形态参数,进行了相关关系分析;并解剖观察了其消化系统结构特征。外部形态参数全长(LT)与体长(LB)相关关系为LB=0.8489LT+1.0309(R2=0.978),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211LB2.9927,(R2=0.8337),其余形态参数相关性较低;可数性状背鳍、臀鳍、腹鳍、胸鳍、尾鳍鳍条数分别为38~43、18~22、5~7、17~18、13~15;侧线5条;第3侧线鳞数80~128;第1鳃弓鳃耙数16~19;消化系统结构特征:口咽腔较小,颌齿发达;食道短粗;胃发达,具有27~36个幽门盲囊;胃发达且...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形态特征 消化系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峰 章龙珍 庄平 刘鉴毅 张涛 冯广朋 黄晓荣
观察并描述了长鳍篮子鱼的外形特征,详细测量了200 ind长鳍篮子鱼的外部形态参数,进行了相关关系分析;并解剖观察了其消化系统结构特征。外部形态参数全长(LT)与体长(LB)、头长(LH)与体长(LB)、体长(LB)与体高(HB)、体重(W)与体长(LB)的相关关系分别为:LT=1.243LB+0.084(R2=0.994);LH=0.218LB+0.370(R2=0.972);LB=2.251HB+1.509(R2=0.896);W=0.011LB3.283(R2=0.991);消化系统结构特征为:口咽腔较小,颌齿发达;食道较短;胃Y形,幽门部肌肉发达,具有2~4个幽门盲囊;肠道细长,肠道系...
关键词:
长鳍篮子鱼 外形特征 形态参数 消化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