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9)
2023(8158)
2022(6807)
2021(6248)
2020(4973)
2019(11228)
2018(11020)
2017(20821)
2016(11575)
2015(12748)
2014(12741)
2013(12869)
2012(12546)
2011(11727)
2010(11989)
2009(11159)
2008(10939)
2007(10237)
2006(9476)
2005(8758)
作者
(36326)
(31067)
(30529)
(28683)
(19214)
(15111)
(13586)
(12063)
(11836)
(11100)
(10886)
(10261)
(10100)
(10004)
(9803)
(9185)
(9079)
(9008)
(8859)
(8790)
(8063)
(8024)
(7608)
(7231)
(7069)
(7029)
(6881)
(6804)
(6537)
(6304)
学科
(55287)
经济(55237)
(45873)
(38316)
农业(30831)
管理(22790)
地方(19575)
中国(18613)
业经(16544)
(15553)
企业(15553)
(13029)
方法(12788)
(11826)
数学(11071)
数学方法(10940)
(10915)
农业经济(10787)
发展(10454)
(10434)
地方经济(9591)
(9565)
银行(9532)
(9393)
金融(9392)
(9371)
(9337)
(9082)
农村(9069)
(8937)
机构
学院(170392)
大学(163364)
(71893)
经济(70397)
研究(68491)
管理(60343)
(56254)
中国(53054)
理学(50766)
理学院(50168)
管理学(49275)
管理学院(48982)
科学(43640)
农业(42430)
(37186)
(36740)
业大(36324)
研究所(33609)
中心(31349)
(29379)
(29025)
(26549)
农业大学(25945)
(24463)
(23807)
北京(23783)
师范(23534)
(22820)
科学院(22283)
财经(22006)
基金
项目(110303)
科学(84483)
研究(81640)
基金(75483)
(67875)
国家(67149)
科学基金(54708)
社会(50336)
社会科(47167)
社会科学(47157)
(46939)
基金项目(40138)
(37632)
编号(34783)
教育(34554)
自然(33774)
自然科(32869)
自然科学(32861)
自然科学基金(32233)
(31474)
(31115)
资助(30228)
成果(27711)
发展(25263)
重点(25200)
(24817)
课题(24647)
(23264)
(22414)
(21672)
期刊
(96337)
经济(96337)
(61324)
研究(51422)
中国(43652)
农业(41229)
学报(32864)
科学(29993)
大学(25633)
学学(24687)
业经(23882)
(21225)
金融(21225)
(19505)
(19142)
教育(19003)
管理(18813)
技术(14707)
农业经济(14405)
农村(14131)
(14131)
问题(14052)
经济研究(12325)
(11250)
业大(11111)
世界(11081)
经济问题(10922)
林业(10429)
财经(10121)
科技(9553)
共检索到280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满红  肖正  赵超  胡荣康  赵慧  刘斌  
本试验研究了6种农林剩余物(茶树菇菌糠、银耳菌糠、杏鲍菇菌糠、甘蔗渣、笋头和菇头)的主要成分差异及高温发酵(55℃)制备沼气的效果.结果表明:除菇头外,5种农林剩余物木质纤维素含量均高于主要营养成分.6种农林剩余物的碳氮比差别较大,最低的是菇头(7.3),最高的是甘蔗渣(106.7).不同剩余物的积累产沼气量和产甲烷量差别很大.产气效果最好的是菇头,15 d积累产沼气量为485.1 m L·g(-1),甲烷浓度为53.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媛媛  张双燕  王传贵  方徐勤  
为了更好地利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采伐剩余物,以4年生毛竹采伐剩余物竹枝和竹梢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视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热重分析仪等对毛竹采伐剩余物的化学成分和纤维形态等的性质进行分析,且利用硫酸盐法对毛竹采伐剩余物进行制浆造纸,并对纸张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毛竹采伐剩余物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毛竹采伐剩余物的硝酸-乙醇纤维素质量分数介于342.9~409.3 g·kg~(-1),α-纤维素质量分数约420.0 g·kg~(-1),木质素约240.0 g·kg~(-1),苯醇抽提物为36.7~54.3 g·kg~(-1), 10.0 g·L~(-1)氢氧化钠抽提物为256.7~296.7 g·kg~(-1),灰分质量分数为8.5~26.5 g·kg~(-1);毛竹采伐剩余物半纤维素主要是由阿拉伯糖,木糖和糠醛等糖单元组成,其中以木糖为主(>85.0%);毛竹采伐剩余物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400~2 000μm,长宽比为64.70~65.54;毛竹采伐剩余物热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热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第2阶段,毛竹采伐剩余物最大热分解温度为339~341℃;毛竹采伐剩余物经硫酸盐法成浆后,纸浆得率为44.71%,有良好的成浆性能,有较高的抗张强度(63.88 N·m-1·g-1)和耐破强度(4.14 kPa·m~(-2)·g~(-1)),比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和龙竹D. peculiaris要优良,可作为纸浆材使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牛芸  
耳状网褶菌Paxillus panuoides属于大型真菌,在全国各省份均有分布,对其发酵液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多种分离与分析方法(CC、TLC、prep.TLC、MPLC、HPLC等)以及波谱学技术(1D NMR、2D NMR、MS、HR-MS、UV/Vis等)并借助必要的化学手段对其发酵液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5α,8α-过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α,6α-环氧麦角甾-8,22-二烯-3β,7α-二醇、1-O-β-D-吡喃葡萄糖基-(2S,3R,...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熊伟  金荷仙  蔡宝珍  
为探明碰碰香Plectranthus tomentosa叶片挥发物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以长势优的成年碰碰香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套袋法,并在热脱附系统(TDS)条件下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收集气体进行分析检测。测出叶片挥发物有44种,包括烷烃、烯烃等8类化合物,烯烃中的萜烯类化合物有22种(相对含量为83.32%),其中柠檬烯含量最多(相对含量为47.61%);同时结合保留指数分析碰碰香叶片挥发物化学成分,比单独使用GC-MS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望山  孟庆翔  
采用化学分析、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量法和两步法,研究氢氧化钙处理(0、2%、4%、6%和8%(占干物质质量分数,下同))对甘蔗渣化学成分和活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确定提高营养价值幅度最大时的添加剂量。结果表明:随氢氧化钙添加水平的提高,甘蔗渣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含量呈二次曲线规律显著降低(P<0.05),到8%添加量时,3者分别减少了23、5和7个百分点,钙和粗灰分含量呈二次曲线规律显著提高(P<0.05),DM和NDF消化率都达到了60%。综合数学模型求导得出本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力  郭建忠  卢凤珠  
对几种农林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a,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水稻Oryza sativa,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秸秆和废弃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用粉末X射线仪(XRD)方法对农林植物秸杆和废弃物的灰分特性进行了研究。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秸秆的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78.8~462.5 g.kg-1,木质素为164.0~253.0 g.kg-1,其主要成分与木材接近;山核桃外壳的纤维素较低,木质素和灰分较高,内壳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均较高,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国辉  张帅松  陈绍江  
试验设计了一种能够对多个样品同时进行厌氧发酵的简易装置,为评估试验装置性能,以ND608、ND627、ND691、先玉335、高油5580和大刍草的秸秆为原料进行批量厌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1)本试验装置容易获得厌氧环境,37℃恒温条件下,厌氧反应的启动较快,装样10h后,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反应40d后,厌氧发酵反应终止。2)CH4体积分数为64.09%~65.55%,CO2体积分数为28.80%~31.60%;其中大刍草(291.05mL/g)和高油5580(281.67mL/g)的CH4单位产气量较高。由此可见:本试验设计的发酵装置能够满足目前厌氧发酵反应的要求,符合对多个玉米秸秆样品同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赖椿根  马聿桓  张斌  徐伟虎  
御江箬竹和阔叶箬竹叶水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9.69%和11.90%。组成糖中前者以果糖为最多,其次为葡萄糖和甘露糖;后者以阿拉伯糖为最多,其次为果糖和甘露糖。组成氨基酸中两者均以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丝氨酸较多。水溶性维生素,御江箬竹以V_c、烟酸、叶酸和V_(B1)较多,V_(B6)、胆碱和泛酸未检出;阔叶箬竹则以烟酸、V_c和V_(B1)较多,V_(B6)、V_(B2)、叶酸、泛酸和胆碱未检出。本研究还测定了箬竹部分微量和常量元素的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旭  牛玉  杜公福  曹振木  
【目的】鉴定甜椒根系分泌物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其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收集甜椒根系分泌物,柱层析法分离,依次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洗脱并收集各洗脱组分,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各组分的化学成分。【结果】甜椒根系分泌物石油醚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0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19个;乙酸乙酯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6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6个;氯仿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25个;甲醇组分GC-MS鉴定图谱共出现59个物质峰,相似度≥85%的化学物质共33个。【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影  陈绍江  孟庆翔  
在北农大高油(BHO)玉米群体的16个选择轮次中隔轮选取籽粒样品为试验材料,利用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量方法,研究HOC籽粒含油量的选择进程对BHO群体籽粒的化学组成、活体外干物质和淀粉消化率以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BHO群体的籽粒含油量从第2轮的6.84%提高至第16轮的13.20%,分别与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84,P<0.001)。随着含油量选择进程的提高,HOC籽粒的活体外产气速度和淀粉消化率线性增加(P<0.001),这可能源于BHO群体的淀粉结构随含油量选择进程发生了改变。理论最大产气量和活体外干物质消化率随含油量选择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祺  孟永斌  徐蕾  张子东  刘英  张莹  祖元刚  
以塔拉纤维剩余物酶解液为原料,采用固定化酵母发酵方式制备乙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1:2.0、酵母用量1.5g、底物糖质量分数30%。各个因素对发酵制乙醇影响的顺序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底物糖质量分数>酵母用量。最优工艺条件下,乙醇产率为76.74%,酶解液中底物糖利用率达到97.18%。考虑到乙醇产率和发酵成本,固定化酵母可以重复使用3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邵平  江茂生  陈孝云  谢拥群  
以空气和菜子油为介质,分别用180,200和220℃处理杉木间伐材2和4h,测定处理样综纤维素、纤维素、Klason木质素和苯醇抽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温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内综纤维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试材综纤维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纤维素总体降低较少,相应的苯醇抽出物含量、Klason木质素含量增加;温度升高、处理时间延长,木材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程度增大;在隔氧的油介质中进行热处理,试件的化学成分变化程度低于空气介质中热处理材;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时间、介质对主要化学组成产生极显著的影响;FTIR分析表明,180℃热处理时开始发生半纤维素分解,到2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文会  顾小平  马灵飞  吴晓丽  岳晋军  郑仁红  
对浙江南部产的大木竹Bambusawenchouensis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textilis和当地分布较广的水竹Bambusatextilisvar.fasca,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等3个参试竹种及木本和草本制浆原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大木竹竹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21.9g.kg-1,木素226.4g.kg-1,氢氧化钠抽出物251.3g.kg-1,苯-醇抽出物46.3g.kg-1。从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讲,该竹综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木素与溶液抽出物较低或中等,属较好的造纸竹种。从年龄上看,1年生大木竹的综纤维素和多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荣凤  吕建雄  曹永建  赵秀  赵有科  周永东  吴玉章  
以毛白杨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干燥箱内进行木材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170~230℃、处理时间1~5h的热处理条件下,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降低,而木质素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处理温度比处理时间对毛白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温度为200℃,处理时间为2h。另外,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木材主要组分变化的原因,发现表征木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减弱,而表征木质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强。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傅舒  李甜甜  刘晓风  程才璎  
为了选择性状优良的葛根品种,从四川、湖南采集了5个葛根样品。对样品中总异黄酮和单一异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总异黄酮和单一异黄酮含量均以湖南洪江市出产的洪江野葛为最高,其中总异黄酮、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含量分别为110.79、48、10.84、2.86、1.11 mg/g,矮寨野葛葛根的含量最低。青川野葛、永顺野葛和矮寨野葛的淀粉含量较高,其含量分别为37.46%、37.31%、37.86%。本文还测定了葛根中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碳和氮元素的含量,以期为葛根的种植及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