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4)
2023(10120)
2022(9075)
2021(8688)
2020(7311)
2019(17150)
2018(17094)
2017(32987)
2016(18345)
2015(20305)
2014(20251)
2013(20103)
2012(18391)
2011(16347)
2010(16077)
2009(14450)
2008(13924)
2007(11990)
2006(10229)
2005(8800)
作者
(54751)
(45392)
(45088)
(42923)
(28964)
(21983)
(20503)
(17920)
(17373)
(16140)
(15648)
(15256)
(14450)
(14367)
(14101)
(13997)
(13967)
(13598)
(12959)
(12832)
(11531)
(11179)
(11059)
(10247)
(10203)
(10110)
(10082)
(9953)
(9188)
(9059)
学科
(67751)
经济(67684)
管理(48681)
(47469)
(40127)
企业(40127)
方法(33500)
数学(29016)
数学方法(28664)
(19657)
(17650)
(16609)
中国(16489)
业经(14972)
地方(13900)
(11827)
贸易(11821)
理论(11792)
农业(11773)
(11731)
(11708)
(11462)
(10986)
财务(10926)
财务管理(10909)
技术(10793)
环境(10709)
企业财务(10374)
(9326)
教育(9212)
机构
大学(256040)
学院(253587)
管理(100224)
(92934)
经济(90808)
理学(87993)
理学院(86932)
研究(86568)
管理学(85214)
管理学院(84791)
中国(60708)
科学(59878)
(55007)
(48881)
(45239)
业大(44866)
研究所(42066)
(40471)
农业(38653)
中心(38021)
(35653)
北京(34593)
财经(33443)
(33241)
师范(32807)
(31876)
(30492)
(29156)
技术(28747)
经济学(26944)
基金
项目(184869)
科学(142912)
基金(132760)
研究(128660)
(118289)
国家(117341)
科学基金(99333)
社会(77607)
社会科(73388)
社会科学(73368)
(73333)
基金项目(71731)
自然(68471)
自然科(66831)
自然科学(66804)
自然科学基金(65613)
(62114)
教育(58628)
资助(55373)
编号(51650)
重点(41832)
成果(41303)
(39469)
(39065)
(38301)
科研(36264)
计划(36256)
创新(35790)
课题(35784)
大学(33787)
期刊
(96643)
经济(96643)
研究(69685)
学报(50717)
(43677)
科学(43637)
中国(42870)
大学(37104)
学学(35323)
管理(35292)
农业(30812)
(28968)
教育(26380)
技术(20918)
(16905)
金融(16905)
业经(16095)
(15716)
财经(15473)
经济研究(15296)
业大(14464)
图书(14226)
科技(14203)
林业(13437)
(13307)
(13049)
理论(12691)
问题(12668)
实践(11861)
(11861)
共检索到351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建榕  吕梅  刘婷婷  刘丽  马焕成  
【目的】探讨6种兰科植物地下营养根的形态解剖结构特征、菌根真菌侵入方式及在菌根内的分布和消长状况,为菌根真菌与兰花共生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连续切片的方法,用分离自野生状态的菌根真菌菌株CLB113和CLB111接种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墨兰(Cymbidiumsinense)、虎头兰(Cymbidium hookerianum)和卡特兰(Cattleyasp.)、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长距石斛(Dendrobium longicornu)种子繁育组培苗,使共生形成菌根,观察菌根形成途径及结构,并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瑾  王芳  伍建榕  
【目的】研究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墨兰(C.sinense)和兜兰属(Paphiopedilum)的杏黄兜兰(P.armeniacum)、飘带兜兰(P.parishii)4种地生兰菌根的显微结构,了解菌根真菌与地生兰生长之间的关系,为地生兰的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石蜡连续切片的方法,用分离自野生地生兰的菌根真菌菌株CLB113和CLB111,接种4种地生兰种子萌发无菌组培苗,使地生兰形成菌根, 观察菌根的结构、菌丝侵入途径及菌丝结在皮层中的消长状况,并与野生状态下地生兰的菌根进行比较,从形态学角度分析菌根真菌与地生兰的共生关系。【结果】菌根从外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瑾  王芳  伍建榕  
【目的】研究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墨兰(C.sinense)和兜兰属(Paphiopedilum)的杏黄兜兰(P.armeniacum)、飘带兜兰(P.parishii)4种地生兰菌根的显微结构,了解菌根真菌与地生兰生长之间的关系,为地生兰的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石蜡连续切片的方法,用分离自野生地生兰的菌根真菌菌株CLB113和CLB111,接种4种地生兰种子萌发无菌组培苗,使地生兰形成菌根,观察菌根的结构、菌丝侵入途径及菌丝结在皮层中的消长状况,并与野生状态下地生兰的菌根进行比较,从形态学角度分析菌根真菌与地生兰的共生关系。【结果】菌根从外到内...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二齐  王云华  郭叶  俞春莲  林新春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等6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鲜叶精油,并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6种木兰科植物精油中共鉴定出44种化合物,多属单萜类和倍半萜类;6种植物精油中都能检测到石竹烯、β-桉叶醇和萜烯醇,不同植物种类的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与特有成分有明显差异。对6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窦春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石兆勇  陈应龙  刘润进  
龙脑香科植物为典型的菌根营养型树种,对菌根的依赖性很大。该类植物菌根真菌资源多样性丰富,其菌根形态也具有多样性。本文分析总结了近年来龙脑香科菌根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菌根技术在天然林恢复、改造和人工林建设方面的应用前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海伦  李修鹏  章建红  沈波  
描述了发现于浙江省奉化市的兰科Orchidaceae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植物1新种——宁波石豆兰B.ningboense。该种与城口卷瓣兰B.chrondriophorum相近,区别在于:该种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紧靠或分离着生;叶较短,长仅为12.0~15.0 mm;花葶远长于叶片,花葶中部以下有1个关节,关节上生有1枚舟状膜质鞘;2枚侧萼片较短,长为8.0~9.0 mm,中萼片卵状披针形,具3脉,中萼片与花瓣边缘均无毛;花瓣长约为2.0 mm。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喻勋林  蔡磊  范永强  
报道了湖南兰科4新记录种,分别为采自汝城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的多枝拟兰Apostasia ramifera S.C.Chen et K.Y.Lang、小毛兰Eria sinica(Lindl.)Lindl.、拟白赤箭Gastrodia albidoides Y.H.Tan&T.C.Hsu和采自浏阳大围山的山珊瑚Galeola faberi Roife,其中拟兰属为湖南省新记录属。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标本室(CSFI)。湖南省新发现的4种兰科植物,分布区域跨度均较大,在兰科植物区系研究上,有较大价值。兰科植物是森林中的精华,种类虽多,但很多种居群极小,对生态环境要求高,基本上都生长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涛  
【目的】三蕊兰(Neuwiedia singapureana)为兰科拟兰亚科(Apostasioideae)三蕊兰属(Neuwiedia)植物,是兰科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开展三蕊兰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促生潜能研究,可为发掘海南地区三蕊兰内生真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海南吊罗山自然保护区野生三蕊兰为材料,通过分离培养,结合ITS测序及分析开展三蕊兰根内可培养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溶磷能力进行检测。将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和多花脆兰(Acampe rigida)原球茎进行共培养,检测其对2种兰科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明显观察到三蕊兰根细胞内分布的真菌菌丝。共获得三蕊兰根内生真菌24个OTUs,分属于9科14属,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分离概率最高;Nectriaceae科5个属(如Cylindrocarpon和Gliocephalotrichum等)真菌分离率次之。其中5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溶磷能力,为Apiotrichum sp.(Neu242),Cylindrocarpon spp.(Neu83和Neu154),Gliocladiopsis sp.(Neu245),和Mucor sp.(Neu123)属真菌。菌株Mucor sp. Neu123和Apiotrichum sp. Neu242对铁皮石斛和多花脆兰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三蕊兰根内具有丰富的可培养内生真菌,筛选鉴定出具溶磷能力的兰科促生真菌,可为兰科植物的人工繁育提供促生菌株资源,也为兰科菌根共生磷营养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方小平  李昌艳  胡光平  
对贵州4种木兰科植物经过不同低温胁迫后的半致死温度、MDA含量及SOD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该4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各不相同,乐东拟单性木兰最低(-17.07℃),观光木最高(-6.38℃);不同树种鲜叶中MDA含量出现的第1个峰值均在各自半致死温度之前,且出现最早的是观光木,最晚的是乐东拟单性木兰;与5℃相比,观光木SOD酶活性在-4℃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4℃之后SOD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余3个树种SOD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根据上述指标千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能力排序为:乐东拟单性木兰(乐昌含笑(紫花含笑(观光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志华  臧润国  奇文清  余让才  刘正宇  
金佛山兰 (Tangtsiniananchuanica)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野外个体数量极稀少 ,仅见于重庆南川金佛山及附近的稀疏马尾松林下 ,并且仅与其亲源种金兰 (Cephalantherafalcata)生长在一起。对比研究了生长在温室内的金佛山兰和金兰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 ,金佛山兰与金兰只在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及胞间CO2 浓度方面有显著差异。金佛山兰的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分别为 6.1 6(± 0 .4) μmol·m- 2 s- 1 、0 .47(± 0 .0 4) μmol·m- 2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良  陈新艳  苏享修  兰思仁  陈世品  
报道了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3种,分别为细花虾脊兰Calanthe mannii Hook. f.、褐花羊耳蒜Liparis brunnea Ormerod、乐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ledungense T. Tang et F. T. Wang.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FJFC).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文俊  巫苑桢  陈新艳  陈世品  杨成梓  兰思仁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确定了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4种,分别为线瓣玉凤花Habenaria fordii Rolfe、阔蕊兰Peristylus goodyeroides(D. Don) Lindl.、密花鸢尾兰Oberonia seidenfadenii(H. J. Su) Ormerod、深裂沼兰Malaxis purpurea(Lindl.) Kuntze.凭证标本现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FJFC).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新春  俞志雄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描述了9种木兰科植物(华木莲Sinomanglietiaglauca,巴东木莲Manglietiapatungensis,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望春玉兰Magnoliabiondii,天目木兰Magnoliaamoena,美毛含笑Micheliacaloptila,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宝华玉兰Magnoliazenii)的花粉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9种木兰科植物花粉的形状、萌发孔类型基本一致,但大小及外壁纹饰存在差异,甚至同种植物的不同居群亦如此。因此,木兰科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有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斌  陈世品  董建文  庄莉彬  陈新艳  王敏华  
报道了福建省兰科植物3新记录种——长唇羊耳蒜Liparis pauliana Hand.、台湾吻兰Collabium formosanum Hayata和宽叶线柱兰Zeuxine affinis(Lindl.) Benth. ex Hook.f..凭证标本均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标本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