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3)
2023(3833)
2022(3253)
2021(3105)
2020(2800)
2019(6387)
2018(6071)
2017(10422)
2016(6436)
2015(7259)
2014(7191)
2013(7157)
2012(6734)
2011(5877)
2010(5793)
2009(5394)
2008(5336)
2007(4792)
2006(4192)
2005(3693)
作者
(23120)
(19503)
(19451)
(18396)
(12391)
(9716)
(8903)
(7771)
(7523)
(6997)
(6891)
(6577)
(6501)
(6466)
(6356)
(6229)
(5910)
(5881)
(5726)
(5681)
(5252)
(5105)
(4717)
(4507)
(4440)
(4416)
(4313)
(4312)
(4261)
(4158)
学科
(19934)
经济(19917)
(14364)
(13862)
管理(13145)
(12390)
企业(12390)
方法(9427)
数学(7739)
数学方法(7525)
理论(5188)
中国(4602)
(4535)
(4529)
(4493)
业经(4186)
技术(3990)
地方(3452)
生态(3286)
环境(3284)
(3230)
经济学(3220)
农业(3201)
教育(3168)
(3083)
财务(3068)
教学(3065)
财务管理(3061)
水产(2965)
企业财务(2899)
机构
大学(94052)
学院(91621)
研究(37989)
科学(31329)
(28859)
管理(28376)
(26962)
经济(26217)
中国(25260)
理学(24149)
理学院(23753)
农业(23265)
管理学(22839)
业大(22823)
(22785)
管理学院(22709)
研究所(21506)
(21346)
中心(16020)
(15591)
农业大学(15260)
(15001)
(14744)
实验(14725)
技术(14262)
(14151)
实验室(14138)
北京(13423)
重点(13381)
(13032)
基金
项目(68542)
科学(50338)
基金(46616)
(45449)
国家(45139)
研究(40572)
科学基金(35415)
(29165)
自然(27079)
自然科(26385)
自然科学(26366)
自然科学基金(25849)
(25215)
基金项目(24246)
社会(21430)
社会科(20066)
社会科学(20059)
资助(19912)
教育(18991)
科技(17820)
计划(17706)
重点(16893)
编号(14773)
(14382)
科研(14352)
(13809)
专项(13695)
(13155)
创新(13103)
(12656)
期刊
学报(30741)
(27692)
经济(27692)
(25249)
科学(22801)
研究(21493)
大学(21061)
学学(20140)
中国(19923)
农业(17143)
教育(11257)
(10078)
(10003)
业大(9843)
管理(9247)
林业(8986)
技术(7828)
农业大学(7633)
(7526)
科技(6860)
图书(5719)
自然(5654)
中国农业(5445)
统计(4943)
自然科(4874)
自然科学(4874)
资源(4648)
(4606)
财经(4603)
科技大(4475)
共检索到134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钟玉婷  张瑛  赵冰  
【目的】筛选滞尘能力较强的丁香属Syringa植物,促进丁香在城市绿化中生态功能的发挥。【方法】以6种丁香属植物为研究材料,在满叶期通过3级滤膜过滤法测定植物经过不同孔径的滤膜后滞留的各直径颗粒物,并对丁香属植物叶表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探究叶片微观结构对植物滞尘效应的影响。【结果】丁香属植物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尘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沟槽的深度可能是影响植物滞尘的原因之一,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时,什锦丁香可作为优良的园林滞尘灌木树种,在工业聚集区、校园、道路等场所广泛应用。图2表3参2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艳梅  陈奇伯  王邵军  孙应都  杨淏舟  杨思莹  
【目的】探究树种叶片滞尘能力形成的叶表微形态机制,以期为昆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昆明市10个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集叶片,用KQ5200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蒸馏水冲洗、过滤烘干,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滞尘量,LI-3000A型叶面积仪测量叶面积,计算树种单位面积滞尘量与单叶滞尘量。每树种5片叶,每叶片切取4个5 mm×5 mm组织块,2.5%戊二醛溶液固定,0.1 mol·L-1磷酸缓冲液清洗,梯度乙醇脱水,正丁醇固定,E-1010型离子镀膜仪镀膜;采用S-3000N型扫描电镜观察叶表形态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对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昆明10个绿化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与单叶滞尘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荷花玉兰>红花檵木>紫叶李>杜鹃>高盆樱桃>滇朴>球花石楠>香樟>冬青卫矛;单叶滞尘量大小顺序为:荷花玉兰>二球悬铃木>紫叶李>滇朴>球花石楠>高盆樱桃>红花檵木>杜鹃>香樟>冬青卫矛;单位面积滞尘能力强的二球悬铃木、红花檵木和紫叶李叶表粗糙度高、沟壑数量多且起伏大;叶片气孔密度对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保卫细胞面积与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及单叶滞尘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叶片表皮毛数量与单叶滞尘量显著正相关。【结论】叶表粗糙度、气孔密度、保卫细胞面积、表皮毛密度等微形态学指标是调控这10个绿化树种叶片滞尘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桐  洪秀玲  孙立炜  刘玉军  
为研究不同绿化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对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及叶表颗粒物粒度分布特性,分析叶表微观结构与滞尘能力的关系,以期为绿化植物选择及降低社区颗粒物污染提供依据。本实验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社区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定量测量了6个常见树种的单位叶表面滞尘能力,并利用Mastersizer 2000对叶表滞留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比较了各树种叶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所滞留颗粒物的能力方面有较大差异,滞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金银忍冬>大叶黄杨>暴马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雨  刘潘莲  曹翠兰  杨文权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中分布于陕西省的14种小檗属(Berberis)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小檗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有多边形和无规则形两种;垂周壁式样有平直-弓形、浅波形和深波形3种。叶表皮外均有不同程度加厚的角质层。气孔器只分布在所有研究的14种小檗属植物的下表皮,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宽椭圆形;气孔器类型大多为无规则型。这些特征与它们具有的耐旱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气孔指数、气孔密度、气孔长宽比的数据分析表明:陕西14种小檗属植物的气孔指数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气孔密度在特定几种植物间的差异较明显,可作为部分种的分类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洪晓  杨凯  刘建斌  
为探讨丁香属植物种间、欧丁香品种间以及丁香属与女贞属之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使用8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对丁香属14个种、欧丁香种的37个品种和女贞属3个种进行了AFLP分析。利用Ntsyspc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以遗传相似性系数为基础,计算Nei遗传距离并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AFLP扩增共产生44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95条,多态率为88.4%,各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在0.01~1.44之间。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部分欧丁香品种与顶生花序系的种聚类为一个分支;短花冠管组的种聚类于长花冠管组的内部;长花冠管组的种内部巧玲花系与顶生花序系的种聚类有交叉现象;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申亚梅  钱超  范义荣  童再康  
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和描述了12种(包括3品种)木兰属Magnolia植物(望春玉兰M.biondii,武当木兰M.sprengeri,青皮木兰M.viridula,白玉兰M.denudata,玉灯玉兰M.denudata‘Lamp’,星花木兰M.stellata,景新玉兰M.×soulangeana‘Jingxin’,美丽紫玉兰M.concinna,腋花玉兰M.axilliflora,长花玉兰M.×soulangeana‘Changhua’,紫玉兰M.liliflora,多瓣紫玉兰M.polytepala)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12种(包括3品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均为舟形,具远极单沟,左右对称...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钰莹  
鸡冠滇丁香(Luculia yunnanensis Hu)为茜草科(Rubiaceae)滇丁香属(Luculia)灌木、小乔木,是我国特有花木。鸡冠滇丁香具有花柱异型、株型优美、花期较长、花香迷人等特点,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且适于园林配置及盆栽的野生花木。关于鸡冠滇丁香的文献资料欠缺,研究仅集中在鸡冠滇丁香种子萌发和分子标记的引物开发上。为了解鸡冠滇丁香的资源现状,本研究对鸡冠滇丁香进行资源调查,旨在掌握鸡冠滇丁香资源现状和濒危等级;分析鸡冠滇丁香形态层面和分子层面的遗传多样性状况,旨在探索鸡冠滇丁香遗传结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贺丹   李海涛   原江琴   汪安印   王翼飞   李永华   刘艺平  
【目的】深入探究郑州市典型园林植物的滞尘及综合抗污染能力。【方法】以7种常见园林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为研究对象,在郑州市设立了街道、校园、公园3个采样区,采集各植物叶片滞留的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采用分级滤膜过滤法测定各植物叶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同时比较不同污染程度下各植物的光合参数以及叶片生理指标,对植物滞尘与生理光合指标进行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筛选滞尘与综合抗污染能力突出的园林植物。【结果】(1)植物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与所在环境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成正比,且在颗粒物污染加重的情况下,不同植物对颗粒物的滞留量增幅是不均衡的。各植物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能力有较大差异,枇杷对总悬浮颗粒物、细颗粒物的滞留能力最强,海桐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滞留能力最强。(2)随着采样区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各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叶绿素a、b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叶片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3)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海桐与八角金盘的滞尘与抗污染综合能力较突出。【结论】在今后郑州市治理城市粉尘污染,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时,海桐与八角金盘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植物。图2表4参3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海梅  党宁  禹靓倩  张涵丹  陈光才  
[目的 ]研究园林树种叶片滞尘能力与叶表结构及颗粒物特征的关系,为筛选优良园林绿化树种、提高植被的滞尘效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杭州市富阳区5个常见园林绿化树种(红花檵木、海桐、红叶石楠、桂花和香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工业区、交通区和清洁区进行采样,采用质量差值法测定植物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观测植物叶表面结构、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所含元素,分析叶片表面结构、颗粒物形态、粒径大小与植株滞尘能力的相互关系。[结果 ]在工业区中绿化树种对总颗粒物的滞留量大小为:红花檵木(7.36 g·m-2)>桂花(6.53 g·m-2)>海桐(6.44 g·m-2)>红叶石楠(4.28 g·m-2)>香樟(2.59 g·m-2),交通区和清洁区也呈现同样的规律。不同功能区绿化树种对PM10的总滞留量达11.34 g·m-2,不同树种的滞留能力依次为红花檵木、海桐、红叶石楠、桂花和香樟。不同功能区内绿化树种对颗粒物的滞留量呈现工业区>交通区>清洁区的趋势;植物叶片滞留的颗粒物形态可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类,常见球形、椭圆形、蓬松状聚合体、链状聚合体、不规则块状、不规则片状等。[结论 ]各功能区内,均以红花檵木的滞尘量最大,香樟的滞尘量最小;叶片滞留颗粒物中粗颗粒物占比大于细颗粒物;叶片滞留的颗粒物多为烟尘集合体和矿物颗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慧玲  陈小平  另青艳  周志翔  
园林植物对于改善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武汉地区不同大气粉尘污染下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筛选出了不同大气粉尘污染下滞尘能力最强的园林植物,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区(无污染区)滞尘能力最强的前3种植物分别是紫薇>枇杷>夹竹桃,青山试验区(中度污染区)是杜鹃>紫薇>枇杷,而在武钢试验区(重度污染区)则是法国冬青>云南黄馨>青桐。随着粉尘污染的加重,吉祥草是滞尘量增量最大的植物,其在武钢的滞尘量是华农的185倍;而紫薇和紫叶李的滞尘量则是增量最小的。分别以光谱反射率、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及光谱吸收深度作为自变量,滞尘量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对乔木和灌草建立滞尘量-光谱反演模型,其中以光谱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阎艳霞  王玉魁  孟伟  杨超伟  崔令军  张东  
对引进滨藜属植物叶片的饲料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6种滨藜叶片的营养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80.1~222.6g.kg-1、粗纤维含量49.8~83.2g.kg-1,属于蛋白饲料或能量饲料;Ca/P比值在3.59~6.35之间,未超过反刍家畜耐受钙磷比的极限值。6种滨藜叶片中均富含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5%~46.0%、与非必需氨基酸之和的比值在0.771~0.851之间,均达到了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标准。氨基酸组成平衡性差,其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在作为家畜饲料时需要使用氨基酸添加剂,以满足特定生产目的所需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盛  陈发棣  陈素梅  赵宏波  房伟民  
对18份菊属植物、2份亚菊属植物及2个两属间杂种的24个形态性状和1个生物学性状进行统计,并对获得的信息数据运用数量分类学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Dendranthema arcticum与其他菊属植物的形态相差较大,单独成一类,其他21份材料聚为一类;野菊与菊花脑、异色菊与甘菊、龙脑菊与那贺川野菊两两间形态相似;毛华菊与日本野生菊属植物有较近亲缘关系,日本野生菊属植物较我国野生菊属植物进化;亚菊属矶菊与纪伊潮菊间形态相似,且与菊属植物形态相近,表明两属间有很近亲缘关系。本研究的形态性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所涉及的性状指标可以作为菊属系统发生关系研究的有效辅助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祖棠  李连方  
对华北地区分布的 2 5种堇菜属植物花粉和 2 6种堇菜属植物叶表皮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 :堇菜属植物花粉外壁光滑 ,无纹饰 ;三色堇具有 5个萌发沟 ,其他物种具有 3个萌发沟 ;叶表皮具有复杂的多样性特征 ,对该属分类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支持成立裂叶堇菜组和将毛萼堇菜作为细距堇菜一个亚种的意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馨  林辰壹  
【目的】比较8种野生葱属植物的叶形态特征,为其分类学研究和生态适应性机制分析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新疆不同生境的8种野生葱属植物齿丝山韭、实葶葱、新疆蒜、健蒜、多籽蒜、奇台蒜、喀纳斯蒜和乌鲁木齐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观测和树胶制片法,测定其叶片数量、长度、宽度等指标,观察其解剖结构异同;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叶片表皮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性状的分类学意义。【结果】8种葱属植物的叶形态和微形态存在差异,实葶葱和齿丝山韭叶直立,其余呈不同程度倒伏;实葶葱叶圆柱形,其余叶均为条形;实葶葱叶表面被蜡粉,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连方  尹祖棠  
就华北地区分布的22种堇菜属植物进行了果实和种子形态方面的观察,并对一些有争议的分类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认为果实和种子形态对本属分类具有一定价值;支持将毛萼堇菜作为细距堇菜亚种;北京堇菜与蒙古堇菜应该是独立的2个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