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4)
- 2023(3686)
- 2022(3295)
- 2021(3055)
- 2020(2771)
- 2019(6280)
- 2018(6334)
- 2017(11359)
- 2016(6950)
- 2015(7891)
- 2014(7882)
- 2013(7842)
- 2012(7761)
- 2011(7163)
- 2010(7391)
- 2009(6876)
- 2008(7005)
- 2007(6339)
- 2006(5682)
- 2005(5111)
- 学科
- 济(25900)
- 经济(25865)
- 管理(17177)
- 业(16447)
- 企(13292)
- 企业(13292)
- 方法(12018)
- 学(10104)
- 数学(10035)
- 数学方法(9867)
- 农(7474)
- 中国(6990)
- 财(5947)
- 业经(5355)
- 地方(5277)
- 制(5088)
- 理论(5061)
- 农业(5030)
- 贸(4770)
- 贸易(4767)
- 易(4555)
- 和(4152)
- 银(4148)
- 银行(4099)
- 融(4058)
- 金融(4056)
- 行(3958)
- 环境(3816)
- 划(3714)
- 教育(3613)
- 机构
- 大学(107983)
- 学院(105698)
- 研究(44361)
- 济(35793)
- 经济(34877)
- 管理(33968)
- 科学(32837)
- 农(31350)
- 中国(30460)
- 理学(29167)
- 理学院(28639)
- 管理学(27787)
- 管理学院(27617)
- 所(26558)
- 农业(25448)
- 研究所(24767)
- 京(24363)
- 业大(22299)
- 中心(18594)
- 江(17956)
- 财(16977)
- 省(16537)
- 农业大学(15819)
- 范(15677)
- 师范(15400)
- 院(15264)
- 北京(15217)
- 室(15153)
- 科学院(14941)
- 业(14606)
- 基金
- 项目(72907)
- 科学(55567)
- 基金(52247)
- 家(49805)
- 国家(49362)
- 研究(46261)
- 科学基金(39110)
- 省(29641)
- 自然(28657)
- 自然科(28041)
- 自然科学(28027)
- 基金项目(27599)
- 自然科学基金(27527)
- 社会(26707)
- 划(26281)
- 社会科(25061)
- 社会科学(25050)
- 教育(22101)
- 资助(21787)
- 重点(17420)
- 计划(17090)
- 编号(16983)
- 部(15794)
- 科技(15744)
- 发(15619)
- 创(15093)
- 成果(15093)
- 科研(14699)
- 业(14127)
- 创新(14109)
共检索到161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雪芹 魏伍川 陈宏 许尚忠 徐廷生 袁志发
用PCR-RFLP技术,对秦川牛、中国荷斯坦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中国西门塔尔牛6个牛品种176个个体的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5′端进行多态性分析,4种内切酶对PCR产物的单酶切结果发现,Pst ,Sin 和Hae 3种内切酶的酶切产物均为单态,而Taq 的酶切产物出现多态性,表现为3种基因型(AA,BB,AB),品种间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有较大差异。对3个有单双胎记录牛的品种分析发现,秦川牛双胎母牛的等位基因A(0.5500)及基因型AA(0.5000)的频率高于单胎母牛(A:0.3500,AA:0.3000);而荷斯坦牛双胎母牛的等位基因B(0.5937)及基因型BB(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丽 王志刚 刘榜 李拥军 赵小丽 杨述林 樊斌 李奎 肖炜
利用 5个多态蛋白 (酶 )位点碱性磷酸酶 (Akp)、蛋白酶抑制物 1(PI 1)、后白蛋白 1(Po 1)、后白蛋白2 (Po 2 )和铜蓝蛋白 (Cp)分析了清平猪、阳新猪、南阳黑猪、南城黑猪、东乡花猪、杭猪 6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 6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大小依次为 :南阳黑猪 (0 .4 14 2 )、南城黑猪 (0 .30 5 7)、阳新猪 (0 .30 32 )、东乡花猪 (0 .2 6 0 6 )、杭猪 (0 .2 4 78)、清平猪 (0 .2 4 16 ) ,通过计算Nei(1978)标准遗传距离 ,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 ,6个品种聚成 2大类 :清平猪、南城...
关键词:
猪 蛋白多态性 遗传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爱民 马云 杨东英 蓝贤勇 胡沈荣 雷初朝 张春雷 陈宏
【目的】揭示鲁西牛ANGPTL6(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6)基因的遗传变异特征,发现与鲁西牛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候选分子标记,为鲁西牛分子育种积累基础资料。【方法】以183头鲁西牛血样为材料,运用DNA池测序和PCR-RFLP等技术检测ANGPTL6基因的序列变异。【结果】检测到鲁西牛ANGPTL6基因内含子中3个新的SNPs。χ2检验表明这3个多态位点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遗传变异特征分析显示,T2359C和G3258T位点属于中度多态性,C2403A位点属于低度多态性。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表明,鲁西牛ANGPTL6基因3个多态位点之间为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兴平 罗仍卓么 欧阳助姣 李峰 李娜 王京仁
为探讨湘西黄牛的分子遗传特征,寻找与湘西黄牛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用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了湘西黄牛IGF–IR基因部分序列的碱基突变,并采用PCR–RFLP方法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序列为616 bp,与预期结果相符,测序的序列中存在3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其中1个SNP已有报道(g.551G>T),33个SNPs为首次发现;g.551G>T位点在湘西黄牛群体中存在A和B 2个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该位点在湘西黄牛群体中呈中度多态,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将湘西黄牛IGF–...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桃伟 蔡惠芬 罗卫星 刘若余 张依裕 孙岩岩 刘彬
【目的】探讨GHSR和GHRL基因作为山羊体重体尺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山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方法】以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为研究素材,采用DNA混合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及PCR-SSCP技术检测GHSR和GHRL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利用SPSS(18.0)软件GLM统计模型分析基因SNPs不同基因型及合并基因型与贵州山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同时采用在线软件对GHSR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GHSR基因外显子2和3′UTR分别检测到G200A同义突变和T628C位点,而在5′UTR区和外显子1则未发现多态性。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G200A位点进行PCR-SSC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鲍斌 房兴堂 陈宏 张润锋 严林俊 张海军
【目的】研究STAT5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加快育种进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对279头中国荷斯坦牛的STAT5A基因的P1和P2两个位点进行群体遗传学检测;计算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对多态性与泌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STAT5AP1和STAT5AP2两个位点上分别存在3种多态以及7种单倍型组合。STAT5AP1位点的AA、GG和AG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401、0.1470和0.6129,A和G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466和0.4534,不同基因型对第1胎产奶量、乳蛋白率和第2胎乳蛋白率存在显著影响;STAT5AP2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梅 昝林森 王洪宝 高丽 宋付标 王洪程 焦阳
【目的】研究牛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第2、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s),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6个牛群体(鲁西牛、鲁杂牛(鲁西牛×西门塔尔牛)、南阳牛、夏南牛、郏县红牛、秦川牛)共779头3~4岁左右母牛为研究材料,通过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牛MyoG基因上存在的SNPs,并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yoG基因第2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不存在多态性,第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测序结果表明该突变位于3-′UTR 2 109位点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各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健 祝旋 谢实龙 范海燕 邢彬 马同富
采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和2年田间试验方法对31个芍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80对来源于牡丹的EST-SSR标记,以芍药品种雪山金辉、针刺莲、遍地红和紫檀生烟DNA为模板,对引物进行筛选,共筛选到52对多态性引物,多态率为65%。进一步利用筛选的52对多态性EST-SSR引物对31个芍药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2对EST-SSR引物在31份材料中共扩增出了265.2个多态性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5.1个,采用NEi和Li的方法,计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同时,以2年田间试验获得的31个品种花色、花型、株高、株幅、花径、叶长、叶宽、株型和叶型等农艺性状表型平均数正态标准化后,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珂 王力荣 朱更瑞 方伟超 陈昌文 赵娟
【目的】关联分析作为传统连锁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可以鉴定果树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Trait Loci,QTLs)。本研究通过关联分析定位桃单果重及6个物候期性状的QTLs,以研究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提高桃品质育种的效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来源于中国6个生态群的104份桃地方品种为试材,利用分布于桃8条连锁群上的53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用STRUCTURE 2.3.3和TASSEL 2.0.1软件分别对群体结构和全基因组SSR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状况进行分析。在结合单果重和6个...
关键词:
桃 单果重 关联分析 遗传相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辉明 林辉锋 曹奕鸯 钟琳珊 甘玮欣 林发壮 陈昌铭
【目的】揭示白掌种质间表型信息及亲缘关系的遗传特性,为白掌种质资源的利用与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8份栽培种和16份杂种品系,共计34份白掌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株高、冠幅、叶长等13个表型数量性状。利用基于白掌株型突变转录组的微卫星(SSR)位点信息,筛选了16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SPSS、NT sys2.10e软件进行数量性状间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5.29%~31.48%,表明多样性水平较高。这些数量性状中,有76对呈现正相关关系(57对呈极显著相关,10对呈显著相关),2对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白掌的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2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贡献率达86.62%。根据13个数量性状进行的表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为7.5时,这34份白掌种质分为5大类,可以有效区分形态差异明显的种质材料,从而反映白掌种质的株型差异。利用16对SSR引物共获得62个SSR位点,平均条带数为3.875条,多态信息含量0.291~0.853。当以相似系数0.74为阈值时,利用SSR的分子标记聚类将这34份白掌种质分为7大类,进一步揭示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结论】两种分类结果并不一致,但均显示白掌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桂芬 万发春 刘晓牧 谭秀文 宋恩亮
为了研究渤海黑牛MSTN基因多态性与体尺性状的关系,采用PCR-SSCP的方法对578头渤海黑牛的MSTN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外显子1和外显子2处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外显子3处发现两个多态性位点,并且两个多态性位点所导致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所扩增的产物经过聚丙烯凝胶电泳发现后,有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外显子3的330 bp处存在一个G→A转换;336 bp处存在一个C→T的转换,AA型个体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完全一致,为野生型,BB基因型为突变型。将不同基因型与渤海黑牛体尺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结果发现,AA基因型所对应的头长最小二乘均值要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所对...
关键词:
MSTN基因 多态性 体尺性状 渤海黑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鲁玉霞 王洪梅 安利国 李建斌 李秋玲 仲跻峰
选用牛的12个STR基因座,利用PCR和电泳银染技术对来自不同牛场的100头荷斯坦牛进行遗传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12个STR基因座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的均值为0.8711,0.8574,8.1666,这些基因座的遗传杂合度及多态信息含量高,均为高度多态位点,适用于动物的遗传分析和个体鉴定。
关键词:
杂合度 多态信息含量 有效等位基因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晖 陈美霞 陶爱芬 张广庆 徐建堂 祁建民 方平平
【目的】构建黄麻遗传连锁图谱,定位质量性状基因,为今后有关黄麻基因组结构、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甜麻(黄麻野生种)和宽叶长果(黄麻栽培品种)为杂交亲本,构建了187个F2单株作为作图群体,利用513对SRAP引物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并对3个质量性状基因(托叶色、叶柄色、叶缘色)进行了定位。【结果】122个SRAP多态性标记位点和这3个形态学标记被定位在该图谱上,初步构建的长果种黄麻遗传连锁图谱全长2 231.9 cM,包含10个连锁群,每个连锁群有2—38个标记位点,2个标记间平均间距为17.86 cM。【结论】该图谱上的标记位点均匀分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