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
2023(1584)
2022(1339)
2021(1267)
2020(1170)
2019(2561)
2018(2430)
2017(4089)
2016(2498)
2015(2674)
2014(2558)
2013(2684)
2012(2640)
2011(2557)
2010(2579)
2009(2425)
2008(2500)
2007(2161)
2006(2002)
2005(1858)
作者
(9853)
(8522)
(8490)
(8005)
(5366)
(4230)
(3671)
(3354)
(3331)
(3078)
(3024)
(2869)
(2853)
(2777)
(2774)
(2673)
(2512)
(2477)
(2446)
(2441)
(2333)
(2260)
(2124)
(1999)
(1982)
(1948)
(1947)
(1881)
(1841)
(1825)
学科
(8876)
经济(8869)
(8511)
管理(3821)
(3653)
方法(2843)
(2802)
企业(2802)
经济学(2591)
理论(2511)
中国(2285)
(2226)
数学(2050)
数学方法(2013)
教育(1999)
业经(1513)
农业(1506)
(1441)
生物(1367)
(1355)
(1238)
水产(1222)
(1150)
图书(1149)
技术(1124)
书馆(1123)
图书馆(1123)
(1119)
金融(1117)
(1093)
机构
大学(40605)
学院(37993)
研究(18529)
(14816)
科学(14333)
(12435)
经济(12158)
农业(12058)
中国(11373)
(11344)
研究所(10627)
业大(10374)
管理(10004)
(9428)
理学(8135)
理学院(7977)
农业大学(7752)
管理学(7695)
(7622)
管理学院(7621)
中心(7509)
(6906)
(6733)
(6619)
实验(6431)
科学院(6286)
实验室(6169)
(6139)
重点(5888)
北京(5818)
基金
项目(26908)
(19002)
国家(18857)
科学(18764)
基金(18318)
研究(15156)
科学基金(13594)
(11224)
自然(10164)
(10022)
自然科(9914)
自然科学(9906)
自然科学基金(9719)
基金项目(9278)
社会(8186)
资助(7809)
科技(7619)
社会科(7600)
社会科学(7595)
计划(7437)
教育(7001)
重点(6952)
(6258)
专项(5889)
(5834)
(5575)
(5566)
科研(5509)
(5392)
创新(5286)
期刊
学报(15552)
(14400)
经济(14400)
(13712)
科学(10421)
研究(10420)
大学(10118)
学学(9623)
农业(9278)
中国(8852)
(5377)
业大(5060)
教育(4775)
(4460)
农业大学(4092)
管理(3917)
林业(3790)
(3450)
图书(3168)
科技(2684)
中国农业(2669)
财经(2619)
自然(2471)
书馆(2365)
图书馆(2365)
(2318)
自然科(2291)
自然科学(2291)
技术(2234)
经济研究(2152)
共检索到60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亚心  张嘉嘉  杨绍彬  唐骏  王迎迎  
[目的]系统了解杂交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开花的生物学特性,为杏李育种改良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杂交杏李6个主栽品种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帝、风味皇后、味王和味厚为试验材料,观测其开花物候期,并观测花冠直径、花瓣数、花瓣形状、花瓣颜色、花瓣纵横径、花药数、花丝长度、花柱长度、花萼颜色、有效花率及雌蕊退化率等花器官特征,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测量花粉长度、宽度等指标,使用纤维素酶法测定花粉量,最后通过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及花粉萌发力。[结果]6个杂交杏李品种的开花期主要在3月上旬至中旬,各品种间开花物候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系数为0.20~0.51,以初花期变异系数最大,开花最早的风味玫瑰与最晚品种味厚时间相差11 d。6个品种的花瓣均为5瓣,呈白色椭圆形,花冠直径为17.48~20.95 mm,单花花药数为27.10~35.45枚/蕾,花丝长度为3.28~6.18 mm,花柱长度为4.72~9.33 mm,花萼颜色多为绿色,花药颜色多为暗黄色。在花粉特征方面,风味玫瑰花粉粒长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为46.71μm;味王的花粉粒宽度最大,为26.97μm,味帝的花粉粒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其他5个品种,分别为27.13和13.34μm。单花药花粉量最大的品种是风味玫瑰,最小的品种是味帝。花粉活力最强的品种是恐龙蛋,最弱的品种是味帝,花粉管长度在0.32~2.03 mm。[结论]不同品种杂交杏李开花的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生产上建议选择开花物候期相似且花粉活力高的品种搭配种植,以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金玲  顾小平  岳晋军  马乃训  陈益泰  
为发掘利用孝顺竹在耐寒性和纤维品质方面的优良遗传基因,开展孝顺竹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孝顺竹花期较长,柱头可授性好,花粉生活力高,非常适宜作为杂交的亲本。孝顺竹×麻竹杂交后,以母本自交苗为对照,筛选出10株表型杂种,4个月龄时10株表型杂种的叶长、叶宽、叶长/宽、地径、发笋数、叶片形状、叶脉数、叶鞘高度、叶鞘繸毛、叶耳、叶舌等性状均介于母本自交子代与父本自交子代之间。AFLP标记分析表明:10株子代引入的父本特异位点占21.97%~28.10%,聚类分析显示10株杂种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分别与父本和母本相聚。多数杂交子代在苗期表现出旺盛的生长势,15个月龄时杂种个体间秆箨刺毛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傅建敏  张兆欣  赵俊芳  杜兰英  乔趁峰  孙志强  
为评价田间药物治疗核果类果树根癌病的可行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人工手术切除根瘤及碧康和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2种药物,于2008~2009年连续2年开展田间杏李杂交新品种罹患根癌病植株的治疗试验,从根癌病复发率、根癌症状复发时间、植株基径生长量、果实产量,并根据治疗后果实产量(以10年为周期)探讨收益情况等方面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手术切除辅以药物处理能够显著延缓根瘤的复发,起到了帮助感病苗木正常生长的作用;两种药剂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根瘤病,感病植株整体根瘤复发率达100%。经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水剂处理的风味玫瑰、恐龙蛋、美早李等苗木生长量均与相应健康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均与感病对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乌云塔娜  杜红岩  李洪果  杨绍彬  
用蔷薇科S基因4对引物对40个李、杏地方品种的S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确定了40个李、杏品种的S基因型。‘蜜李’、‘水晶李’、‘不祥李’的S基因型均为Sc/Se;‘空心李’、巴塘李’的S基因型均为S10/S11;‘绥棱红李’、‘早黄李’的S基因型均为S10/Sg;‘离核1号’、‘离核4号’的S基因型均为S11/Se。其他品种的S基因型如下:‘新疆1号’S17/S8、‘朱砂李’S11/S8、‘、‘平顶香’Sk/Se、‘大青稞’S10/S8、‘连平三花李’S10/S6、‘早李’S10/S15、‘李子梅’S10/S22、‘横道河子大红李’S17/S10、‘苹果李’S15/S16、‘紫云鸡血李’S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金万昆  俞丽  杨建新  高永平  朱振秀  赵宜双  
对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杂交子一代(杂交F1)与其父母本F1一、二龄鱼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了杂交F1的形态、染色体组型、倍性和红细胞大小。养殖环境分别为网箱和池塘。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双亲的配合力很高,连续两年试验受精率平均为59.65%,孵化率为84.93%,畸形率为4.09%,两年间分别获得鱼苗1.3万和7万尾。通过生长对照试验,杂交F1一龄鱼网箱试验生长速率比母本慢25.32%,池塘试验比母本快41.80%,二龄鱼池塘试验生长速率比父母本都慢。测定了26项形态学性状,有23项偏向母本,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乌云塔娜  李洪果  杜红岩  杨绍彬  
根据李属植物S-RNase基因结构设计合成P28/P29、P28/P30引物,花粉SFB基因的结构设计合成P6/P8引物,对8个杏地方品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5个S等位基因,其中9个为首次发现,分别为S4a(FJ377726)、S12a(GU574200)、S22(HM053569)、S22a(HM053570)、S22b(GU574197)、S37(GU354240)、S40(GU354239)、SFB22(FJ377726)。确定了8个杏品种的S基因型,分别为:‘友谊银白’S26/S12a、‘土香白’S22/S4a、‘浙江杏’S17/S37、‘锦西大红杏’S16/S22、‘麦黄2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邢世岩  有祥亮  李可贵  董金伟  樊纪欣  
对从泰安和郯城共5050株银杏雄株中筛选出的26个优良单株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这些单株具有花期长、花粉量大及花粉生活力强等特点。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花期逐渐延长,但小孢子叶球数/短枝下降。每米长枝上的短枝数最高达45个。短枝长与小孢子叶球数/短枝呈极呈著的正相关。3年生枝段短枝开花率最高,达96%。每个短枝上小孢子叶球数最高达645个,每个小孢子叶球最多含花药58个,每个花药含有花粉粒最高达23×104个,平均每个小孢子叶球含花粉粒达65×104个。14#单株出粉率达683%。一株45年生雄株可产花粉165g。花粉生活力平均为92%。授粉后座果率9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小倩  任朝颖  邓雪玥  刘晓云  詹泽玉  张雪扬  郑永华  朱成科  
为探明引起彭水县某鲟养殖场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患病的病原,本研究从患病杂交鲟的腹水中分离出一株细菌(A20)。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溶血性实验、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基因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A20进行鉴定,同时探究菌株A20的耐受性、毒力基因、半致死浓度和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菌株A20鉴定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菌株A20生长的最适pH为7,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力较强;该菌携带hlyA、ompA、alt、aer 4种毒力基因;人工回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菌株A20为导致杂交鲟患病的病原菌,LD_(50)为1.37×10~7 CFU/mL;药敏结果表明,该菌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15种抗菌药物敏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东  乌云塔娜  杜红岩  李洪果  杨绍彬  
为给杏李的品种配置和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特异性PCR扩增、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恐龙蛋等7个杏李品种的S基因型.S基因的PCR扩增结果表明,Ph引物对风味皇后、味帝、味王、风味玫瑰、味厚、恐龙蛋6个品种扩增出1条850bp左右片段;Pe引物对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馨5个品种扩增出1条1100bp左右片段;Pb引物对味帝和恐龙蛋扩增出900bp左右片段;P2引物对味馨扩增出850bp左右的片段.对PCR产物克隆后测序,并通过BLAST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和味厚4个品种的2个PCR产物分别与Se-RNase和Sh-RNase基因的相似性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乌云塔娜  李洪果  杜红岩  杨绍彬  
根据李属植物雌蕊和花粉S基因结构设计合成P28/P29、P28/P30、P37/P36、PC2FD/PC3RD、P6/P8共5对引物,对8个中国李、杏地方品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6个S等位基因,其中8个为首次发现,分别为S14a(GU574199)、S35(GU574196)、S36(GU574198)、S39(HM053571)、S41(HM053570)、S23(FJ377732)、S32(GU574195)、SFB32(GQ999595)。确定了7个李、1个杏品种的S基因型,分别为:‘瓜李’S32/S11、‘青州李’S41/S8、‘叶里藏’S35/S3、‘关爷脸4号’S38/S2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左艳春  杜周和  陈义安  周晓康  冯礼斌  
本研究比较了6个玉米纯系材料及其与大刍草杂交后代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玉米材料与大刍草杂交后,生育期均有推迟,绿期显著增长。各F1代材料的株高均较母本显著增加,叶长增加,叶宽减少,但单枝叶片数量变化不大。各材料在叶腋出均出现分蘖,材料5230杂、B34杂、511杂和H630杂在茎秆基部也出现分蘖,其中H630杂基部分蘖达8.25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洋  苗红梅  张体德  魏利斌  李春  王慧丽  段迎辉  琚铭  
【目的】探明芝麻栽培种与野生种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分析杂交后代遗传特征。【方法】以26个基因型(Sesamum indicum L.)与刚果野芝麻(Sesamum schinzianum Asch)和野芝1号(Sesamum radiatum Schum&Thonn)野生种为杂交亲本,借助胚培养技术获得种间杂交后代。采用SSR标记和生物学方法鉴定并分析杂交种F1的遗传特性。【结果】通过胚培养技术获得2 430个种间杂交F1株系,对部分材料的检测表明杂种阳性率为95.83%。刚果野芝麻×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34.62%(A)和11.54%(C),野芝1号×栽培种的正反交杂交率分别为1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华君  范婷婷  杨蒙  万雅雯  丁雨龙  林树燕  
[目的]研究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花期生物学特性、花粉形态等,完善竹子开花生物学相关研究及其理论体系。[方法]在开花翠竹林中选取样方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结合形态观察及扫描电镜等方法,探究翠竹花序生长规律,对花粉进行解剖观察,综合评估翠竹开花不同时期的群体与个体变化。[结果]翠竹属于成片开花类型,开花后部分竹秆死亡,在开花翠竹中,从笋芽到老竹均有可能开花,花芽在10月下旬开始分化,盛花期为次年3月下旬至4月初,一天之中上午时间段开花最多,开花顺序为一个小穗内由基向顶依次开花;小花为颖花,雌雄同熟,内、外稃各1,雄蕊3,浆片3,雌蕊1,果实为颖果;翠竹花粉粒外形近球形,外壁纹饰大多为细颗粒状,单个萌发孔。[结论]翠竹作为混生地被竹种,具有明显的成片开花特性,成花转变前期发育速度较慢,次年温度回暖后开花过程加快,成片开花后竹林趋于衰败,可结实且种子可育,具有一定的自然复壮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婉琪  吴正春  肖姣  国春策  杨光耀  于芬  
[目的]探讨笔竹(Pseudosasa viridula)开花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观测和解剖观察研究笔竹的开花林相、开花动态、花器官构造、结实情况等开花生物学特性。[结果]笔竹为连续开花型竹种,花期为1—5月,盛花期为3月初至4月中旬,开花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分为老竹开花型、新竹开花型、不开花型3种类型;自然条件下结实率极低,仅为0.12%,花后竹林更新主要通过无性繁殖。花序由3~4枚小穗组成,每枚小穗上具小花8~10朵,小花含1枚外稃、1枚内稃、3枚浆片,雄蕊多数为3枚,极少数为6枚,1枚雌蕊,柱头3裂,羽毛状;整个花序的开花顺序为自上而下,各小穗上小花的开花顺序为自下而上,为混合花序;雌雄同熟,果实为颖果。[结论]本研究为竹类植物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利芬  项伟波  范彩廷  金鹏  周明兵  徐川梅  
为了系统了解杨梅Myrica rubra开花生物学特性,以杨梅品种东魁Myrica rubra‘Dongkui’雌株和雄株为材料,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其雌雄花的外部形态,采用石蜡切片、荧光及曙红染色等技术,研究其花粉活力及内部发育结构。结果表明:杨梅为风媒花,柔荑花序。雄花中每朵小花具有8~20枚花药,每枚花药具有4个花粉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主要以四面体型为主,少量为连续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具3个萌发孔,刚散粉的花粉活力达到90%以上。杨梅雌花序中的小花主要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等3部分组成,单心皮,1室,子房上位,直生胚珠,单珠被,厚珠心。图4参3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