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5)
- 2023(6745)
- 2022(5918)
- 2021(5424)
- 2020(4953)
- 2019(11467)
- 2018(11310)
- 2017(22290)
- 2016(12596)
- 2015(14154)
- 2014(14496)
- 2013(14541)
- 2012(13736)
- 2011(12539)
- 2010(12582)
- 2009(11739)
- 2008(11902)
- 2007(10989)
- 2006(9181)
- 2005(8272)
- 学科
- 济(52713)
- 经济(52663)
- 业(34351)
- 管理(33182)
- 方法(28239)
- 企(27235)
- 企业(27235)
- 数学(25364)
- 数学方法(25138)
- 财(14481)
- 农(14320)
- 学(12427)
- 中国(12094)
- 贸(10071)
- 贸易(10071)
- 制(10038)
- 易(9787)
- 务(9525)
- 财务(9508)
- 财务管理(9483)
- 业经(9466)
- 地方(9370)
- 农业(9278)
- 企业财务(9031)
- 银(8472)
- 银行(8432)
- 融(8071)
- 金融(8069)
- 行(7978)
- 和(7787)
- 机构
- 大学(187688)
- 学院(186122)
- 济(75239)
- 经济(73603)
- 管理(68162)
- 研究(64926)
- 理学(59110)
- 理学院(58388)
- 管理学(57254)
- 管理学院(56905)
- 中国(47643)
- 科学(43061)
- 农(40978)
- 京(39407)
- 所(35308)
- 财(34477)
- 业大(33196)
- 农业(32973)
- 研究所(32438)
- 中心(30027)
- 江(28027)
- 财经(27886)
- 经(25315)
- 北京(24502)
- 经济学(23727)
- 范(23451)
- 师范(23153)
- 院(22492)
- 州(22292)
- 经济学院(21707)
- 基金
- 项目(125326)
- 科学(96410)
- 基金(90460)
- 研究(85419)
- 家(81422)
- 国家(80808)
- 科学基金(66864)
- 社会(52835)
- 社会科(50066)
- 社会科学(50046)
- 省(49410)
- 基金项目(48148)
- 自然(45212)
- 自然科(44174)
- 自然科学(44156)
- 自然科学基金(43403)
- 划(42308)
- 教育(39725)
- 资助(37919)
- 编号(33769)
- 重点(29020)
- 部(28032)
- 成果(27803)
- 发(26675)
- 创(25631)
- 计划(25359)
- 科研(25020)
- 创新(24102)
- 课题(23511)
- 性(23282)
共检索到26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斌 李新海 肖木辑 谢传晓 郝转芳 李明顺 张世煌
【目的】了解53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挖掘耐旱玉米种质。【方法】采用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保水力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结合水分胁迫下的幼苗存活率,评价了53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筛选出耐旱系13份、中等耐旱系16份和旱敏感系24份。【结果】在水分胁迫下,耐旱系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叶片保水力强、丙二醛含量低,胁迫解除后,植株能恢复生长。随着胁迫强度增大,旱敏感系的叶片保水力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迅速降低,复水后植株不能恢复生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保水力是玉米耐旱性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价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利用63对SSR引物分析了53份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245个等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亚 丁俊强 苏巴钱德 廖登群 赵久然 李建生
【目的】植物可以通过降低叶片气孔蒸腾来达到控制失水和增强抗旱的目的。蒸腾强度的变化会引起植物叶片温度的变化,利用远红外热成像仪研究遭受干旱胁迫时玉米自交系苗期叶温的变化与生物量耐旱系数间的关系,为筛选鉴定玉米耐旱自交系提供依据。【方法】以83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远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干旱胁迫条件下苗期叶片温度的变化,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强度采用气孔计Li-1600测定,同时测定植株的生物量。【结果】遭受干旱胁迫时,玉米苗期叶片的相对生物量变异幅度为0.271~0.997(生物鲜重)、0.338~0.969(生物干重),叶温变异幅度为-0.1~+0.5℃,均存在显著变异。耐旱玉米自交系的叶片...
关键词:
玉米 叶温 干旱 远红外热成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庆 唐茂昌 黄洁 刘子凡 徐娟 陆小静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水分胁迫下14份木薯种质苗期的耐旱性强弱。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得出了14份木薯种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Pr)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及株高、茎径等6个指标对应的耐旱系数变幅分别为0.14~4.00、0.12~3.28、0.55~1.76、0.33~1.70、0.68~1.09、0.62~1.05;按6个指标与综合主成分F值的相关系数排序,6个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POD活性、Pr含量、株高、Pro含量、茎径、MDA含量,其中,POD活性、Pr含量与F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OD活性与Pr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经综合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静 刘帆 李自卫 王建华 番兴明
干旱是造成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首要原因。本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水分处理,设水分充足和干旱胁迫2个水平;副处理为玉米组合,包括145个杂交玉米新组合,试验期间收集与产量和耐旱性相关的主要农艺和生理性状,通过两个水分处理下各性状的比较、方差分析、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研究干旱对玉米各性状的影响以及各性状与产量和耐旱性的相关性,鉴定出与产量紧密相关且表达稳定、可可靠用于耐旱选择的鉴定指标,并筛选一批产量高、耐旱性强及其他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组合B119、B148、B85、B143、B95在2个水分处理下产量都高,其它性状也表现优良,是优良的高产、耐旱玉米新...
关键词:
玉米 耐旱性 鉴定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婧瑶 王婧 蒋春姬 赵新华 邢丽婷 张鹤 于海秋
近年来辽宁地区逐渐成为优质花生产区,以其低含量的黄曲霉菌而闻名,而苗期干旱是制约辽宁省花生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花生产量的稳定和品质的提高,生产上筛选耐旱性强的品种尤为重要。选取辽宁地区选育或大面积种植的23份花生种质,培养至第4片真叶展开,取出根部,采用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考察不同花生种质的耐旱性,通过分析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处理下花生的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相对植株鲜重、伤害率和植株萎蔫指数等指标变化,探究不同花生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各种质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在8.4~11.4mg·g-1·s-1之间,最大的为NH23,最小的为NH20;相对植株鲜重在66.83%~82.77%之间,其中最大为NH14,最小为FH18;叶片伤害率在7.31%~43.45%之间,其中最大为NH16,最小为NH13;植株干旱胁迫下各种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萎蔫状态,其中FH18、FH24、BS1016和NH11萎蔫程度最大,萎蔫指数为4.17,NH5萎蔫程度最小,萎蔫指数为2.85。综合以上各个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旱指标的综合评定,鉴定出强耐旱种质NH5、HY22,其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884和0.833,干旱敏感种质为NH16、FH18,平均隶属函数仅为0.288和0.304。研究结果可以为花生耐旱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以为耐旱花生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正培 孟君 李冠
以14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对其芽苗期耐盐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玉米对盐胁迫非常敏感,不同盐浓度均对玉米芽苗期的发芽率、胚根长度、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净光合速率产生抑制作用;不同材料间耐盐性存在明显差异,各指标均能反映出不同材料的耐盐性;通过鉴定筛选,14个材料中,耐盐性极强的为XS98-28,耐盐性较强的为XSK5,耐盐性中等的为XSF,XS01-61,其余材料耐盐性均较弱。
关键词:
玉米 芽苗期 耐盐性 鉴定 筛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义林 王景怀 隋华 高宝岩 吕伟 张余良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经ABT生根粉浸种的玉米植株,推迟了出现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的时间,并且对株高、叶片和根的生长、根吸收活性表面积、伤流量及伤流强度、叶片水势等有显著影响,对降低脯氨酸含量也有显著作用。证明ABT生根粉参与了玉米的代谢活动,具有提高植株吸水耐旱能力的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辉 曹敏建 于海秋 李春红 鲁俊田 依兵 李兴涛
应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耐低磷玉米自交系T(P1)和低磷敏感玉米自交系S(P2)及其杂交和回交世代F1、F2、B1、B2等6个世代苗期总根长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总根长受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在B1世代选择效率最高;对于B1、B2和F2世代,其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8.99%、52.65%和45.51%;遗传变异占表型变异平均为55.72%,环境变异占表型变异平均为44.28%。可见,环境对玉米总根长有一定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婷 李霞 曹悦 吴博晗 王净 张嫚嫚
为了揭示DNA甲基化在高表达转C_4-PEPC基因水稻植株对干旱耐性的作用,以高表达转玉米C_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C_4-PEPC)水稻(PC)和受体Kitaake(WT)为材料,通过发芽、水培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浓度的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联合干旱处理下,水稻芽期、苗期和生育后期,种子发芽率,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总可溶性糖及其组分及总可溶性蛋白含量、PEPC酶活性以及C_4-PEPC、与蔗糖非发酵1(SNF1)相关蛋白激酶(SNF1-related protein kinase 1s, SnRK1s)基因以及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剑叶的光合参数,并最后考察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5-azaC对水稻芽期和苗期干旱胁迫作用浓度呈现剂量效应,即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其中作用浓度:芽期<苗期;而对芽期和苗期有促进和抑制的2个浓度外施于水稻生育后期的水稻植株后,则出现恶化的效应,表现为矮化、剑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单株产量下降。在缓解干旱抑制的浓度下,PC苗期的缓解效果好于WT,这种差异的表现与其内源蔗糖、SnRK1s基因以及OsMET1b的表达差异同步,而且PC叶片C_4-PEPC表达对不同浓度的5-azaC处理也呈现剂量效应。综上,DNA甲基化参与了水稻干旱响应,但不同生育期表现不同,其中糖信号在调节DNA甲基化增强PC干旱耐性起重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军伟 孙世贤 杨国航 齐华 邹种楠 张振平 白向历 刘明
通过盆栽试验,以14个玉米杂交种(京科308、四单19、辽单565、吉单261、京科25、京单28、京科508、郑单958、京科516、DH3719、丹玉39、中丹808、农大108、京玉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苗期反复干旱对玉米株高、干物质积累、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的影响。分析表明,反复干旱胁迫下玉米各杂交种幼苗存活率与株高、干物质积累、POD含量呈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呈负相关,上述指标和幼苗反复干旱后存活率的相关性都达到显著水平。鉴定玉米苗期抗旱性以幼苗反复干旱后存活率为主,结合其他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玉米 苗期 抗旱性 鉴定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建华 吕凤山
用离体叶片的保水率、电导、水势、脯氨酸含量及根冠比对6个玉米品种苗期抗旱性进行初步研究,用五级评分法对各项指标的测定值进行定量表示,经过权重分配进行了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
玉米,抗旱性,综合评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郝培彤 李玉龙 栾瑞涛 王建丽 王显国
采用PEG-6000、NaCl胁迫对21份引进BMR饲草高粱种质材料进行萌发期和苗期耐旱、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旱、盐胁迫可促进萌发期耐性较强的材料发芽率、根长、芽长、活力指数,苗期PEG、NaCl胁迫下几乎所有材料的CAT活性都呈上升趋势,而SOD、POD活性大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萌发期、苗期耐旱性均强的材料分别为BMP12、BMP456、BMP448,萌发期、苗期耐盐性均强的材料分别为BMP16、BMP12、BMP45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雪银 文仁来 吴翠荣 周锦国
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高渗培养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环境,以与玉米自交系幼苗质膜损伤程度有关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脯氨酸(Pro)为指标,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13个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模糊隶属函数法可以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能较全面地评价玉米的抗旱性;利用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D)对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评价与田间干旱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值基本上可以直接用于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分级评价。
关键词:
玉米 模糊隶属函数 抗旱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秀全 陈光明 余先驹 刘昌明
采用NCII设计,对81565及其7个衍生系的产量构成性状进行了配合力研究,探讨了其利用价值。结果表明:81565-2,81565-1,K13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除T790以外,其余各系均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表明这一系列衍生系遗传潜力大,有利用价值。
关键词:
玉米,热带种质,衍生系,配合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君 董胜君 毛红玉
该文通过选用3种不同育苗基质及4种不同规格的容器袋对黄栌进行容器育苗试验,并对一年生黄栌容器苗与二年生裸根苗进行反复干旱处理,认为可选用混合土代替表土作为育苗基质,选用扁径8cm,袋高18cm(即8×18)无底无孔的容器袋作为育苗容器.在平均气温30.6℃条件下反复干旱处理,黄栌容器苗存活率为52.2%,苗高、地茎胁迫指数分别为0.8368和0.8782.
关键词:
黄栌 容器育苗 耐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