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6)
2023(11629)
2022(9420)
2021(8778)
2020(7150)
2019(15813)
2018(15679)
2017(29015)
2016(15588)
2015(17649)
2014(17115)
2013(16598)
2012(14909)
2011(13703)
2010(13685)
2009(12907)
2008(12355)
2007(10873)
2006(9887)
2005(9420)
作者
(42499)
(35432)
(35009)
(33836)
(22593)
(16787)
(15974)
(13564)
(13542)
(12425)
(12013)
(11883)
(11374)
(11203)
(11070)
(11019)
(10467)
(10393)
(10143)
(9988)
(9105)
(8469)
(8401)
(8150)
(8035)
(8023)
(7861)
(7760)
(7132)
(7030)
学科
(66117)
经济(66030)
管理(39460)
(36479)
(27525)
企业(27525)
方法(25624)
中国(24050)
数学(22496)
数学方法(22267)
(19758)
(16582)
贸易(16569)
(16240)
(15146)
业经(14753)
(14008)
农业(12745)
地方(12384)
(12334)
银行(12325)
(12146)
金融(12145)
(11940)
(11777)
(10844)
环境(9968)
(9676)
理论(9109)
关系(9017)
机构
大学(216561)
学院(214975)
(97844)
经济(96122)
研究(80960)
管理(76768)
理学(64757)
中国(64568)
理学院(64025)
管理学(62862)
管理学院(62458)
(47095)
科学(45125)
(44863)
(40090)
中心(36605)
研究所(36171)
财经(35265)
(32964)
(32550)
经济学(32339)
(32278)
北京(30417)
(29583)
(29574)
师范(29328)
经济学院(29163)
业大(27301)
财经大学(26202)
(25715)
基金
项目(139257)
科学(110861)
研究(105208)
基金(103290)
(90105)
国家(89437)
科学基金(76072)
社会(69822)
社会科(66312)
社会科学(66301)
基金项目(52170)
(50748)
教育(48126)
自然(45774)
自然科(44779)
自然科学(44768)
自然科学基金(43968)
(43864)
资助(42976)
编号(41533)
成果(34805)
(31990)
重点(31962)
(31223)
国家社会(30787)
课题(29663)
中国(28817)
(28326)
教育部(27880)
(27039)
期刊
(110729)
经济(110729)
研究(72204)
中国(46789)
(32842)
(31696)
学报(30602)
科学(29774)
管理(29360)
教育(25996)
(24398)
金融(24398)
大学(24021)
学学(22090)
农业(21661)
经济研究(19895)
财经(17493)
技术(17429)
业经(16971)
(16159)
国际(15933)
(15305)
问题(15052)
世界(13689)
(12279)
图书(11123)
统计(10763)
技术经济(9983)
(9543)
论坛(9543)
共检索到34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宇  
从迄今国际通行的传统城乡人口划分原则和标准以及当今城乡界限淡化背景下城乡人口划分和统计的演变趋势两个方面,对2011年末中国大陆51.27%的城镇化率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现行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基本上符合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城乡划分原则和标准,不应因为城镇化进程中某些问题的存在而否定我国已有半数以上人口聚居于城镇、且拥有国际公认的城镇人口基本特征的事实。文章还认为,我国现行的城镇化数据不仅没有高估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反而存在着未能涵盖大量具有相当城镇特性、但仍未被纳入常规市镇人口统计的"准城镇人口",从而低估实际城镇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进一步改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同升  刘长岐  
本文从近期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入手,剖析了我国城镇化对城镇规划的影响及中国城镇规划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红征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民生,民生重在使公众生存和生活条件能够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故评估民生根本标准应以公众满意为准,评估体系应以简洁化、可衡量和可比较为原则。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等级评定量化法等评估方法发现,在城市化背景下公众对民生现状虽然基本满意,但存在民生措施改善成效不足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河军  吕明明  
论文从小城镇发展动力基础出发,在对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和金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城镇金融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进而提出了构筑小城镇金融服务优势的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伴随"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将会发生重要变化,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地理意义上、人口结构上和乡村文化上的三种类型"空心化",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浪费、人力资本流失和乡村文化的失衡。农村"空心化"的形成有经济、文化、制度三方面的因素,要想治理"空心化"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必须要统筹规划,围绕建立和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加强农村治理的规划与引导;培育和构建农村发展新环境等方面实施有力举措,推进乡村社会的繁荣。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郭晓彤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既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只有积极采取对策,构建联合办馆的新模式、加强文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共建数字服务平台、加强城镇人口的就业辅导,才能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才能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上发挥最大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宇  
城镇化效率是衡量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耦合度分析的方法,对东北三省2003~2015年期间的城镇化效率及其与城市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整体上新型城镇化效率处在相对低效的状态,呈现了较大地理分异性;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显著提升的态势,但部分地区出现背离的情况;新型城镇化效率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呈失调走势,一方面是新型城镇化效率持续走低,另一方面是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强城市群建设,提高城市间的经济一体化和联通水平;正确处理城市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的关系,追求高效、精明的城市增长模式;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区域内国民的教育水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亚平  陈瞻  谢来荣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城镇化过程中低质量的"异地城镇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如何保持"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镇化差距,提高后发地区城镇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异地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索新时期"异地城镇化"出路,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永  李小建  娄帆  滕琼瑶  
小城镇是中国城镇等级体系中最基层的单元,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文章选择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2004—2017年时段,运用GIS将全国统计数据、空间数据和网络数据等相互融合,构建中国小城镇空间数据库,以探究其时空演变格局及机制。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小城镇数量在短暂下降后呈持续上升趋势,小城镇人口总规模、平均规模不断上升。(2)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小城镇发展水平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总体格局,但在研究期内东南部优势略有减弱。(3)研究期内小城镇规模类型以向上转移和不变两种类型为主,其中超大型小城镇在长三角、珠三角的集聚空间不断扩大,中型以上小城镇由沿海和大城市周边分布为主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中小型以下小城镇由京广—京哈铁路以西密集分布,收缩到“胡焕庸线”两侧和东北部分地区。(4)自然地理条件中的海拔高程、河网密度等内生性变量,区位与可达性中的对外交通网密度、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外生性变量,对小城镇发展呈现为显著或较显著的影响,初始发展基础对小城镇发展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创琳  马海涛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新区建设热引发的土地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分析中国新区建设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关系,提出新区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新区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建越大;新区与主城及原有行政区划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部分新区圈而不建,造成新一轮土地浪费,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新区与主城功能趋同,造成设施重复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区建设普遍超前,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浪费严重;新区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加大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结论:把新区建设作为协调"三规关系"的重要试验平台,协调目标、坐标、指标、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慧  贾珊  赵昕  
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绿色、低碳、节能等特点,生态文明成为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进一步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生态效率进行分解,探寻其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最后建立城镇化背景下外部环境因素对区域生态效率影响的面板Tobit模型,得出城镇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实质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存在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局;(2)技术进步是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规模效率是抑制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且规模效率对三大地区的影响具有区域特征;(3)城镇化率对东部生态效率存在先负向后正向的作用,而对中部和西部还未体现促进作用。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结构和环境政策等因素也从不同方向、程度上对区域生态效率产生影响。据此,从优化产能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慧  贾珊  赵昕  
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绿色、低碳、节能等特点,生态文明成为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进一步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生态效率进行分解,探寻其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最后建立城镇化背景下外部环境因素对区域生态效率影响的面板Tobit模型,得出城镇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实质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存在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培红  孙久文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化率将突破50%,我国将加入城市型社会行列。本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和巴西四个城市型国家城市化的考察,探究了城市型国家的共性特征。我国城镇化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应走质量型城市化道路,治理城市病,防止"被城市化"现象发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焦高乐  严明义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碳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耦合模型分析了二者的动态耦合演化轨迹。结果显示: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化水平和碳生产率的耦合度呈收敛趋势;耦合度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省份仍处于轻度失调状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红玲  
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惠民工程,首当其冲关涉的是人的城镇化,它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移、农民职业的转换,即把农村的户籍变成城市户籍,还意味着农村人口从价值观、生活观到思想理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彻底发生质变,真正转为市民。基于社区教育所禀具的开放性、全纳性、覆盖性、渗透性、庶民性、公平性的功能属性,当前,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