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6)
- 2023(9377)
- 2022(7745)
- 2021(7185)
- 2020(6002)
- 2019(13480)
- 2018(12805)
- 2017(23672)
- 2016(12807)
- 2015(14339)
- 2014(13583)
- 2013(13634)
- 2012(12746)
- 2011(11690)
- 2010(11261)
- 2009(10330)
- 2008(10238)
- 2007(8654)
- 2006(7529)
- 2005(6861)
- 学科
- 济(53238)
- 经济(53175)
- 管理(33564)
- 业(32162)
- 方法(24927)
- 企(24204)
- 企业(24204)
- 数学(22817)
- 数学方法(22662)
- 中国(17492)
- 贸(14375)
- 贸易(14369)
- 农(14285)
- 易(14127)
- 财(13646)
- 学(13343)
- 业经(10294)
- 制(9985)
- 农业(9566)
- 银(8698)
- 环境(8672)
- 银行(8648)
- 行(8296)
- 融(8226)
- 金融(8223)
- 务(7859)
- 出(7858)
- 财务(7855)
- 财务管理(7840)
- 技术(7540)
- 机构
- 大学(191466)
- 学院(186534)
- 济(84381)
- 经济(83162)
- 研究(77179)
- 管理(66287)
- 理学(58139)
- 中国(57513)
- 理学院(57397)
- 管理学(56384)
- 管理学院(56089)
- 科学(49965)
- 农(45736)
- 京(41979)
- 所(41947)
- 研究所(38991)
- 农业(37044)
- 业大(35151)
- 财(34687)
- 中心(32684)
- 财经(28522)
- 院(27826)
- 经济学(27744)
- 北京(26629)
- 经(26473)
- 江(25679)
- 经济学院(25145)
- 科学院(25129)
- 农业大学(23926)
- 研究院(22269)
- 基金
- 项目(134594)
- 科学(104994)
- 基金(101972)
- 家(95644)
- 国家(94955)
- 研究(86465)
- 科学基金(77921)
- 社会(58067)
- 社会科(55196)
- 社会科学(55184)
- 基金项目(53178)
- 自然(53174)
- 自然科(52013)
- 自然科学(51987)
- 自然科学基金(51153)
- 省(48569)
- 划(44094)
- 资助(42180)
- 教育(37991)
- 重点(31660)
- 部(30738)
- 编号(29130)
- 发(29004)
- 计划(28517)
- 创(28155)
- 科研(27346)
- 创新(26632)
- 中国(26620)
- 国家社会(26418)
- 业(25612)
共检索到272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天时 赖光艳 孔杰 王清印 罗坤 黄雪芹
以5-溴尿嘧啶(5-Bromouracil,5-BrUra)为诱变剂,分别以前期实验在半致死条件下获得的处理浓度、时间组合0.5mg/ml9h(0.5~9)、0.3mg/ml16h(0.3~16)来处理受精卵,培养获得诱变材料,对处理群体抗病力和生长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化学诱变剂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能力和生长的影响。WSSV攻毒实验结果表明,0.5~9处理组、0.3~16处理组和对照组存活时间分别为77.20±3.71h、74.57±2.88h和81.45±2.98h,三者之间不...
关键词:
中国对虾 5-溴尿嘧啶 抗病 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赖光艳 孔杰 王清印 张天时 罗坤 黄雪芹
利用化学诱变剂5-溴尿嘧啶(5-Bromouracil,5-BrUra)处理不同发育时期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胚胎,统计孵化率,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获得最佳处理条件,并探讨温度、盐度和pH对5-溴尿嘧啶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5-溴尿嘧啶对中国明对虾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5-溴尿嘧啶诱变中国明对虾的最佳起始处理阶段为原肠期,达到接近半致死效果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分别为0.5mg/mL6h、0.3mg/mL15h和0.1mg/mL24h;(2)温度和盐度对5-溴尿嘧啶诱变中国明对虾胚胎的效果可产生显著影响,而pH影响不显著;(3)5-溴尿嘧啶能影响中国明...
关键词:
化学诱变 5-溴尿嘧啶 中国明对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永望 李健 李吉涛 何玉英 陈萍 戴芳钰 刘德月
以强壮藻钩虾(以下简称钩虾)作为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的天然饵料,以对虾人工配合饲料为对照研究钩虾对中国明对虾和日本囊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对两种规格的中国明对虾[体质量分别为(0.33±0.0204)g和(2.07±0.184)g,分别记为SF组和MF组]和日本囊对虾[体质量为(0.25±0.018 1)g,记为SM组]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和钩虾,养殖35 d。结果显示:(1)与人工配合饲料相比钩虾可以提高MF组和SM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SM组对虾的成活率;(2)钩虾可以显著提高SF组和SM组对虾血细胞总数(P<0.05);(3)钩虾可以显著提高3组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及SF...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秦志华 李健 刘淇
用PHMB(聚六亚甲基双胍)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受精卵和无节幼体进行消毒处理,并与二氯异氰尿酸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PHMB对中国对虾受精卵消毒,其对孵化率无显著影响(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洪锋 王晓磊 于海生 雷安民 贾文文 黄伟伟 窦忠英
研究了尿嘧啶、三价因子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后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尿嘧啶和三价因子能够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提高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卵裂率及8~16细胞率;ATP对牛卵母细胞成熟率影响不大,但能提高孤雌激活胚胎发育能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琳 于业绍 陆平 杨世俊
本文报道了青蛤受精卵密度对孵化的影响和青蛤幼虫培养密度对生长的影响。受精卵密度在26个/ml、30个/ml、38个/ml、44个/ml、53个/ml时,孵化率在87.8~89.9%之间;受精卵密度为53个/ml时,幼虫畸形率较高。实验发现,幼虫的培养密度应控制在6~11个/ml,幼虫变态后,减少培养密度,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
关键词:
青蛤 密度 孵化 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群芳 曹俊明 黄燕华 王国霞 莫文艳 周婷婷 孙智武 刘小玲
选取800尾初始体质量为(0.83±0.0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随机分成5组,分别投喂添加β-葡聚糖(βG)、硒(Se)和维生素E(VE)的饲料,其组合和添加量分别为:0、300 mg/kgβG、300 mg/kgβG+0.2 mg/kg Se、300 mg/kgβG+100 mg/kg VE、300 mg/kgβG+0.2 mg/kg Se+100 mg/kg VE,记为G0、G1、G2、G3和G4,养殖35 d,养殖结束后,采用肌肉注射法对凡纳滨对虾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结果显示,养殖结束时G2组对虾增重率最高,比G1组提高6.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树青 李日美 杨奇慧 谭北平 董晓慧 迟淑艳 章双 刘泓宇
为研究不同锌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抗病力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实验以ZnSO_4·7H_2O作为锌源,在对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40、60、80、100、150 mg/kg有效锌配制成7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45±0.01) 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幼虾8周。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中锌水平的提高,对虾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和蛋白质效率(PE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60 mg/kg组WGR和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 mg/kg组FCR最低,PER和SR最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 80~150mg/kg组虾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0~80 mg/kg组虾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 40~150 mg/kg组对虾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饲料中添加锌提高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表明锌可改善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5)在人工急性感染哈维氏弧菌的实验中,随着锌水平的提高,对虾存活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锌添加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80 mg/kg组存活率最高,抗病力最强。(6)在对虾肠道物种多样性分析中,40和100 mg/kg组对虾肠道有效OTU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锌水平的增加,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著提高,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适宜水平的锌可促进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提高抗病力;当饲料中缺乏锌时,对虾的生长和抗病力较差;而过量的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虾的生长,但未出现不良病症。以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饲料中添加94.46 mg/kg锌可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以抗病力作为评价依据,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锌的最适添加量为80 mg/kg。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涵生
在室内水池以溢水法收集真鲷 (Pagrosomusmajor)受精卵 ,并置于不同盐度海水中静水孵化 ,孵出仔鱼以流水培育。设置盐度梯度为 17.0、2 2 .0、2 7.0及自然盐度 3 3 .0 ,水温分别为 19.5~ 2 1.5℃ (孵化 )、2 0 .5~ 2 3 .5℃(培育 )。结果表明∶①真鲷受精卵在自然盐度海水中发育很好 ,孵化率较高 ( 85 .0 %~ 97.0 % ) ,畸形率较低 ( 3 .2 %~ 2 3 .7% ) ;在低盐度条件下静水孵化 ,发育不好 ,孵化率为 4 8.0 %~ 1.0 % ,且盐度越低 ,孵化率也越低。充气孵化时 ,盐度低至 17.0 ,孵化...
关键词:
真鲷 盐度 受精卵 仔稚鱼 发育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文 赵云龙 王群 顾志敏 徐谷星 刘启文
报道了不同光照时间长度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及其受精卵中主要生化成分积累的影响。实验共分5组,Ⅰ组为自然光照;Ⅱ组为光照L∶D=12∶12(即每天光照时间为12h),Ⅲ组为L∶D=14∶10,Ⅳ组为L∶D=16∶8,Ⅴ组为L∶D=18∶6。结果显示,红螯螯虾雌虾1个月及2个月的抱卵率、增重率、性腺指数、孵化率从Ⅰ组至Ⅴ组均呈抛物线的变化趋势,其中实验Ⅳ组最高,以上指标分别为(61.54±2.09)%、(92.31±3.87)%、(29.48±0.51)%、(5.38±0.25)%和(46.99±3.15)%。与其它光照组相比,每只雌虾所抱卵卵重、平均抱卵量和平均单个卵卵重也以实验Ⅳ组为最高。在实验...
关键词:
红螯螯虾 光照 繁殖性能 受精卵 卵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桂英 宋晓玲 孙艳 麦康森 谢国驷 黄倢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Bacillus firmus)、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灭活菌(1%)、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灭活菌(1%)配制3种免疫饲料。每组3个重复,对个体质量为(3.2±0.26)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了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每5 d取样,以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秋白 金善勉 吴小波 张燕萍 杨发群 吴华东
对采用微流水孵化器黄鳝受精卵进行不同水深和光照孵化单因子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2~23 cm水层中,随水深增加孵化率降低。在不大于16 cm水深时可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在离水面2 cm左右孵化最佳。不同光照试验结果表明,黄鳝受精卵长期在强光2 000 lx以上或长期弱光250 lx以下环境中孵化率较低。光照度在250~1 500 lx范围随光照加强孵化率提高。光照度在1 500 lx左右获得较佳孵化率。
关键词:
黄鳝 受精卵 水深 光照 孵化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冰峰 林世煌 苏静 薛奋勤 江天宝
在32、33、34、35、36℃下观察,蜜蜂受精卵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8、3.40、3.00、2.81、2.74d.35、36℃下蜜蜂受精卵的发育历期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温度条件下发育历期差异均极显著(P0.05)外,其余各温度下的封盖期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蜂王在37℃下发育,封盖期比35℃延长11h,差异极显著(P0.0...
关键词:
蜜蜂 受精卵 蜂王蛹 温度 发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强俊 李瑞伟 王辉
研究了温度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在盐度为5不同温度(22、24、26、28、30、32和34℃)下,比较观察奥尼罗非鱼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同时在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初孵的奥尼罗非鱼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4~32℃,受精卵孵化率较高(84.3%~91%),温度高于34℃和低于22℃时,孵化率较低。温度与培育周期呈负相关关系,函数关系为y=0.3607x2-26.836x+553.5,R2=0.9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用AFLP方法分析中国对虾抗病选育群体的遗传变异
白斑综合征病毒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力和抗病毒能力的影响
饲料中补充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生物膜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抗病力及其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对虾抗病性状遗传标记的RAPD分析
温度和孵化方式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南美白对虾的性腺发育、交配、产卵和受精
美人鱼发光杆菌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近交对中国明对虾生长、存活及抗逆性的影响
中国对虾杂交优势对自然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抗病力分析
饲料中添加侧孢短芽孢杆菌FAS05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病及免疫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