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
2023(114)
2022(115)
2021(102)
2020(102)
2019(188)
2018(181)
2017(211)
2016(238)
2015(234)
2014(225)
2013(226)
2012(259)
2011(213)
2010(193)
2009(219)
2008(166)
2007(177)
2006(124)
2005(102)
作者
(1239)
(1044)
(1033)
(946)
(719)
(606)
(462)
(453)
(448)
(444)
(411)
(397)
(387)
(376)
(359)
(356)
(354)
(353)
(338)
(328)
(317)
(301)
(286)
(284)
(281)
(278)
(271)
(271)
(267)
(259)
学科
(761)
(414)
水产(275)
动物(240)
(207)
动物学(184)
(177)
土壤(174)
(174)
(168)
虫害(155)
(152)
(147)
植物(145)
及其(141)
生物(129)
病虫(118)
病虫害(118)
(115)
(114)
养殖(110)
(106)
防治(96)
(95)
(95)
化学(94)
(91)
农业(81)
(77)
理学(77)
机构
大学(3311)
学院(3257)
(3050)
农业(2660)
科学(2023)
业大(1972)
研究(1959)
农业大学(1806)
(1527)
(1480)
研究所(1442)
实验(1373)
(1350)
实验室(1297)
重点(1244)
(1235)
科学院(898)
中国(874)
技术(839)
(797)
(781)
中心(771)
(757)
资源(735)
生物(727)
农业科学(703)
(619)
环境(589)
工程(579)
(578)
基金
项目(3030)
(2390)
国家(2380)
基金(1961)
科学(1854)
(1584)
科学基金(1559)
自然(1525)
自然科(1491)
自然科学(1491)
自然科学基金(1470)
科技(1393)
(1354)
计划(1304)
(1241)
基金项目(1058)
农业(1055)
(1009)
专项(997)
重点(869)
研究(844)
资助(818)
科研(787)
技术(708)
(687)
(612)
创新(591)
(551)
b(512)
(472)
期刊
(2978)
学报(2691)
农业(2234)
大学(1758)
学学(1758)
科学(1535)
业大(1259)
农业大学(1200)
(1074)
中国(909)
中国农业(710)
(619)
自然(597)
自然科(586)
自然科学(586)
农业科学(498)
(387)
西南(376)
农林(356)
(356)
农学(353)
华北(353)
南京(328)
南京农业(328)
水产(321)
(284)
(284)
湖南(284)
林业(270)
科技(267)
共检索到4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阴琨  马恩波  薛春荣  吴海花  郭亚平  张建珍  
【目的】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的杀虫活性及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中华稻蝗4龄若虫为试验材料,用不同剂量的ALA(A1:250mmol·L-1;A2:450mmol·L-1;A3:750mmol·L-1;A4:1000mmol·L-1)处理中华稻蝗,观察其对中华稻蝗的毒性效应和对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ALA处理组中华稻蝗死亡率依处理剂量呈现上升趋势,高浓度处理组A3、A4的死亡率分别达到66.1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铭  徐福利  
【目的】为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日光温室蔬菜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ALA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影响。【结果】ALA以及ALA+N叶面施用均明显提高了番茄植株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果实产量,并改善了番茄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外源ALA各处理植株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单株生物产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D处理(ALA1号肥料第1次2 kg/hm2,第2~4次1 kg/hm2)效果最佳,植株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单株生物产量分别提高27.18%,17.75%和13.93%;外源ALA对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也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作用,其中处理B(ALA1号肥料第1次0.5 kg...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荣荣  刘玉梅  李树珍  闫妍  王君  于贤昌  贺超兴  李衍素  
为研究根施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对早春茬日光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黄瓜‘中农2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根区滴灌方式,以1、5和10 mg/(株·次)为处理,以滴灌等量清水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根施1 mg/(株·次)显著提高黄瓜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和根系活力;同时该浓度处理显著提高叶绿体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从而增加了黄瓜产量,单产比对照增加9.33%,但对果实品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无显著影响。在早春茬日光温室黄瓜生产过程中,根施1 mg/(株·次)可促进黄瓜生长,提高黄瓜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文瑞  徐刚  李德翠  王显生  孙艳军  韩冰  史珑燕  
关键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丹丹  梁宗锁  杨宗岐  韩蕊莲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农牧806"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5、10、15、20、25 mg·L–1)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探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 mg·L–1 ALA可显著(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长城  张绍铃  胡红菊  田瑞  吴俊  杨志军  马翠云  
以‘云红梨2号’为试材,研究套袋、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花色苷合成关键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内源ALA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探讨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与酶活性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着色初期,套袋和外源ALA处理均有明显的促进果皮着色的效果,且两者共同处理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随着果实接近成熟,花色素苷含量有所下降。在正常光照情况下,果实摘袋后5 d左右对促进着色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套袋处理的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显著相关;不同处理及对照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均与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显著相关,但与果实可溶性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思玲  金欢淳  张培安  樊秀彩  生弘杰  卢素文  房经贵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5-ALA)处理对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和花色苷含量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5-ALA在鲜食葡萄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16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在膨大期果实表面喷施100 mg·100 g~(-1 )5-ALA溶液,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色泽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花色苷等生理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5-ALA处理能诱导‘巨玫瑰’等大多数葡萄品种提前转色,果实色泽指数增加,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果皮中总花色苷含量以及锦葵色素等花色苷组分含量显著增加。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5-ALA处理能促进大多数葡萄品种果肉中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基因表达水平增加,抑制蔗糖转运蛋白(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表达水平,进而提高葡萄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并且5-ALA处理能诱导不同葡萄品种果皮中查尔酮合酶(CHS)、UDP-葡萄糖类黄酮-3-O-葡萄糖转化酶(UFGT)、无色花青素双加氧酶(LDOX)等基因表达水平增加,进而促进葡萄果皮花色苷积累。[结论] 综上所述,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外源喷施100 mg·100g~(-1) 5-ALA,不仅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果肉中糖分积累,提高果实内在品质;还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果皮中花色苷积累,改善果实外在品质。为5-ALA在葡萄优质化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荣荣  丁国伟  郭亚平  马恩波  张建珍  
【目的】研究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hitin deacetylase,CDA)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为新型农药靶标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稻蝗转录组数据库中搜索获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cDNA序列,对其进行保守区域分析,选取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家蚕(Bombyx mori)和云杉卷叶蛾(Choristoneura fumiferana)等昆虫物种的同源序列与中华稻蝗几丁质脱乙酰基酶氨基酸序列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静  周玉  李琰  马志卿  张秀云  张兴  
【目的】对秦岭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共47科129种植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筛选,以期发现杀虫活性较强的植物,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29种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以粘虫3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玉米黄呆蓟马2龄若虫、麦长管蚜无翅成蚜为靶标,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改进浸叶法、浸虫浸液法对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在0.5g/mL的供试剂量下,苍耳七、狭叶青海大戟、北芸香、竹灵消、蓼子朴、草地风毛菊等6种植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24,48,72h拒食率均在90%以上;苍耳七和狭叶青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天神  周鑫  赵朝阳  
研究了相同的生长环境条件下,用3种不同的饲料喂养克氏原螯虾两个月后虾体内免疫指标、消化酶、氨基酸和虾体生长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血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3种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影响不大,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也不因投喂了不同的饲料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此外,投喂生物饲料后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效果与品牌饲料无明显差异,同时其体内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高于投喂普通饲料,且胰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因此投喂生物饲料有增强克氏原螯虾的免疫力、提高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谭娟  尚蕾  肖雅元  
用急性染毒法研究6种浓度(0、0.4、0.6、0.8、1.0、1.5μg/L)的甲氰菊酯对(34.89±9.99)g的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分别处理6、12、24、48、96 h后,其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胱甘肽(GSH)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AChE活性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点有极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甲氰菊酯对尼罗罗非鱼肝脏GPT活性影响很小。GSH活性在各浓度间和不同浸毒时间间均有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月枝  严善春  李小平  曹传旺  
测定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毒蛾2龄、4龄、6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先被诱导后被抑制。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4龄、6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也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其中在处理24h时,对该酶的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1.603,1.805倍;处理48h后,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0.858,0.608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但对2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在处理24h后,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为同期对照的0.541倍,差异极显著(P<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田志环  焦传珍  康现江  
为探讨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采用生物化学和原子吸收方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皮过程中鳃组织糖原、蛋白质、无机离子含量及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结果显示:鳃组织糖原含量从蜕皮间期C期至蜕皮前D0期基本稳定,从蜕皮前D1期开始逐渐减低,直至蜕皮后A-B期降至最低。蛋白质含量从蜕皮间期C期至蜕皮前D1期保持稳定,在蜕皮前后(蜕皮前晚期D3-4期和蜕皮后A-B期)含量较高。鳃组织Ca2+含量由蜕皮间期至蜕皮前D3-4期含量降低,而于蜕皮后A-B期恢复到蜕皮间期水平。Mg2+含量在蜕皮过程中无显著变化,而Cu2+和Zn2+含量在蜕皮后A-B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宏惠  李文迹  黄小红  汤志君  
以甲醇、乙醇、异丙醇、甲醛和戊二醛为效应物,研究它们对中华绒螯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戊二醛对NAGase活力影响不大;低浓度的甲醇和乙醇对NAGase有激活作用;高浓度的甲醇、乙醇、异丙醇和甲醛对NAGase的作用为可逆抑制.甲醇、乙醇、异丙醇对NAGase表现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分别为3.663、0.360和0.480 mol.L-1;甲醛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其KI为0.288 mol.L-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晶  李伟  李天来  
探讨乙酰水杨酸对盐胁迫条件下苗期番茄体内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水杨酸类物质调控设施番茄的耐盐性提供新证据。以栽培番茄“辽园多丽”为材料,用0.05%乙酰水杨酸(ASA),0.16M NaCl,0.16M NaCl+0.05%ASA进行处理,测定并分析了蔗糖代谢相关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以及转化酶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乙酰水杨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盐胁迫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同时乙酰水杨酸可以维持或提高短期(1~3d)盐胁迫条件下番茄幼苗体内转化酶的活性,并使相应的可溶性酸性转化酶mRNA水平很高,而处理后期(5~7d)转化酶活性及可溶性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