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1)
2023(6064)
2022(5150)
2021(4608)
2020(3890)
2019(8419)
2018(7875)
2017(14813)
2016(8194)
2015(8517)
2014(8189)
2013(7996)
2012(7207)
2011(6590)
2010(6264)
2009(5748)
2008(5671)
2007(4763)
2006(4210)
2005(3496)
作者
(27019)
(22897)
(22774)
(21184)
(14749)
(11354)
(9960)
(8881)
(8484)
(7869)
(7858)
(7750)
(7708)
(7309)
(7049)
(7031)
(6849)
(6792)
(6746)
(6550)
(6014)
(5537)
(5434)
(5295)
(5090)
(5021)
(5001)
(4970)
(4707)
(4687)
学科
(29580)
经济(29544)
管理(20401)
(20307)
(15087)
企业(15087)
方法(14634)
数学(12032)
数学方法(11924)
(9539)
(9455)
业经(7288)
(7216)
贸易(7216)
(7122)
(7040)
农业(7028)
中国(6678)
环境(5393)
地方(5107)
技术(4913)
(4464)
财务(4462)
财务管理(4454)
理论(4422)
(4417)
产业(4380)
企业财务(4232)
(4163)
(3818)
机构
学院(118027)
大学(116788)
研究(43357)
管理(42895)
(42721)
经济(41982)
理学(38079)
理学院(37566)
管理学(36735)
管理学院(36543)
科学(32728)
(32297)
中国(30296)
农业(26128)
业大(25217)
(24012)
(23948)
研究所(22681)
中心(18850)
(17648)
农业大学(17407)
(17205)
(15907)
(15743)
师范(15352)
(15266)
(15004)
财经(14945)
北京(14717)
实验(14174)
基金
项目(89155)
科学(68430)
基金(65389)
(62056)
国家(61552)
研究(54294)
科学基金(50695)
自然(36450)
基金项目(35899)
(35840)
自然科(35590)
自然科学(35571)
社会(35442)
自然科学基金(34980)
社会科(33692)
社会科学(33684)
(30721)
资助(26572)
教育(23599)
重点(20519)
计划(20456)
(19648)
科技(18661)
编号(18551)
科研(18498)
(18476)
(18164)
(17477)
创新(17343)
(15443)
期刊
(42613)
经济(42613)
学报(30648)
(27556)
研究(25566)
科学(25474)
大学(21167)
学学(20751)
农业(18807)
中国(18045)
管理(12709)
(11772)
(10444)
业大(9291)
业经(8626)
农业大学(7868)
(7754)
(7402)
经济研究(7377)
科技(6894)
(6824)
金融(6824)
林业(6731)
财经(6595)
(6370)
旅游(6370)
(6370)
技术(6262)
资源(6215)
商业(6077)
共检索到157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俞立雄  段辛斌  陈大庆  罗宏伟  刘绍平  高雷  
采用被动整合雷达标志法(PIT)、切鳍标记、荧光标记、超声波标志和T型标志这5种标志方法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进行标记后,测定其临界游泳速度,研究5种不同标记对草鱼游泳能力的影响。将试验草鱼按不同体长分为3组:1518 cm,1821 cm,2125 cm,每个体长组均设置对照组,并分别进行以上5种鱼类标志,测量标志后草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和相对临界游泳速度。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体长增加,草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增大,相对临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房敏  蔡露  高勇  涂志英  王从锋  黄应平  
以草鱼幼鱼(体长8.0~9.7cm,体重9.6~13.4g)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专利装置研究了不同运动消耗状态下的草鱼幼鱼游泳能力。结果表明:在正常状态下草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为7.11±0.60BL/s,耗氧率(MO2)与流速(U)方程拟合为MO2=470.5+41.9U1.23,耗氧率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且草鱼的有氧运动效率较高。在4种运动消耗状态(0.6Ucrit、0.8Ucrit、1.0Ucrit、1.2Ucrit)流速下运动1h草鱼的消耗后临界游泳速度(Upcrit)分别为:7.25±1.35、6.33±0.6、6.26±0.8、5.60±0.4BL/s,临界游泳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路波  刘伟  梁圆圆  陈求稳  黄瑶  潘磊  刘德富  石小涛  
以3种不同体长的草鱼为研究对象,在水温(20.00±1.50)℃条件下通过惊吓的方式进行了快速启动过程的加速—滑行游泳行为观察,测定了草鱼的疾冲速度,即实验鱼突然加速达到的最大速度。结果发现,体长为(8.47±0.73)cm(稚鱼)、(17.93±1.27)cm(幼鱼)、(51.24±3.24)cm(亚成鱼)的绝对最大疾冲速度及达到最大疾冲速度所需时间分别为(1.449±0.424)m/s(0.294 s)、(2.359±0.434)m/s(0.294 s)、(2.899±0.457)m/s(0.378 s);相对最大疾冲速度分别为(17.099±5.009)BL/s、(13.156±2.4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萍  桂福坤  吴常文  
游泳速度是评价鱼类游泳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常用的几种鱼类游泳速度概念和分类方法进行了总结。目前,以时间长度作为分类标准可将游泳速度分为巡航游泳速度(Cruising swimming speed,T>200min)、长时游泳速度(Prolonged swimming speed,200min>T>20s)、冲刺游泳速度(Burst swimming speed,T<20s)3类。但由于时间长度的选择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很多学者并未遵循这一时间界定标准进行各类试验,致使游泳速度的界定出现混乱,从而使以时间长度作为分类依据的方法失去意义。作者综合多数学者的研究方法,以鱼类的游泳状态作为依据,重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小菊   俞立雄   吴池杰   王敏   田辉伍   王珂   刘明典   段辛斌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幼鱼在禁食胁迫下的游泳能力,本研究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 8种幼鱼为对象,采用流速递增法测定了不同禁食时间(0 d、2 d、5 d、10 d、15 d)条件下8种鱼类的感应流速(U_(ind))、临界游泳速度(U_(crit))、爆发游泳速度(U_(burst))。结果表明:8种鱼类游泳能力均为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爆发游泳速度。感应流速平均值的变化范围在(6.12~12.78) cm/s,其中草鱼、鲢和鳙的感应流速较接近且对流速的感应较敏感,感应流速为4.75~7.75 cm/s。8种实验鱼的游泳速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青鱼和长薄鳅的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最高,分别为(121.65±3.19) cm/s、(143.48±5.77) cm/s、(85.08±3.23) cm/s、(132.68±8.52) cm/s,游泳能力较差的为台湾泥鳅[(19.28±1.90) cm/s、(31.53±2.14) cm/s]。禁食对感应流速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实验鱼的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随禁食时间的延长呈线性下降,其中临界游泳速度的下降幅度较爆发游泳速度更为显著(P<0.05)。在禁食0 d和2 d时,实验鱼的临界和爆发游速无显著差异(P>0.05);禁食5 d时,两者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禁食5 d后,临界和爆发游速分别下降了13%~51%和9%~39%。禁食10 d后,临界和爆发游速分别下降了29%~70%和20%~55%,其中10 d禁食期间的游泳速度降低幅度最为显著。因此,禁食10 d是影响鱼类游泳能力的关键时期。禁食对幼鱼的感应流速无显著影响,但临界游泳速度和爆发游泳速度受禁食时间影响明显,且禁食时间越长,游泳能力下降越显著。此外,临界游泳速度与爆发游泳速度之间的差异可能源于不同游泳方式在能量消耗方面的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桂福坤  王萍  吴常文  
以续航时间作为鱼类游泳能力的评测指标,就适应流速、适应时间、加速时间等适应条件以及测试流速4种因素对美国红鱼及黑鲷续航游泳时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均匀设计,其中美国红鱼采用4因素8水平试验方案,黑鲷采用4因素7水平试验方案。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加速时间对大流速条件下的续航时间有较大影响,而对小流速条件下的续航时间影响可以忽略,具体影响大小与鱼类的品种和规格、流速大小、加速时间等有关;适应流速建议控制在1.5BL/s以内,以避免测试前鱼类过多的能量损失。尽管较长的适应时间更有利于鱼进行充分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但适应时间仍建议控制在60min以内;测试流速对鱼类的续航时间有极为显著的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青怡  曾令清  付世建  
为考察不同营养状况对鲤科鱼类偏好游泳速度的影响,本研究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实验对象,(25±1.0)℃条件下设置3个不同营养状况实验组:对照组(禁食48 h)、饱食组(饱食)和饥饿组(饥饿14 d),将单尾实验鱼置于梯度流速选择仪(流速范围为11.86~65.45 Cm/s,等距离划分为5个流速区域,从第一到第五流速区域流速连续增加)中拍摄1 h,采用Ethovision Xt9软件分析视频资料并计算实验鱼在不同流速区域平均进入频次(F,次)、单次进入停留时间(t,s/次)和平均停留时间百分比(P_t,%)等流速选择行为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和饱食组的F值随水流速度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曾晓起  陈思远  刘世刚  王芮  赵林林  李渊  林龙山  
掌握大型游泳动物的迁徙和分布情况是分析其种群动态、开展种群保护管理的基础,但大型游泳动物游泳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回捕难度大,传统标志放流技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卫星标志放流技术因其不依赖回捕、数据采集量大、准确性高等特点已成为研究深远海大型游泳动物种群变动和行为习性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目前,主流卫星标志均是基于Argos卫星系统开发,通过卫星信道进行传输,相较依赖回收的传统标志优势显著。综述卫星标志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主要卫星标志种类,介绍主要应用进展,总结存在问题,提出研究展望,旨在为大型游泳动物种群变动和行为习性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初文华  员庆  孔祥洪  张忠  李浩然  钱卫国  
鱼类以其高效灵活的游泳能力成为生物学家与仿生学研究者长期以来的重要研究对象。研究选取以尾鳍推进游泳方式的鱼类为研究对象,构建仿生鱼几何模型与运动控制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结合动网格技术,对其游泳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其尾鳍摆动的推进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尾拍频率、摆动幅值、鱼体体波波长及鱼体体型等参数,结合鱼类的突进运动、游泳方式及体型进化等生物学特性探究不同参数对鱼类游泳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鱼类尾鳍摆动时尾部流场中形成的反卡门涡街是推进力的主要成因;尾拍频率和摆动幅值的增加,可使鱼类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突进速度;当λ=0.75L,a(x)_(max)=0.1,为获得1L/s的游泳速度,尾拍频率需达到2Hz左右;鱼体摆动时体波波长(λ)的改变将引起游泳方式的变化,当λ达到0.75L左右,鱼体可以以0.5L/s的速度向前游动,且推进力随体波波长增加逐渐增大;细长体型鱼类相比头大身小体型鱼类游动时产生的压差阻力小,因此在相同的尾鳍推进模式下能够获得更大的推力。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仿生鱼水下航行器的快速性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露  涂志英  袁喜  刘国勇  刘德富  石小涛  黄应平  
利用自制的鱼类游泳实验装置,采用递增流速法,研究了鳙幼鱼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结果表明:鳙标准代谢率SMR实际测定值为187.27±5.45mgO2/(kg.h),方程拟合值为182.81mgO2/(kg.h),实测值与拟合值接近;鳙耗氧率MO2与游泳速度U的拟合方程为MO2=182.81+39.83 U1.30,耗氧率幂函数方程中U的幂值为1.30,U的幂值越小游泳效率越高,说明鳙游泳效率较高;鳙临界游泳速度Ucrit为4.57±0.56BL/s,与青鱼近似;鳙疲劳后的耗氧率迅速降低,在疲劳后45~60min时耗氧率恢复到标准代谢率。鳙EPOC值为107.16mgO2/kg,说明鳙运动疲劳后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沙龙  侯轶群  王龙涛  乔晔  王伟  任泷  张家波  
鱼类的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是成功设计过鱼设施的关键。为了探究长丝裂腹鱼(Schizothorax dolichonema Herzenstein)的游泳能力,以野生长丝裂腹鱼(110.56 g±35.88 g)为对象,测定了它们的临界游泳速度,并记录了测定过程中的游泳行为。研究表明:(1)临界游泳速度为3.04~4.93 BL/s;(2)运动耗氧率与游泳速度呈幂函数关系MO2=129.67+15.63U2.34(R2=0.983,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涂志英  袁喜  韩京成  石小涛  刘国勇  刘德富  黄应平  
对鱼类游泳能力及其游泳状态下的生态行为研究,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过鱼、拦鱼和诱鱼等设施的设计提供依据,保证其水电工程储能设施能够发挥较大的功能。对鱼类的游泳类型及游泳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鱼类游泳能力及行为的研究方法,并和自行设计的鱼类游泳能力装置进行了比较;从洄游鱼道设计的角度,综述了国外已有的鱼类游泳能力评价模型,主要包括最优游泳速度模型,最大游泳速度模型,跳跃高度模型及游泳耐力模型,可为鱼道设计提供关键参数。最后简述了鱼类游泳能力在鱼道设计的应用及主要的研究趋势,旨在为鱼类游泳能力相关研究及水利水电过鱼设施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一定基础资料,从而促进我国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种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应平  Prashant Mandal  靖锦杰  蒋清  袁喜  涂志英  胥焘  
为了探讨水体镉(Cd)污染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浓度Cd(0、0.36、0.73、1.09和1.46 mg/L)暴露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半致死浓度、组织(肝、鳃、肌肉)Cd累积量、相对临界游泳速度(UCrit)、以及耗氧率(mo_2)的影响。结果显示:Cd暴露导致重金属在幼鱼组织中累积,与对照组比较,Cd在鳃和肌肉中累积量差异不显著;肝脏中累积量差异显著,暴露浓度为0.73 mg/L时肝脏中镉累积量最高。鲢幼鱼相对临界游泳速度随着Cd暴露增加显著降低,浓度为1.46 mg/L时UCrit为对照组的69.75%。临界游泳速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丹  林小涛  李想  宋波澜  陈国柱  
在26℃水温下,使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测定装置研究了杂交鲟(Huso duricusGeorgi♂×Acipenser schrenc-kiBrandt♀)幼鱼在0 m/s、0.1 m/s、0.3 m/s、0.5 m/s 4种流速条件下的游泳行为。结果显示:杂交鲟幼鱼随着流速的增加趋流率增大,且在90min内趋流率达到100%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实过过程中0.3 m/s和0.5 m/s两组摆尾频率都高于0.1 m/s和静水组,但在各个时段内,摆尾频率与趋流率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杂交鲟幼鱼的游泳状态明显受到所处流速的影响:0.1 m/s流速下以逆流前进为主,约占时间比例56.3%;0.3 m/s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泉  吕为群  
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首先从躯体形态和繁殖能力上对6月龄与30月龄斑马鱼的特征进行了区分,而后分别比较了6月龄和30月龄斑马鱼在昼夜节律、应激行为和呼吸代谢方面的差异,研究衰老对斑马鱼代谢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30月龄斑马鱼脊柱弯曲,并且在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等方面均低于6月龄斑马鱼,显示出明显的衰老特征。6月龄斑马鱼昼夜间的游泳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与30月龄斑马鱼相比,其白天活动量大,夜晚静息,昼夜间游泳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当遭受驱逐刺激后,6月龄斑马鱼的快速游泳距离、快速游泳时间和平均游泳速度均高于30月龄斑马鱼(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