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
- 2023(1521)
- 2022(1300)
- 2021(1257)
- 2020(1199)
- 2019(2651)
- 2018(2683)
- 2017(4833)
- 2016(3225)
- 2015(3513)
- 2014(3658)
- 2013(3687)
- 2012(3659)
- 2011(3446)
- 2010(3473)
- 2009(3293)
- 2008(3421)
- 2007(2990)
- 2006(2589)
- 2005(2427)
- 学科
- 济(7528)
- 经济(7510)
- 学(4947)
- 业(4091)
- 管理(3754)
- 方法(3571)
- 企(2980)
- 企业(2980)
- 数学(2948)
- 数学方法(2848)
- 贸(2145)
- 贸易(2145)
- 易(2096)
- 农(2030)
- 融(1849)
- 金融(1846)
- 财(1735)
- 世界(1599)
- 教育(1554)
- 中国(1496)
- 理论(1480)
- 和(1465)
- 制(1436)
- 虫(1417)
- 银(1375)
- 农业(1372)
- 银行(1322)
- 水产(1303)
- 业经(1282)
- 物(1275)
- 机构
- 大学(50787)
- 学院(47193)
- 研究(23679)
- 科学(18327)
- 农(17789)
- 所(15103)
- 农业(14485)
- 中国(14477)
- 研究所(14158)
- 业大(13700)
- 济(13538)
- 经济(13179)
- 京(12515)
- 管理(11502)
- 农业大学(9704)
- 理学(9602)
- 理学院(9387)
- 中心(9267)
- 省(9100)
- 管理学(8930)
- 管理学院(8843)
- 室(8734)
- 院(8574)
- 北京(8447)
- 实验(8213)
- 江(7954)
- 实验室(7892)
- 重点(7738)
- 业(7652)
- 范(7427)
共检索到73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凌骅 黄坚钦 温国胜 王正加 杨先裕 袁紫倩 郑超超 沈一凡
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长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是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型干果树种之一(Lombardini et al.,2009)。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迄今已在20多个省(区、市)有小面积栽培分布。与中国的山核桃相比,美国山核桃具有果实个大、出仁率高、取仁容易、产量高等特点,且果实中的氨基酸含量比油橄榄高,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惠川 何丙辉 刘玉民 陈林 李薇 吴耀鹏 毕贇斐
【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光合参数等叶片相关指标的研究,探索其在重庆地区的光合能力及生理适应性差异,明晰薄壳山核桃叶片光合参数与其他叶片特征参数的相关关系,为薄壳山核桃的栽培及选育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5年生幼树的叶片比叶质量(SLW),叶绿素(Chl)含量及氮、磷、钾含量,并利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响应、CO_2响应曲线。【结果】1)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特征参数在品种间有所不同;光合能力以‘YLC35’最强,‘YLC13’次之,‘YLJ042’‘YLJ5’最弱;CO_2利用效率以‘YLC35’‘YLC13’最高,‘YLC29’‘Mahan’最低。2)各品种的单位质量叶氮(N_(mass))、单位质量叶钾(K_(mass))、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光合磷素利用效率(PPUE)、SLW、Chl含量、光合氮分配比例存在差异。‘YLC35’的Chl含量、N_(mass)均最高,且其具有最大PNUE及光合氮分配比例。3)薄壳山核桃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与Chl含量、分配到羧化系统的氮(P_C)呈显著正相关;PNUE与P_C呈显著正相关,与SLW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相较于其他品种,‘YLC35’对本地环境适应性更强,其具有最大的光合潜能、高效的资源捕捉及利用能力。叶片部分特征参数是影响薄壳山核桃光合能力的重要因素,更高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氮分配比例提高了薄壳山核桃的光合效率。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光合作用 光响应 叶片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庆菊 李晓磊 王磊 陈学森 沈向
以紫叶桃、紫叶李、美人梅及紫叶矮樱4种红叶树种为试材,油蟠桃和玉皇李2种绿叶树种为对照,测定其色素含量、反射光谱、光合速率日变化及相关荧光参数。结果表明:红叶树种花青苷的含量显著高于绿叶树种,除美人梅外,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红叶与绿叶树种无显著差异。红叶和绿叶树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但红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绿叶树种,且光合“午休”持续时间较绿叶树种短。从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来看,红叶树种与绿叶树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差异不大,红叶树种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低于绿叶树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高于绿叶树种,热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沁怡 王标 赵建文 吴建峰 曹亦润 杨先有 夏国华 王正加 黄坚钦 胡渊渊
【目的】研究授不同花粉的山核桃果实发育期间外果皮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探讨花粉授粉对山核桃外果皮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其与果实干物质形成的关系,初步揭示花粉直感使山核桃果实增大的光合生理机制,为探寻进一步提高山核桃产量的技术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2种授粉组合[山核桃×山核桃(hp)和山核桃×薄壳山核桃(pp)],于授粉后不同天数测定2种花粉授粉山核桃果实的光合面积、干质量、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结果】1)薄壳山核桃花粉(pp)授粉的山核桃果实显著大于山核桃花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殷舒 毛胜凤 杨琼霞 黄佩龙 朱栋奎 胡军祥
研究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叶片提取物对几种常见菌种的抑制作用。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不同浓度山核桃叶片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培养12 h,乙醇提取物对5个供试菌种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P<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钦彦 蔺琛 韩海荣 陈遐林 曹文强 王治中 王占勤 张葆祥
用Li 6 4 0 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生长的核桃楸壮龄林木的光合作用进行测定 .结果如下 :①核桃楸的光合速率在 1d内有两个峰值 ,两个光合峰高度接近 ,上午的光合速率峰持续时间较下午的长 .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间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 ,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叶片胞内CO2 浓度受气孔导度和大气CO2 浓度的双重影响 ,呈现出早晚大幅升高 ,正午有 1h的峰值的日变化进程 .②在控制条件下 ,叶片的光合速率在低光合有效辐射 (0~ 5 0μmol (m2 ·s)下 ,表现出随CO2 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高出此光合有效辐射值后 ,光合速率随CO2 浓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深梅 奚建伟 洪俊彦 夏国华 李岩 黄兴召 朱先富 黄坚钦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等方法揭示大别山山核桃表型性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结果] (1)大别山山核桃的16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表明大别山山核桃的表型多样性非常丰富;(2)各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64%~26.59%,平均变异系数为9.63%;果实表型与叶片表型的种群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16%和15.42%,果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相对稳定;(3)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达极显著相关的有60对,达显著相关的11对;(4)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49.28%和17.53%,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25%,表明大别山山核桃表型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5)当距离系数为0.04时,19个种群被分为4类,聚类情况基本与经度的变化一致。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种群 果实 叶片 表型变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童根平 王卫国 张圆圆 徐温新 窦春英 盛卫星 虞青平 叶正钱
对石灰岩母岩土壤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开展定位研究。通过对土壤养分及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变化的动态分析测定,研究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水平现状及季节性变化,探讨山核桃叶片养分的变化规律及与土壤养分水平及施肥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0a前相比较,山核桃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明显,但是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4.5。对山核桃叶片养分动态分析显示,随着山核桃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果实膨大直至成熟,山核桃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片氮、磷、钾质量分数分别变幅在10.6~15.4,0.9~2.2和5.2~11.8g·kg-1。叶片养分水平与果实之间养分供应源库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思振 房伟民 陈发棣 陈素梅 杨雪萌
比较了高温条件下粉荷、火炬、紫荷、金星、金光5个夏菊品种的田间开花特性、叶组织结构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粉荷、紫荷和火炬的单花序花期、群体花期和最大开放率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而盲花率低于其他2个品种。高温下5个夏菊品种花序的开放能力大小依次为粉荷、火炬、紫荷、金星、金光。粉荷、火炬和紫荷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a+b含量都高于金星和金光,且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绿素a含量、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与高温下花序的开放能力呈正相关。粉荷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且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最高,紫荷、火炬、金星和金光为双峰曲线。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呈显著正相...
关键词:
夏菊 开花特性 叶片组织结构 光合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艳丽 熊欢 彭小博 邹锋 袁德义
【目的】以2年生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比较分析2种苗木在叶片生长状况、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锥栗的良种苗木繁育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和石蜡切片法。【结果】①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现量子效率(AQY)及叶绿素(a+b)含量(C_c)等光合指标的差异显著(P实生苗(2.43±0.48)mg·dm~(-2),P_(max)为(6.77±0.01)μmol·m~(-2 )·s~(-1)>实生苗(5.13±0.002)μmol·m~(-2 )·s~(-1)。②叶片的生长指标,嫁接苗的叶面积和叶干物质量较高、比叶面积较低,嫁接苗叶面积为(44.23±5.78)cm~2是实生苗(24.55±4.57 cm~2)的1.80倍。③与实生苗相比,嫁接苗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气孔密度以及叶脉密度等结构指标均较高。其中,嫁接苗的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及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高出实生苗35%、38%和50%。【结论】锥栗苗木的光合能力与叶片结构特征关系密切,嫁接苗叶片的生长状况优于实生苗,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利用能力强于实生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禹瑞丽 刘佳嘉 吴国伟 李振强 陈改莲 马利奋
【目的】比较灵武长枣根蘖苗与嫁接苗叶片在光合特性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栽培和选育高光效、高品质、高产量的灵武长枣提供科学支撑及理论依据。【方法】以根蘖和嫁接两种方式繁殖的灵武长枣植株为试验材料,比较两者在叶面积、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叶绿素相对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整个生长期,灵武长枣嫁接苗叶面积始终大于根蘖苗,叶面积的增长幅度略有不同,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内不断变化,N含量持续下降,根蘖植株P含量在7月中旬达到峰值(6.82 g/kg),随后下降,至9月下旬又略有增加,嫁接苗不断下降,根蘖和嫁接苗的K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8月10日达到最大值,分别是23.92和23.58 g/kg,总体来看,灵武长枣嫁接苗叶片N和P元素高于根蘖苗,但K元素积累量低于根蘖苗;在整个生长期内,灵武长枣根蘖苗叶绿素SPAD值显著高于嫁接苗,8月中旬达到峰值,根蘖苗比嫁接苗高了12.88%;灵武长枣根蘖苗在观测期内的光合作用各指标均大于嫁接苗,其中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灵武长枣根蘖苗初始荧光小于嫁接苗12.35%,其他各参数均高于嫁接苗,且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光下最大荧光Fm′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灵武长枣根蘖苗较嫁接苗光能利用率更高,光合作用更强,具有更大的高产潜能,可作为下一步选育高光效、高产量、高品质灵武长枣品种试验的重点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军荣 李斌 朱丽娜 张俊 何承忠 李贤忠 辛培尧
[目的]以前期研究诱导获得的滇杨种质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其苗期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与基因剂量的关系,为滇杨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前期研究所获得的滇杨多倍体当年生苗为材料,测定其叶片大小、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特性及叶绿素含量,并以滇杨二倍体为对照,分析滇杨不同程度多倍化后的叶片形态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嵌合体及四倍体滇杨的叶片长、宽均大于二倍体植株;滇杨嵌合体及四倍体叶片厚度分别为二倍体的1.16、1.41倍,栅栏组织厚度分别为二倍体的1.10、1.23倍,叶片单位视野内气孔数明显少于二倍体,气孔体积则大于二倍体,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二倍体的127%和141%;滇杨嵌合...
关键词:
滇杨 多倍化 遗传效应 分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申怡 阮夏云 樊莹 张欢帅 井长怡 毛胜凤 张爱莲
对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叶进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以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天然杀菌剂。美国山核桃叶经体积分数为75%乙醇提取后,采用系统溶剂法将抽提物分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5个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以上提取物对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根霉菌Rhzopus oryzae,青霉菌Penicillium sp.,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的抑菌效果,并计算各提取物对真菌的半数抑菌质量浓度(CE50)。结果表明:乙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玲 王红霞 张志华 何富强 高仪 赵书岗 孙红川
以13个河北核桃优系(罗汉头、南安庄、艺核1号、C12、J16、M3、H12、C15、M10、MB、C13、M9、A7)的叶片为材料,比较了高盐低pH法(2%PVP40,3%PVP40)、SDS法(0.5%,1%,1.5%)和CTAB法(2%,3%)提取基因组DNA的效果,旨在筛选出适合河北核桃DNA提取的最佳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河北核桃的分子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比较所得DNA的纯度和质量。结果表明,几种提取方法均能提取到核桃叶片的基因组DNA,其中含3%PVP40的高盐低pH法所提取的DNA浓度适中,蛋白质、RNA、多糖...
关键词:
河北核桃 叶片 基因组DNA 提取 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猛 姜卫兵 马瑞娟 俞明亮
在田间条件下对Rutgers桃(红叶)和白芒蟠桃(绿叶)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utgers桃的光合能力显著低于白芒蟠桃,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仅为白芒蟠桃的65%,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分别较白芒蟠桃降低30%和66%。Rutgers桃的花色素苷含量是白芒蟠桃的760倍,而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含量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因此,Rutgers桃与白芒蟠桃光合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叶绿素含量差异造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