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8)
2023(4813)
2022(4367)
2021(4017)
2020(3728)
2019(8901)
2018(8817)
2017(17207)
2016(9829)
2015(11335)
2014(11794)
2013(11969)
2012(11407)
2011(10514)
2010(10594)
2009(9936)
2008(10202)
2007(9521)
2006(7998)
2005(7160)
作者
(32493)
(27531)
(27406)
(26187)
(17341)
(13287)
(12656)
(10782)
(10198)
(9834)
(9380)
(9168)
(8986)
(8842)
(8782)
(8673)
(8547)
(8091)
(7941)
(7904)
(7117)
(6841)
(6798)
(6314)
(6255)
(6179)
(6107)
(6079)
(5710)
(5684)
学科
(42306)
经济(42268)
(25016)
管理(24513)
方法(22870)
数学(20588)
数学方法(20396)
(19014)
企业(19014)
(12305)
(12093)
(10436)
中国(9490)
(8625)
贸易(8625)
(8348)
农业(8086)
地方(8011)
业经(7557)
(7153)
(7139)
(6425)
财务(6410)
财务管理(6388)
企业财务(5979)
(5827)
银行(5778)
环境(5745)
理论(5705)
(5541)
机构
大学(151911)
学院(150504)
(59147)
经济(57810)
管理(54196)
研究(53637)
理学(46566)
理学院(45987)
管理学(44996)
管理学院(44729)
中国(39300)
科学(37237)
(35348)
(32959)
(30053)
业大(28602)
农业(28247)
研究所(27711)
(26202)
中心(24603)
(23585)
财经(21105)
北京(20930)
(19259)
(19023)
师范(19015)
(18877)
农业大学(18565)
(18443)
经济学(18365)
基金
项目(100378)
科学(75748)
基金(70548)
研究(67672)
(63771)
国家(63279)
科学基金(51552)
(40086)
社会(40016)
社会科(37781)
社会科学(37765)
基金项目(37746)
自然(35429)
自然科(34533)
自然科学(34517)
(34180)
自然科学基金(33885)
教育(31258)
资助(30145)
编号(27525)
重点(23311)
成果(22611)
(21859)
(21666)
计划(20955)
科研(20318)
(19915)
科技(19488)
课题(19249)
创新(18754)
期刊
(62393)
经济(62393)
研究(39362)
学报(32254)
(31413)
中国(26535)
科学(26407)
大学(23080)
学学(22082)
(21141)
农业(20839)
管理(16682)
教育(12803)
技术(12769)
(11718)
(11369)
金融(11369)
财经(10457)
业经(10284)
经济研究(9932)
(9174)
问题(8987)
(8937)
业大(8792)
技术经济(8062)
林业(7798)
统计(7777)
理论(7414)
科技(7379)
(7265)
共检索到215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洋  李全超  肖瑶宇  李琳  何炎森  陈晓静  
采用常规压片方法,对5种国外引进的水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水仙材料中有二倍体1种,三倍体和四倍体各2种,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28=8m+16sm+4st(‘苏娅’)、2n=3x=30=7m+17sm+5st+1t(‘小燕子’)、2n=3x=21=4m+13sm+4st(‘普韦布洛’)、2n=4x=28=8m+15sm+4st+1t(‘胡德山’)和2n=2x=17=1m+9sm+7st(SAT)(‘温斯特丘吉尔’).5种水仙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不仅可以为其分类提供细胞学依据,同时也为利用这些品种资源选育新品种提供指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段芬  高健  彭镇华  
简述水仙属植物的起源、分布与分类,重点综述水仙属植物在遗传育种及园艺学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结果及应用的研究方法,概述水仙属植物在组织培养、病虫害防治及其他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中未涉及的问题进行论述和总结。其中,重点总结中国水仙研究的重要进展。最后对该属植物今后研究的重点领域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水仙属植物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艳梅  易自力  邓果特  杜凤  项伟  郑铖  刘清波  刘福来  肖亮  
以芒、五节芒、荻和南荻4种芒属植物共36份种质为材料,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压片法对倍性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芒属植物中,南荻的荧光值最大,其次为芒,荻的荧光值最小,但不同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南荻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大(37.73%),五节芒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小(4.41%),说明南荻的倍性最丰富,而五节芒的倍性最稳定;芒属植物染色体基数为19(x=19),36份种质中有33份材料属二倍体(2n=2x=38)型、2份材料属三倍体(2n=3x=57)型、1份材料属四倍体(2n=4x=64)型,表明自然界中芒属植物主要以二倍体存在,偶见三倍体和四倍体;不同种之间的核型参数有差异,但都是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且芒和五节芒的核型都为"2B"型,而荻和南荻大部分为"2C"型,说明芒和五节芒亲缘关系近,而荻和南荻亲缘关系近。对核型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份芒属植物材料分为3类:第Ⅰ类为芒类群,主要为芒和五节芒;第Ⅱ类为荻类群,主要包括荻和南荻;第Ⅲ类则为多倍体类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倪妍妍  杨文娟  刘建锋  江泽平  
[目的]为了从细胞学角度探讨崖柏属植物分类与进化问题,[方法]采用根尖压片法对崖柏属5种植物进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崖柏和日本香柏的核型公式为2n=2x=22=18m(2SAT)+4sm,朝鲜崖柏、北美乔柏和北美香柏的核型公式为2n=2x=22=20m(2SAT)+2sm,5种植物的核型均属于1A类型。[结论]该属在柏科中可能处于比较进步的进化地位;通过进化趋势图分析发现,崖柏在该属中分化最晚,而朝鲜崖柏则较原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诗钰  周兰英  熊海燕  蒲光兰  刘焕  蔡利娟  
【目的】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Linn.f.)D.Don)、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和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对它们的种间亲缘关系和进化趋势进行探讨,旨在为该科植物进化及分类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运用AI细胞遗传工作系统对5种杉科植物的染色体及核型进行研究。【结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津岐  刘永萍  张俊逸  文阳兴家  楚光明  
本研究基于盐爪爪属(Kalidium) 5种植物共503个地理分布点和29个环境变量,运用ArcGIS和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了其在基准和未来时段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区、驱动因子及其生态位参数,并利用土地利用数据与基准时段下盐爪爪属5种植物的高适生区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1)盐爪爪属5种植物适生区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存在差异,但气候因子是所有盐爪爪属植物适生区分布的主导因子,地形和土壤对适生区分布的贡献率相对较小。2)与基准相比,只有2050时段RCP 8.5气候情景下里海盐爪爪(Kalidium caspicum)的中、高适生区面积有所收缩,其余各时间段不同气候情景下盐爪爪属5种植物中、高适生区面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3)盐爪爪属5种植物中、高适生区主要驱动因子的生态位参数存在差异。4)基准时段下盐爪爪属5种植物的高适生区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利用。本研究对盐爪爪属分布区的管理、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甫  赵治芬  
四种药用植物的核型分析黄少甫赵治芬关键词豪猪刺接骨木芫荽箭舌豌豆染色体数目核型豪猪刺(BerberisjulianaeSchneid.)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小檗属(Berberis)植物,灌木。分布于贵州、湖北、四川等省海拔10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管志勇  陈发棣  滕年军  陈素梅  刘浦生  
【目的】比较菊花近缘种属野生资源大岛野路菊(Dendranthema crassum)、萨摩野菊(D.ornatum)、菊花脑(D.nankingense)、矶菊(Ajania pacificum)和牡蒿(Artemisia japonica)的耐盐性,确定菊花耐盐评价和筛选的主要指标,为更大规模的菊花近缘种属耐盐筛选及抗盐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在Hogland营养液水培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NaCl对5种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进行处理,通过形态特征及叶绿素(Chl)含量、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光合气体参数测定,评价不同物种的耐盐性强弱。【结果】在盐胁迫下,所有物种的Chla、Chlb及Chl(a...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骏威  李素芳  金松恒  
研究了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寒莓R.buergeri,山莓R.corchorifolius,茅莓R.parvifolius和蓬蘽R.hirsutus等5种悬钩子属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5种植物中,山莓的拟合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光强最小,且光饱和点小于500μmol·m-2·s-1,而其余4种均高于800μmol·m-2·s-1;蓬蘽和山莓的叶绿素a/b和叶绿素/类胡萝卜均显著低于和高于其他3种;光强超过光饱和点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光系统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田  蓝增全  
分析已发表的植物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成酶(ACS)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在随机选择的非洲菊、月季、桂花、茶梅和山茶等5种植物花瓣cDNA中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在5种植物花瓣中都能扩增出约800 bp的特异片段,登录GenBank发现均未被注册,因此将序列提交到GenBank并获得了序列号.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发现所克隆的5个ACS基因均与其他植物花瓣的ACS基因有一定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4%,最低为80%.将5个ACS基因的片段进行多序列比较分析,发现茶梅ACS基因与山茶ACS基因的序列差异最小,序列相似性达99%.本试验设计的ACS基因简并引物在植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晖  朱凤荣  胡海波  
关键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玲  戴思兰  
利用AFLP技术 ,对菊属植物 1 2个分类群进行分析 .选择EcoRI MseI这一酶切组合 ,5个E +3 M +2引物组合及 1个E +3 M +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 .共得到 2 87条条带 ,其中多态性条带占 85 .7% .利用UPGMA方法对扩增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所选的两个栽培品种‘滁菊’和‘亳菊’可归并为一个品种 ,该品种与毛华菊、野菊、甘菊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紫花野菊次之 ,小红菊相对最远 .各野生种间 ,野菊、甘菊和菊花脑间的亲缘关系极近 ,且同一分布区内的不用种间有比较频繁的种质渗入 .研究表明AFLP技术是进行菊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极为有效的工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牟少华  彭镇华  孙启祥  高志民  李雪平  
利用AFLP技术,选择EcoRⅠ/MseⅠ这一酶切组合,应用9对(EcoRⅠ+3)/(MseⅠ+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检测16种箬竹和5个形态相似的外源竹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在21个样品基因组中共获得1367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共有条带115条,特异性带273条,特异性缺失条带72条。在16个箬竹样品基因组中共获得119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共有条带190条,特异性带177条,特异性缺失条带98条。这些特异性带或特异性缺失条带可作为识别不同竹种的分子标记。聚类结果表明:所有的箬竹属植物聚成一类,其他5种外源植物聚成一类。此外,AFLP分析提供的分子证据,支持耿氏分类系统(1996),将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菊阳  闫文德  朱颖芳  彭春良  郑威  刘艳  
基于"生态相似性"营养保育策略理论,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种植的4种优良园林观赏杜鹃属植物土壤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栽植4种杜鹃的不同层次(0~15、15~30、30~45cm)土壤含水率在21.02%~21.95%之间,其中以鹿角杜鹃3层次平均含水率最高;土壤容重呈现由低到高的趋势,分别为1.335、1.3425、1.42g/cm3。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溪畔杜鹃0~15cm层次最高,为85.25g/kg,鹿角杜鹃16~30cm层次的有机质最低,为19.17g/kg;全N平均含量为0.52g/kg,以毛棉杜鹃0~15cm层次最高,达到1.07g/kg,毛棉杜鹃和溪畔杜鹃3个层次含量明显高于鹿角...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新生  林丽静  何科稣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法(GC-MS)分析圆叶乌桕、乌桕和山乌桕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三者根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圆叶乌桕中化学成分多样性相对较高,富含萜烯类化合物;乌桕以吡喃环类化合物为主;而山乌桕中β-谷甾醇的含量较高.三者根的化学成分差异与其生长基质和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