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77)
- 2023(3631)
- 2022(3114)
- 2021(2883)
- 2020(2509)
- 2019(5446)
- 2018(5676)
- 2017(9956)
- 2016(6045)
- 2015(6855)
- 2014(7264)
- 2013(6803)
- 2012(6501)
- 2011(5912)
- 2010(5966)
- 2009(5403)
- 2008(5489)
- 2007(5080)
- 2006(4401)
- 2005(4043)
- 学科
- 济(17526)
- 经济(17491)
- 管理(13607)
- 业(11499)
- 学(9532)
- 企(8911)
- 企业(8911)
- 方法(6229)
- 制(6099)
- 农(6046)
- 体(5743)
- 中国(5546)
- 财(5275)
- 理论(4843)
- 数学(4829)
- 数学方法(4698)
- 融(4156)
- 金融(4149)
- 教育(4099)
- 银(4018)
- 银行(3979)
- 业经(3939)
- 和(3878)
- 地方(3873)
- 行(3856)
- 农业(3732)
- 体制(3365)
- 贸(3276)
- 贸易(3276)
- 易(3145)
- 机构
- 大学(86165)
- 学院(85767)
- 研究(35926)
- 济(27071)
- 经济(26240)
- 科学(26234)
- 管理(26067)
- 中国(25607)
- 农(24505)
- 理学(21605)
- 理学院(21263)
- 所(20958)
- 管理学(20575)
- 京(20455)
- 管理学院(20424)
- 农业(19495)
- 研究所(19398)
- 业大(18580)
- 中心(15509)
- 江(14762)
- 财(13814)
- 省(13425)
- 院(13420)
- 北京(13292)
- 技术(13066)
- 农业大学(12459)
- 室(12116)
- 范(12001)
- 师范(11740)
- 州(11484)
- 基金
- 项目(59189)
- 科学(43141)
- 基金(39277)
- 研究(39111)
- 家(37672)
- 国家(37363)
- 科学基金(28846)
- 省(24245)
- 划(21120)
- 社会(20984)
- 自然(20356)
- 基金项目(20183)
- 自然科(19835)
- 自然科学(19822)
- 社会科(19596)
- 社会科学(19594)
- 自然科学基金(19411)
- 教育(18132)
- 资助(17173)
- 编号(15789)
- 重点(14341)
- 成果(14074)
- 计划(13548)
- 科技(13419)
- 发(12817)
- 课题(12600)
- 部(11946)
- 科研(11769)
- 创(11640)
- 体(11296)
共检索到135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玉红 强卫东 王清曼 邹德毅 卢震 郭咏昕 官丽莉 杜林娜 杨晶
【目的】对5种植物油体的大小、结构及稳定性进行考察,为选择优质的植物油体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BS作为缓冲液,采用梯度离心法,提取水稻、亚麻芥、黄豆、黑豆和红花5种植物的油体,对这5种油体的外观进行观察;在倒置显微镜(10倍目镜×40倍物镜)下对5种植物油体的显微结构进行考察;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5种植物油体的粒径,同时比较于4℃放置15d后5种油体的粒径变化情况;通过SDS-PAGE电泳明确5种植物油体蛋白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其他植物油体相比,红花油体色泽洁白、透亮,分布均匀,粒径呈单一峰型,且峰型平滑。红花油体粒径为0.4~11.0μm,多数集中在1.75~...
关键词:
油体 显微结构 粒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勇 徐春雷 甘莉
油体是植物种子贮脂的亚细胞颗粒,作为植物体中最小的细胞器贮存脂类(主要为三酰甘油),为随后的生命活动及活跃的代谢过程提供能量。油体结合蛋白是依附于油体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包括油质蛋白、油体钙蛋白、油体固醇蛋白-A和油体固醇蛋白-B。本文综述了植物油体的亚细胞结构、化学组成、大小及其类型,油体结合蛋白的结构特征与功能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调控等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植物油体作为一种新型植物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工程上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芳
油料作物和植物油是中国贸易中的大宗农产品,而且也是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贡献者。为了更好地了解二者在国际贸易上的基本情况,本文侧重品种和市场结构分析,进而弥补以往研究只注重总量分析的不足。
关键词:
油料作物 植物油 市场结构 国际比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永峰 董登峰
研究了红丝线、南板蓝、紫金牛、大叶落地生根和柳叶白前5种药用植物3个采集时期的草酸氧化酶活性及部分性质,为植物材料草酸氧化酶的评估与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种不同科属植物叶片中草酸氧化酶的活性都比较高,但在不同采集时期有明显的差异;在35~60℃范围内,5种材料的草酸氧化酶的活必均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红丝线、紫金牛和大叶落地生根中草酸氧化酶的活性均不受胃蛋白酶以及NaCl和CaCl2抑制,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而南板蓝和柳叶白前中草酸氧化酶的活性受NaCl、CaCl2及胃蛋白酶抑制。
关键词:
植物叶片 采集时期 草酸氧化酶 性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亚玲 易福金 熊博
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为肉蛋奶产品消费的增加。这一变化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进而导致豆粕饲料需求以及作为豆粕生产主要副产品的豆油产量增加。本文借助ED模型(Equilibrium Displacement Model)对以上相关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中国植物油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不断增长的肉蛋奶产品消费量将会通过畜牧业生产扩张和现代化使豆油产量增加,从而给非大豆类植物油国内供给带来挤压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油料作物种植户和
关键词:
肉蛋奶产品 畜牧业 豆粕 豆油 植物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高峰 张付斗 李天林 张云 张玉华
用水作为溶剂对云南省薇甘菊发生地伴生的常见本地物种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外来物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L.)以及农粮作物红薯(Ipomoea batatas)地上部分进行提取,后将各提取液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对薇甘菊幼苗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均能抑制薇甘菊幼苗的生长,且彼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5种植物化感作用的综合抑制效应总体表现为: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三叶鬼针草,水蓼和红...
关键词:
薇甘菊 化感作用 种群适应性 综合效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田 蓝增全
分析已发表的植物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合成酶(ACS)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在随机选择的非洲菊、月季、桂花、茶梅和山茶等5种植物花瓣cDNA中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在5种植物花瓣中都能扩增出约800 bp的特异片段,登录GenBank发现均未被注册,因此将序列提交到GenBank并获得了序列号.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发现所克隆的5个ACS基因均与其他植物花瓣的ACS基因有一定的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4%,最低为80%.将5个ACS基因的片段进行多序列比较分析,发现茶梅ACS基因与山茶ACS基因的序列差异最小,序列相似性达99%.本试验设计的ACS基因简并引物在植物...
关键词:
ACS基因 简并引物 基因克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丽佳 冯中朝
本文从进口的角度,以大豆、油菜籽、棕榈油、豆油和菜籽油为例,通过计算进口依赖性和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分析了我国油料和植物油进口来源地的可靠性和产业安全状况。得到结论:大豆和豆油的进口可靠性较高,菜籽油和油菜籽的进口可靠性较低,棕榈油居中;棕榈油的产业安全度最低,其次是大豆和豆油,它们都处于危机状态,油菜籽处于不安全状态,菜籽油基本安全。总之,我国油料和植物油的进口供给基本是有保障的,但进口较多使该产业总体处于危机状态。
关键词:
油料 植物油 进口 来源地 产业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清保
由于粮食产业在中国的特殊战略地位,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满足国内油脂供给,中国才逐渐放开大豆进口市场。经过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目前国内食用植物油总供给量已达2400万t左右,其中进口油脂油料折合食用油量接近1500万t,ADM、邦基、嘉吉、丰益国际、来宝等跨国粮商在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持有股份,占中国植物油压榨总产能的66%。跨国粮商利用其对原料采购的优势,正在逐步将中国变成全球植物油加工工厂,中国油脂压榨业被外资垄断风险加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春凌
外资对我国植物油产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它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我国植物油行业,已在原料采购、运输、贸易、生产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它在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植物油的需求,促进国内植物油生产工艺、管理方式进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
外资 影响 植物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琼
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测算我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需求弹性。结果表明:从消费支出来看,花生油为富有弹性商品,弹性值为2.0509,菜籽油消费支出弹性较小,为0.4231;从自价格弹性来看,自价格弹性绝对值最高的是大豆油,为-0.8464,表明相对于菜籽油和花生油而言,我国城镇居民对大豆油的消费选择易受价格波动的影响;从各种植物油的替代关系看,大豆油与包括芝麻油、棉籽油在内的其他植物油之间的替代关系最为明显,补偿性价格弹性超过0.4,这也间接证明了近年来大豆油价格相对较低,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消费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美入 姚琴 杨家荣 胡小平
【目的】研究5种植物提取物和残体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为利用生物熏蒸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依据。【方法】以棉花黄萎病主要致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XJ2008菌株为试材,测定韭菜、葱、薄荷、藿香和薰衣草5种植物的甲醇、水提取物,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将植物残体以质量分数2%添加到600g基质与田园土的混合样中混匀后,测定植物残体对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萌发的影响。【结果】5种植物提取物均对大丽轮枝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植物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甲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略强于水提取物;韭菜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霞 纪明山 王维静 李京
为了筛选出高效的除草剂桶混助剂,显著增加二氯喹啉酸药效,减少有效成分用量,以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蓖麻油和芝麻油7种植物油为原材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的原理合成7种甲酯化植物油,将其按不同比例复配并添加乳化剂后得到了20种桶混助剂;通过温室盆栽法测定了20种助剂对二氯喹啉酸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种甲酯化植物油助剂均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和稳定性;当甲酯化植物油助剂的体积分数为喷液量的0.5%时,能显著提高二氯喹啉酸药液在稻稗叶面上的沉积量,提高的范围为11.71%~143.60%;能有效降低二氯喹啉酸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大小,降低的幅度范围分别为11.63%~28.97%和17.78%~49.77%。20种甲酯化植物油助剂对二氯喹啉酸防除稻稗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增效作用最显著的为甲酯化植物油助剂JZ-12 [配方为:m(甲酯化花生油):m(甲酯化玉米油)=2∶1,乳化剂m(OP-7)∶m(PEG-400)∶m(ZR-5)=1∶1∶0.5,含量为甲酯化植物油质量的20%]和JZ-35 [配方为:m (甲酯化玉米油):m (甲酯化蓖麻油)=1:1,乳化剂m (OP-7):m(PEG-400)∶m(ZR-5)=1∶2∶1.5,含量为甲酯化植物油质量的20%],与未添加助剂的二氯喹啉酸有效剂量93.75g·hm~(-2)相比,添加这2种助剂后,株死亡率分别提高38.67%和22.47%,鲜重抑制率分别提高22.98%和21.26%。最后,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对二氯喹啉酸防除稻稗增效作用最好的助剂为甲酯化植物油助剂JZ-12和JZ-3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坤芳 纪明山 姚凤军 陈溪 彭爽
少花蒺藜草属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植物,在彰武县全县草原区扩散蔓延,给草原生态生产带来极大影响,科学、有效、安全地采用化学防治手段迅速抑制其进一步蔓延,对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选择精喹禾灵和烟嘧磺隆除草剂,分别采用单用100%剂量和降低20%、40%剂量并添加助剂处理,比较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精喹禾灵、烟嘧磺隆单用和降低剂量添加助剂处理防除少花蒺藜草效果均理想,防效都在70%以上,且防治效果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精喹禾灵防效较烟嘧磺隆高。可见,在添加助剂的情况下,可降低40%除草剂精喹禾灵和烟嘧磺隆的使用剂量进行少花蒺藜草的防除。
关键词:
少花蒺藜草 除草剂 助剂 化学防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