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0)
2023(7039)
2022(6345)
2021(5705)
2020(5305)
2019(12499)
2018(12461)
2017(23965)
2016(13473)
2015(15459)
2014(15845)
2013(15980)
2012(15113)
2011(13840)
2010(13901)
2009(12952)
2008(13266)
2007(12229)
2006(10448)
2005(9490)
作者
(43016)
(36209)
(35851)
(34269)
(23089)
(17614)
(16588)
(14285)
(13662)
(13003)
(12253)
(12143)
(11675)
(11631)
(11533)
(11519)
(11409)
(10629)
(10458)
(10396)
(9198)
(9063)
(9035)
(8340)
(8273)
(8138)
(8133)
(8037)
(7564)
(7537)
学科
(57731)
经济(57673)
(33395)
管理(33178)
方法(29554)
(26209)
企业(26209)
数学(25932)
数学方法(25518)
(15827)
(15441)
(13716)
中国(13609)
地方(11964)
(11617)
贸易(11615)
(11284)
业经(11123)
农业(10568)
(9794)
(9216)
理论(9130)
(8377)
财务(8339)
财务管理(8312)
(8098)
金融(8095)
(7963)
银行(7929)
企业财务(7805)
机构
大学(203810)
学院(201200)
(78829)
经济(77013)
管理(73286)
研究(71812)
理学(63027)
理学院(62218)
管理学(60757)
管理学院(60389)
中国(52710)
科学(48504)
(44215)
(42052)
(39519)
研究所(36337)
(35709)
业大(35369)
农业(33747)
中心(32864)
(30526)
财经(28392)
北京(28329)
(26955)
师范(26613)
(25532)
(25322)
(24651)
经济学(24285)
(23391)
基金
项目(133449)
科学(101769)
基金(94340)
研究(91783)
(84554)
国家(83889)
科学基金(69363)
社会(54928)
(53457)
社会科(51952)
社会科学(51929)
基金项目(49887)
自然(46955)
自然科(45839)
自然科学(45820)
(45291)
自然科学基金(44955)
教育(42722)
资助(40601)
编号(37269)
成果(31179)
重点(30761)
(29070)
(28664)
计划(27017)
(26744)
科研(26518)
课题(26285)
创新(25090)
科技(24439)
期刊
(85119)
经济(85119)
研究(55682)
学报(39603)
中国(37754)
(37281)
科学(33182)
大学(28610)
(27979)
学学(27068)
农业(25169)
管理(24507)
教育(20185)
技术(17895)
(15346)
金融(15346)
(13980)
经济研究(13527)
财经(13340)
业经(13246)
统计(12432)
问题(11730)
(11602)
(11397)
(10786)
技术经济(10570)
图书(10541)
业大(10429)
决策(10021)
理论(9793)
共检索到295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桃联安  杨李和  安汝东  经艳芬  董立华  俞华先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桃联安  杨李和  经艳芬  段慧芬  董立华  安汝东  周清明  朱建荣  
在人工水分胁迫条件下,通过对12份云南西双版纳割手密82-114(简称云割82-114)血缘F2代丙二醛含量(MDA)、相对电导率(PMP)、株高伤害率及+2叶相对重量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09-P58、09-P88、08-821、09-P54、08-719共5份材料抗旱性较强,08-721、09-P42、09-P68共3份材料抗旱性中等,09-P75、09-P78、09-P109、09-P60共4份材料抗旱性较弱。②12份材料的抗寒性均超过对照新台糖ROC22。可为甘蔗抗旱品种选育提供亲本材料和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经艳芬  董立华  孙有芳  桃联安  朱建荣  周清明  杨李和  安汝东  
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云南不同生态型割手密及其血缘的F1代(共28个材料),在自然生长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参试15个云南不同生态型割手密血缘F1代种质材料中,80%表现抗旱性强,尤其是云割F108–319等7个材料的抗旱性表现优良。(2)参试的8个割手密无性系抗旱性表现有强有弱,抗旱性表现弱、中、强的材料各占参试割手密的25%、37.5%、37.5%,抗旱性与其原生地的气候条件无一致性或特异性。(3)割手密及其血缘材料的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特性,需要在育种实践中不断鉴定评价,才能有效提升抗旱育种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俞华先  经艳芬  安汝东  郎荣斌  董立华  桃联安  孙有芳  杨李和  边芯  周清明  田春艳  
【目的】客观评价大茎野生种57NG208血缘F_2代创新种质,提高创新种质的利用效率。【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云瑞15系列甘蔗创新种质的20份参试材料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蔗茎产量与各性状均呈正相关,且与株高达到显著水平,与有效茎数达到极显著水平;11月蔗糖分与蔗茎产量和有效径数呈正相关,且与有效径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92.417%,能反映所列性状绝大部分的信息;聚类分析得20份参试材料分成3个类群,各个类群具有不同特点,在组合选配时可科学加以利用。【结论】云瑞15-80、云瑞15-78、云瑞15-152、云瑞15-44、云瑞15-85、云瑞15-12、云瑞15-45、云瑞15-111、云瑞15-79、云瑞15-84和云瑞15-55共11份材料的综合性状好,应作为重要创新种质优先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春艳  桃联安  俞华先  董立华  经艳芬  边芯  郎荣斌  周清明  安汝东  孙有芳  杨李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新龙  苏火生  刘洪博  马丽  徐超华  范源洪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八倍体割手密资源,选取采自云南的30份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依据6个产量和3个品质相关性状数据,对其性状变异系数、性状间及与海拔纬度相关性和材料间聚类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八倍体割手密资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较品质性状丰富,其中单茎重和叶宽最为丰富;产量相关性状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茎径、叶长与海拔和纬度都呈显著负相关,而单茎重仅与纬度呈负相关;品质性状之间也呈明显的正相关,但与海拔和纬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依据产量和品质性状的DIST遗传距离聚类结果,在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上可将所有研究材料分别聚为5个类群和4个类群,其中植株大小、蔗糖分、纤维分对类群的划分影响较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保青   黄玉新   周珊   段维兴   杨翠芳   张革民   陆衫羽   高轶静  
为发掘甘蔗育种优异野生基因资源,以来自广西的333份割手密为材料,应用12对SSR引物的分子标记数据和28个表型性状资料构建广西割手密核心种质,并进行关联分析。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割手密茎径、节间长度、曝光前颜色、脱叶性和毛群共5个表型性状与8个位点显著相关;茎径与叶长、叶宽、节间长度、节数和锤度5个性状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株高、茎径、节间长度、节数4个表型性状之间呈现显著至极显著的正相关;锤度与茎径和节间长度均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相关。核心种质抽样按照总资源比例的0.1、0.2、0.3、0.4、0.5、0.6、0.7、0.8、0.9进行梯度筛选,当抽样比例达到30%以上时,即可包含100%等位基因覆盖度。遗传多样性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构建割手密核心种质所筛选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基于核心种质绘制的主成分图与原始种质的分布图趋势相吻合。结果表明,根据30%的抽样比例筛选出99个割手密样本构建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和主成分分析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树明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杜威  邰丽梅  杨涛  
以54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F2(498份)为材料,在昆明地区生态条件下,对杂种F2世代的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群体的穗颈长、每穗实粒数、秕粒数和结实率的遗传力最高,且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选择潜力较大。②该群体各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度不同。利用本群体进行新品种选育时,除应考虑各形态性状的表现特点和遗传潜力大小外,还应考虑籼粳的遗传差异和特点。③形态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粳稻性状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籼稻,对F2粳稻进行早期世代间接选择的效果强于籼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焕泰   薛耀威   高三基   王锦达  
从全基因组的角度分析了割手密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共鉴定出129个GST。通过对割手密GST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些GST可以划分为4个亚家族,且每个亚家族内的蛋白排列紧凑,说明同亚族内部基因进化关系均比较亲近。此外,对在阿特拉津处理下GST基因家族中10个F亚族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根中的SpGSTF1、SpGSTF9、SpGSTF14、SpGSTF16、SpGSTF18、SpGSTF31在阿特拉津胁迫下表达显著上调,推测这6个基因可能在响应阿特拉津胁迫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割手密GST家族的进化和功能演替,并对进一步了解割手密GST对阿特拉津的解毒响应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培养抗除草剂甘蔗品种提供基因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亚楠   刘洋   姚艳丽   胡小文   徐磊  
【目的】获得割手密SsREMO-1a基因全序列,开展组织特异表达、qPCR分析、亚细胞定位研究,研究转SsREMO-1a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变化以及CAT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以海南甘蔗野生种(割手密Sp-24)为材料,通过PCR、纯化、克隆和测序验证后获得完整的割手密SsREMO-1a基因序列。对苗期正常生长的割手密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于胁迫处理后0、1、2、3、4和5 d收集幼嫩叶片、根和茎等组织进行组织特异表达分析和qPCR分析。采用烟草亚细胞定位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等对SsREMO-1a的表达情况进行组织定位和功能分析。构建pBI221-SsREMO-1a-GFP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烟草进行细胞定位分析。构建过量表达载体pCAMBIA 1304-SsREMO-1a,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SsREMO-1a导入拟南芥,观测干旱胁迫后0、1、2、3、4和5 d植株表型以及CAT-1基因表达量。【结果】SsREMO-1a基因全长均为738 bp,开放读码框(ORF)564 bp,编码187个氨基酸;组织特异性表达表明,SsREMO-1a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q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受干旱胁迫的诱导并呈显著上调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SsREMO-1a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共获得11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抗旱性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能够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转基因植株CAT-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SsREMO-1a能够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对CAT-1基因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吕绍芝   沈庆庆   饶席兵   钱禛锋   张蓉琼   何丽莲   李富生  
【目的】依据生理生化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基因型割手密种质资源的苗期抗旱性,为甘蔗抗旱性育种的亲本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30份割手密野生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测定割手密苗期干旱胁迫处理前后的6项生理生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割手密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下各割手密种质材料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含量增加,但各指标的变化程度因材料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割手密种质材料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之间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他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Pro含量、SS含量、MDA含量可作为割手密抗旱性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30份割手密种质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高度抗旱材料1份(90-53),中高度抗旱材料2份,中度抗旱材料14份,低度抗旱材料13份。【结论】本研究表明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可作为割手密苗期的抗旱性评价指标。30份参试割手密种质中,90-53的抗旱性最强,2015-22、88-301次之,2015-104的抗旱性最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淑婕   郭诗芬   彭雅雯   刘忠松  
根据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特异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与甘蓝型油菜‘中双11’杂交后代F_2和BC_1F_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研究芥甘杂种后代中染色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3、A~n08、A~n09、A~n10、C~n03、C~n09等6条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03、A~j10染色体在BC_1F_1群体中未见丢失,但B~j07染色体丢失频率最高,达62.83%;F_2群体中,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B~j基因组染色体比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C~n基因组染色体丢失多,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8、C~n03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B~j08染色体丢失少,分别为1.36%、1.36%和0.90%,而B~j07染色体丢失多,达56.56%;BC_1F_1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0,最高达5.31,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1.95,最高达12.85;F_2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6,最高达17.70,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2.18,最高达23.05。综上,芥甘杂交后代中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比甘蓝型油菜亲本的遗传物质更容易丢失,要将芥菜型油菜优异的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创制优质种质,需在油菜芥甘杂交育种的早期世代促进其染色体重组配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淑婕   郭诗芬   彭雅雯   刘忠松  
根据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特异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对芥菜型油菜‘四川黄籽’与甘蓝型油菜‘中双11’杂交后代F_2和BC_1F_1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研究芥甘杂种后代中染色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3、A~n08、A~n09、A~n10、C~n03、C~n09等6条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03、A~j10染色体在BC_1F_1群体中未见丢失,但B~j07染色体丢失频率最高,达62.83%;F_2群体中,芥菜型油菜来源的A~j、B~j基因组染色体比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C~n基因组染色体丢失多,甘蓝型油菜来源的A~n08、C~n03染色体和芥菜型油菜来源的B~j08染色体丢失少,分别为1.36%、1.36%和0.90%,而B~j07染色体丢失多,达56.56%;BC_1F_1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0,最高达5.31,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1.95,最高达12.85;F_2群体套袋自交平均结实率仅0.66,最高达17.70,自由授粉平均结实率为2.18,最高达23.05。综上,芥甘杂交后代中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比甘蓝型油菜亲本的遗传物质更容易丢失,要将芥菜型油菜优异的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创制优质种质,需在油菜芥甘杂交育种的早期世代促进其染色体重组配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钟昌松  范继征  吕巨智  石达金  卢生乔  弓雪  陈坤  刘亚利  闫飞燕  程伟东  张述宽  
【目的】分析温热带血缘玉米品种的多样性和类群结构,探索不同血缘玉米品种性状间的互补性,为广西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对购自广西45份玉米品种资源的全生育期、株高和千粒重等21个性状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温热带血缘玉米品种的差异和优势特点。【结果】不同温热带血缘玉米品种株高、千粒重和产量等13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较丰富,多样性指数介于1.68~2.07;品种间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共得到138个变异,平均遗传丰富度为6.57。聚类分析结果可将45份品种资源划分为2类,分类结果与品种审定的生态区域和系谱来源关联性较大,可分别定性为偏热带品种和偏温带品种。基于聚类分析结果的表型性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偏热带品种的优势性状是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穗长和抗病性,偏温带品种的优势性状是茎粗、穗粗和行数。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偏热带品种产量表现优于偏温带品种与其株高和穗位高极显著高于偏温带品种有关;增加种植密度,偏温带品种可表现出耐密稳产特性。【结论】广西玉米品种资源多样性较丰富,偏热带品种和偏温带品种各有值得借鉴和利用的优良性状和特点,可研究吸收其优良性状进行表型互补,以提高广西玉米品种的高产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加虎   丁志伟   李莎   李振南   吴丹丹   李镇刚  
【目的】为筛选综合品质较高的长果桑种质资源,满足多元化开发的食品需求。【方法】以云南省桑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的23份长果桑和3份其他果桑品种为材料,对果实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等18个指标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对其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26个长果桑果实的单果重为1.15 ~ 8.38 g,硬度为1.17 ~ 2.08 kg/m~(2),含水率为63.23% ~ 79.00%,出汁率为45.28% ~ 77.97%,pH值为2.22 ~ 4.05,可溶性固形物为17.07% ~ 35.50%,氨基酸含量为6.29 ~ 27.93 mg/g,VC含量为0.02 ~ 1.72 mg/g,总糖含量为114.60 ~ 352.93 mg/g,还原糖含量为25.30 ~ 205.24 mg/g,总黄酮的含量为10.16 ~ 73.42 mg/g,生物碱的含量为0.04 ~ 2.46 mg/g,总酚的含量为0.61 ~ 2.68 mg/g,花色苷的含量为0.01 ~ 1.02 mg/g,GABA的含量为88.43 ~ 938.27 μg/g,总抗氧化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11.63 ~ 93.66 、11.32 ~ 7.53和9.61 ~ 65.09 mg/g水溶性VC当量的抗氧化活力。经主成分分析将18个性状综合成6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3.49%,能较好的反应果实品质的基础信息。【结论】PCA结果显示,云桑2号、红粉佳人、果3、红香橙、黑金椹、姹紫嫣红、红颜知己和紫金椹等资源果实品质最佳,适宜作为云南省深度开发的优良果桑资源;单果重、VC、花色苷、SSC、氨基酸、总糖可作为长果桑果实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